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05 10:55:05瀏覽534|回應0|推薦5 | |
行走里程數:15.3公里 爬升總落差:上昇768公尺,下降827公尺 霞喀羅國家步道,全長約為22公里,原先為清泉、養老兩地泰雅族部落經常往返連絡的「社路」,到了日據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加強對原住民的控制,也為了開採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將這條社路,逐步擴建成頗具規模的警備道,並且在沿線視野開闊、擁有腹地之處,興建了數個警官駐在所。這條霞喀羅古道的長度,原本不只有22公里,只是在清泉和養老兩端的道路興建工程,多年以來,分別沿著古道的路線向著山林的深處挺進,最後形成了這一段總長度22公里,可供一般民眾健行踏青的霞喀羅國家步道。 回想起之前還沒到過霞喀羅之前,對於這個位於新竹山區﹝後山﹞的賞楓勝境,總是覺得路途遙遠,難以親近。後來接連來了好幾回,有時候從養老端進入,有時候又從清泉端進入。有時候純粹就是來走走路、賞賞楓,有時候就來這邊登山健行。霞喀羅大山、佐藤山、布奴加里山、養老山和基那吉山,都曾留下足跡與紀錄。走得勤快了之後才發現到,其實從台北出發到霞喀羅國家步道清泉端,也只需要3個小時多一些些的車程,並不會非常的遙遠而難以親近。 早上九點鐘從清泉端重裝出發,雖然白石警官駐在所擁有兩棟剛剛整建完畢不久的嶄新屋舍,我還是決定背著我的單人帳上路,以防我會臨時決定在哪個風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福田美地就地紮營落戶。 一出發,清泉端入口處的一棵楓香樹,就以完全嫣紅的姿態擄獲人心,秋高氣爽的大晴天,讓人一路走來輕鬆愉快。耀眼的陽光,搭配上樹冠層變幻多端的各種枝葉的光影變化,營造出一整片閃閃動人的美麗秋光。過了田村台警官駐在所之後,一棵全身彷彿像是著了火一般火紅迷人的青楓,突然出現在眼前,讓人驚訝到說不出一句讚美的言語。滿心讚嘆地從她美麗的身軀下方慢慢通過,隨著柳杉造林區的結束,開始沿著較多石階出現的步道,緩緩爬昇到崩塌的雜樹林區域。 雜樹林當中的路徑較為曲折多變,通過之後要循著木階梯開始陡上,然後再陡下接上緩昇的路徑。途中的幾棵尖葉槭,一樣不堪寂寞地換上了火紅的秋裝,將天空及地面全都染上了一層秋紅的景色。過沒多久,就要越過霞喀羅大山西北稜線的鞍部缺口,來到了霞喀羅大山的登山口。從這邊上登霞喀羅大山,一開始就要學蜘蛛人一樣地拉繩極陡上,可能是實在太難走了,所以現在又有人在後退一點的地方,砍出了一條新路上山,不過就目視判斷,新路的陡峭程度也沒有減低多少,還是得多加小心。 過了登山口,下了一段有點毀壞的繩索木階梯,然後開始沿著松針鋪地的優質古道緩慢爬升,1120到達松下警官駐在所,這裡有路徑可以往登地處偏遠的霞山。這個警官駐在所的舊址,只剩下還算平坦的地面,其餘的遺跡則早就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完全不見蹤跡。下回可以計劃從這邊往登霞山,來回的路程大概是11K左右。 松下警官駐在所是整條霞喀羅古道海拔最高的地方,穿越霞喀羅大山北稜鞍部缺口而行,海拔大約是H2020M。過了此處,古道就以緩坡下降的方式,舒服地一路往前邁進,不過在乾爽的松針步道結束之後,開始出現了蠻長一段的泥濘路面,其中有些路段的泥濘程度還真是有些誇張,達到了爛泥巴的等級。一直要到接近楢山警官駐在所之前,這樣的泥濘路況才終於結束。 楢山警官駐在所與養老端的馬鞍警官駐在所一樣,擁有廣闊的腹地,還有高聳挺拔的楓香樹。眼見楓香的落葉在地面上編織成了一塊炫人耳目的金黃色地毯,而在頭頂之上,姿態優美的楓香枝葉,則和燦爛的冬陽共舞,閃亮炫目而且動人心弦。