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試評魏德聖的熱血片《KANO》:為棒球魂熱血,還是為大和魂熱血?
2014/02/27 15:10:11瀏覽51337|回應222|推薦204
老魏專賣熱血
《KANO》今日(2014/02/27)上映,小肉球自然還沒看此片,因此,本文僅僅「試評」此片的熱血,而「試」字是英文 "tentative" 的意思,表示本文並非蓋棺定論,隨時會因新資訊而修正論點。
 
台灣人是很寵魏德聖的,台灣人喜歡熱血,魏德聖拍片子賣的都是熱血:《海角七號》(2008)裡有一群南部人搞 band 搞得超級熱血,《賽德克巴萊》(2011)裡有一群賽德克原住民抗日抗得超級熱血,現在《KANO》(2014)正式上映,裡面則是一群日帝統治下的嘉義「日人+漢人+原住民」打棒球打得超級熱血。
 
但在《KANO》裡,確實是台灣人自己很熱血嗎?還是男主角日本教練對棒球很熱血,既被帝國派駐殖民地,便在台灣「就地取材」,俾宣洩他個人的棒球熱血、滿足他個人的棒球野心?在那個殖民地時代,被征服者/被統治者有權利對某事熱血嗎?我們知道《賽德克巴萊》裡的原住民與這些嘉義人處在同個時空狀況,他們想自由自在地熱血一番,結局卻是幾乎全部死光光。
 
噢,明白了!《KANO》中的熱血是有條件的熱血,是日本征服者/統治者所鼓勵、允許的熱血,而1931年嘉農(KANO)棒球隊的熱血,乃是來自日本教練近藤兵太郎的挹注--這個日本人對棒球的熱血,以及其統治階級身份帶來的特權與特許,才是電影《KANO》熱血的源頭(見下圖)!

近藤兵太郎確實對棒球超級熱血,棒球就是他的生命,在日本時,曾為甲子園名將,又當過愛媛縣立松山商業高等學校的初代棒球教練,培養出藤本定義、森茂雄等人,創出第一次黃金時代。然而他後來因故被分發到台灣,剛開始任教的學校並沒有棒球部,直到進入嘉農才如魚得水。

《KANO》劇情介紹
 
本片取材於真實故事。片名《KANO》是「嘉農」的日語發音,維基百科說它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台灣劇情片,描述一群奮戰不懈的野球少年們,朝著夢想前進的真實熱血故事。
 
1929年,嘉義農林學校(今國立嘉義大學)的棒球代表隊有了新教練近藤兵太郎(永瀨正敏飾),近藤採用斯巴達式的魔鬼訓練,整頓這支由日本人、台灣漢人和台灣原住民組成的散漫球隊,以進軍甲子園為奮鬥目標,激發球員的求勝意志,嘉農棒球隊原本是常敗軍,終於在 1931 年一路過關斬將,北上台北,打敗由日本人所組成的常勝冠軍「台北商業隊」,成為首支在濁水溪以南、贏得全島冠軍的棒球隊。然後,嘉農棒球隊便代表台灣赴日本參加第十七回夏季甲子園大會,在一望無際的甲子園草地、與五萬五千名觀眾面前,以三勝一負的佳績獲得亞軍,感動了所有的現場觀眾,遠遠從觀眾席上傳來波波讚聲:「英雄戰場,天下嘉農」。
 
劇組:馬志翔導演,黃志明、魏德聖監製,陳嘉蔚、魏德聖編劇
音樂:佐藤直紀
製片:中華民國果子電影有限公司
語言:日語、臺語
上映:臺灣2014年2月27日,香港2014年3月27日
預算:3億新台幣、約1000萬美元
主要演員
永瀨正敏:近藤兵太郎,嘉義農林野球隊監督

(小泉今日子的前夫)

伊川東吾:佐藤監督,近藤兵太郎的老師
坂井真紀:近藤兵太郎的妻子
大澤隆夫:八田與一,嘉南大圳設計者
 
嘉農球員:曹佑寧(飾嘉農投手吳明捷,漢人)、陳勁宏(中外野手蘇正生,漢人)、鐘硯誠(游擊手上松耕一,卑南族原住民)、謝竣晟(捕手東和一,阿美族原住民)、謝竣倢(三壘手真山卯一,阿美族原住民)、張弘邑(左外野手平野保郎,阿美族原住民)、小里初雄(一壘手,日本人)、川原信男(二壘手,日本人)、福島又男(右外野手,日本人)等。
 
