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反對證卷交易所得稅的謬誤
2012/05/29 17:51:22瀏覽877|回應7|推薦6
股票市場是什模樣的一個市場?
基本上,我個人粗淺的認知,基本上就是一場買空賣空的數字槓桿遊戲。

可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
但……這個一張股票的價值,到底是誰定下來的?
有人說是市場決定,那市場又是怎麼決定的呢?
但那並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種投機性和賭博沒啥兩樣的數字槓桿遊戲,為什麼不用繳稅?

在股票遊戲中,有交易才會課稅,對吧?是以交易的次數來計算?還是以交易的價值來決定?
前者是如果以交易量大,證交稅就會提高;後者則是不管你交易的數量多少,交易一筆,就以這筆的價值來計算。
前者就是證交稅,後者則是證所稅。

證交稅我只要交易量小,或是我多找幾個人頭戶,那我就可以規避掉這部份。
但證所稅只要有交易,就會被拔到毛。
看到這種情形,被拔毛的牛當然會哇哇叫。
但我們這些受薪階級每年都會被拔毛都沒有在叫了,你們這些投機客叫些什麼?

接著,聽一下這句話:『台灣股市瞬間蒸發兩兆元』。
兩兆……請問一下,如果沒有蒸發的話,這兩兆在哪?
在股市裡。
嗯……假設我今天是總統,我能不能馬上即刻拿出來花用?像是補貼一堆民進黨開出來的福利政策,就像昨天民進黨不是有人說,二十五年不繳助學貸款,就要政府扛下來?如果這『兩兆』可以用的話,可以造福多少像九把刀一樣『貧困』的學子?
不行?
那請問一下,這『兩兆』到底在哪?
他媽的不過就是一堆數字而已!只是證卷交易商喊出來的一個數字而已!一個根本沒有任何價值的數字而已。

股票市場充滿了荒謬和投機性;但一群人樂此不疲。
『請問這家公司的股票是會漲還是跌?』
不管你分析什麼年線、月線、K線,那都沒有意義。因為一家公司是否能夠撐得下去,資金是否能夠週轉的過來,是看這家公司的內部的體質、決策者是否愚蠢到做了一個笨決策,或是公司的投資失敗。
這些都是決定公司的成敗的主因。
而不是去年這個時間點,公司賺了多少錢,今年就該怎麼樣。

要判斷一間公司的股價是否會漲,不是統計學或是經濟學、會計學的範圍,而是機率學、占卜學的強項。
問老師、問名嘴、問專家、問學者,倒不如去卜個掛還比較準一點。
搞不好那些老師、名嘴、專家、學者告訴你的答案,也是他們昨天卜卦、問碟仙之後所做出來的結論。

所有人都在說,如果開徵證交稅,會讓股市怎樣,證券商怎樣,會讓台灣經濟衰退。
但沒有一個人可以解釋一下,這麼一個虛無飄渺,看似存在,但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的數字,為什麼會讓台灣經濟衰退?
股市有這嗎大的效用嗎?你不賣死抱著還不一樣沒有意義?

我不懂的是一間公司營運正常,收入、開銷都可以打平,投資遞減之後還有盈餘,走著平穩踏實,低風險的路線,請問這間公司會衰退嗎?
大家看著鴻海的股票一飛沖天,口水都快流出來,所以都把鴻海的經營方式當成範本,想要複製『鴻海經驗』。
所以大家都在不斷地擴張、擴廠、也不管市場是否已經飽和,市場已經是否開始委縮,就是拼命的增加設備,採購不必要得東西。
這種需要龐大資金的公司,才會需要上市、上櫃,從股票市場之中獲得資金,做他們所謂的『更多的投資』。
那些『更多的投資』,只是說給人聽得藉口而已。
誰知道那些錢到底落到誰的口袋裡?

