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7 16:31:14瀏覽619|回應1|推薦1 | |
關於聯合報 "航空城不是夢 馬總統讚朱立倫全壘打"一文 有感 小弟所在的行業跟單位,跟這次兩岸會談有很大的關係 在此拋磚引玉 懇請各方大家多多指點 在整個會談中的航空議題裡, 高層對於開放客機機腹載貨,以及七月底之前完成定期航班的規劃,還有貨運包機的問題等非常關注. 認為以上議題如果全部變成敲定了,那外籍航空公司在大陸的佈局可能會全盤打亂,有些航空公司甚至可能要撤出中國市場
1.台灣政府對於機場以及週邊設施的撥款建設 - 一期航廈重新整修,在原有的基礎下,還能額外增加多少能量,是一個關鍵問題,如果可以進行完善的佈局與有效率的運轉,在滿足過境旅客/貨物需求的同時,還可以增加不少就業機會與商機( 例: 桃園小人國)
二 兩岸的條件 前提條件: - 在第四次江陳會如果談妥以遠權的問題 -在貨運包機實施之後(試運行期),進行定期貨運航班的航行, 搭配第二次江陳會開放六十多個港口給台灣的政策,那以台灣的地理位置來說,華航跟長榮的地位可以連升好幾級 因此,有船隊 & 機隊的長榮,競爭的利基遠遠好過於只有飛機的華航.但是相對的,華航也有他的一個利基點,在大陸合資設立的揚子江快運,可以替華航爭取到中國國內的貨運事業,透過interline的方式進行接力運輸, 成本雖然貴了點,但是相較於漢莎/大韓, 華航的利基在於價格上比較有競爭力 至於製造業與航運的關係上,我個人的看法如下: 1. 因為十幾年來累積的中國大陸產品的負面形象問題, 2. 人民幣有可能/一定成為區域內的強勢貨幣 如果再加上一條連接基隆港/南港工業/軟體園區 - 松山 & 桃園機場 -台中清泉崗機場 - 高雄港與小港機場 那綜效應該是可觀的 PS:
2 韓亞跟大韓 這兩家航空公司遭受的打擊面應該會很大,特別是目前處於資金週轉困難的韓亞航空所面臨的風險為最.
再加上匯率/油價/利率的影響(韓亞的母公司吃掉大宇的資產之後,現在正嚴重消化不良中) 面臨破產的局面應該快了.
但是這兩年全世界航空貨運市場的萎縮,大韓引以為傲的世界第一,講好聽一點是外強中乾,講難聽一點是金玉其外了.在過去支撐著大韓貨運的美國與歐洲的貨運量萎縮之下,只能靠韓國本身的電子產品,中國與東南亞的轉口運輸苟延殘喘的現在.
陷入苦戰的大韓來說,最壞的情況就是清算幾個大陸的駐點單位 (像是鄭州/長沙/天津等地),跟大陸中外運集團合資的銀河航空貨運有限公司估計也會被拉下去陪葬.
在發展中國家免不了要運輸大量的基礎建設與工業設備,但是華航跟長榮 還有中國四大航空對於特殊貨物的作業與處理能力 還有對於貨主的售後服務與照顧. 跟漢莎/大韓比起來,尚有很大一段差距. 這一點也是漢莎/大韓敢在中國市場維持高價格的叫版實力. 這一點跟其他兩家中外合資公司是比不上的 因為根據中國民航總局的規定,老外飛行員不能單獨在中國國內航線駕駛飛機,必須要有一名以上的中國飛行員一起出任務 2. 軍方背景的合資對象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