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勤業眾信通訊2013年04月號】大陸經營風險升高,台商如何轉型與退場?
2013/12/08 18:50:45瀏覽444|回應0|推薦1

面對中國大陸經營風險升高,台商如何轉型與退場?

作者: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 / 杜啟堯會計師、林淑怡會計師【勤業眾信通訊2013年04月號】

台商過去的經營模式已面臨挑戰

80年代以來,中國運用其充沛的勞動力及低廉的土地,以「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口號向世界各國招商引資。而所謂兩頭在外,便是中國公司向境外進口原物料,加工後方出口成品,產業鏈的利潤呈現一個V字形的微笑曲線。在這個曲線中,一頭是研發設計;另一頭是銷售與服務,中間則是僅賦予中國公司的加工生產功能。一般而言,處在兩頭的產業利潤率偏高,且都歸屬境外;而處在中間的中國加工生產企業只有微薄的利潤,這就是過去台商在中國常見的經營模式與獲利分配。
   但隨著數十年過去,中國的經營環境已然丕變,不僅已由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市場,從2004年起一連串的稅法改革、勞動合同法與社會保險法的頒布、以至2011年的「十二五規劃」,影響層面諸如稅收上嚴加徵管與外資優惠取消、產業面臨轉型升級、人力成本翻漲、再加上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的衝擊,過去台商的經營模式已面臨空前嚴峻的挑戰,情況就像當年台商離開臺灣到大陸發展的情景,如今已面臨著二次轉移的選擇,不是另尋營運成本更低的地區,就是必須謀求其他解決之道。

政策風險:「騰籠換鳥」與「築巢引鳳」

中國許多重要城市均在施行「騰籠換鳥」與「築巢引鳳」兩個產業政策,所謂「騰籠換鳥」,具體作為就是「退二進三」,就是把現有的第二類傳統工業從目前的產業基地轉移出去,再把高新技術、低汙染、第三類現代服務業轉移進來。台商很多靠勞力密集、附加價值低、高污染的行業,都屬於當局想替換的產業。

另一個政策則是「築巢引鳳」,由政府建設良好的投資環境與硬體設施,據以吸引優質的投資者入駐,並給予諸多優惠條件。其實這政策並不是現在才有,過去各地方政府廣設工業園區招商引資,並給予土地或稅收等優惠條件,便是築巢引鳳政策。只是現在築的是新的巢,迎的是新的鳳,例如杭州設立電子商務產業園與軟件園區,不僅已成為中國的示範園區,更正式被授予「中國電子商務之都」的稱號,聞名全國的阿里巴巴、淘寶網、支付寶,無一不是"杭州製造";再如深圳打造綠化之都,吸引文創、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最近熱門的"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更將打造為環球金融灣區。

在以上兩個政策下,多數經營傳統製造業的台商,無論過去對當地有多大貢獻,也只能面對現實。例如華南地區台商多是租地建廠而沒有產權,當地政府政策下達說趕就趕,不是被迫遷往外圍郊區就是只好關廠走人。

稅務風險:嚴徵管的稅收政策

中國自稅法改革後,「嚴徵管原則」一直都是不變的稅收政策,中國稅務體制日趨健全,稅務人員素質也越來越高,在稅務作業上稍有不慎,除補繳本稅外,尚有潛在的罰款與滯納金需負擔。部分台商在中國經營,時常打擦邊球,平時漏繳小稅以為沒事,等到地方需要稅收時,便對企業提出「自查自報要求」,一補就是累積好幾年欠繳的稅款與滯納金,過去欠繳的小稅反而變成不小的負擔。還有的企業為了享受低稅率的優惠和提升公司形象,資格不符卻虛報研發事實,雖然透過管道申請「高新技術資格」,結果檢查政策下來,不僅補繳巨額稅款,連帶公司名譽亦受損,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近年轉讓定價法令相繼出台,各地稅局為了確保稅收穩定,早已各自要求企業獲利標準,但許多台商仍然維持一貫「兩頭在外」的經營操作模式,未在中國配置合理的利潤,導致被列為稅收重點調查企業補稅,「過去在外頭賺的,全部都吐了回來。」許多台商如此歎息說道。

