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30 02:46:25瀏覽11808|回應0|推薦39 | |||||||||||||||||||
曾子畫像 序言:信念帶出我們的語言,就代表我們未來的命運。言語的力量不可挑釁,人說出的每句話都造就了自身的命運。親子關係良好,才可能擁有財富,得到幸福。當最原始的點得到滿足的時候,所有事物的意義和價值方得以顯現。心好有好日!若拜神求平安,回家卻和父母頂嘴,要怎樣得到平安?父母才是真神,對父母比神好一點,一切便順順利利。 林則徐〈十無益格言〉謂「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日本在選拔人才,要重用一些重要主管的時候,他們有個法寶,就是看他孝不孝順父母,再來看看他有沒有照顧妻兒、友愛兄弟。臺諺云:「爸母得孝順,兄弟得協和。」又云:「簷前水,滴同位」,意謂:照常、共款,一切模式都不會改變。從字面看是說:那屋簷上的水都滴落在同一個地方,自然法則皆有一定的規律,不會差池。喻對父母不孝者,將來必遭子女同樣的對待。臺諺另有「草索牽俺公,草索牽(拖)俺爸」之警語,意謂爸爸不孝順,隨便用條繩子拖爺爺去葬;兒子跟爸爸說葬完要記得把繩子拿回來,等你死的那天我再用一次。現在如何對待父母,兒女將來就怎麼對待你;自己若不孝順,小孩也不會對你孝順,而會有樣學樣。據研究,某一學齡之前的孩子,多數會照者父母所言去行,而此學齡之後的孩子則可能會直接仿效父母實際的行為去做。上一代的行為舉止在不知不覺中耳濡目染,將成為下一代的道德學習範本,就會產生相同的行為模式。許多觀念甚至成為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不能不謹慎。可見:不論教育或教孝的問題,其核心都是父母兄長和在上位者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新生命的喜悅,生命的成形與成長,乃是父母在汗水與淚水交織中辛勞努力所換得的,那絕不單是懷胎十個月的辛苦,更是一輩子的牽掛。願我們將這份生命的喜悅,轉為對母親、長輩無盡的感恩。世代之間共同從日常生活中開始,藉著關懷與了解,而能夠彼此體諒、珍惜、並化為實際愛的行動。透過薪火傳承的角度,思考生命誕生、成長、繼起、殞落凋謝的意義,以智慧保存珍貴典範,改變陳規陋習,讓祝福能世世代代恆久流傳,實是人生之要務。 現代社會提倡孝道,小則可以和諧一個家庭,中則由家庭而延伸至和諧一個小區,大則再衍變為整個社會的和諧,因此孝道在現代乃至將來,可能依然不失為至德要道。孔子也讓今人看到他說教的風采:誨人不倦,溢於深情;層層說理,步步開導;傳承歷史,妙於修辭。現代人之所以討厭那些道德的說教,因為往往是乾巴巴的,缺乏道理的精警、言詞的要妙。孔子也在那裡說教,但就是不一樣;如果說教能夠學到並達到這樣的境界,那麼現代人誰不願意來聆聽?如果我們將《孝經》一路讀下去,那麼也許會對孔子智慧有更深更真切的體會。 題解:《孝經》相傳為曾子弟子所作,共十八章,是儒家講孝道之書,闡發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經大法。書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為鄭玄注,古文本為孔安國注。自唐玄宗注本頒行天下,孔、鄭兩注並廢。清嚴可均有鄭注輯本,宋邢昺疏。關於《孝經》的作者,有說是孔子編著的,有說是孔子論述而由曾子集錄的,也有說是曾子所著等,莫衷一是;至於成書時期,由於為先秦《呂氏春秋》所引述,因此估計為《呂氏春秋》之前的先秦時代。《孝經》分為十八章,內容包括尊敬父母,忠於君主,教化民眾等;實踐在家行孝,對國盡忠的德行,貫徹了儒家事親孝就 孝者,事親之名;經者,常行之典。《孝經》是一本通過孔子與其弟子曾參的問答,對孝、孝行、孝道的理念、歷史、作用、價值、意義等做出深廣、系統地論說之經書。書名之由來,乃因孝道是自有天地生民以來就已是常具常有,而經就是經常的意思。孝道雖是經常永久的,但是,不同時代的命運是不相同的,有聖 一、《孝經》之成書 歷來有不同的觀點,今文《孝經》經過劉向整理後,才確定了後來流行本的規模。東漢時,《孝經》就被列為儒家七經之一,當時流行的是孔安國傳鄭玄注。自那以後,《孝經》一直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到唐代,玄宗親自為之作注,更是大力倡行。宋學者邢昺為之作疏。今十三經注疏《孝經》本子,是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由於《孝經》將家庭與社會人倫道德緊密結合,加上統治者的積極宣揚,使《孝經》成了封建時代家喻戶曉的儒家經典。 二、今本《孝經》之內容 僅一千七百九十九字,凡十八章(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篇首六七章為本經,其後皆傳文」)。《孝經》的內容從帝王將相到黎民百姓之間的各個階層的孝行都有明確陳述。基本傾向是以倫理道德教育為政治服務,那就是以孝勸忠,以孝治天下,從而達到《大學》裡所說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政治目的,故能得到歷代帝王極力推崇。其篇目如下:
三、《孝經》在秦火後之出現、注疏與改編 (一)在漢代重新被發現:漢代社會流行著兩本不同文字的古、今文《孝經》 1.今文《孝經》之出現: 在先秦,《孝經》曾被《呂覽》引用過。秦朝因焚書坑儒,挾書者族,不許民間私下藏書,而不見流傳,許多經典因此而殘缺,損失慘重,《孝經》當然也在被禁焚之列。劉邦是馬上得的天下,對於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建設並不重視,然而到第二代漢惠帝卻很看重這些。惠帝四年(西元前191),廢除秦時挾書令,鼓勵民間獻出所藏書籍。《漢書‧藝文志》:「漢興,改秦之政,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其後朝廷還派人到各地尋訪亡佚經典。於是,《孝經》出現了。《隋書‧經籍志》記載:「遭秦焚書,為河間人顏芝所藏。漢初,芝子貞出之,凡十八章。」河間,漢高祖時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河間人顏芝收藏了《孝經》,漢初,其子顏貞把它獻出來,蓋當時河間獻書的氛圍很濃。《漢書‧景十三王傳》:「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加金帛賜以招之。繇是四方道術之人不遠千里,或有先祖舊書,多奉以奏獻王者,故得書多,與漢朝等。」