這陣子交易冷清,加權股價指數每天都在玩『跌跌樂』。散戶每個人都焦急的像什麼似的。
但在我這個不玩股票的人看來,這幾天交易冷清的原因,除了歐洲市場的不穩定以外,這根本就是大戶在教訓劉憶如。
一個公司在交易市場的股價,雖然是由市場決定;但口袋深的投機客,可以收購一間公司的股票,有人搶,就會有笨蛋跟著一起搶,然後讓這股價不斷地往上飆升。
升到高點之後,投機客瞬間殺出,坑殺一票笨蛋。
做得到這種事情的人,都是那些只要證交稅一開徵,他們就會很痛的混蛋。
混蛋們操控了股市,用交易量來教訓政府,讓政府順著他們的意思走,然後繼續坑殺股票市場。
而被坑殺的笨蛋們,卻跟著那群操控股市的混蛋一起痛罵政府,為什麼要在那群混蛋們身上拔毛?

要我提出方案可以,我想大家不會接受。
我的方案是:
找個殺手,看誰股票交易市場上獲利超過一千萬,誓死反對證交稅的傢伙,或是在立法院反對以及阻擋、扭曲證交稅這種稅制的傢伙給爆頭。
反正這些傢伙根本沒有想到什麼叫做公平正義,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不過……
那可是一場大屠殺。而我沒那麼多錢可以請的起這種殺手。
……
這只是一種方案,我沒說要執行,也沒說這可行。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kscat&aid=6498940

 回應文章

錢不存銀行
2013/05/16 07:35
一、二樓的超級不爽就是不斷被大戶、第四台老師、非凡及東森出貨街,騙去追高股票,接著被殺低割肉的笨蛋白癡。政府要替他討回公道他卻自甘為大戶的走狗對政府狂吠。二十年前即使不徵證所稅台股照樣會跌到谷底,當大多數股票換手到膽小鬼和賭徒、借錢買股票的人的手中,股災必定發生,即使沒有壞消息。荷蘭鬱金香爆跌,是因為荷蘭政府推出了鬱金香交易所得稅嗎?(19790420@yahoo.com.tw)
markscat(markscat) 於 2013-05-21 08:30 回覆:
稅,本來就是課徵就要收到稅。但有些稅,卻不一定是為了要填補國庫,而是為了稅法正義。
就像奢侈稅和證券交易所得稅這兩種稅就是這種類型的。

奢侈稅和證交稅都是為了稅賦公平,以及用稅法來防止市場炒作的一種方式;不然政府怎麼預防炒作?把資本家全部綁起來毒打一頓?
炒作就是要賺錢,如果發現不合成本,炒家當然會收手。

台灣就是這麼一個精神分裂的國家。
要求政府正視房價過高的問題,但當抽取奢侈稅、證交稅的時候,同一批人又在痛罵政府管太多。
這不是神經病是什麼?
這票人要的只是『免費的午餐』而已。

marksca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行政院應考慮撤回證所稅案
2012/05/31 09:50
行政院應考慮撤回證所稅案

2012-05-31 01:28
工商時報
【本報訊】

 開徵證所稅方案紛紛擾擾將近兩個月,社會各界對此爭議不只沒有逐漸凝聚共識,甚至隨著事件的發展而更加分歧。由於對金融市場造成嚴重的負面衝擊,財政部長劉憶如所提出的版本不被市場接受,甚至創下六大工商團體集體抗議的紀錄。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在時間壓力下,努力整合各方提出的版本,雖然取得了較大的公約數,卻實在難以稱之為「證券交易所得稅」。

 情勢演變至此,行政院應該以建立長久完善的制度為最高原則,撤回復徵證所稅案,責成新任財政部長重新研擬新案。因為,如果一定要「為了證所稅而證所稅」,一定要在這個會期僅剩的幾天內倉卒上馬,結果將產生一個學理上缺乏邏輯,也無法達到馬總統所堅持的「量能課稅」、「公平正義」、「便民簡政」等課稅目標,並且還將成為持續引發爭議、不斷干擾財政部與金融市場運作的怪物。我們認為,為了國家長遠發展,為了馬總統未來四年的執政威信,也為了建立一個完善的課稅制度,行政院都應該主動將復徵證所稅的議案撤回,俟新任財政部長提出更為完善的方案之後,再做討論。

 我們在劉憶如提出復徵證所稅方案後,就不斷提醒財政部版本存在多處窒礙難行之處。過去一個多月來,劉憶如所提版本不僅無法說服社會大眾、無法平息金融市場的不安,甚至原本站在同一邊的同黨立法委員也紛紛棄她而去。劉版證所稅不只是一個失敗的政策,還因此造成惡化的政治效應,成為馬總統與陳冲院長執政團隊的包袱。劉憶如可能覺得委屈,但是一個倉卒面世、破綻百出,既無法接納各界建言,又缺乏調整彈性的議案,最後必然搞到眾叛親離,而且已經成為政策推動失敗的經典範例。

