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03 05:19:59瀏覽6617|回應2|推薦74 | |
黃石公《素書》六章 演義 2012/12/3 張良於圯上納履受書 原文: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苟免,見利而不苟得,此人之傑也。 〈求人之志章〉第三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讓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汙;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癉惡斥讒,所以止亂。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於博謀,安莫安於忍辱;先莫先於修德,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明莫明於體物,吉莫吉於知足。苦莫苦於多願,悲莫悲於精散,病莫病於無常,短莫短於苟得,幽莫幽於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敗莫敗於多私。」 .〈遵義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過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禍。令與心乖者廢,後令繆前者毀。怒而無威者犯,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 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近色遠賢者惛,女謁公行者亂,私人以官者浮。淩下取勝者侵,名不勝實者耗。 略己而責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棄廢。以過棄功者損,群下外異者淪,既用不任者疏,行賞吝色者沮,多許少與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薄施厚望者不報,貴而忘賤者不久,念舊而棄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為人擇官者亂,失其所強者弱。決策於不仁者險,陰計外洩者敗,厚斂薄施者凋。戰士貧、游士富者衰。貨賂公行者昧。 聞善忽略,記過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濁。牧人以德者集,繩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聽讒而美,聞諫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 〈安禮章〉第六 怨在不捨小過,患在不豫定謀。福在積善,禍在積惡。饑在賤農,寒在惰織。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來,貧在棄時。 上無常操,下多疑心;輕上生罪,侮下無親。近臣不重,遠臣輕。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無正友,曲上無直下。危國無賢人,亂政無善人。 愛人深者求賢急,樂得賢者養人厚;國將霸者士皆歸,邦將亡者賢先避。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遊;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山峭者崩,澤滿者溢。 棄玉抱石者盲,羊質虎皮者柔。衣不舉領者倒,走不視地者顛。柱弱者屋壞,輔弱者國傾。足寒傷心,民怨傷國。山將崩者,下先隳;國將衰者,民先弊。根枯枝朽,民困國殘。 與覆車同軌者傾,與亡國同事者滅。見已生者慎將生;惡其跡者須避之。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則吉,無道則凶。 吉者,百福所歸;凶者,百禍所攻;非其神聖,自然所鍾。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 同志相得,同仁相憂,同惡相黨,同愛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謀,同貴相害,同利相忌。同聲相應,同氣相感,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同藝相規,同巧相勝,此乃數之所得,不可與理違。 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如此理身、理家、理國可也。 引言:(內容出自一九九七夏 陳伉)愛讀中國歷史的人,一開始都會被帝王將相們的文韜武略所吸引。台前幕後的經國大計,莽原沙場的刀光劍影,舞榭歌台的杯盤交錯,孤城遠鎮的陰謀策劃,英雄末路,美人遲暮,壯士悲歌,忠臣飲恨……無不讓人或擊節噓唏,或扼腕長嘆。然而,看得多了,慢慢就會發覺浩瀚的史籍應該記載卻有意無意遺漏忽略的人事委實不少。 對「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人物看多了,目光會不經意地投向唯獨中國歷史才有的一個特殊的人群──隱士。說它特殊,首先是其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性。二十五史每一部都專闢一章曰:「隱逸」。然而,除個別人的生平較詳,大多不知其從何而來,老於何鄉。有的乾脆只聞其聲,未見其人。如朱元璋當了皇帝後,立法十分嚴酷。