獻王劉德很有辦法,一方面自己留下真本,一方面又繕寫一本交換給送書之人,另外再賞賜金子、絲帛等貴重東西,因此名聲遠傳,招引許多人來獻書。其得書之多,幾乎和整個朝廷的藏書相等。顏貞把收藏的《孝經》獻出來,大約也是因置身於這種氛圍中被感染了,於是獻出其父藏書。但細節則不得而知,一般認為是河間王劉德將此書獻給朝廷,於是遂為學者傳授的用本。 2.古文《孝經》之出現: 古文《孝經》,是用先秦的古文字寫成,亦稱孔壁古文《孝經》。孔子之故宅在孔廟東路承聖門外。據聞,孔子過世後,魯哀公為悼念孔子,將孔子居住過的三間故居改為祠廟,令其子孫歲時奉祀。孔宅故井的前面有詩禮堂。《論語‧季氏篇》有載,孔子教誨兒子孔鯉:「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因此後人就建「詩禮堂」,以為學習詩禮之場所。在「詩禮堂」後面有一段像照壁樣的牆壁,孤立在院子中,橫亙在眼前,牆前有石碑隸書「魯壁」兩字。這就是數千年來深深影響中華文化的一堵有名文化牆。相傳西漢武帝末年,魯國共(恭)王劉餘,本是漢景帝之子,想擴大其宮室,因擴建而將附近孔子舊宅的房子給毀壞了。這堵牆壁被毀壞時,人們才赫然發現此牆壁有夾層,裡面藏有東西,結果得到藏在其中之《尚書》、《禮記》、《論語》、《孝經》等書簡,都是用古文字寫成的。據云,這些典籍是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由孔子第九代嫡孫孔鮒偷偷地藏在古宅的牆壁內的。魯共王將這批書籍歸還了孔家。為紀念孔鮒藏書之功,後來人們就在古宅院子中特意修建這座象徵性的牆壁,稱為魯壁或孔壁。孔壁中這些用古文寫的經典文本,也就被稱為「古文經」。關於此事件,文獻有載。《漢書‧藝文志》:「《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荀悅《前漢紀‧成帝紀》引劉向曰:「魯恭王壞孔子宅,以廣其宮,得古文《尚書》,多十六篇,及《論語》、《孝經》。」《隋書‧經籍志》載:「又有《古文孝經》,與《古文尚書》同出。」 (二)東漢末年鄭玄避難潛心注《孝經》 漢代大經學家鄭玄(127~200年,字康成)與《孝經》也有一段因緣。鄭玄以古文經說為主,兼采今文經說,遍注群經,成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 (三)唐玄宗與《孝經》結緣甚深 唐玄宗英武有才略,善騎射,知音律,通歷象,善書法,具有多方面才能;曾經經歷了一個多政變、政局極為動盪不安的時代。開元八、九年,政局漸穩,生產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玄宗反思此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以及此前歷朝歷代的風風雨雨,開始重估「以孝治天下」的理念與價值,從而重視《孝經》的註釋、傳揚、教化與治國。 1.開元七年(719)玄宗下詔令群儒質定《孝經》。當時《孝經》本子有今文本、古文本;最有影響的註釋家是孔安國的古文注、鄭玄的今文注。 2.親自為《孝經》作注:開元十年(722)六月二日,上(唐玄宗)注《孝經》,頒於天下及國子學。時玄宗已即位11年。玄宗在作注後,還特令元行沖撰御所注《孝經疏義》,列於學官。 3.第二次為《孝經》作注:天寶二年(743)五月二十二日,上重注,亦頒於天下。(《唐會要》卷36《修撰》)距離上一次又過了22年。重新作注原因大概有三:(1)從政治上考慮,22年過去了,政治形勢有了很大的變化,各地節度使的擁兵自重,因此更需強調孝與忠來鞏固政局。(2)從本身註釋的情況看,隨著這一長期的思考,在文字、理念上也有修改的必要。(3)希望其注能成為一個流傳後世的精品,所以也應當打磨刨光一番。 4.天寶四年(745)九月,營造京兆《石台孝經》:大臣李齊古上《石台孝經表》,奏請玄宗特建石台,以垂百世。此舉甚合玄宗心意,因此由玄宗親自隸書,並以此御制刻石於太學,謂之京兆《石台孝經》;至今猶光瑩如漆,很好地保存於西安碑林中。四塊高大的碑石聚成方形,上有蓋,立於多層石臺上。四面刻字,前三面為隸書,各十八行,每行五十五字。末一面,前半部分為隸書七行,後半部分上截為楷書寫的表文九行、行書寫的批答三行,下截為諸臣題名四列。李亨篆額書「大唐開元天寶聖文武皇帝注孝經台」。 5.天寶五年(746年),下詔頒示中外:「《孝經》書疏,雖粗發明,幽賾無遺,未能賅備。今更敷暢,以廣缺文。仍令集賢院具寫,送付所司,頒示中外。」玄宗命令集賢院再次修訂《孝經義疏》,並於頒示中外。 玄宗的《孝經注》列於學官,這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是後人進入《孝經》的入門之作。玄宗的《孝經御注》行世,其他各注也被替代。不僅在中國造成影響,在日本也受到波及。從玄宗的《孝經注》,《孝經序》,可以看到這位皇帝非常重視《孝經》,其中原因主要有三點:(1)以孝治家。皇家的內部秩序要整頓好,確實不容易,唐玄宗希望通過提倡孝道,把皇家的內部秩序整頓好。(2)以孝治國。《孝經》中的一個重要智慧就是孝治,將移孝為忠、以順移忠成為治國的重要做法。玄宗重視這一點,因此召開類似今天的高層的學術討論會,研討《孝經》的有關問題,還自己親自作注,並撰寫《孝經》全文立於學官。他能取得開元盛世的盛況和這種倡導與做法不無關係;但是他的誤國,被趕下皇位也和沒有很好地實踐《孝經》有關。(3)重視文化建樹。玄宗在文化建設上是有一定貢獻的,《孝經》的整理、註釋以及推廣就是一大貢獻。今天《十三經註疏》中只有一位皇帝留下著作,那就是唐玄宗的《孝經注》,而西安碑林的石台孝經,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國寶級文物。 (四)朱熹改編《孝經》 朱熹集北宋以來理學之大成,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其學派被稱為閩學,或稱考亭學派、程朱學派。朱熹與《孝經》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改編《孝經》,所留下的震盪深遠且巨大。朱熹撰寫《孝經刊誤》,此書成於淳熙十三年(1186),時朱熹已五十七歲,主管華州雲台觀,取《古文孝經》分為經一章,傳十四章。刪舊文二百二十三字(《四庫全書總目》)。其撰作主旨是撥亂反正,糾正他認為人們對《孝經》的一系列謬誤。這是朱熹大膽地懷疑後,所做的創新之舉。在此以前無人道,也無人敢道,且無人會想到這樣道。其這種做法的內在邏輯,就像他對於《大學》的做法一樣,是一以貫之的,即是分成為兩部分,一是分出經的部分,再是分出解釋經的傳的部分。朱熹的讀書得間、讀書的懷疑精神值得欽佩,而朱熹這一《孝經刊誤》的做法在《孝經》的研究歷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自唐玄宗注《孝經》後,此花便一支獨秀,其他人的《孝經》著作便被淡化了。