 劉憶如的失敗,不只是她個人的失敗,更使得國家制度發展蒙上一層陰影。二十餘年前推動證所稅失敗,台灣還在威權統治時代的後期,政府還能以強勢的手段平撫爭議,但是當年留下的後遺症至今依然存在。這次造成的紛擾,不僅賠上總統的威信、賠上行政團隊的士氣,連執政黨自己的黨內同志都被套上股票炒作集團的帽子,更不要說原本支持執政黨的工商團體與六百多萬選民,因此對政府產生失望與誤解。甚至未來各部會首長在推動應興應革政策時,都將因此躊躇不前。整個事件,對於台灣社會造成的集體損失,難以估算。

 馬總統支持證所稅復徵,並且提出簡政便民、量能課稅以及不能損失稅收三個原則,在強大的時間壓力下,國民黨籍的立法委員銜命整合出藍版的證所稅案。該版本雖然兼顧了各方的意見,但是法人課稅的部分原本就與現行的稅法相去不遠,而自然人的部分,其實只是增加了簡易稽徵的證交稅,實在難以符合量能課稅、公平正義等基本條件。這個版本堪稱務實,卻正是執政黨「為證所稅而證所稅」所逼出的方案,一時之間雖然能被接受,惟實施之後,還是會不斷被挑戰,並且成為政府倉卒改革、妥協行事的負面教材。

 過去行政院撤回送入立法院提案的例子,其實並不罕見。2009年9月吳敦義接任行政院長,就曾經撤回已經送入立法院的預算案,重新編製;同年元月,當時的行政院長劉兆玄也曾經撤回已經送入立法院的「農業基本法」草案,回到施行多年的農業發展條例。現任的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在2008年擔任研考會主任委員的時候,也曾經主導撤回已經送立法院審議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第十七條修正案及國家人權紀念館組織法草案。此外,現任總統馬英九,2002年還在台北市長任內的時候,也曾經公開建議,要求行政院撤回財政收支劃分法覆議案。依循前例,此時行政院撤回已經送到立法院審議的證所稅方案,並無不妥。

 過去將近兩個月來,台灣受到證所稅政策的傷害難以估計,財政部原本是要推動全面稅改,解決政府財政惡化的問題,如今稅改全面停擺,剩下一個不知如何處理的攤子,等待新任財政部長來收拾。此時此刻,台灣出口產業已經發出全面惡化的警訊,工商團體高聲疾呼召開「全國財經會議」,政府原本應該用盡全力提出提振景氣方案,卻因為證所稅的拖累而無暇處理。弔詭的是,不論是劉憶如版或者是藍委國會版,宣稱的證所稅稽徵目標都是「一年一百億元」,國家興革大事如此之多,一年政府預算高達兩兆元,政府寶貴的資源卻虛耗於區區一百億元的案子,實在令人慨嘆。為今之計,只有趕緊回歸基本面,讓金融市場休養生息,讓紛擾的民心逐漸沉澱,讓行政院回到富民興利的正軌,才是正辦。

marksca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短 評-不能不辭
2012/05/31 09:47
短 評-不能不辭

2012-05-31 01:2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財政部長劉憶如辭職定案,辦公室白天開始打包,顯示非走不可決心;行政院昨天傍晚批准辭呈,顯然了解難留住人了。不少藍營人士認為劉憶如該等待證所稅法三讀通過再走人,但在劉憶如立場,則是萬萬不能在她手上通過這個法案,因為,哎,實在太丟人了。

 藍營版的證所稅案明顯是個「大怪胎」,雙軌制中的試算法,在八千五百點以上才課,課稅的多寡則與投資人在股市的獲利完全無關,反而與其進出的量有關。這是不折不扣的證交稅,既無助公平賦稅、也非量能課稅。

 坦白說,藍營立委中既有自稱有財經專業的「財經立委」,又要擅長財稅的專家,最後搞出一個「沒有證所稅的證所稅版本」,實在讓人訝異;更令人眼珠掉下的是行政院長陳冲,還說此版本符合馬總統的三大原則。其實,單以三大原則的第一項量能課稅,藍版就完全違背此原則了。