有一天他要到寺廟裡走走,他從前窮得活不下去,也當過幾天和尚,想必是戀舊情結使然,但他禁止隨從人員進去,獨自一人踱到寺院的山牆下,看見上面畫了一個布袋和尚,墨跡未乾,旁邊題有一首詩偈:「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將一袋裝。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又何妨?」他轉頭立即命從人進廟搜索,裡裡外外無一人,只是一座荒蕪已久的古寺而已。 有的隱士人物是半入世態。這類人物雖名為隱士,深居山林,彷彿不食人間煙火,其實非常關心天下大事,但又從不直接出面干預,只是從旁或通過朋友,或派出學生,幫助別人成功後,就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蹤影了。後世比較熟悉的,一個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鬼谷子,他只打發出五個學生──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尉繚,就把天下諸侯玩得團團轉,最後還是採用了張儀的策略,秦始皇才得以統一天下。還有隋唐之際的文中子王通,他以儒佛道三家通才的學養,講學河汾,培訓了一批開創盛唐的文臣武將,如魏徵、李靖、房玄齡等人都是他的學生。而他作為隱身幕後的曠世奇人,正史中卻不載一字;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也是幾個始終不肯站出來的裝瘋賣傻的道人,推到台前的只有一個劉伯溫。雖然朱元璋都親自為他們寫過傳記,但編正史的儒家不予錄用,因為不合他們的口味。 將《素書》傳給張良的黃石公,也是這樣一個取「猶抱琵琶半遮面」態的神秘人物。 他在圯橋授書張良後,相約十三年濟北相見,不過他說穀城山下有塊黃石,那就是他。不早不晚,十三年後漢高祖率軍路經穀城山下,張良果見山腳下有一黃石,於是取回家供了起來。黃石公很有點像鬼谷子,他預見到秦將亡,漢將興,想物色一個代理人,替他出山輔佐劉邦打天下。但何以偏偏找的是張良呢?圯橋相遇,初看似乎純屬偶然,細思卻不盡然。圯橋授書,其實是黃石公早已安排停當了的。張良作為韓國一風度翩翩、美若好女的佳公子,因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始皇大怒,通緝全國大肆追捕,這一爆炸性的新聞肯定被傳得沸沸揚揚,無人不曉。正在留心天下大勢的黃石公焉能不知?他想,一個纖弱如女子的青年,敢於狙擊一跺腳地動山搖的秦始皇,勇則勇矣,但此乃匹夫之勇,還不足以成大事。亡秦需要這些熱血壯士,然而必須具備以柔克剛、以弱制強的大勇,那就得看他能否學會「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忍勁了。因有此背景,有此思慮,黃石公肯定把張良作為首選人物,暗中跟蹤、觀察他有好久了。圯橋相遇,在張良是邂逅,在黃石公卻是預謀;接著而來的一系列折辱,既是考驗,也是上課。直到張良考試過關,才將《素書》給了他,也等於在傳給他「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法寶的同時,告訴他:忍點著,才有好處!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張良靠這部《素書》興劉滅項,功成身退,完全得益於一個「忍」字。即使縱觀中外成功的政治家,除開客觀因素不說,自身必須具備「三忍」的素養:一曰容忍,二曰隱忍,三曰不忍。怎麼理解?容忍者,包容的器度也;沒有海洋般的胸懷,海納百川,怎能擁有天下?隱忍者,隱而不發也。越是偉大的政治家,所遭遇的兇險艱難也越多。在時不至、運不到的時候,必須有足夠的耐性忍下去,同時積蓄力量,修德聚賢,以待時機,像周文王在羑里獄中那樣。不忍者,非常人之所忍也,大義滅親之忍也,消滅政敵絕不手軟之忍也……如李世民之於胞兄李建成,諸葛亮之於馬謖等等。由此可知,《素書》是為從政者就如何加強自身的政治素養,如何把握道德與謀略的關係而寫的,但又不僅僅局限於此。書中這些效法天道地道,以格言形式表述的最高智慧,用之修身,可以明志益壽;用之治國,可以位極人臣;用之經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軍事,可以百戰百勝。《素書》原文並不長,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詞句也不十分難懂,但每句話的內蘊卻異常豐富、深邃。 一九九七年夏 陳伉 「圯上敬履」可能是張良一則精心編造的故事,也是天才創意。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張良的智商和情緒智商明顯高於韓信和蕭何等人。圯上老人來無影去無蹤、神出鬼沒,除了張良之外沒有第二個目擊證人。可是到最後,神話卻來了個現實的結尾,張良假戲真做地弄來一塊黃石作為物證,以此來證明自己從前所言句句為實。 概論:《素書》是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發揮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時以道、德、仁、義、禮為立身治國的根本、揆度宇宙萬物自然運化的理數,以此認識事物,對應事物、處理事物的智能之作。 《老子》主張尚無為、法自然的思想,與黃石公講的潛居抱道,以待其時,即根據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而靈活應用。這種思想仍是「無為」、「自然」之意。老子對理民統眾的指導思想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黃石公是說:「略己而責人者不治。」「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以上二者都認識到,先求諸己的自我建立,是為理民統眾的首要條件。 