萬人封街的宣傳手法也很熱血
 
《KANO》也創下國片史上第一次萬人遊行宣傳手法,在2014年2月22日於嘉義市舉辦盛大的萬人封街遊行首映活動,監製黃志明、魏德聖、導演馬志翔、男主角永瀨正敏、近藤的2個女兒亞琦與喬喬,也會帶領全片的素人球員、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演員、嘉義地區的棒球隊,重現歷史中嘉農隊勇奪甲子園殊榮後,搭乘火車回到嘉義火車站,全嘉義市民迎接歡呼的萬人盛況。KANO萬人封街遊行首映活動從嘉義火車站開始,沿著中山路走到中央噴水池為新的嘉農投手吳明捷雕像,雕塑家浦浩明作品 - 「一隻展開翅膀的老鷹─KANO 1931」揭幕,再沿著中山路走到嘉義市立棒球場舉行KANO電影首映會。特別的是,歷史上嘉農隊球員的後代家屬,近藤兵太郎教練在台灣、日本教導過的學生,也全都將一同齊聚嘉義,參與遊行活動。〔維基〕
 
下圖是《KANO》劇照,畫面重現古早嘉義車站前商店街風華的大型背景前,嘉義農林棒球校隊獲得台灣大會優勝後,回鄉遊行的場景。嘉義市民揮舞著小旗迎接英雄凱旋,主辦夏季甲子園的「大阪朝日(新聞)」的旗幟也飄揚其中,而魏德聖 2014-02-22 萬人封街始自嘉義車站,則又是重現這個畫面:

對國台語都不熱血

維基百科的《KANO》條目說它是「台灣劇情片」,它其實是外語片,完全不使用國語,台語只佔一成,日語佔九成,既是外語片,說它是台灣片就很勉強。編劇與監製魏德聖有他的說辭:「會用日語發音是因應1931年的時空背景」。

(真破解了嗎?)

小肉球認為魏德聖堅持使用日語的解釋講不通,並違反基本電影常識。片子的時空背景是上世紀30年代的日據台灣,那時候的台灣人必須講日語,但是一部電影所使用的語言必須以出品所在地的市場觀眾所操語言為準,電影是給觀眾看的,魏德聖拍此片的主要市場觀眾是台灣觀眾。
 
假如魏德聖的謬論能夠成立--那麼,例子不勝枚舉,世界超級名片《戰爭與和平》、《齊瓦哥醫生》都應該以俄語發音了,《辛德勒的名單》也該以德語發音了,300位斯巴達壯士的影片必須使用希臘語了,大玉兒、海蘭珠、多爾袞、皇太極其實說滿文,為求 authentic(翔實)就多以滿文發音了嗎 ...? 我們知道實際情況不是魏德聖說的那樣,影片的發音是以主要市場觀眾群所使用的語言為準。
 
這明明是最基本的電影知識,《KANO》的主要市場是台灣觀眾,台灣觀眾使用國語和台語,魏德聖卻將《KANO》拍成日本片,片名也是日文,致使我們懷疑魏德聖是否以日本市場的日本觀眾群為該片的主要標的觀眾。
 