經營風險:沿海缺工與勞力成本翻倍

人工成本暴漲幾乎是所有台商公認最大的經營問題,以沿海地區台商經驗平均而言,中國15年來平均工資成本上升8倍,「十二五規劃」更喊出了最低工資年均增長13%以上;此外,中國的五大保險費率約為勞工薪資總額的30%,雖然過去由於強制性弱且處罰力度小,企業常不繳或少繳社會保險費,隨著新《社會保險法》出台後,處罰力度與執行手段大幅增強,對於台商勞力密集型的產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此外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也使勞工意識抬頭,過去勞工因為本薪不高,需要不眠不休的加班,新法實施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這種行為,許多勞資糾紛也使企業不勝其擾。

在金融海嘯過後的經濟回暖時期,長江三角與珠江三角共同出現大量缺工的問題,工廠外頭無一不是掛著大量招工的布條,甚至出現有訂單卻沒人生產的窘境。深究其原因,隨著大西部開發政策,目前「十二五規劃」計劃實現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準,許多大廠與其供應鏈紛紛西進,二線內陸城市的經濟快速增長,生活水準也漸攀升,反而到沿海和一線城市工作,除了需要離鄉背井,生活消費也高,內地許多的農民工已不願外出,於是出現了「沒利潤的公司請不起勞工有訂單的公司找不到勞工。」這樣的矛盾現象。

資金風險:融資不易且管道狹隘

大陸台商多為外銷型企業,近年因為訂單快速下降,企業資金回收困難,大都面臨嚴重的資金缺口問題。而大陸銀行主要放貸對象為國有與內資企業,台商的中小企業不容易取得資金。目前企業向銀行借款一年期之年利率約為6%~8%,如向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非金融業借款也要14%~20%,地下金融業借款更高達30%,再者一般租地建廠無地無房的台商,也無產權可做擔保抵押,資金壓力對於企業來說非常沉重。

目前已有少數地方開展惠台措施,透過政府牽線讓銀行與當地台商協會簽訂授信合作協定,暫緩資金短缺燃眉之火;另外最近「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政策下,許多台灣金融業者也赴大陸設立融資租賃公司,台商透過售後租回或融資租賃的方式,也有了另一條籌資管道,但整體對於台商而言可能還是治標不治本,因為最終的問題還是在於利潤,短暫的金援往往只是苦撐。

創業維艱守業難,管理與接班問題浮現

早年很多台商屬於家族式的中小企業,隻身到大陸奮鬥而日漸茁壯,到了一定規模以後,公司體系日漸龐雜,舊有的管理模式已難以駕馭經營現況與組織架構;另一方面第一代台商平均年齡約40歲到大陸,光陰荏苒二三十年過去,接班問題開始浮現。有的台商第二代均在英美接受西式教育,對於苦悶的工廠生活著實沒有興趣,不一定有熱情和鬥志繼續拼搏;第一代台商因為遠赴大陸創業,家庭生活犧牲甚高,兩代之間難免隔閡與生疏,也不一定想要兒女走上同一條路。再者工廠裡皆是老臣和陸籍幹部,管理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種種接班問題油然而生。

「台企聯青委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透過青委會,第二代們彼此聯繫交流、了解學習,還請來學者、產學專家、政府官員授課,如果說共產黨的共青團是大陸領導班子的搖籃,那麼台企聯的青委會大概就是台商的青年團,讓有志接棒的第二代們得以藉此傳承經驗和培養人脈。

專業經理與股份化,強化公司治理回台上市!

二代接班的問題如果還是解決無望,不如將家族企業股份化,並引入專業經理人更為實際。不僅是無法接班的企業適合,接班後的第二代通常更願意聘請專業經理人治理公司。因為大部分擁有國際教育背景的第二代,相較於在第一線拼搏,更習慣作個幕後管理者;另一方面將股份釋出,同時讓重要幹部擁有公司股權,不僅提高對公司的認同感也留住人才,不少家族企業早已用股權激勵的方式來打造專業經理團隊,更有利於企業的永續經營。

許多第一代老台商的想法更是與時俱進,某地台商分會會長如是說:「如果用一個專業團隊管理企業,可以創造更高的利潤,為什麼非要二代來接班?」團隊管理與專業經理的經營模式早已是大勢所趨,不僅是為了解決接班的問題,對於較有規模的家族企業也必須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讓企業走向制度化。