朱熹《孝經刊誤》重新開出一條新路子,帶出一片新氣象來。不過,歷史上乃至於今人對朱熹的做法褒貶不一,讚賞的固有,而反對的更是不乏其人。反對者主要的理由是認為朱熹僅憑主觀意見來改變《孝經》,而只依據私見便進行刪削變動元典,更是一種破壞性的做法。《孝經刊誤》正因是朱熹所作,故影響深遠,甚至於元明清幾代。當然若要從積極的方面看,那麼此中也有所促進。即因為司馬光、范祖禹等的古文《孝經》的研究,加上朱熹的古文《孝經》的影響,使得古文《孝經》的生命在唐以後的衰微下,得到了一度的提振。 四、歷代帝王與《孝經》: 皇家與《孝經》的關係一直是密切無間,無論是天下太平時,如漢、唐、宋等朝代,《孝經》是熱熱鬧鬧的時代;即使是魏晉南北朝或者是蒙元那樣的時代,《孝經》也照樣不寂寞。因為統治者都知道《孝經》所能起到的作用與價值。皇家在做法上除了政策上的獎勵、激勵以外,還教學科舉、確立學官、選拔人才、考核官吏、營造社會風氣。中國古代的帝王對《孝經》特別重視,或親自註解,或親自聽講、宣講、書寫、傳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一)帝王們重視孝治、《孝經》: 劉邦深悟孝治天下的道理,並自己先做了個樣子。劉邦當了皇帝後,每隔五天就去朝見一次自己的父親太公,行禮就如同一般人家的父子一樣。為了繼承其父劉邦之志,漢代的謚法從漢惠帝開始,均冠上孝字。又《漢書‧惠帝紀》:「春正月,舉民孝弟力田者復其身。」推舉百姓中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努力耕田的人,免除他本人的賦稅徭役。這一政策,對民眾有多大的吸引力!此可謂深得民心,既提高了生產力,又淨化了社會風氣,有利於建構和諧社會。文帝十二年的詔令裡有獎勵孝悌力田與廉吏的條文。其後,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規定郡國每年察舉孝者、廉者各一人,通稱為舉孝廉。漢代推行孝廉制度,從漢武帝開始以孝廉取士作為了常制。《漢書‧武帝紀》:「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 漢代重視《孝經》的教化與傳播《孝經》的地位上升到經的地位,列入七經。《漢書‧藝文志》載:「漢文帝時《論語》、《孝經》皆置博士。」《孝經》、孝道在漢代受到了特別的重視,並且加強了宣傳教化的力度和廣度。漢武帝除了以旅耆老,復孝敬,舉孝廉作為孝治的措施外,還將《孝經》作為對太子、諸王進行教化的重要內容,且制度化。漢宣帝時候,下令郡國分別薦舉孝弟、有行義者,任以官職。漢平帝元始三年立學官,規定郡國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校、學置經師一人。鄉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經》師一人。《孝經》成為官定的教本,迅速傳播開來。兩年後,徵召天下有學問者及以《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到京師,總計竟達數千人。東漢諸帝還要求天下都講誦《孝經》,以《孝經》師來主持監試。漢宣帝、平帝以及廣川王、沛憲王等皇室都曾向當時的碩學宿儒拜師,修習《孝經》。在民間,西漢武帝元狩六年(117)六月已下詔諭三老、孝悌以為民師。這是政府希望通過地方上的長老和孝悌這些最底層的地方官員來推崇孝友之道。當時大概還沒有正式的制度,到西漢末平帝的時候,政府則更在最基層的行政單位如鄉、聚中設立學校,特別安置所謂《孝經》師來推廣孝道思想,鼓勵孝義行為。 東漢時,由於光武帝以及明帝力崇儒學,《孝經》又進一步被推廣。《後漢書‧儒林傳》記載,明帝還要求自期門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經》章句,甚至連匈奴亦遣子入學。此外,東漢時還規定,司隸校尉轄下有《孝經》師主監試經,連司法官員也必須熟讀《孝經》。漢朝政府崇孝之風尚,影響所及,歷代不衰。東漢荀悅說:「漢制使天下誦《孝經》,選吏舉孝廉。」當時讀《孝經》、做孝子的風氣很盛。國家、社會、家庭都重視對孝子、孝女的褒獎,對不孝的行為進行批評以及法律處置。漢代能夠長達426年,其中有很多寶貴的治理天下的經驗與教訓,而孝治天下也是其中應該值得注意的。孝治天下,和諧了家庭和社會,並由孝而至於忠,移忠於孝、忠孝一體,如《孝經》言,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以孝事君則忠。由事父上升為事君,由事父的孝昇 漢代的孝治自然也引起後來許多朝代的興趣,並借鑒之。以開國皇帝而言,隋文帝楊堅建國時,即接受蘇威的進言,唯讀《孝經》一卷,足可立身治國,將《孝經》立於國學,頒行天下,要求官吏誦讀。此也影響後來的隋煬帝楊廣,他也下詔:「孝悌有聞,人倫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又如唐高祖李淵曾下詔:民稟五常,仁義斯重;士有百行,孝敬為先。唐代從高祖開始就重視提倡《孝經》,宣揚孝道。宋太祖趙匡胤在征戰之中,還不忘記召見太原孝子劉孝忠,予以慰諭。此也深刻影響了後來宋代的皇帝對於孝治的重視。明太祖朱元璋稱《孝經》為孔子明帝王治天下之大經大法,以垂萬世。下詔命令各地薦舉孝弟力田之士,令府州縣正官以禮遣送孝廉之士至於京師,但嚴格禁止割股臥冰等有傷身體的行為。明朝各皇帝幾乎每年都旌獎孝義之家。(參見汪受寬《孝經譯注》) (二)帝王們不斷註解《孝經》: 傳說戰國初期魏文侯注《孝經》,也許是帝王注《孝經》的肇始者。根據確鑿的記載,帝王對《孝經》撰作註解的很多。有記載的,除了唐玄宗的《孝經注》外,又如東晉元帝著有《孝經傳》,東晉孝武帝有《總明館孝經講義》,梁武帝著有《孝經義疏》,梁簡文帝也有《孝經義疏》,北魏孝明帝有《孝經義記》等。北魏孝文帝還命令把《孝經》翻譯為鮮卑語,《隋書‧經籍志》記載唐魏徵:「魏氏遷洛,未達華語,孝文帝命侯伏侯可悉陵,以夷言譯《孝經》之旨,教於國人,謂之《國語孝經》。」清代世祖順治、聖祖康熙、世宗雍正都親自註釋過《孝經》。順治十三年(1656年),順治皇帝撰成《御注孝經》一卷,約一萬餘言,用石臺本,不用孔安國本,息今文、古文門戶之見也;亦不用朱子《刊誤》本,杜改經之漸也。義必精粹,而詞無深隱,期家喻戶曉也。(《四庫全書總目》)在順治、康熙年間,朝廷命令儒臣編纂《孝經衍義》一百卷,鏤板頒行。清代世宗於雍正五年(1727)親撰《欽定譯孝經》,並完成《御纂孝經集注》一卷,此指授儒臣,精為簡汰,刊其糟粕,存其菁華。在《御纂孝經集注序文》中有云:「朕乃命專譯經文以便誦習。夫《孝經》一書,詞簡義暢,可不煩註解而自明。誠使內外臣庶,父以教其子,師以教其徒,口諷其文,心知其理,身踐其事。為士大夫者能資孝作忠,揚名顯親;為庶人者能謹身節用,竭力致養;家庭務敦於本行,閭裏胥向於淳風。