《KANO》被譽為「2014年最期待電影」,由於它算外語片,無法報金馬獎,魏德聖表示不在乎,說「很多人這樣說,無所謂,(如果)不能報金馬獎就算了」。
 
另:《KANO》會在日本上映,也會在香港上映,卻不會在中國大陸上映。
 
《KANO》對三族共和很熱血:漢族、原住民族、大和族
 
 
1931年,亞洲最大的水利工程,由日本技師「八田與一」設計的「嘉南大圳」在前一年完工正式起用;1931年,嘉義市號稱民主聖地的噴水池,開始噴水;1931年,嘉農~~嘉義農林棒球隊,第一次以「雞尾酒球隊」的組合(漢族、原住民族、大和族,三個民族組成的棒球隊),原本不被看好的南部球隊,拿到全島冠軍,不但打破「冠軍旗跨不過濁水溪」的魔咒,還創下首次成軍就打進甲子園的紀錄 ... 「嘉農」是甲子園高校野球歷史上,首次有大和民族以外的球員出場的紀錄。... 魏德聖說他找到棒球跟土地的連結點,「嘉南大圳的開通,一個很大的目的是,台灣南部『水的問題』解決了,稻田面積增加好幾倍,稻田跟這支棒球隊有什麼關係?因為這支棒球隊是嘉義農林學校的球隊,他們是要在土地上面實習,種稻、種樹、甚至要在土地上打球奔跑,所有東西都跟土地結合在一起。農業跟工業產生連結,農業又跟運動產生連結,為什麼而打……」
 
魏德聖在劇本的編排上,將時間做了稍許巧妙的挪動〔按:既然號稱史實,就不可挪動時間〕,把噴水池、甲子園、嘉南大圳開通連結在一起,「看著滿滿的水圳,『八田與一』搭著舢舨船,巡視圳溝,看見嘉農棒球隊的孩子們,對著他們揮手說,去甲子園拿一個冠軍,替台灣的農民,爭一口氣……」... 從「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到「KANO」,魏德聖不斷藉由台灣歷史的耙梳,試圖理出一條認識與理解的紋路,仇恨不會是歷史留下來的唯一出路,而原諒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電影如果可以讓大家得到一個重新回頭的機會,正如魏德聖說的,「我們在找未來,棒球的未來,台灣運動的未來,台灣的未來,能不能不要站在現在找未來而已,不要老是再從未來找未來,能不能從過去找未來……
 
導演馬志翔也高唱三族共和
 
〔《KANO》這個故事就是〕第一支三族共和、打進甲子園的球隊,雖然輸了比數,卻贏得敵對球員的喝采,戰勝自己。
 
* 歌詠日本德政:《KANO》在說故事背景的1931年台灣在日本統治下是欣欣向榮的,人民生活很好,嘉南大圳完工,嘉義市噴水池竟然是民主聖地,它開始噴水,日本人統治台灣很民主。下圖畫面是魏、馬刻意製造出來的時空背景對照,嘉農棒球隊在熱血操練,緊旁邊陪襯著日本帝國政府在台灣的熱血建設:

noblesse oblige 的畫面

noblesse 是貴族、尊貴,oblige 就是 obligation(義務、責任),合起來的意思是越顯貴的人責任也越大,做貴族有做貴族應盡的高尚義務,統治者/征服者有教化與作育下民(即被統治者/被征服者)的高尚義務。小肉球觀賞《KANO》劇照,昔日帝國主義殖民者最津津樂道、最愛自詡的「noblesse oblige」立刻湧上心田:

(上圖:伊川東吾飾近藤兵太郎的老師佐藤監督,日本人好和善

(上圖:大澤隆夫飾受帝國命,設計嘉南大圳的八田與一)

(上圖:八田與一超級popular!如此和善與高貴,備受「衣褐寬博」之「下民」的敬仰。)

(上圖:左為大澤隆夫飾演的八田與一,他高高在上,noblesse oblige!noblesse oblige!

(上圖:坂井真紀飾演教練近藤兵太郎的妻子,真要命!連母女三人都笑容滿面地參與了noblesse oblige!)

(上圖:noblesse oblige!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共和」,放飯餵飽球員。)

(上圖:刻意營造的畫面,坂井真紀像球員的保護者,站在後頭背景。)

(上圖:坂井真紀與永瀨正敏,作育英才,百年樹人,春風化雨 ...)