老子對待下屬的態度是:「既以與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黃石公對下屬的戒慎是:「薄施厚望」、「自厚薄人」、「貴而忘賤」。老子對事物變化的認識方法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黃石公是說:「推古驗今,所以不惑。」老子在橫向交接上,主張「柔弱」、「謙下」,黃石公主張的則是「恭儉謙約」、「近恕篤行」。老子唯一的治國要領是:「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黃石公主張的是:「德足以懷遠」、「先莫先於修德」。所以黃石公在治國統軍取眾時首先對修身及自我要求特別嚴格,同時對其理家、理國的方略能高瞻遠矚。 欲得齊家、治國,成就偉大的功業,須先絕禁自身的嗜欲,減損過惡,斷絕酒色,遠避嫌疑,使自身成為一個潔白無污的清廉者。其二,要博學切問,增廣知見,高行微言,修身建德,使自身有高尚的德行,以恭儉謙約處人,親近仁人,和正直的君子交友,斥責為非作歹及尚讒言的小人。不可輕上,戒於侮下。對自己的立身要求,應是橛橛梗梗,堅定不移,孜孜淑淑,始終如一,戒慎篤行,忍辱好善,至誠體物,知足知止,精誠純一,不苟得,不貪鄙,戒自恃與多私。任材使能,要有充分的認識和瞭解。發號施令的原則是:存心與政令一致,不可後令謬前,對部下要寬宏大量,不能以過棄功,要恩厚待人,不可薄施厚望,不可貴而忘賤,不可凌下取勝,不可自厚薄人。獎賞要慷慨,賞罰要分明,不可貪人之有,不可美讒仇諫。處世理國,要體道建德,審權變,察安危,追本溯源,觀察現象,度測將來,防患於未然,戒禍於始萌,以此明辯盛衰之道,通曉成敗之數,審辨治亂之勢,或就或去而順理。 《老子》論的是道之宏觀整體,《素書》是將道的整體與作用及表現形式(夫道、德、仁、義、禮五著一體也)統為一貫,集為一體,同時《素書》有因時勢而應變的特點。《素書》不僅是一部修身處事的格言集,而且是一部治國統軍的政論書。 題解:黃石公《素書》是一部類似『語錄』體的書,流傳甚廣,影響很大。《宋史。藝文志》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張良所傳。』《素書》問世以來版本甚多。有明朝竄眇閣刊《先秦諸子合編》本、《漢魏叢書》本、明朝唐琳刊本、《說郛》本、《二十二子》本、《百名家書》本、明朝王士祺本、明朝溪香館刻楊慎評本等等,不一而足。《素書》是作者人生觀的具體表現。全書六章共講了五個問題: 一、闡明了作者「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密不可分」的思想體系,及「潛居抱道,以待其時」的處世哲學。暗示讀者,只要具備道、德、仁、義、禮五種品格,再逢機遇,定可建絕代之功,極人臣之位。 二、闡明了作者用人的原則。作者依據才學之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是故其無異儒家理性意識及道德水準的準則。作者認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危莫危於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等等,都是來自生活的總結,有著指導性意義。 三、作者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強個人修養的意見。「博學切問」、「恭儉謙約」、「近恕篤行」、「親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識;「絕嗜禁慾」、「抑非損惡」、「設變致權」、「安莫安於忍辱」、「吉莫吉於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並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的包羅萬象。 四、作者總結安邦治國的經驗。作者認為「短莫短於茍得」(反對短期行為)「後令繆前者毀」(政策必須備有連續性)「足寒傷心,人怨傷國」(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則吉,無道則凶。吉者百福所歸,凶者百禍所攻。非其神聖,自然所鍾」(反映了作者的天道意識和非神觀念)。這些,對於後人參政有一定的啟發。 五、作者闡述了他自己的處世之道。中國人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處理好人際關係,是事業能否亨通的關鍵。作者提出「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輕上生罪,侮下無親」、「上無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遠臣輕之」等,都給如何處理好各種關係提出了借鑒。 大凡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都是以「人」為主體的活動,都和個人的修養,能否協調好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古人看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程式是不可打亂的,因此將「人」的問題放在首位。古人認為,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軍事的高度集中,是一種高層次的軍事。「敗莫敗於多私」、「陰計外洩者敗」、「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等,對於指導政治或軍事行動,有著同樣的意義。