如此則親遜成化,和氣薰,躋比戶可封之俗,是朕之厚望也。」這段話就是皇帝的心裡話,也代表了所有的皇帝的內心想法,通過對《孝經》的傳揚與實踐,可以改變社會風氣,達到和諧,鞏固自己的王朝統治。清代國子監之書籍有康熙帝欽定《孝經衍義》,而雍正的《御纂孝經集注序文》也隨時印行供教學之需。 (三)抓緊對皇家後代的《孝經》教育 漢宣帝地節三年(西元前67年)選擇疏廣用《孝經》 (四)帝王還熱衷於宣講或聽講《孝經》 1.請學者、官員到宮殿裡來講《孝經》:如漢代有個叫王立的,官太史令。王允奏曰:太史令王立說《孝經》六隱事,能消絕奸邪。常以良日,允與立入為帝誦《孝經》一章。以丈二竹簟,畫九宮其上,隨日時而出入焉。及允被害,乃不復行也。(丁晏《兩漢三國學案》)又如史載,唐太宗在貞觀十四年三月還親自到國子學,聽祭酒孔穎達講《孝經》。宋仁宗趙禎就曾召集輔臣到崇政殿觀講《孝經》。 2.帝王親自宣講:魏晉六朝時期,如晉代穆帝、武帝;宋武帝、文帝;梁武帝;北魏宣武帝、孝明帝等都曾經親自講《孝經》。皇帝宣講《孝經》的場面也有記載,如晉孝武帝的宣講,《南朝宋會要》云:「孝武寧康三年九月九日,帝講《孝經》。僕射謝安侍坐,尚書陸納侍講,侍中汴耽執讀,黃門侍郎謝石、吏部郎袁宏執經,車武子與丹陽尹王混摘句。時論榮之。」 3.讓皇太子宣講《孝經》:如晉代武帝、惠帝,陳文帝、宣帝、後主等都曾經詔令太子講《孝經》。南朝一些帝王不僅親自註釋和宣講《孝經》,還出現太子、諸王乃至群臣亦時時集會討論《孝經》的現象。梁武帝還創設《孝經》事務的專門官職置制《孝經》助教。為了普及《孝經》和孝的倫理,學者還編出了《孝經圖》、《大農孝經》、《正順孝經》、《女孝經》等書。《孝經》之學成為顯學。(參見汪受寬《孝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五)帝王書寫《孝經》 唐玄宗書寫《孝經》刻石台孝經就是一例。宋太宗重視提倡孝道,曾用草書兩次書寫《孝經》。淳化三年(992年),他見到淳化閣碑有其所書《千字文》,說:《千字文》非垂世立教之言,《孝經》百行之本,朕當躬書勒之碑陰。於是他命人把所書《孝經》刻在淳化秘閣碑的背面。他在將御書《孝經》賜給李至時也說過:千文無足取,若有資於教化,莫《孝經》若也。南宋高宗親自書寫《孝經》賜給大臣,並刻於金石,頒行天下州學。 小結:幾千年中歷代皇帝中很多人如此重視《孝經》,必定大有道理,有深刻的治國之道和孝治的內涵在其中,因此這些統治者,都熱衷於《孝經》,至於能否治理好一個王朝,那麼還有很多的問題要考慮,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孝經》作者: 歷來說法紛紜,一般多認為《孝經》是孔子和曾子所作。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死於魯。」司馬遷是位大史學家,治學嚴謹,考證確鑿,加上離春秋戰國時代較近,資料轉抄訛誤甚少,當不會有錯。東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也說:「《孝經》者,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漢書》言「為曾子陳孝道」,即《史記》載「故授之業」。由史書記載可以看出,《孝經》的最初作者實際上應為兩人:一是孔子;一是曾子。孔子將孝道口述給曾子,曾子將其記錄整理下來,間或插有自己的心得體會。這就是所謂的孔子「述而不作」。他們兩人的關係類似於當今某篇文章口述者和整理者的關係。故《孝經》的最初作者應是孔子和曾子。當然,曾子的門人可能也參與了整理《孝經》的工作,於是也有他們的觀點及其在書中對他們先生的尊稱。 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今臨沂市平邑縣魏莊鄉人。生於西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死於西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魯悼公三十二年)。出身沒落貴族家庭,少年就參加農業勞動。後從師孔子,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他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並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頗有建樹。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曾參為孔子的後進弟子,入學時間上的延誤,魯鈍的天資,在其思想成熟的時間上落後於其他弟子,但他具有更深邃、富耐力的特點。特別是孔子去世後,曾參獨立生活實踐力行的幾十年間慢慢消化夫子教誨,結合自己的經驗,從而對孔子學說的某些方面予以推進。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大學》,開宗明義提出了三綱(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道德的政治哲學體系。「至善」既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政治上的最終理想。「誠意、正心、修身」是道德修養,「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政治實踐。 曾子的祖先是夏禹的後代,姓姒。禹的第五代孫少康封其小兒子曲烈於鄫地,建立鄫國。鄫國故址,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原名「繒邑」,以當地多產絲織品而得名。西元前567年(魯襄公六年)鄰近的莒國滅掉了鄫國,鄫太子巫無家可歸,在遠離莒國的魯國南武城居住下來。鄫太子巫的曾孫叫曾點,字皙,他就是曾子的父親,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曾皙在孔子的學生中屬於狂者,即敢說敢為,不拘小節。魯國執政大夫季武子死時,曾皙曾「依門而歌」。有一次,曾皙和子路、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孔子問他們的志向,曾皙說:「晚春的時候,穿上春天的服裝,約上五六個成年人,帶上六七個小孩子,在沂水裡洗洗澡,到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後一路唱著歌兒走回來。」描繪出一個昇平祥和的大同世界,因而孔子表示贊同。曾子的母親上官氏是位勤勞善良的家庭婦女,一生織布,操勞家務,對曾子非常慈愛。