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28 11:52:19瀏覽1638|回應2|推薦104 | |
雖已屆不惑之年,仍常常解惑。人生體悟如剝洋蔥般,流著淚剝去一層,才解了這層惑,又面臨下一層惑。此時方知:是孔老夫子睿智,所以才能四十而不惑。
對於這個問題,在過去,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至少做到95%以上,剩下的5%是給自己一些空間,我相信還能做得更好些。 我認同身教重於言教,如同我父母對我們的教養一樣。一直以來,教導兒子時我也這麼要求自己。有些時候,若自覺不夠格(因為自己沒做到)開口對兒子說,我會等自己做到了、改變了才開口對他說。 兒子超愛上學的,眷戀同學、喜愛老師。但同學間的相處難免會有不愉快、或委屈、或不平。此時除了陪伴,讓他得以渲洩情緒之外,也做些想像、推論的遊戲。想像一下發生這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同學為何這麼說、這麼做?他是故意的嗎? 最後,我會問他:「雖然你被踩到腳很痛(雖然你圖畫紙被撕破了/雖然你鉛筆盒被摔壞了……等),如果對方不是故意的,是不是過段時間可以原諒他?況且你也罵回他,也讓他傷心了。」對於正在氣頭上或淚流滿面的小子,我會加上“過段時間”,意即等他不氣了,可否原諒他人? 「他有跟你道歉,你還這麼生氣,他是不是也會很委屈?」 孩子愈小時,愈是著重自己的感受;逐漸長大也慢慢學會去體諒他人。 事件當下必有情緒,情緒來了,感受它、接受它,最後放下它。情緒走了後,重視的關係仍要經營啊,否則哪來的朋友?哪來的二十年知心老友? 兒子現在國七,聽他說些同學間的相處,很感欣慰他長大、成熟。有時他會不好意思地說:「看到××的反應跟我小時候好像,我以前怎麼這麼盧?」 「所以說你長大啦!很多事情都是要學習的,看看別人怎麼做、怎麼反應,我們可以學習更好的處理方式,讓自己更成熟。我們身邊都有很多老師哦!」現在,兒子也與我一樣,相信從不同人的身上,都能找到優點,並向他學習。 當我面對工作時 在工作上,我也會有委屈、不平,然而很無奈,大家都是同事,我能奈他何?三月初某一天清晨,在我將醒來時,幾年前對兒子講的話突然閃進我腦中:「如果對方不是故意的,是不是可以原諒他?」 是啊!他不是故意的。我覺得是對方阻撓、不配合、不負責…所以我不高興。但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會有自己的想法、立場。而且,他不理解也做不到,這些都不是故意在為難我的。搞不好因為我在組長這個職位,反而讓他覺得我在為難他呢! 所以,既然人家不是故意的,那也沒什麼好不悅的了。人生多有趣,年屆四十,還能探索、成長。 那麼面對事情不能100%完成怎麼辦?過去我會自己去補漏洞,搞得自己毫無家庭時間,真是委屈了兒子。現在我已學會:接受它、接受不完美,不為難自己。 「如果對方不是故意的,是不是可以原諒他?」這句話,過去我拿它來檢視人我關係;如今這份新的體會,用在工作職場上,它救贖了我。
雖已屆不惑之年,仍常常解惑。人生體悟如剝洋蔥般,流著淚剝去一層,才解了這層惑,又面臨下一層惑。此時才知是孔老夫子睿智,所以才能四十而不惑。 此時自問:我教給孩子的,都做到了嗎?恐怕未必呀!此一體認讓我愈發謙卑省視自己。記載之,並剔勵:凡事宜自省戒,切不可托大。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