到達楢山警官駐在所約在1205左右,路程指標則接近6.5K之處。離開了美麗繽紛的楢山警官駐在所,我在過7K之後沒多遠的崖壁水源處,休息煮麵吃午餐,在這邊也遇到了兩位正要往白石方向前行而去的山友。 走在8-9K之間的山徑中,邊坡上偶而會出現幾株台灣八角金盤的蹤跡。這種台灣特有種植物,由於葉子的大小與形狀與蓪草有些類似,所以不注意分辨的話,就很容易會發生張冠李戴的誤植情形。這回前來拜訪的時間,恰好遇到台灣八角金盤開花結果的季節,可以就近觀察其數量龐大的花序與果實,真是幸運極了。 9K之後,通過了極有特色的繩索吊橋。走在搖搖晃晃的吊橋之上,看著溪溝邊緣殘存的一些舊有路跡,就會很感謝現在有這些棧道、橋樑的建設,讓山林行旅之間更加的便利與安全。通過吊橋之後,一連串的階梯路往下,來到了此行最豐沛的水源地,薩克亞金溪的上游溪谷。溪谷中有水瀑,現在拉有水線通往白石警官駐在所,盼望大家共同愛護沿路水管設施,確保白石附近用水無虞。由於剛剛在午餐時分遇到的那兩位山友正在此處埋鍋造飯,所以我稍微停留了一下下,便啟程繼續前進。 剛過朝日警官駐在所(10K之後),棧道之上就遇到了大坍方,現有的高繞路徑很克難,走過去要很小心。我在坍方過後的木板橋旁卸下了背包,到薩克亞金溪溪底取水解渴並大休息,此時也已經1355了,白石警官駐在所也快要到了。 今年秋冬反常的豐沛雨水,讓薩克亞金溪水量豐沛,行走在最後這一段平緩好走的山徑之上,耳中不時可聽到薩克亞金溪洶湧澎湃的激烈水流聲。由於此時的陽光已經西移,照不進附近的河谷當中,再加上午後的山嵐漸起,我漫步在落英繽紛的古道之上,山坡邊緣不時可以看見一叢又一叢的美麗楓紅,這一切的一切,共同營造出了一種時光停滯,又帶著點淡淡憂愁與落寞情緒的歷史縱深感,就是這種絕對模仿不來的古道氛圍,讓霞喀羅成為我心目中第一首選的賞楓勝境。 古風悠悠,水流潺潺;薄霧瀰漫,落英繽紛。1430終於望見了一大片的開闊地,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悠然落寞氛圍之下,到達了今晚的宿營地:白石警官駐在所。 待續..... 附註:歷史簡介 「霞喀羅」(Syakaro),是一座山、一條溪、也是一支泰雅部族的名字。Syakaro一詞,在泰雅族語是「烏心石」的意思,因為這片頭前溪的上游流域盛產這種材質堅硬的樹木,約在250年前有一支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當地,便以此為棲身之地,並用來為部族命名。 霞喀羅國家步道,全長約22-23k,位在新竹縣南端,被稱為後山的區域,蜿蜓在霞喀羅大山(石鹿大山)北端的林間谷地中,橫跨尖石鄉與五峰鄉。霞喀羅國家步道,並非新開闢的步道,而是依循日治時期「鹿場連嶺古道系統」中,「霞喀羅警備道路」與「薩克亞金警備道路」路線規劃而成。 霞喀羅國家步道,沿線的日本警官駐在所遺址,密度為台灣全島最高,駐在所的建築方式,以厚達50公分的夯土為牆,外覆木板、內抹石灰,是「霞喀羅國家步道系統」獨特的建築。目前雖然多成廢墟, 不過在小林、田村台、楢山(青山)、朝日、石楠、薩克亞金(白石)、馬鞍等7個駐在所遺址,仍可看出昔日駐在所的規模。 霞喀羅古道,東端是尖石鄉秀巒村(養老),西端則是在五峰鄉的清泉部落,兩地都是以野溪溫泉聞名,而霞喀羅國家步道,東起養老登山口、西抵石鹿登山口,兩端都可以從部落開車循產業道路抵達。步道全線位在海拔2,234m石鹿大山的北鞍,這座山除了是兩 支泰雅族群的獵場分界,同時是東邊的薩克亞金溪與西邊的霞喀羅溪兩流域的分水嶺,步道東段可說是沿著薩克亞金溪山谷的山腰而行。 行旅照片:http://tw.myblog.yahoo.com/kenneth-classicalmusic/article?mid=20749&prev=20750&next=20746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