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肢體語言-身體會說話
2016/01/21 12:17:16瀏覽727|回應0|推薦0
與朋友或同事交談時,你會舞動雙手和手臂,到處走動,眼神交流,改變面部表情。這些動作均稱為肢體語言。肢體語言在我們的日常交談中十分重要,在演講中亦是如此。想像一下,演講者十分真誠地演講其話題,但整個演講過程中都僵硬地站在聽眾面前,絲紋不動,甚至不看聽眾一眼。她的演講辭說明她很在乎這個主題,但她的身體則傳達了相反的訊息。結果是?聽眾質疑她的訊息。
肢體語言不僅傳達信心和力量,還增強聽眾對你的信任度,闡釋,闡釋並強調你的重點,幫助你釋放緊張情緒。肢體語言透過站姿、動作、手勢、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達訊息。

站姿
雖然演講期間應該有些動作,但有時亦應靜靜站立,通常在說開場白和結束語感講到需重點強調的內容時。靜止不動時,你的站姿顯得很重要,因為它說明了你的信心和自在程度。如果你雙肩下垂,眼睛盯著地板,聽眾會覺得你很害羞,很懦弱。如果你不停地將重心由一只腳轉移到另一只腳,這樣你會顯得非常不安和緊張,聽眾也會因你的動作而分心。但是如果你筆直站立(雙腳微開,體重均勻分佈於兩腳),直視聽眾,這機顯得你充滿信心且從容不迫。

移動
演講時的移讓聽眾看到變化。當你從某個位置走到另一個位置時,你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他們的眼睛和腦袋隨你的移動而轉動的同時,你亦讓他們參與了演講。
從的的座位走到講台或領獎台的過程其實就是演講的開幺,首次有機會仗用肢體語言。若想表現信心滿滿,對演講躍躍欲試,那麼請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向會場前面。轉身面向聽眾,然後開始演講。結束演講時以同樣的姿態返回座位。
演講期間任何動作亦應具有目的性。避免踱來踱去,侷促不安,左搖右擺或晃來晃去。這些表現緊張的習慣動作會分散聽眾的注恴力。但是在某個位置發表部分演講,然後在轉接其他要點時,橫向移動兩三步,在新位置講述該要點。在講到需強週的重點時,走向聽眾。如果你希望聽眾特別注意到某一重點,可透過移動來實現。例如如果你在描述身軆動作(如扔球或打寒顫),可透過適度移動身體表現你的描述。先做些動作,緊接著就用語言來加以強化。

手勢
手勢是肢體語言中最具表現力的部份,由頭部、肩部、手臂、雙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的動作組成。一些基本的手勢表示:
尺寸、重量、形狀、方向和位置:這些物理特徵需要借助手勢來表現。他往那條路去了!你邊說邊指向那個方向,引人注目。
重要性或緊急性:告訴聽眾你的觀點非常重要。用拳頭擊打張開的手掌。
比較和對比:雙手朝同方一向移動,表示相似;往相反方向移動。表示不同。
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手勢應保持在肘部以上,且不牽動身體,還應有活力並堅定有力,展現信念和激情。甩下手臂表示距離,快速反覆地上下點頭表示同意,這些都讓你的訊息具感染力,比僅是心不在焉地揮手或不易覺察地點頭強多了。手勢不能只做一半或單一重複的,應是完整多樣的,一遍遍重複的動作會使人走神。如果聽眾人數眾多,手勢要做得大些,確保會場後排的也可以看見。
手勢可表示很多含義,其中會有些文化差異,因此聽眾的反應也會敏感。一般而言,緊握雙拳表示力量或生氣。例如你希望聽眾與你一起反抗某些不公正的事情,便可在催促他們採取行動時緊握雙拳。攤開手掌表示慷慨和關愛,因此在描述一位友好的遊客如何幫助困難中的人時,你可攤開手掌。
在北美洲,用食指指向天花格表示大家應專心聽你說話。雙手交义放在在胸前,展現力量和決心。雙手緊扣放在胸前,象徵團結。當然肢體語言及其含義因國家和文化的不同而異。

面部表情
你的面部表情不經意間就會透露些線索,告知聽眾應有什麼樣的反應或感覺。如果你正在講述一起可怕的交通事故,而你卻在點頭微笑,聽眾會困惑不已,而不是悲傷難過。你的面部表情必須與你表達的感覺或訊息保一致。
你的雙眼、目艮部動作、眉毛和嘴巴在展現面部表情時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表示難過、害怕、幸福、生氣、沮喪、緊張、興奮、乏味、興味、好奇、疲憊、激進、自信和猶豫。當你表現出這些感覺時,聽眾亦會產生同感。表現難過時,低垂著眼皮,嘴角微微下沈,搭拉著腦袋。表現意外或懷疑時,睜大隻眼,提起眉毛。閞懷大笑表現開心。

眼神交流
你是否碰到過說話時不直視你的人?此人目光落在你身後、頭頂、地板或其他人身上,總之就是不看你。你的感覺如何?
大多數情況下,你會懷疑他對你不感興趣,不誠實以及沒自信。或者你覺得自己受到排斥或忽視。眼神交流非常重要,可決定人們對他人的看法。演講者,應特別重視這點。
西方人更容易相信說話時能直視他們的人。如果你與聽眾作眼神交流,他們認為你真誠可靠、友好誠實。這些感覺對訊息的傳達產生巨大影響,聽眾亦更願意接受。
眼神交流還有一個好處。可讓你與聽眾立感情。直視他們,要求他們注意你,他們就很難忽視你了。
演講時看著聽眾。切勿僅是下下打量會場。講述一個觀點時直視某人,變更觀點時才轉移目光。隨機地與房間裡的聽眾作眼神交流,避免像搖頭風扇那樣不停地轉頭。看看前排的聽眾,也看看後排的聽眾。注意,不要長時間看著某人,因為這樣會令他感覺不自在。另外目光在每個人身上停留的時間過短,會顯得你緊張或虛偽。
如果聽眾人數不多,眼神交流就簡單得多,因為你能夠在每講述一個重點時就看著一位聽眾。但是如果人數眾多,則無法做到如此。你應與會場內的每個分區(前排和後排)的聽眾作眼神交流。
從容自然
肢體語言應大方自然,毫不做作,含義與所說內容保持一致。使用自己和聽眾都感覺舒服的肢體語言,以便你們進行思考和演練。演講稿寫好之後,通讀一下,標出需要加入肢體語言的地方,幫助你傳達訊息。嘗試各種使用手臂、雙手和面部表情的方法。
手勢與內容相符。當你的觀點需要手勢和面部表情的輔助時,必須作出相應的動作。這說明應在演講之前或期間(而不是之後)作出手勢或面部表情,並且要從容自然。
如果剛開始的時候,你的動作僵硬笨拙,不必擔憂。隨著多次演練,你會慢慢熟悉,姿勢便會自然,動作便會流暢。
如果你擁有視頻設備,可將其用於演練,籨而幫助你提高。在鏡子面前演練亦很有助益。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daiwine&aid=4429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