綜上所述,《素書》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的價值,很值得一讀。 註者張商英的序指明了《素書》的寶貴價值,這確實值得重視,至於他所說的黃石公授書之事,關於張良墓中玉枕藏書之事,未必真有歷史事實,極大可能是對傳說的描述。對張商英的序和注,歷來也有人表示懷疑,《四庫提要‧素書》引明都穆《聽雨記談》的話說:「以為自晉迄宋之間,學者未嘗一語言及《素書》,何獨出於商英之口乎?」《胡應麟筆叢》也說:「更謂商英之注《素書》,前後注文與原文如出一手,因核定其為商英偽撰。」不過,今人南 《四庫提要‧素書》最終也充分肯定了《素書》的價值:「味其言率,明而不晦;切而不迂,淡而不僻;多中事機之會,有益人世。是又不可概以遊說之學,縱橫之術例之也。」(參看《欽定四庫全書‧素書提要》。)評價不低:《素書》語言直率,說理明確而不晦澀,論事切中要害而不迂腐,陳述平實而不偏激,能深刻領會、把握事物變化的機理,有益於為人處世。它既不能僅僅歸於遊說之學,也不能簡單地類比於縱橫之術。看來,在《四庫提要‧素書》的作者眼裡,《素書》似乎比戰國蘇秦、張儀等遊說家和鬼谷子之後的縱橫家等的學說,還要高明得多。事實怎樣呢?只有分析《素書》的內容和思想才知道。 著者:《前漢列傳》《史記‧留候世家》記載了黃石公於圯橋授張良的《素書》,世人多以為那就是坊間流傳的《三略》《古兵書》(舊傳為黃石公所著),這實際上是傳之者以訛傳訛。二者是不同的物件。西晉八王之亂時,有盜墓賊打開了張良的墳墓,於玉枕中獲得此《素書》。黃石公《素書》共六篇,1336字,上面書有秘戒:「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此書不許傳給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如所傳非人,一定會受到禍殃,遇到合適的人不傳,也將受到禍殃。)嗚呼!黃石公竟如此地慎重!黃石公遇到張良這樣的豪傑,便將此書傳給了他;而張良未遇到合適的人選,便把此書陪葬在墳墓中了。五百多年後(晉末),此書由盜墓賊得到了,從此,《素書》才流傳於人間。然而,所傳播的也僅僅是黃石公的文字,至於他備極深邃精湛的含意,哪裡是語言所能完全表達的! 漢朝黃石公,是位軍事家、謀略家。秦末漢初人,後得道成仙,被道教納入神譜。《史記‧留侯世家》稱其避秦世之亂,隱居東海下邳。其時張良因謀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於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太公兵法》,臨別時有言:「十三年後,在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公即我矣。」張良後來以黃石公所授兵書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並於十三年後,在濟北穀城下找到了黃石,取而葆祠之。後世流傳有《黃石公素書》和《黃石公三略》二書,也有人以為是後人託名所作。張良得「天書」,「天書」是黃石公所贈。這段故事在古邳縣流傳最廣,大人、小孩都會講,可是要問起黃石公的姓名和身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據傳,黃石公是秦始皇父親的重臣,姓魏名轍。始皇父親莊襄公死後,輪到秦始皇坐朝當政,他獨斷專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聽不進忠臣元老的意見;魏轍便掛冠歸隱,策馬離開朝廷。秦始皇聽說魏轍走了,想想一來自己還年輕,雖已登基,但立足未穩,身邊需要人輔佐;二來魏轍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會讓天下人笑話自己無容人之量。於是就帶親信人馬追魏轍到驪山腳下,用好言好語千方百計挽留,魏轍決心已定,一個勁不願回去。後來,他就隱居在邳州西北黃山北麓的黃華洞中,因人們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就稱他為黃石公。 黃石公雖然隱居,但內心一直憂國憂民,就把一生的知識與理想傾注在筆墨上。按現代人的說法,他既是文學家,也是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神學和天文地理知識也相當豐富。他著的書有《內記敵法》、《三略》三卷,《三奇法》一卷,《五壘圖》一卷,《陰謀行軍秘法》一卷,《黃石公記》三卷,《略注》三卷,《秘經》三卷,《兵書》三卷,《陰謀乘鬥魁剛行軍秘》一卷,《神光輔星秘訣》、《兵法》一卷,《三監圖》一卷,《兵法統要》三卷、《備氣三元經》二卷,還有《地鏡八宅法》、《素書》等作品。 書寫好後,他就四處尋找合適人物,目的是委託重任,以實現他為國效力的意願。一日,黃石公在圯上(圯,即橋)與張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書上說的納履)方式試張良,看到張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懷開闊,將來必有一番抱負,絕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書》相贈。此書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義〉、〈安禮〉六篇。書中語言明貴,字字精當,張良愛不釋手,秉燭細讀,大悟大徹,心領神會,要不多少天,便把一本《素書》從頭到尾背得滾瓜爛熟。後來,張良做了劉邦的謀士,佐高祖定天下、興漢邦,大部分運用《素書》中的知識。久而久之,這段故事越傳越神,《素書》也就被後來人說成了「天書」。 下接「回應」區,謝謝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