曾子的生母去世後,曾皙續娶,姓氏不詳。 曾參隨孔子從楚國返魯後,繼續學習與研究儒學,鍥而不捨,道傳一貫。這時他沒有什麼任職,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窘迫。 七十一歲時,一天夜裡,病危中的曾參,突然想起身下鋪著一領華美的蓆子,是魯大夫季孫氏送給他的。他認為,自己一生沒做到大夫,不應鋪大夫的蓆子,於是就招呼兒子們把蓆子換下來。沒等換上的蓆子鋪好,他就過世了。葬於嘉祥縣南武山西南的玄武山下。 曾子與孝的故事: 曾子有許多故事流傳,不過傳說終歸是傳說,古代文本中的記載也各有不同,但可以抽繹其中合理之處。 一、孝敬父母 陸賈《新語‧慎微》:「曾子孝於父母,昏定晨省,調寒溫,適輕重,勉之於糜粥之間,行之於衽席之上,而德美重於後世。」曾子早晚都問候照顧父母,冷暖飲食等無微不至。 二、侍母至孝 清人俞樾《茶香室叢鈔》卷二說「人知曾子不忍食羊棗,不知曾子不忍食生魚。《孝子傳》云:曾參食生魚甚美,因吐之。人問其故,參曰:『母在之日,不知生魚味;今我食美,故吐之。』遂終生不食生魚。」因為母親在世時,從來沒有嘗過生魚的美味,因此曾子吃到美味的生魚,馬上就吐出來不吃了,並且終生不再吃生魚。 又傳說,曾子立孝,不過勝母之閭。(《淮南子‧說山訓》)因為閭里的名稱叫勝母,因此孝子曾子就不肯過去。《搜神記》記曾子嚙指痛心的故事:曾子從仲尼在楚,而心動,辭歸,問母,母曰:「思爾,齧指。」孔子曰:「曾參之孝,精感萬里。」 三、事父:大孝養志(除口體之養外,還養親人的心志、精神,讓他們愉悅) 《孟子‧離婁上》記一故事,旨意頗深刻。曾子奉養父親曾皙時,每餐必有酒肉;將撤除的時候,曾子必定要問剩下的給誰。如果曾問廚房裡還有剩餘的嗎,一定會回答說有。曾皙死後,曾元奉養父親曾參時,每餐也有酒肉;將撤除的時候,曾元沒有問剩下的給誰。曾子問廚房裡還有剩餘的嗎,回答說沒有了。意思是準備留下來,再給父親吃。對此,孟子發議論說: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這個故事很有趣,曾皙曾參曾元三代人,子對父親的侍奉作了對比:曾參對其父不僅養口體,而且是養志。他孝而順、孝而敬,考慮周全,一切詢問清楚,按照父親的意思去辦。然而下一代曾元對其父則只是養口體,沒有養志。有些事情只是按自己的意圖去辦,而不管其父的意願了,那麼雖養而不順不敬了。所謂養口體,就是侍養親人的口腹、身體;養志則養親人的心志、精神,即除了口體之養,還讓他們愉悅。孟子提出了孝有養口體、養志的問題,很敏銳。 四、善待後母 《孔子家語》:參後母遇之無恩,而供養不衰。曾子的後母對曾子沒有慈愛之恩情,但是曾子照樣供養,絲毫不馬虎懈怠。 五、棄官養親 《韓詩外傳》卷一記,曾參為養活父母仕於莒,曾當過「得粟三秉」的官職。雖有從政經歷,但綜觀其一生,仍然是一個孔子式的知識分子形象。《韓詩外傳》說曾參五十歲時,「齊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晉迎以上卿,皆不應命。」《孔子家語》:「齊嘗聘,欲與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祿,則憂人之事,故吾不忍遠親而為人役。」齊國曾經要聘請曾子為卿之官員,他沒有應聘,是因不忍心遠離親人,不能照顧年老的父母。 六、守身全歸 曾參病甚,而讓弟子看自己手足無損,從此可以免去不全的不孝,能夠全而歸了。這樣做,一方面表現了自己對孝道的終生奉行,一方面用自己的行為活生生地教育了弟子。 七、曾子出妻 《孔子家語》:及其妻以藜不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參曰:藜,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況大事乎?遂出之,終身不娶。其子元請焉,告其子曰:高宗以後妻殺孝己,尹吉甫以後妻放伯奇。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吉甫,庸知其得免於非乎?曾子因為妻子沒有將藜葉之菜蒸熟,就休了其妻。有人提出異議,說這不屬於七種休妻的規定。曾子說:藜葉之菜蒸熟,這不過是一件小事,但還不服從我的話,更何況大事呢?於是休妻,終身不再娶妻。他的兒子曾元請求父親再娶,告其子曰:高宗因為後妻而殺害了兒子孝己,尹吉甫因為後妻放逐了兒子伯奇。我上不及高宗,中比不了吉甫,哪裡會知道再娶妻能免除不對的事情呢?曾子對妻子的要求也太厲害了一點,有點兒不近人情了,是否能多一點關愛之心呢?現代女性如果讀到這一則故事必定怒氣衝天,如果曾子還在世,非把曾子告到法庭不可!當然,這些都是傳說,只能當作傳說看待的。就像文中所說,高宗以後妻殺孝己,其實並不是後妻殺死了孝己,而是孝己被放逐後,自己死在了野外。 八、慈愛育子:曾子殺豬教子不欺 這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曾子養育子女重視真誠不欺,這也是一種慈愛。如果父母欺騙子女,那麼子女就從父母那裡接受了不好的習慣了。《說苑》說: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善教也。今人深可體味之。 劉向《說苑‧敬慎篇》:曾子重病,他的兩個兒子,曾元抱著父親的頭,曾華抱著父親的腳。曾子說:我沒有顏回之才,沒有什麼告誡你們的。我雖無能,但是君子講究效益。繁花多,果實少,這是天意;言語多,行動少,這是人事。飛鳥還以為山低卑,把鳥巢築在上面。魚鱉還以為淵淺,而在泥土中穿洞穴。然而人們之所以能捕捉到它們,全憑著那誘餌。君子苟能無以利害身,則辱安從?至乎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禍生於懈惰,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生不要為各種貪慾所誘惑,不要以利害身,那麼就不會遭受恥辱。人生要警戒四事:一是官位得到了,而懈怠了;二是病稍微好轉,可能會重新加重;三是災禍產生於懈怠懶惰;四是孝行因為妻與子而衰減。因此一切要慎終如始。這些應該是永不過時的諄諄教誨。 慈愛育子:曾子殺豬教子不欺