(上圖:noblesse oblige!憂心忡忡,為嘉農球員。)

(上圖:熱血的報酬,在統治者的帝國衣錦還鄉。)

此片的諷刺在於noblesse oblige都是統治者/征服者自己這麼看自己的,也就是說,這是他們對他們自己的「自我良好感覺」。而在《KANO》,卻是被統治者/被征服者的後人,在將近85年以後的今天,以過濾負面事實、堆砌陽光熱血畫面的手法,去描述過去1931年台灣統治者/征服者的 noblesse oblige,以及去肯定過去這批台灣統治者/征服者的「自我良好感覺」。

魏德聖太過熱血地看嘉南大圳

魏德聖說嘉南大圳解決南部水荒,人民可以多種稻,這全是日本人的德政。但,實情是:
 
當時台灣的有識之士劉清風,對嘉南大圳的強制蔗作如此批判:「農民蒙受損失,還不得不從事蔗作,是因嘉南大圳的特別水租負擔,以及三年輪作的作祟。因為農民,必須向製糖會社借錢,才能繳交水租,又依嘉南大圳的水統制辦法,才不得不被強制耕作甘蔗;從製糖會社來看,從此就不必把各個農民的反抗,當做屁事了。再說,蔗作的對抗作物是米作,從前製糖會社不斷地受米作的威脅,現今嘉南大圳完成(因三年輪作的關係),在此區域內的水稻作,再也不能成為蔗作的對抗物了。」當時台灣新民報社的經濟專家,如此嚴厲地批判嘉南大圳,對水的統制,不但讓台灣農民,失去選擇蔗作或水稻作的自由,同時讓日本的製糖公司,不把台灣農民放在眼中。當時台灣人也要求,撤廢甘蔗原料採取區域制度,但是台灣總督府,為保護日本資本的製糖會社,不加以理會。http://bbs.tianya.cn/post-333-269258-1.shtml「台灣新民報批判:嘉南大圳的強制蔗作—Taiwan media speaks out」,作者許介鱗)
 
我最近看的文獻,都發現一件事,嘉南大圳的開通雖然促使雲嘉南地區的土地更易於耕種,但是各地的農民事實上似乎不怎麼歡迎嘉南大圳的開通,除了土地的種植限制更多,水權更貴(破壞當時既存的水權使用制度),還有一些地主因嘉南大圳而傾家當產,最直接者圳溝所經之地充公無補償,圳溝破壞聚落風水之說更是幾乎每個聚落都有,嘉南大圳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受歡迎,有部分其實是因為當時殖民政府的宣導.....http://skcclerk.pixnet.net/blog/post/30566624-%E5%AE%89%E5%AE%9A%E7%89%9B%E8%82%89%E5%AF%AE%E5%82%B3%E8%AA%AA
 
當初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要設置「實行小組合」時,其實農民不並喜歡,因為既要當「免錢的義工」幫忙修建水路、疏濬外,還要繳水租,並配合三年輪作.  組織「實行小組合」,農民有怨言,強迫實施三年輪作,自己的土地要種什麼還要照規定來,也讓農民頗有意見,而更讓農民反彈的就是收水租。在嘉南大圳尚在興建時,地主或農民除了要出勞力外,還必須繳納「臨時賦課金」,幫大圳工程負擔部份經費。等到大圳通水後,則開始要繳交「普通水租」和「特別水租」兩種費用,「普通水租」是作為嘉南大圳組合平時運作及埤圳定時維修的費用,至於「特別水租」則是用來償還大圳建造時,向銀行借貸的債務。(http://hces.tn.edu.tw/chianan/d03.htm
 
再駁三族共和
 
三族共和:編劇暨監製魏德聖與導演馬志翔接受專訪,都提到《KANO》想表現「三族共和」,這三族在台灣土地上作出土地的連結,由一支嘉農棒球隊達成大和族、漢族、原住民族的三族共和。
 
1931年的嘉農球隊的正選球員裡面有三名日本人、兩名台灣漢人、四名高砂族(臺灣原住民),魏德聖與馬志翔二人對「三族共和」很熱血,但他們似乎抽離掉時代因素:在1931年代,日本帝國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統治著台灣這塊殖民地,搜刮台灣的資源,源源不絕運回日本,而殺豬殺牛必須先把豬牛養肥,嘉南大圳對帝國的功用僅止於此,談不上什麼德政。嘉南大圳若是德政,須論帝國二戰戰敗,交出台灣、停止魚肉殖民地以後,它對台灣農業的效應。
 
此外,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是需要錢的,而魏德聖所歌詠的1931年是發生九一八事變的年度,日本就在這一年發動大東亞戰爭,出兵侵佔東北,建立滿州國。
 
