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22.《孫子兵法》全文及析譯(待續)
2013/01/31 14:09:35瀏覽2890|回應2|推薦23

    《孫子兵法》全文及析譯(待續) 2013/1/31

兵聖孫武畫像

Video連結:軍訓報告範例影片 孫子兵法作戰篇 賭神VS仇笑60

Video連結:國寶檔案2008-09-08 《孫子兵法》竹簡

Video連結:[國寶檔案 2011-05-20 HQ] 孫子兵法 孫臏兵法 竹簡

Video連結:[紀錄片 HQ] 孫子兵法 (01) 第一集 1/338

Video連結:國寶檔案2007-08-14 破解千年謎團:孫兵法 ()

Video連結:國寶檔案2007-08-14 破解千年謎團:孫兵法 ()

Video連結:國寶檔案2011-07-20 特別節目 () 越王勾踐劍

Video連結:[國寶檔案 2011-05-24 HQ] 吳王夫差劍

Video連結:國寶檔案2008-05-12 吳王夫差青銅器

著作類別定位:哲學/倫理學/文化哲學/軍事謀略哲學

兵家概論:〈兵家論壇〉連結

在遠古時代,人類出於生存的需要,非常重視「防衛」。原始農業出現以後,為了爭奪土地和糧食、水、礦產等生存資源,部落之間的戰爭攻伐連綿不斷,且日益激烈。隨著民族的形成,尤其是國家出現之後,戰爭開始上升成為一種解決社會矛盾的手段。

由於戰爭在人類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人們開始重視和研究戰爭的內在規律戰爭的內容也不再僅僅是暴力代末年,姜尚姜太公)運用一定的軍事謀略,輔佐周武王推翻商紂王的殘暴統治。此後,他的軍事思想零星出現於後世的文獻資料和傳說中,更有人假託其名字來撰寫兵法

隨著歷史的發展,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春秋末年,社會形態急劇變化,戰爭更加頻繁,人們對它的認識日漸深化,思索和探究它的人越來越多。孫武在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總結了以前和當時諸多戰爭的經驗,寫成孫子兵法》。這部兵書具有完整的思想體系和豐富的軍事內容,蘊含著一定的哲學思想,它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兵家思想開始成熟

此後,更多的思想家和軍事將領致力於軍事研究,他們在繼承前人軍事思想的基礎上,吸收了其他各家各派的學說,一部部兵法遂陸續問世。戰國時期,兵家作為研究軍事理論、用兵權謀和戰爭策略的派別,正式成為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

兵家思想:以戰爭為主要研究對象,其內容涉及了自然、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對於戰爭的本質和作用的認識是兵家思想的基本點,也是其立足點。兵家強調戰爭對於國家的重要性,認為戰爭主要是由利益的爭奪和政治上的原因所引起的,有的兵家還把戰爭分成正義的和非正義的兩種。在處理戰爭和政治、戰爭和經濟之間的關係時,兵家指出政治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經濟則是保證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

兵家思想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戰略思想、戰術思想和軍隊的建設問題。在戰略問題上,兵家強調要以獲取最大的利益為目標,即以「全勝」為上,推崇「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而使敵人全部降服),爭取以儘量小的代價換得戰爭勝利,反對濫戰和窮兵黷武。戰術上則強調要善於把握和運用戰爭形勢和戰場的客觀環境,努力營造有利的局面,集中優勢兵力,靈活機動、奇正結合地打擊敵人的弱點。此外,兵家還強調情報對於戰爭的重要性,而有效地掌握和運用地形也是戰爭取勝的一個必備因素。兵家非常重視將帥的素質和軍隊的建設。它從指揮和治軍兩個方面對將領的素質提出了要求。在軍隊建設上,它提出要加強訓練,治理軍隊要嚴格法度,賞罰分明。

兵」字在古代有兵器、軍事、戰鬥等含義。因此,人們多用「兵」字來指稱與這些含義有關的東西,如「兵書」、「兵器」等,並把先諸子百家中主要研究軍事理論、用兵權謀和戰爭策略的派別稱作「兵家」。