除了股份化,進一步推動企業上市櫃經營,更可以加速企業規範化與制度化。申請上市櫃的過程中,除了股權分散還須制訂相關內部控制管理辦法,並且將財務與稅務透明化與規範化,上市打響企業知名度與形象,也更有利於回台招攬優秀的專業經理人才。況且台灣資本市場的本益比高,取得融資也比較容易,相對香港、大陸、新加坡等地股市的門檻與成本也較低,回台上市政策不僅解決企業接班問題,同時對於籌資管道與公司轉型更是一舉水到渠成。

調整營運模式與交易流程,省下經營成本

企業經營的困境除了外在環境的影響,自身營運的內在因素更是容易忽略的盲點,尤其「稅務法令的變革」通常對營運模式有非常重大的影響,但卻是企業容易忽視的地方。以中國增值稅轉型為例,購買設備取得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或退稅,對於生產型企業而言無疑是項大利多,但對於許多以間接出口模式經營的台商企業而言,則因生產模式限制而無法享受,其實經營間接出口的企業若經過試當評估與籌畫,將生產模式或營運交易模式進行重整,則有機會節省設備的大量進項稅額成本,甚至可以據以退稅。以低利的代工型企業而言,若抓住了稅務法令變更脈絡,就等於抓住提升利潤的大好契機。

再者中國的出口退免稅制度非常複雜與繁瑣新規定也不斷推陳出新,導致企業容易忽略與自身相關之重要規定,任何法令變動的細節均可能影響相關的營運交易流程。例如出口型企業常見將外購產品併同自產產品綑綁出口,存在視同內銷之稅負成本,如果經過適當檢視企業條件,符合稅法規定,則可以由企業本身直接出口,不僅無須視同內銷繳稅,還可以退稅,對於企業交易流程與經營利潤影響實在甚巨。

在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許多企業獲利能力已今非昔比,稅務成本的控管有時可以省下可觀的經營成本,但卻是容易忽略的死角,企業應隨時關注稅務法規的重大變革與新規定的施行,檢視自身營運模式後,諮詢專家是否有調整空間,以追求營運模式最佳化之經營成效。

供應鏈併購整合、聯盟陸企打入內需市場

多數台商處在低利的代工產業鏈下,加上國際大廠的威脅,許多產業已透過供應鏈垂直整併來降低成本或提高競爭力,以商業併購或營運個體重組的方式來創造整體利潤。另一方面中國在經濟起飛下有錢的陸企也多了,除了趁著歐美經濟疲軟到處撿便宜投資,中國境內併購風氣也是非常盛行,台商如果想採出口轉內需的轉型策略,要做一線陸企大廠的生意,也比須和陸企合作才有機會。而這一波想趁勢退場賣掉工廠的台商為數不小,目前併購案數量已急速成長,預估兩年內還會達到高峰。

而無論是併購或是營運個體重組,均有各項重要議題諸如分公司或子公司之選擇、零售企業的買斷銷售或抽佣代銷、內銷產業直營模式或加盟模式、企業合併之流轉稅與所得稅事項、功能風險重新定位與利潤配置等之重要議題,無不與稅務規定息息相關,重大決策的影響是長遠的,決策前宜先諮詢過專家意見與評估,適當的規劃常常可以替公司省下不少的成本。

對於待價而沽的台商企業,更重要的是財務資訊的透明化與潛在稅務風險的消弭。過去許多台商經營方式尚未規範,導致財務不透明且隱藏潛在的稅務成本,買方評估後深怕無法掌握實際經營狀況,往往放棄卻步,或是只敢接手設備和土地房產,白白錯失大好機會。例如某電子零組件的知名大廠,在垂直整併的過程中放棄了原本屬意併購的高獲利上游工廠,最後選擇了雖然獲利能力較低,但帳務相對健全且財務資訊透明的對象,由此可見合規經營的重要性。尚未規範的企業也應盡早諮詢專家整理公司財務與帳務狀況,不僅待價而沽時讓買家放心,也可降低潛在經營成本與風險。

台日策略聯盟時機佳,產業技術升級

過去台灣人把技術帶到中國生產,怕大陸員工難上手,不僅申請ISO認證,連採購、製程、研發、行銷模式也都書面化,恨不得一天就都教會,公司裡的陸籍幹部只要待個一年半載,學成後工作手冊帶著出去就能開工廠,他們也更懂得大陸市場的潛規則價格敢報敢殺,甚至殺回頭搶台商的客戶,傳統技術含量較低的產業有些已漸被陸企取代,台商技術若不升級,恐怕很難競爭。