 劉憶如好歹算是學界出身的專業人士,藍營搞出一個在全球實務界僅見、又完全缺乏學理根據,甚至完全違背證所稅意義與政策目標的「證所稅版本」,卻要劉埋單。劉如果接受、繼續推動這種版本,大概很難對自己的專業作交代吧。基於專業與良知,劉大概實在「吞不下去」,只能選擇離開,免得壞了自己幾十年的專業名聲。

 只是,不知在劉憶如去職後,國民黨是會協調出一個「至少比較像證所稅的版本」再推,還是要全民把這個「不是證所稅的證所稅版本」吞下去?

marksca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社論-我們對劉憶如請辭的看法
2012/05/30 09:49
社論-我們對劉憶如請辭的看法

2012-05-30 00:50
工商時報
【本報訊】

 雖然這是我們極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但劉憶如為了維護理念請辭財政部長一職,展現了政務官的風骨,也是顧全大局的表現。因為只有如此,才得以讓行政當局和立法部門可以有更充裕的緩衝時間,更大的考量空間,來決定證券交易所得稅復徵的決策。

 劉憶如昨日以發布新聞稿的方式,強調基於公平正義、量能課稅的理念,自3月28日起推動證所稅;4月12日財政部提出版本,送交行政院審查後,4月26日行政院版本經行政院院會通過,並於5月1日送交立法院,經過一個月各界的討論後,國民黨立院黨團之證所稅整合版出爐。劉憶如說,若依據該整合版內容,以後所有在上市櫃股票市場大量獲利的人,仍不需繳納所得稅,這樣的版本,與財政部原規劃之證所稅版本差異甚大,「本人在政策理念上無法認同」,自此辭去財政部部長一職。

 證所稅的免徵是歷史演變的結果,然而近年來,由於貧富差距擴大,但上市櫃企業大股東的資本利得卻可以不用繳稅,自然引起許多的批評,因此復徵證所稅的議題,在總統大選期間,就不斷地被提出討論。也因此劉憶如擔任財政部長後,立即成立財政健全小組,第一優先方案就是決定課徵證所稅。由於24年前恢復課徵證所稅後,造成股市極大的震撼,因此劉部長對於方案內容小心翼翼,已盡量將打擊面縮小。根據劉部長的說法,只有一萬多人會被課到稅。只是事與願違,方案尚未推動,國際環境和股市投資人的心理變化,都在預料之外。

 先是希臘債務危機於4、5月間再度升高,全球股匯市都受到影響,加上大陸經濟走緩,台灣出口負成長等,在在都令台灣股民感到市場的寒冷,此時證所稅的提出,則更加深了股市的寒意。尤其台灣股市的散戶比重較其他國家都來得高,在這樣的氛圍下,造成股市成交量一日比一日萎縮。在此情況下,民意代表和工商企業紛紛跳出來對行政院復徵證所稅表示反對,馬英九總統還特別為了證所稅議題,定調三原則,一是量能課稅,有所得就要課稅;二是不會得不償失,也就是課徵成本不能高過實際課稅;三是簡政便民。

 國民黨立院黨團依循這些原則,於本周一快速完成藍營的證所稅整合版本,希望趕在本會期完成立法,以免歹戲拖棚,影響股市日深。不過劉憶如認為這個版本與其提出的內容相差太大,而於昨日中午公開請辭。

 對於劉部長這項決定,我們有以下看法。其一,政府的任何政策本來就是各方折衝的結果,雖然立院黨團認為這是一個各方雖不滿意,但可以快速通過的妥協方案,不過劉部長基於政策理念無法落實,毅然決定請辭,展現政務官的擔當與風骨,既維持她的尊嚴,也將廣受社會的敬重。

 其二,證所稅推出至今,時機是否恰當反而比如何課徵更引人關注。劉部長自己也說,如果她早知道油電價雙漲日期的話,她一定會避開於同時間推出證所稅。我們也只能說劉部長實在是太專注於證所稅的推出,而忽視了時機的不當。馬政府的第二次任期才剛於520宣誓就職,卻因證所稅問題而折損一名內閣大將。希望劉憶如的離開,能給內閣警惕,必須同舟共濟,先在院內取得共識,不要再發生政策推動撞期,其他閣員卻不知悉的情形。