九、齧指痛心 曾子輿,事母至孝。曾參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齧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齧指以悟汝耳。」這就是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齧指痛心」。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讓你知道。」曾子是著名的孝子,因此對母親傳出的資訊有著很強的感知力。後人也以詩頌之:「母指方才齧,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十、平生風義兼師友 《禮記‧檀弓上》: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曾子吊之,哭。子夏曰:「天乎,予之無罪也!」曾子怒曰:「商,汝何無罪也?吾與汝事夫子於洙、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汝於夫子,爾罪一也;喪爾親,使民未有異聞,爾罪二也;喪爾子,喪爾明,爾罪三也。而曰,汝何無罪歟?」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群而索居,亦以久矣!」 子夏因兒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弔唁並說:「我聽說朋友的眼睛失明了,就要為它哭泣。」曾子哭了(曾子之哭,是依禮而哭),子夏也哭起來,說道:「天啊!我是沒有罪過的呀!」曾子氣憤地說:「商啊(朋友同學之間以「字」相稱,只有為君、為父、為師才會直稱對方之「名」。今天子夏自怨自艾的口氣激怒了曾子,曾子一下子簡直暴長到跟孔子一樣高的地位,才會怒吼出出這個「商」字來!)!你怎麼沒有罪過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章旨:對《孝經》進行總體的說明,是全書的綱領與總論。其內客就是開示《孝經》的宗旨,彰顯闡明五孝(指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意理。說明以孝為政,則上下無怨;以孝立身,則顯親揚名。 分段大意: 首段:孔子提示曾子至德要道的重要性,使曾子領悟孝道之遠大目標不止要善養父母,更要治國平天下。 二段:曾子聽了孔子給他講明瞭至德要道的妙用之後,很謙恭地接受了教誨。孔子說明孝道非短短數語可以講說明白,因命他坐下慢慢地談,以詮釋孝道的整體。 三段:孔子講明孝道的大綱。 四段:孔子引《詩經》名句證明他所講的孝道,是述而不作。 析譯:孔子在家裡閒坐著(避開眾人而居),他的弟子曾參(名參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孔子弟子,少孔子46歲。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死於魯。雖天資魯鈍,但事親至孝,刻苦力學,日三省其身,終傳孔子之道,述《大學》,被後世尊稱為宗聖)在旁邊陪坐著(示現孔子與弟子曾參對話的情景,而論述主題是孝的要義)。孔子說:「古代賢明的帝王(如堯、舜、禹、湯、文、武王等)有最崇高至極的德行,簡切重要的道理(此處指孝道。孔子把孝道昇華),用來教化天下,使人心和順;人民因此都能很和氣的相親相敬,和睦相處,不論長幼尊卑都沒有怨恨不滿。這個道德的妙用,你知道嗎?(孔子用啟發式教法誘導曾子,提示出至德要道的重要性,使曾子領悟:不止善養父母為孝,要他曉得治國平天下,才是孝道之遠大目標)」 曾子聽了孔子給他講的這段話,道理很深,立刻很謙恭地離開坐席站起來說:「我曾參很魯鈍,不大聰敏,怎能知曉這樣深奧的道理呢(曾子聆聽了孔子給他講明至德要道的妙用以後,就很謙恭地接受了教誨)?」孔子告訴他說:「(前邊所講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說起這個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孝猶如從人心靈深處生長出來的一棵樹的根),也是一切教化(〈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產生的根源(由於此兩點,孝才成為至高與切要的道德)。你先再坐下(顯現孔子和藹可親的風采。孔子說明孝道,不是短短數語可以講說得明白,因請他坐下,慢慢的談,藉以發揮孝道的整體內涵),讓我慢慢告訴你(曾子本身就是個大孝子,孔子有一種智慧──傳道必得其人;有系統地傳孝道於曾子,是既不失言,又不失人)。 (以下是孔子給曾子講明孝道的大綱)說起孝道,固然範圍很廣,但行的時候卻很簡單,你要曉得:愛親,要先從自己的身上愛起。每個人的身體,或者很細小的一根頭髮和一點皮膚,都是從父母那裡承受來的。所以為人子女的,就應當體念父母愛兒女的心,遵守正道做事,謹慎愛護自己的身體,不敢稍有毀壞損傷(父母全而生之,己當全而歸之,這種理念,曾子銘記在心,且一生奉行實踐。蓋身體是行孝之本,因此要保護、保全,尤當避免:犯罪受刑、好勇鬥狠受傷、在聲色犬馬吸毒之中糟蹋生命、死於非命等。人對自我生命的重視,表示其對生命的敬意。因生命源於父母,而父母的生命往上追溯則來自天地,人對自我生命的敬意就好比對父母、對天地的敬意一樣」),這是實行孝道的開始。修養品德,奉行正道,不越軌、妄行,言行端莊,光明磊落,不為外界利慾所侵奪,那他在社會上一定能有所建樹(「立身行道」的內涵,《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他的人格道德,既為眾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譽傳誦於當時,而且將要播揚於後世,他父母的聲名,也因兒女的德望光榮而顯耀起來(無論當時和後世,將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同時稱讚其父母教養之賢德),這便是孝道的完成。(孝行非唯不毀傷而已,又提出更高層次孝道的內涵。這就成了根深蒂固的傳統理念──後代子孫要能光宗耀祖。反過來說,若子女辱沒祖宗,那就是最大不孝)。提到這個孝道,可分成三個階段:一開始,便是承歡膝下,事奉雙親、長輩親人,然後推廣於奉事君長(或言到了中年,便要充當公僕,替長官辦事,藉以為國家社會盡忠,為民眾服務,即所謂「移孝作忠」),最終(或言到了老年),就要檢查自己的身體和人格道德,沒有缺欠、遺憾,這才是孝道的完成。(指前面所言「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孔子完整地揭示孝的邏輯進程有三階段,是一種理想的力行孝道的完美人生。這種目標、理念深入人心,令人嚮往。人能在家裡行孝道奉事父母,出外勞作,服務社會,忠於國家,也都算是立身行道)。 正如《詩經‧大雅.文王》篇說:『怎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呢?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進而發揚光大先祖的德行!』」(孔子引詩經證明他所講的孝道,是述而不作之意。並且以周公給成王所講的話,來作一比方,言人不但不能忘懷祖先的德行,而且要更進一步地將之繼續發揚光大。