試評結論:《KANO》太過「浪漫」
 
即便魏德聖找馬志翔執導,《KANO》徹頭徹尾仍是魏德聖的baby project,他又編劇,又監製,而魏德聖又犯了他在《海角七號》的錯誤:編劇太過浪漫,以致一廂情願。
 
魏德聖在《海角七號》浪漫到「去他媽的」規範與傳統,讓他的男主角做郵差卻私自攔截郵件,竟然還拿給別人看他私自攔截的郵件。
 
對不起,在21世紀的台灣環境,乃至任何其他環境,郵件至為神聖,郵差不做這種事情。魏德聖熱血浪漫到脫離21世紀的現實,編劇只顧滿足內心一腔熱血,罔顧外在的客觀實況,抽離掉社會倫理規範的質素。
 
國父有五族共和,但國父說的五族都是同個國家的平等平權民族。魏德聖在《KANO》卻給它來個三族共和,但魏德聖的三族卻是形同「大英帝國 vs.殖民地印度」的「日本帝國 vs. 台灣被殖民者」的共和。小肉球此文純然根據他的專訪,雖未看此片,論理俱根據魏德聖自己述說的論點,他說《KANO》此片要作出與台灣土地的連結,然而魏德聖又自相矛盾,他將「台灣土地的剝削者/外來征服者」升格成為台灣的「一族」--於此,他編劇,又抽離掉歷史倫理的質素。
 
道理很簡單:魏德聖自己說《KANO》幾乎全講日文,是為了忠實呈現日據時代實況。那麼,在一個不准人民講母語的景況下,還談什麼「三族共和」。
 
小肉球只看過《海角七號》,不認為該片崇日和媚日,只認為該片 a-moral,一個國家的郵差竟然隨便攔截、拆封、洩露郵件內容,編劇在「大德」上崩壞,只在「小節」上熱血、浪漫。
 
《KANO》恐怕又犯了老毛病吧?他自己的《賽德克巴萊》都在敘說日據時代日人的殘暴不仁,如今在《KANO》裡,為了發洩棒球的浪漫,就熱血到把該時代的史實全拋在九霄雲外,將片面事實加以改造,勾勒出一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共和」的不實場景。

這部片子在模糊台灣與日本的差別性, 感覺有 "你儂我儂" 的味道:

把日本人與台灣人一起打破, 再用 KANO 牌的水調合, 讓你泥中有我, 我泥中有你, 到頭來分不清你我.
 
最後,請想想《KANO》故事中的投手吳明捷是客家人,卻為什麼終身拒入日本籍吧!
 
「KANO」吳明捷 終身拒入日本籍名導演魏德聖監製的台灣棒球電影「KANO」,主角吳明捷是苗栗縣人,在日本成名、娶妻生子,至72歲過世仍持中華民國護照,他的客家硬頸精神,成為電影史詩外的精彩章節。吳明捷以台灣人為榮,因台灣歷經千辛萬苦,從殖民地翻身成為二次大戰的戰勝國,他寧願定期向日本申請居留證,甚至日本人拜託他入日本籍,可以省下不少麻煩,他都沒有退讓。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atball2&aid=11389006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03:23 【udn】 這有其他產品!俠盜 傳奇 未滿 禁止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2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過路人
2014/02/28 04:37

嘉義的噴水池叫民主聖地的原因不是因為選舉的時候都在那裡造勢

而以前在那裡造勢的大多是某黨的選舉人所以才有了民主聖地的這個名字??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02-28 05:36 回覆:

原來如此.  嘉義縣長是張花冠吧?  哎喲!

民進黨切莫使用 "民主" 兩字, 因為民進黨並不民主, 它反民主.  


中國人
2014/02/28 02:19

韓國人都已經在抵制柯南了,你還在用柯南當自已的頭像

你還算是中國人嗎?

(ROC2000@YAHOO.COM.TW)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02-28 05:29 回覆:
你是韓國人嗎, 怎麼跟著韓國人有樣學樣呀.  

Jocer
2014/02/28 02:09

「...本文並非蓋棺定論,隨時會因新資訊而修正論點。」

網頁已存檔。

(jocer@gmail.com)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02-28 05:26 回覆:

請存, 但你在浪費你的記憶體空間.  姑奶奶寫文章不會修改文章內容, 你大概有這毛病吧.