 其三,這次證所稅最大的爭議在實施的時機,而且目前朝野已有的共識,就是要快刀斬亂麻,避免遲延不決,影響股市的正常運作。既然如此,要是最後的版本仍然引起其他反對聲浪,或者無法進一步說服在野黨,我們認為也無妨暫時擱置再議。

 其四,一個證所稅方案不可能就此解決國內長期的貧富不均問題。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本來就是政府的職責,但證所稅所引起的紛紛擾擾,乃出於主管部門事前規劃欠週所致,執政當局應記取教訓,擴大思考範圍,提出讓民眾有感又創新的改革政策。

 最後,六大工商團體日前才呼籲政府「速速召開全國財經會議」,面對當前國家最急迫和最重要的政策,允宜集思廣益,找出國家前進的方向。尤其是面對國內外經濟情勢展望並不樂觀,此時更應針對如何振興經濟、永續發展等議題,多加關注。若能如此,那麼因為證所稅踢到鐵板的經驗,反而激發執政當局提出攸關國家發展的更佳方案,則過去這段期間的波折,就並非毫無價值了。

marksca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社論-如此閹割證所稅 劉憶如怎能不辭
2012/05/30 09:38
社論-如此閹割證所稅 劉憶如怎能不辭

2012-05-30 00:51
中國時報
【本報訊】

 對證所稅的推動而言,最近的情勢發展可說「憂喜參半」;喜的是在馬總統站出來,宣示強力支持證所稅後,整個證所稅案的立法過程算是已正式上路,連民進黨都支持且提出「民進黨版證所稅」;但憂的則是在立法院研擬的各種「整合版」證所稅,其實已不知不覺的偏離正道,其偏離程度甚至讓財政部長劉憶如「忍無可忍」而提出辭呈。

 目前在立法院的證所稅版本,最重要的有三者:行政院版的「申報制」、藍營版的「雙軌制」、民進黨版的「設算所得、就源扣繳」制,三者各有特色及優劣之處。行政院版是標準的「抓大放小」,年度的股市交易獲利超過四百萬元以上,才有課證所稅的問題,財政部估計受影響者約二萬人。其優點當然是干擾少、量能課稅的政策目標達成,缺點則與優點是一體兩面,既然訂定門檻、受影響者少,「有所得就該課稅」的原則未完全落實。

 至於藍營版的雙軌制,讓投資人自行選擇要採所得稅制或試算制。採所得稅制者基本上與行政院版相同,但取消免稅額與稅稅相抵,表面上看其優點是更能落實有所得即該課稅原則;不過其「另一軌」的試算制,卻把課稅與指數掛鉤,指數八千五百點以上課千分之零點二的證所稅,每加千點再加課。而這個門一開,就讓證所稅原有的政策目標與意義蕩然無存了。

 一來,證所稅的意義與目標在股市獲利者要課稅,與指數高低無關;此制變成八千點以下時,即使賺了十億元,也一毛錢證所稅都不必課。但八千點以上時,即使虧損、沒有獲利,也照樣要課這個額外的「證所稅」。坦白說,這種作法完全是失去了證所稅的原意。二來,就算在八千多點以上被課到這種「假證所稅」,如果操作能力好者,進出量少但獲利高,要課的稅非常非常低;反之則高,顯然完全失去量能課稅的意義了。形式上有證所稅之名,實質上則完全毀滅了證所稅的意義與精神。

 民進黨版的證所稅率最高為廿%,依交易金額就源扣繳,最後如超過證券交易所得的廿%、或比併入綜所稅後增加稅額高則可申報退稅,此制並無起徵門檻。相較之下,此制優於藍營版。這個版本並無藍營版把證所稅與指數掛鉤的謬誤,採就源扣繳,如多扣了,要由民眾申請退稅,行政院版則是要由投資人主動申報,民進黨版可說讓政府「立於不敗之地」。在法人方面,則是納入營所稅採就源扣繳,而且境外法人同樣要課(行政院版中境外法人免徵證所稅)。