這樣才算是盡到了大孝。無念:怎能不追念。聿,述也,遵照。厥:其,指文王。孔子喜好引《詩》來表意、明理,成為一種審美的言談方式。此詩大約是西周初期的作品,歌頌周文王接受天命創立了周朝,並用「天命不易」告誡嗣王) 引言:孔子將孝道進行了理論化、系統化、模式化的建構,並將其內部分析為五層,以論說不同層次的人的孝道,從〈天子章〉開始,至於諸侯、卿大夫、士,乃至庶人的行孝奉親之事,一共講述五章,所以又被稱為五孝。古代天子最尊,因此首先是論說天子的孝。要注意的是:天子章的子曰,一直由本章通貫至下面的第六章,即由第二章至於第六章均是子曰的內容。如皇侃曰:「上陳天子極尊,下列庶人極卑,尊卑既異,恐嫌為孝之理有別,故以一子曰通冠五章,明尊卑貴賤有殊,而奉親之道無二。」在古文《孝經》中可以看到,第二至第六章的每一章都在開頭有子曰兩字,今文《孝經》則沒有。 今天的社會結構,名稱雖然有別,但行政組織、官員的職務職等、公司組織層級仍在。孔子的智慧依然能啟示我們社會上層的道德倡導與修養對下層有著深刻的影響,一個地方是這樣,一個企業也是這樣,一個單位也還是這樣。因此道德倡導與修養,不僅有一個從我做起的問題,還有一個從高層上層做起的問題。 〈天子章〉第二(相對於今之國家元首)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章旨:說明一國的元首應當盡的孝道,要博愛廣敬,並由此起點將孝道推廣出去,教化開來,感化人群,變為普遍化的社會博愛與廣敬。 ※天子即天帝之子,地位尊貴,居萬民之首,其思想行動為天下矚目,地位雖至高無上,但也是父母所生,若能以身作則,實行孝道,必能起感化作用,故為五孝之冠。揭示高權位者的行孝對下面的巨大影響,其效果不可低估。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元首之孝,當本著博愛廣敬,推己及人。 二段:說明德教的神速廣大,足以影響群倫。 三段:引《書經》文句,證明其述而不作。 析譯:孔子說:「天子( 天子只要竭盡其親愛與敬重之心侍奉父母,且將道德教化普遍推行到百姓之身上(使人皆不惡慢其親和他人,則天下人皆蒙受其德教化育,迅速延伸普及於世上。由天子這一表率,轉換為民眾之間的博愛與廣敬,社會出現了彼此之間的愛與敬,其身教之德有如風行草偃,將會帶來一片優質氣象),境外之人見了也要摹仿實行,爭相取法(說明德教的神速廣大,足以影響群倫。刑,效法;或說通型,取以為表率、模範、榜樣。四海,古代以為中國四境環海,故稱四方之外族為四海,即天下)。這大概就是天子應盡的孝道吧!(孝道廣大,此概略言之也,而還不足以全部囊括之。以下三章同此)。 《書經‧呂刑》篇兩句話說:『只要天子(國家的元首),他一人有祥和美善可慶幸的行為(能敬親愛親,行善盡孝),那天下幾億兆老百姓(十億曰兆,泛指民眾們)全都會歡欣鼓舞地仰仗、效法他,以敬愛他們自己的父母,而使天下歸於太平』(引《書經》以證其觀點及述而不作之意。今《尚書》有〈呂刑〉篇,而無〈甫刑〉篇,蓋乃〈呂刑〉之別名;是周穆王大告天下的誥詞。作者呂侯是武王第四代孫──周穆王──的臣子,為司寇時,穆王命他作書,取法夏朝輕刑之法,以告天下,強調要依據刑律定罪、要採用中刑,而不要濫施刑罰;這在周穆王之世,對於由亂變治產生重要作用,被認為是中國史上最早的、有系統的刑罰文獻。呂侯因做過甫侯,所以又稱為〈甫刑〉)。
〈諸侯章〉第三(大、小諸侯,相對於今之中央及地方行政首長)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章旨:講述五孝中第二層次的諸侯(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內)之孝道,其行孝道之要領有其共同處,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友愛兄弟;但還有其特殊之處,那就是不危不溢,守法節約,才能長久守住富貴、祭祀社稷,為國家社稷之主人,造福一國之民眾。 ※西周行封建制度,天子將天下分成許多小國,其國君稱為諸侯。而諸侯按照親疏關係和功勛大小來分封,有不同的爵位。《禮記‧王制》中說:「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封地為世襲,對王朝之應盡義務主要是服從王朝政令,定期朝貢天子,向天子述職,必要的時候出兵和為王朝服役。諸侯為一國之君,地位僅次於天子,所以將諸侯之孝列在第二位,僅次於天子之孝進行論述。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諸侯孝道重點之所在。因為諸侯的權能,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轄民眾。下受民眾的擁戴,以服從天子。這種地位極容易犯著淩上慢下的錯誤,如果用戒慎恐懼的態度,處理一切事務,那麼,他對上可以替天子行道,對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自然把他很高的地位,可以保持得很長久,而不至於危殆。 二段:說明「不危不溢」,「長守富貴」,是諸侯立身行遠的長久之計。 三段:說明諸侯之孝的最後效果。 四段:引《詩經》文句證明,戒慎恐懼才是諸侯盡孝的真正要道。 析譯:居上位的列國諸侯(其權能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轄民眾;下受民眾的擁戴,以服從天子。所有一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要政,都得由他處理。這種地位,極易犯著淩上慢下的錯誤。一旦犯了這種錯誤,不是遭天子猜忌,便是民眾怨恨,那他危險的日期就快到了。如果用戒慎恐懼的態度,處理一切事務。那麼,他對上可以替天子行道,對下可以替人民造福,其地位自然可以保持長久,而不至於危殆。財物處理得恰當,收支平衡,庫存充裕,財政金融穩定,人民生活豐足。那麼,這種國富民康的社會現象可以保持久遠,個人的榮祿,有何可憂)假若能謙恭下士,而無驕傲自大之氣(無禮為驕;敬上愛下,謂之不驕),(那麼)地位雖高處萬民之上,也沒有危殆不安的道理。對地方事務要先制訂好施政方針,謹守法規制度,府庫便能充裕而不至於奢侈浪費,人民生活自然豐足(孔子針對諸侯的特殊情況,指出其行孝重點是不危不溢。溢:水充滿容器而漫出,此指奢侈浪費,這也是一種危險)。 地位很高,可以替天子行道,替人民造福,沒有絲毫的危殆,這自然能長保他的爵位(貴,指政治地位高)。財物充裕,又運用恰當,不奢侈浪費,這自然長能保持他的富有(說明「不危不溢」,「長守富貴」,乃為諸侯立身行遠的長久之計)。 諸侯能夠長期保持他的財富和地位,使之不離開他的身邊,那他自然有權祭祀社稷之神,而保有社稷;有權管轄人民,且與人民和睦相處(說明諸侯之孝的最後效果。當時的文化背景:社,是祭祀土神的場所,代指土神。