俺都再寫一篇新文, 或將新論點以附註方式補綴於舊文.


電老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若單論電影技術層面
2014/02/28 02:04

*看完6分鐘預告片,不管是屋舍街景,或時代氣氛,感覺頗精緻,比一般台灣電影水準高出很多,若此片到本地戲院放映,一定購票入場觀賞。

*若以政治影響考量此片,它的確會讓本省籍老叩叩浪漫懷想the good old days,尤其年底選戰在即,對藍營不利。但濁水溪以南(嘉南大圳灌溉區)本就是綠營優勢,沒差啦!

*老一輩台灣閩南人對語言的態度,頗認命。日本人統治,說日語;國民政府統治,說國語;反正在家能說閩南語即可。民國20年代有日人的場合或學校裡或年輕人之間,閩南人說日語是很正常的;就像民國60年代有外省人的場合或學校裡或年輕人之間,閩南人說國語是很正常的。日人在台灣推動日語,就像我們讀小學不小心說出一句台語,要罰錢、掛狗牌一樣,都是統治者必要手段。

*日本軍人在中國戰場非常殘暴,中國人是該痛恨!但當年在台灣工作的日本平民,不管是工程師、老師、研究地理、環境的科學家等等,基於他們本身的敬業習慣,多數人是值得尊敬的。只謾罵本省親日者是走狗,是不願理解"被殖民者"也有可能被合理對待的時候。

*民國20年代,在歷史時間軸上,台灣比起當時大陸,相對算是平靜有建設時期。不管日人的建設是為輸資本土,(就像國民政府當初為反攻大陸建設台灣),反正在那個年代,一般台灣人的確比抗日或內戰時的中國人幸運些。


[AVの館:電老大][溫哥華 千里傳音]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02-28 05:17 回覆:

預告片俺也看了, 很熱血!  至於片子營造1931年場景是否 "精緻", 要到看了片子才能評論.

俺倒不認為魏德聖拍 "KANO" 有政治意圖, 但他的金主可能有政治意圖.

連魏德聖接受訪問 (見樓下HEY HO兄提供的影音檔) 都馬上承認1931年代是極權時代, AMY, 極權與威權不一樣.  國民政府不會因為不講國語把人抓起來打, 而老輩台灣閩南人懷念日據時代的理由很簡單: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綠營長年煽動仇恨. (掛狗牌乃極端個案, 並非通案, 出自偏執教師的個人決定, 並非政策.)

AMY若反對國民政府的國語運動, 請標準一致, 請也反對日據總督府的日語運動.  俺小肉球以前就曾撰文表示不同意國語運動, 應推行國台語並行運動, 以為強迫一概使用人民不熟悉的方言或語言不合乎人道精神.

魏德聖的 "KANO" 年代是1931, 那一年, 日本啟動了大東亞戰爭.  一切都按照藍圖, 日本打仗需要資源, 1930年的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是那帝國侵略藍圖的一個步驟, 並非為了台灣人民的福祉.  俺在樓下的回覆也提出事證: (1) 台灣農民並不歡迎它們, 他們必須做義工, 必須納賦, 去興建它們, 工程中也死了不少台灣人; (2) 竣工後, 稅更多, 並且不能自由種作物, 必須種帝國藍圖規定的經濟作物, 即八田與一構想的三年輪作.


老梁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28 01:17
若故事講述的是原住民跟漢民族衝進球場、拿著砍刀讓小日本人頭落地,這篇評論肯定就反著寫了。魏德聖有辦法拍出賽德克巴萊、滿足了你們抗日無力的自卑情感,當時可是人人叫好、有人嫌棄小日本死前的哀嚎是說日語嗎?現在他想平衡一下、通篇的民族大義就如同打了雞血般猛然勃發。如今小日本是不可能回來了、但左岸的虎視眈眈、這樣的矯情是向誰輸誠?有辦法、你也拍個戰後朝鮮族、漢人在東京街頭高呼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殺光日本鬼子、打家劫舍的復仇影片如何?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02-28 04:58 回覆:

小肉球沒看 "賽德克巴萊", 坦白說, 若非撰此文, 俺以後也不會去看 "KANO", 俺只看過 "海角七號", 而在俺眼中, 並且從影評角度, "海角七號" 是一部爛片.  賣座並不等於好片, "海角七號" 在技術上, 在藝術上, 都算爛片.