此外近來陸企高薪挖角傳聞不斷,甚至價碼為原本台幣薪資數字,直接將幣別轉為人民幣,挖角的都是技術層次更高的人才;有的台商則直接與陸企合資設廠轉移技術,雖然可以吸引大陸資本與利用其通路開拓市場,但另一方面許多台灣尖端人才的老闆漸漸都換成了大陸人,除經濟面還有政治的影響,技術的轉移與取代的現象,均讓台商日漸失去舞台。

台日合作早有淵源,長久以來中小日企掌握許多關鍵技術,但大多扮演衛星工廠角色,依附在大型企業的系統下經營,但日圓近年升值約三成,讓原本價格就高的日本產品在國際市場更加失去競爭力,加上人口老化導致市場疲弱與311強震影響,大型日企也逐漸將產線外移。缺少大型日企的奧援,中小日企極需布局海外市場尋求商機,也想就近拓展大陸市場來維持營運,但又缺少國際合作與大陸經驗,故近幾年出現許多台、日中小企業聯手進軍大陸的成功案例,以垂直分工模式甚至技術轉移,由日企提供上游零組件與技術支援,台商進行下游成品的製造,有些台商還能以ECFA優惠政策與行銷通路管道進行水平分工,將日本先進的產品與品牌優勢,加上台灣優異的成本控制與應用技術能力,產出產品兼具「物美」與「價廉」的特性,大大符合新興市場的需求。

近日的釣魚台領土爭議不斷,加上中國的反日歷史情結,中日關係動輒劍拔弩張;而台灣一向與日本維持良好的國際關係,台商在中國大陸市場布局許久與同文同種的優勢,已然成為日企跨國合作的首選對象。日本媒體還曾大幅報導,因為ECFA的簽訂,日本企業與台灣合作進軍中國大陸是絕佳的選擇,台商不論在語言、文化、市場敏感度、人事管理或是經營當地化等,均比其他國家企業具有相對的優勢。由此可見現在正是策略聯盟的好時機,也或可解決台商被技術取代的經營困境。

西進內地或是南移東南亞的選擇

如前述經營風險所言,中國內地原料、土地勞動成本不斷攀升,部分台商不得不另闢蹊徑尋求出路,主要方向不是往東南亞投資布局,就是繼續向內地西進遷廠。不堪人工成本大漲的台商,主要撤往東南亞如印尼、柬埔寨及越南等相對人工成本低廉的國家。其他諸如緬甸等,雖然投資話題備受矚目,但基礎建設尚未完善,其工業區周邊的房價已經飆漲;泰國與馬來西亞高度依賴外來移民工,勞動力仍嫌不足。

整個東南亞正在享受著人口紅利,人口不僅超過六億,年輕族群比重也相當高,構成龐大的主力消費族群,企業布局東南亞除了勞動成本考量,廣大的消費市場更是重要的誘因。但是進軍東南亞的消費市場仍有許多複雜的因素需要注意,例如氣候、商店型態、文化等多種因素。例如某知名服裝品牌本來預計在東南亞複製第二個「中國經驗」,但東南亞氣候炎熱,可以說只有一個季節,服裝沒有換季的需求;消費主力幾乎都在購物中心,租金彈性也低;每個地區的文化與設計都不同,整體生產規模難以配合消費習性,諸多難以克服的障礙導致最後鎩羽而歸。故要進軍東南亞的消費市場,針對其地域的差異性與特殊性,還須要先行審慎分析,才方可為之。

西進內地方面,中國中西部地區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已日益完善,加上政策強力支持下,投資環境與沿海地區的差距已經縮小。廣大中西部地區目前勞動力充沛,適合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各地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在土地、稅收、專案審批手續上均給予相當大的優惠,許多一線台資大廠落戶中西部後發揮其磁吸效應,眾多上下游台商也接踵而至。需要注意的現象是,許多原先被優惠政策和低勞動成本所吸引的台商,很快就發現工資漲得迅速,勞動成本的優勢很快就要消失,但絕大多數還是被客戶大廠牽著走,因為如果不跟著來,就要增加運費與相關成本,相對失去競爭力。

