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網抄襲畢業論文
2011/04/29 11:06:49瀏覽414|回應0|推薦1

View Image

作者:Kendra Mayfield 
發表於 Fri, 2001-09-07 15:00 數位文化

又到了交學期報告的時候了,校方為此感到苦惱不已。一些學生最近剛剛「裝備」了終極的作弊工具。
如果大學教授的惡夢成真,那麼在不久的將來,論文作弊現象就會愈演愈烈。


「網路上有許多資料,很容易就能以匿名的方式獲得,教師和學生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誘惑,」


「網路並沒有引起那麼多剽竊行為,但是網路的確使剽竊比以前更容易了,」負責調查的克瑞頓大學行銷學副教授沃克曼(John Workman)說道。


但是,雖然一些教育家把網路視為自影印機以來最偉大的剽竊工具,其他教育家則表示網路並不是剽竊行為成長的主要原因。


「我的研究顯示,網路不應該對作弊學生數量的成長負責,但是網路的確使得那些原本就作弊的學生變本加厲。」

馬克畢說。在一項對25家中學共4,500名學生的調查中,馬克畢發現超過半數的學生承認他們曾經在書面作業中利用網路進行剽竊。


但自稱「新文抄公」(利用網路進行剽竊的人)的人數並不多,馬克畢表示。他估計,在以前沒有剽竊行為的學生當中,有5%~10%的人表示,他們已經拒絕不了網路作弊的誘惑了。


可以預計,隨著使用電腦的高中生進入大學,這個數字還會上升。「顯然,大學的問題比中學更嚴重,依我看,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馬克畢說。「跟著網路一起成長的學生將發現,進入大學後,他們很難改變自己小學和中學裡養成的習慣。我預測這些學生上了大學後,作弊的情況將更氾濫。」


網路剽竊行為的成長可能部分歸咎於線上論文下載的便利性,例如


但是學生未注明出處的引用方式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SchoolSucks.com網站和 Evil House of Cheat網站都提供了作弊的途徑。
學術道德中心(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的創辦人之一馬克畢(Donald L. McCabe)說道。在一項維吉尼亞大學的調查中,教師認為網路是導致學生進行剽竊行為的首要禍首。

在馬克畢的中學調查中,52%的學生表示他們曾經從某個網站引用了一些句子,但沒有說明資料來源,儘管只有15%的學生承認他們遞交的論文大部分出自論文公司或網站。


雖然科技已經使得作弊變得更加容易,但是科技也讓教師的識別能力變得更強。


一些教師轉而使用搜索引擎,比如其他教師則使用線上剽竊探測工具,例如

Turnitin.comCopyCatchEssay Verification Engine


Turnitin.com的事業因為其創辦人拜瑞成功的經營方式(John Barrie)而蓬勃發展,拜瑞把自己提供的服務稱為「終極威懾」和「次世代拼字檢查員」。

該項服務以數位方式辨識論文的特徵,然後和內部論文資料庫和其他網站的論文進行比對分析,在24小時內向教師提供一份關於論文原創性的報告。


拜瑞表示,如果你重複使用某一篇論文,被逮到的機會很大,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大學生作弊。


「每一個即將步入大學的高中生必須面對我們。」拜瑞說道。Turnitin.com擁有2萬名註冊使用者,客戶來自各個國家。除了立場強硬的大學如杜克大學和羅格斯大學之外,整個加州大學系統也已經註冊使用該項服務。


「到了耶誕節,加州的每所一大學都會註冊使用該項服務,」 拜瑞說道。近來網路剽竊事件已經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一位維吉尼亞大學的物理學教授最近用電腦程式逮到130名抄襲論文的學生,校方隨即開除了其中一名學生

他們可以在Google搜索引擎中鍵入關鍵字檢測可疑論文的出處。


「在美國,最重要的就是誠實,作弊是很不好的,我們不禁要問:在我們學校,情況又如何呢?」拜瑞說道。


「校方還沒有意識到出了什麼事。學生正把網路當作一本可檢索剪貼的20億頁百科全書。」

使用剽竊探測軟體的名校經常遭到學生的強烈反對。
「一些學生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不信任。」沃克曼說。
但是拜瑞堅持即使名校也有義務使用類似Turnitin.com的服務,因為學校必須站在同一個立足點上,才能與作弊的學生對抗。


「大多數學生沒有作弊,」拜瑞說。「但他們知道誰在作弊。那些作弊的學生在升等考試中擁有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即便如此,一些教育家還是不相信行為規範必須有所改變,才能因應網路剽竊行為。


「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沃克曼說。「網路是一項開放的技術。但是所有權和歸屬權的原則數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

用Google搜尋原文標題: Cheating's Never Been Easier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2220466&aid=514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