 嚴格來講,此制不論國籍、不論獲利多寡,只要有獲利都要課稅,且政府先就源扣繳而立於不敗之地,其公平性還優於行政院版,至於藍營版則更是完全不能與之相較。如果能順利推動成功,當然最好。但正因為如此,反而讓人擔心其打擊、影響面太廣,最後成為無法推動的死案。

 藍營立委提出一個「以證所稅之名毀滅證所稅」的版本,再次顯示國民黨終究難逃利益團體、財團企業的綁架與壓力。對近日券商與企業界紛紛以台股價量創新低為由,反對證所稅一事,其實,台股近日表現,主因明顯是由希臘風暴引發的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危機造成,並不能只歸因於證所稅。看看鄰近國家的表現,及台股中,不必課證所稅的外資五月持續大賣超即可知。反對者也多以導致資本市場萎縮、造成證券從業人員失業等作為反對之理由。但想想一年前推動奢侈稅時,建商、房地產業者不都以同樣理由反對奢侈稅,但實際上那些反對者想像中的結果都未出現。

 我們要強調,大部分國家都有課證所稅,這些國家的證券市場也依然正常發展。台股的反應,只是短期對制度變動的反應,證所稅不會是讓台股窒息而死的洪水猛獸。但遺憾的是或許是某些「或明或暗」的原因,藍營終究屈服在利益團體壓力下,而一位敢負責、有拚勁的政務官也就此被犧牲了。

 對劉憶如而言,或許辭職是一種解脫,不必再與藍營團隊和稀泥。但對政府與社會而言,實際上是失去一位肯作事、願付出、不懼碰觸利益團體的政務官。內閣中豈能只是一群唯唯諾諾之人?而國民黨對問題多、漏洞大,徒有證所稅之名而無其實,幾乎是變相讓證所稅「安樂死」的藍營版,難道真要接受嗎?

超級不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像馬英九劉憶如這種書呆子就是不懂人性!亂搞害人!
2012/05/29 20:20

老殘遊記劉鶚走遍中國大江南北,他的觀察結論就是:清官自以為是,不聽旁人意見,所以危害更大

像那個蔣介石啊,為了阻擋日軍前進,自炸長江大堤花園口,淹死幾百萬人在所不惜啊!

大家為何要買樂透?為何要買股票?為何要賭博?

原因就是可能賺到投機財!一夕致富!

對不對?

劉憶如就是將這種機會給完全打破!

就像追女孩子

你獻殷勤,你自我作賤,你苦苦哀求,你花錢送禮,你用時間陪她

圖的是什麼?

就是希望有一天2人脫光光上床

而劉憶如她就是只要股民付出一切,但是呢!最多你只能牽到手,沒什麼搞頭

太狠了

懂嗎?

沒有資本市場

台灣企業要如何和世界競爭????

你不要以為馬政府多好,給馬做4年

台灣已經不是4小龍啦!

經濟節節敗退,已被韓國遠拋腦後

台灣已經變成只是一個中國的離島工業區啦!

海南島化了

 

markscat(markscat) 於 2012-05-30 09:38 回覆:
謝謝指教

超級不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你都沒玩股票那你怎麼又那麼多意見???跟劉憶如馬英九一樣,外行又要亂搞!
2012/05/29 19:58

證交稅,其原本意義是(平台維護費);也就是手續費的意思

也就是賭場的管理費,水電,掃地阿嬤,發牌員,保全薪水.....

你交易一次就要抽一次,用人頭也沒用

證所稅是賭場的抽頭稅,賭博贏了,賭場要抽頭分紅,

OK?

國外都是抽證所稅,賭博贏了,政府分紅抽稅,賭輸了,連所得稅都可以抵扣,制度完善透明

若是你找人頭分散獲利,或用外國公司避稅被查到了,那一關20年比殺人的罪還重

台灣呢?

國民黨自己就是股市呼風喚雨的大戶,當然他不願意賺錢被抽頭啊!

所以幾十年來,就把稅的概念夾在證交稅中,交易的手續費比國外高很多

台灣股市特性6成以上是散戶,短線進出頻繁

一年政府課到一千多億交易稅啊!10年就是一兆啊!

股民的本錢最後都流到政府手中啦!

按照劉憶如版本,證交稅也沒要降啊!然後賭輸了,你上班所得照樣要扣啊!

賭贏了又要被你課稅

包輸的那誰還要進賭場賭?

亂搞一通當然要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