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12 10:58:04瀏覽1407|回應2|推薦23 | |
5月6日may和may家老爺搭乘4號線到『海倫路』站從2號出口右轉,途經遼寧路向南走,大約10分鐘左右到達沙涇路10號,就到了聽聞已久的上海『1933老場坊』. 關 關於『1933老場坊』的介紹資料,是may摘錄自網路上,照片是may家二人所拍攝,但在may歸檔整理時,誤將集錦照片檔註解成『老場房』,因為攋得再修改,呵呵!也就如此說明一下! 1933老場坊原來是 遠東第一屠宰牲場,建于1933,是一座氣勢不凡、外方内圓的古羅馬“八角樓”,這座具有古羅馬帝國时期巴西利卡式風格的建築由英國建築師巴尔弗斯設計,上海余洪記营造廠建造,占地约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其格局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同规模的宰牲場全世界僅剩3座,另外兩座在美國和英國。 這座建築空間布局奇特,外方内圓,東南西北4栋建築圍成的四方形廠區與中間一座24邊形的主樓通過樓梯相連。整個建築高低错落,廊道盤旋,設計精密宛如迷宫,却又次序分明,加工車間采用“無梁樓蓋”,在當时是非常先進的技術。建築特點是即使外面出太陽天氣炎熱,裡頭依然能保持較低的温度,非常涼爽。它的傘形柱、廊橋、中心圓、花格窗、牛道、空中舞台、旋梯、都很特別,也有有詳細的文字介紹.N 上海1933老場坊 1933年,由工部局出資興建,著名英國設計師設計,中國當時的知名建築營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場在上海虹口區沙泾路正式建成。據史料記載,建造這個宰牲場光建築和設備就花費白銀三百三十多萬元,全部采用英國進口的混凝土結構,牆體厚約50公分,兩層牆壁中間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進技術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實現溫度控制,即時在炎熱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較低的溫度,可見這棟建築當時工藝設計的前瞻性和先進性。 風格樣式:1933老場坊的建築融彙了東西方特色,整體建 1933老場坊西立面築可見古羅馬巴西利卡式風格,而外圓內方的基本結構也暗合了中國風水學說中 “天圓地方”的傳統理念。“無梁樓蓋”、“傘形柱”、“廊橋”、“旋梯”“牛道”等衆多特色風格建築融會貫通,光影和空間的無窮變幻呈現出一個獨一無二的建築奇葩。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永遠可以領略到1933老場坊不一樣的風情。 一向走到那就喜歡吃到那的may家二人,此次在『1933老場坊』竟然連喝杯咖啡也沒! 建築物真的很特別,裡面的咖啡座、商鋪雖不多,但也別具特色,或許就是因為想到『老場坊』的前身是『屠宰場』,所以我們除了拍拍照之外,就不想在此多停留消費!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