兵家是春秋時期諸子百家中極為重要的一家,它不僅論及軍事,還涉及到其他領域,並且和其他各家的思想融會貫通,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思想體系,以至於當時諸家皆言兵,諸書皆言兵。在以後的朝代中,兵家思想不僅直接影響軍事活動,還對社會其他領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人們所熟知的儒家道家法家等等,都和兵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與諸子百家中其他各家一樣,兵家和兵家典籍──兵書有極密切的關係。春秋末期,孫武寫出了「世界古代第一兵書」──孫子兵法》,這部兵書的問世標誌著兵家思想的成熟和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兵家代表人物有孫武吳起孫臏尉繚等,兵家典籍主要有《孫子兵法》、《吳子》、《孫臏兵法》、《尉繚子》等。

兵書名著:所謂兵書,通常是指軍事方面的著作。由於「兵」有軍事、戰鬥的含義,所以人們很早就將軍事著作稱為兵書。中國兵書的發展可謂源遠流長,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兵書最早可以上溯到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到了西周,便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兵。據不完全統計,歷代兵書見於著錄的有4,200餘種,兵書之多堪稱世界之最,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兵書文化。

古代兵書的內容極為廣泛,一般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戰爭:戰爭的性質和作用;將帥的修養和指揮藝術;作戰的指導思想和作戰原則;訓練;軍事法規;用間和情報;物資儲備和後方補給;軍事地理;兵器器械;對歷代戰爭的總結;歷代名將事略;軍制;馬政、軍醫;軍事占卜等。

古代兵書,除《孫子兵法》和《吳子》外,還有《司馬穰苴兵法》、《孫臏兵法》、《尉繚子》、《姜太公六韜》、《黃石公三略》、《黃石公素書》等重要的兵學著作。其中《司馬法》、《尉繚子》、《三略》和《六韜》均被輯入《武經七書》之中。

〈始計第一〉

Video連結:孫子兵法第一篇-始計篇

原文: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故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析譯:孫子說: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觀察、分析、研究。因此,必須通過敵我雙方五個方面的分析,七種情況的比較,得到詳情,來預測戰爭勝負的可能性。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道,指君主和民眾目標相同,意志統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會懼怕危險。天,指晝夜、陰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勢的高低,路程的遠近,地勢的險要、平坦與否,戰場的廣闊、狹窄,是生地還是死地等地理條件。將,指將領足智多謀,賞罰有信,對部下真心關愛,勇敢果斷,軍紀嚴明。法,指組織結構,責權劃分,人員編制,管理制度,資源保障,物資調配。對這五個方面,將領都不能不做深刻瞭解。瞭解就能勝利,否則就不能勝利。

所以,要通過對雙方各種情況的考察分析,並據此加以比較,從而來預測戰爭勝負。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將領更有能力?哪一方佔有天時地利?哪一方的法規、法令更能嚴格執行?哪一方資源更充足,裝備更精良,兵員更廣大?哪一方的士兵訓練更有素,更有戰鬥力?哪一方的賞罰更公正嚴明?通過這些比較,我就知道了勝負。

將領聽從我的計策,任用他必勝,我就留下他;將領不聽從我的計策,任用他必敗,我就辭退他。聽從了有利於克敵制勝的計策,還要創造一種勢態,作為協助我方軍事行動的外部條件。勢,就是按照我方建立優勢、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相應措施。

用兵作戰,就是詭詐。因此,有能力而裝做沒有能力,實際上要攻打而裝做不攻打,欲攻打近處卻裝做攻打遠處,攻打遠處卻裝做攻打近處。對方貪利就用利益誘惑他,對方混亂就趁機攻取他,對方強大就要防備他,對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撥他怒而失去理智,對方自卑而謹慎就使他驕傲自大,對方體力充沛就使其勞累,對方內部親密團結就挑撥離間,要攻打對方沒有防備的地方,在對方沒有料到的時機發動進攻。這些都是軍事家克敵制勝的訣竅,不可先傳泄於人也。

在未戰之前,經過周密的分析、比較、謀劃,如果結論是我方佔據的有利條件多,有八、九成的勝利把握;或者如果結論是我方佔據的有利條件少,只有六、七成的勝利把握,則只有前一種情況在實戰時才可能取勝。如果在戰前乾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較,或分析、比較的結論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勝利把握,那在實戰中就不可能獲勝。僅根據廟算的結果,不用實戰,勝負就顯而易見了。

下接「回應」區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7270016

 回應文章

山水光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以為不相干
2013/03/13 22:30

卻早已影響我們數千年

您鋪陳有序

還有白話

但我還得反覆再看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上承「主頁」
2013/01/31 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