"賽德克巴萊" 參加威尼斯影展, 歐洲記者寫的影評全都看了, 沒有一個說它好, 都說它爛.

魏德聖的這兩片在台灣都大受歡迎, 俺只能說台灣人的標準很獨特.

例如老梁你.


Ke-Ying Peng
2014/02/28 01:13
今天去看了KANO,它讓我感動的地方,是他的生活化。
雖然我不知道八九十年前的台灣是甚麼樣子,或許當時也有殖民反抗、政治的紛爭,但KANO呈現的,是當時在這些紛紛擾擾下的小老百姓們的生活,其實他們根本不沾政治,只想好好過日子,台灣人有苦衷,日本人也有苦衷,這種辛苦是不分種族的,是在你我身邊可以聽到的。
我在這部片裡嗅不到什麼皇民政策,什麼歧視,就很生活化,就像你家的弟弟,或是隔壁的鄰居,很平常的煩惱,有看天吃飯的無奈、初戀的無奈、有被迫搬家的無奈....
或許KANO是一部連日本人都拍不出來的熱血青春的電影,我這樣說,或許看過KANO的朋友能了解我的意思。
魏德聖監製,謝謝你給堅強的後盾;馬志翔導演,你拍出了一部經典的好電影,不只講棒球的好電影。
(Ke-Ying Peng@yahoo.com.tw)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02-28 04:51 回覆:

感謝您回應, 您看了電影.

您說 "日本人也有苦衷", 在一個大時代的殖民格局以內, 統治階級當然有苦衷, 是人就有苦衷, 做侵略者也有苦衷, 把台灣當殖民地也有苦衷.

您心胸好寬大!


reaizuguo*😻美國的真實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試評”小肉球的大評論 ^..^
2014/02/27 23:58
義正辭嚴
有理有據
公正客觀
一個字,讚! 微笑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02-28 04:47 回覆:
唉, 但是小肉球又被一堆腦子漿糊派氣得半死!

電老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27 23:29

拋開 政治意識, (撇開 比較 文雅) 本國導演 還是值得支持..

Victor


[AVの館:電老大][溫哥華 千里傳音]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02-28 04:46 回覆:
但是俺不支持本國導演拍日本政宣片. 

何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創要國格
2014/02/27 23:20
台灣人不可被媚日洗腦!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02-28 04:44 回覆:

嘻嘻, 俺雖是日劇迷, 腦袋還算清楚.  

如果俺反對媚日, 是出自人道精神, 對於日據時代, 須以人道精神去評量與認知, 切莫由於親日而抹煞殖民地的不人道實相.


【Hey H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27 22:46

去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怒海劫(Captain Phillips)也引來正反兩方的不同影評意見,電影其實某種程度將船長美化成英雄人物,但是實際上似乎並非如此。菲利浦船長不顧船員的安危與各方警告,冒險穿過危險的索馬利亞海域,只是為了幫船公司省下繞道的費用。

近期剛下片的「大稻埕」穿越劇電影,同樣備受學者批評。許多人憂心忡忡,把歷史所背負的重擔宣洩在這些「浪漫的無可救藥」的導演肩上。究竟兩個鐘頭內浪漫與史實該如何取捨?選擇票房就跟著浪漫走,如果認為正反史實都該面面俱到,拍成紀錄片就可以了,何苦找大明星來演紀錄片?電影老闆又會怎麼想?我認為比起其他導演,魏德聖確實肯用心去翻閱台灣歷史。

用日語貫穿全劇讓電影少了「台味」,感覺像是日本人在拍台灣的故事,這點確實美中不足。

台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謝仕淵的訪談。


小肉球(meatball2) 於 2014-02-28 04:37 回覆:

小肉球沒看 "怒海劫", 也沒看 "大稻埕".

俺也認為此片以日語發音很古怪, 根本在拍日本片.  至於美中不足, 俺不認為本片美, 要等看了後才能說美不美.

頁/共 2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