還需注意的是,台商就算想往內陸遷廠,由於跨足不同稅區,對於舊稅區來説,以往支持企業提供各種優惠與補助,要走通常也要補交一筆為數不小之「出走稅」才肯放行,能全身而退之台商不多。雖然台商西進並不是十全十美的策略,但相對於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大陸的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政局更穩定,員工素質、語言文化等方面,台商仍然具有一定之優勢。

擁地待機,轉型升級

一般台商多以傳統製造業為主,如果沒有西進或是南移的籌碼,除了轉型或投資成為築巢引鳳的現代產業,否則在退二進三政策下很難不被淘汰。早年土地買的多的,也不乏乾脆關廠轉行做包租公的案例,但擁有土地廠房的台商其實仍大有可為,或許還能暫先擁地自重,等待新的政策與時機再做因應。

例如廈門某電子公司於廠房搬遷後,原本用地雖閒置多年但仍不輕易出售,之後政府試辦工業區轉型文創園區政策時,將舊廠房改造為油畫中心,更規劃藝術酒店、藝術家園地、文創商品交易中心和咖啡廣場等,成功轉型投資文創產業;另在東莞鞋廠以往銷售均以出口為主,在歐美經濟衰退與大陸內需市場不斷成長之趨勢下,思考將閒置的工業廠房轉型為物流中心,也透過物流中心的配送,將其所生產之產品轉為內銷,成功利用現有倉儲能力轉型為現代服務業,並同時利用通路優勢打開內需市場。

以上都是台商產業成功轉型的案例,再不然如果真要退場或遷廠,中國目前的徵收補貼政策也還算良善,過去台商低價購地,爾後徵收時的價差往往也翻了幾倍;也有的台商透過政府與建商合作建房,正常來說產生之利益會遠大於將土地回售給當地政府,而且對於想出走西進內地的企業,也可以藉合作建房的時機,增加與當地政府談判的籌碼,降低企業出走的潛在成本。

退場力求合法,方可安全下莊

針對目前正掀起的倒閉潮,眾家媒體甚至專家已喊出了五年內倒閉一半的警訊,要提醒的是,如果真的到了全面退場的地步,也要退的安全、退的平穩,合法安全的退場也是一門學問和藝術。因為如同前述所言,過去台商經營往往不甚規範,無論要出走或關廠,臨走前很可能面臨當地政府的總結算,繳完最後一道出走稅方可安然離開。

企業進入清算階段,通常賣掉剩餘資產後,除了償還供應商貨款與銀行借款,比較麻煩的就是員工補償與社會保險的部分,更難纏的就是稅務事項的結清。一般來說遣散員工時要先負擔一筆為數不小的「經濟補償金」(資遣費),再者台商對於員工保險大多提撥不足,平常政府看似默許,但公司要清算時卻和你算得清清楚楚;最後結清稅務事項時,平常一堆小稅不繳都以為沒事,最後連補帶罰,金額往往高得嚇人。有些人會建議先不要註銷公司,暫時停業與當地政府耗時間來拖延稅務事項,但須注意停業只要超過六個月,營業執照可能就會被吊銷,而屆時公司還是必須強制進入清算階段,反而讓當地政府印象不好。

有些台商因為不堪最後退場的負擔,毫無預警下就關廠走人,除了引發自身安全的隱憂,還連帶有法律責任。尤其是兩岸簽訂兩岸司法互助協議,台商惡性倒閉只要經中國法院判決確定,就算是回到台灣仍會被跨海求償,甚至扣押在台資產,千萬不得心存僥倖和輕忽。故建議公司清算前應先諮詢專家進行總體檢,估算出清算成本後,一方面心裡有個底,一方面以利日後與稅局協商,避免漫天喊價。

立足台灣、前進大陸、布局全球

台商在中國大陸苦心經營數十年,對於中國經濟成長的功勞雖然不在話下,但對於中國這世界工廠的轉型還需坦然面對,這是大環境的趨勢,已然不是單純台商的問題,甚至是台灣未來方向的問題。借鏡其他國家的因應之道,各產業自動化生產技術多有創新,品牌與品質因素越形重要,美國部分製造業都已開始回流,而回台投資目前也已經是個選項,有些大廠認為兩岸勞動成本無多大差異,乾脆回台設廠生產。「立足台灣、前進大陸、布局全球」的理念仍然適用,世界工廠的地點可以換,技術和創新根留台灣,仍然可以繼續前進中國這個世界市場。

(本文已刊登於2013年三月號會計研究月刊)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am&aid=982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