稷,為五穀之長,代指穀神。土地與穀物是國家的根本,列國諸侯皆有社稷,其君主而祭之。諸侯自己能夠長期守住富與貴,那麼也就能長久地作為社稷之主人,而民眾也獲得和平說明諸侯之孝的最後效果)。這(居上不驕和制節謹度的作風)大致就是諸侯應盡的孝道(孝道廣大,此概略言之)。 《詩經‧小雅.小旻篇》中說:『一個身任諸侯職位的統治者,恆須心懷警戒畏懼,步步非常謹慎小心。他的用心之苦,就像走在深潭的旁邊那樣(時時有滅頂的危險,須謹防掉下去);又像踩踏在薄冰之上那樣(時時有陷入冰窟的危慮,須謹防陷下去)』(引《詩經》詩句以表明:戒慎恐懼才是諸侯盡孝的真正要道。原是一首斥責統治者不能採納善謀、政策邪僻的詩,此警句之深刻在於:當一個人自動、自覺地遵行戒律,處處警惕,步步小心,那麼反而會獲得一種更高的、更長久的自由和瀟灑) 引言:古代的「卿」,相對於今日是部長、總司令級的人物。古今歷史無情地一再重演這樣的事實:常是位處高官、身居高層的人物,初則紅極一時,而終則下場不妙,甚至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用《孝經》的觀念來看,他們都是愧對父母者,因為都辱沒了父母與先祖。我們有很多的現代道理來反腐敗、來教育那些高層、中層官員,如果我們也能用《孝經》的這一理念來教育那些卿大夫級別的人物,也許很能刺激他們的靈魂深處,因為這是觸及了人性的根本處。或許通過這樣的教化,讓他們也能從這一根本上去反思、警惕、澆灌、滋養,去撥亂反正。讀讀經典,或許能挽救許多人之靈魂的墮落,因為迫使他面對其父母、祖先,來思考、反省自己的心靈深處,回答千古的考題:我對得起生我養我的父母嗎?我是一個孝子嗎?我是一個真正的孝子嗎!我們這個社會最該被珍惜的「孝道」、「人倫」、「人權」、「司法獨立」,就在政客個人利益、與旗下所屬媒體的聯手做賤下,盪然無存。試看民國一百年元月的媒體報導: ★記取歷史教訓──江國慶冤案: ◆空軍士兵江國慶疑遭冤判處決,馬總統以元首身分公開向江國慶和他的家屬道歉,並發表聲明表示,會追究國防部違失之責,不容許錯誤再次發生。聲明全文如下: 一、針對該案,監察院已對國防部提出糾正(註:因迄今已十五年多,超過法定十年有效追溯期,無法彈劾),所涉違失,國防部應深自檢討。今天國防部已公開 二、總統對於國軍發生此一案件,深感遺憾。總統身為中華民國總統,有責任代表政府公開向江國慶和他的家屬道歉。總統已指示國防部,研究協助透過法律程序 三、人權保障與司法改革是總統最重要的政治理念,上任以來,總統一直在人權保障與司法改革工作上持續努力。本案發生在十多年前,現在台灣的司法環境與當時已相當不同,但仍有要繼續改革的地方。本案更顯示政府必須繼續堅持改革理念,絕不容許讓無辜者受冤,一定要讓司法勿枉勿縱,做到厲行法治,保障人權。 ◆馬總統到江國慶家中致歉,不過先後經歷喪子喪夫之痛的江媽媽,會面全程表情哀傷,幾乎沉默不語,由江國慶的叔叔,娓娓道出江家人這15年來的悲痛和委屈,江國慶叔叔說,這些年來承受街坊鄰居異樣歧視的眼光,而家裡經營的生意也因此關門停擺,甚至江國慶父親四處奔走,最後抑鬱而終。如今這些年的痛苦,只希望換得一張江國慶死刑的撤銷令。 等了15年,等到總統登門道歉,但人事全非,痛失丈夫和愛子的江媽媽,此刻卻沉默,江國慶叔叔,累積的委屈與不滿,一次爆發,過去的生活,「抬起頭」是不能承受之重。 江國慶叔叔:「我大哥為這些事情抑鬱而終,也讓我們說,『大哥,這案子已經幫我們撤銷』,我們的小孩,我們教出來的小孩沒有這麼壞,讓這些街坊鄰居不要看到我們吐口水,如果講大家都來笑我們,因為江國慶被判刑,店都收起來,你知道生活要怎麼過,你知道嗎。」 回想委屈,情緒湧上來,江國慶的父親江支安奔走多年,為愛子討公道,卻沒能等到沉冤得雪的那一刻。江國慶叔叔:「現在最要緊的是恢復我們名譽,這個名譽是人的生命,比生命還重要,我就希望先幫我們平反,讓我們感覺有面子,讓我們出去不要丟臉,我大哥過世好幾個月了,他過世的時候還在交代,要繼續的(為江國慶)爭取下去,你知道我嫂嫂每天在輾轉難眠。」 15年的悲慟冤屈,終於盼到曙光,但對江家人來說,真的太晚太晚了。 ◆空軍上兵江國慶疑遭錯殺案引發社會譁然,馬總統高度關切,國防部昨天終於發布新聞稿,為全案「造成社會關切與紛擾」深表歉意;晚間國防部前部長陳肇敏在沉默數天後出面,為自己喊冤。 ◆針對空軍士兵江國慶疑遭冤判處決,當年時任空軍總司令部政戰主任的李天羽上午打破沉默,他表示,若偵辦此案的專案小組有需要,他願意接受約詢,親向軍、司法聯合專案小組說明當年如何將全案移交反情報隊偵辦的關鍵。但他對當年政四處反情報隊辦案的細節,不太清楚。 〈卿大夫章〉第四(相對於今之中、高級公務員)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 《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章旨:卿大夫為天子或為諸侯的輔佐官員,是政策決定執行的中堅要角、全國行政的樞紐、基層公務人員之領頭者,對於政治的良窳有絕大的影響。其孝道就是:在外表服飾上、內心發出的言語、行為深層的道德理念行動上,都必須要合乎先王所制定的禮制法度,示範人群,為民表率。並且夙夜不惰,敬事其君,彰顯其應盡的職責與道義,才能保全其宗廟祭祀,不辱其先祖。 ※卿是王朝和諸侯國中的高層官員,又稱「上大夫」,地位比大夫略高。《說文》:卿,章也,章善明理之意;卿大夫之職責就是要將道理彰顯,因此自然也有彰顯孝道的重任。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卿大夫在服飾、言語、行動上應特別注意。 二段:言行為三者之中的重要部分,故重言以申明之。 三段:說明三者全備無虧,才能保守宗廟祭祀。 四段:引《詩經》句文證明,卿大夫之孝以擁護其領袖為第一要義。 析譯:(執掌邦國行政事務之大官,事君從政,承上接下,故服裝、言語、德行、都要合乎禮法規定,所以)不合乎先代聖王禮法所規定的服飾,就不敢亂穿在身上(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言遵照禮法規定的服飾,就是遵守禮法,不敢僭上下。服飾,是一個人的外表、儀表,也是文化的符號、身份的標誌)。不合乎先代聖王禮法規定的言語,就不敢亂講出口。不合乎先代聖王規範的道德行為,就不敢亂做出來(從反面來說明卿大夫對其服飾、言語、行動、應特別注意。以下則轉入正面來說)。 所以,不合禮法的的話就不講出口,不合正道的事就不做;(由「三不敢」轉化為「二非二不」,這是先從規定的法度、法則來主動地限制自己的言與行,這時的言與行處於一種不自由乃至很不自由的狀態中。然而正因為有一切都循規蹈矩、合法遵法這第一層,所以又能動地轉化為一種自由的言與行的狀態,那就是以下的「二無擇」──口無擇言、身無擇行。此為第二層)嘴巴講話必須合於禮法,就不用斟酌選擇了;行為必須合於正道,就不用斟酌選擇了;(然後又由此而臻於更大自由、更佳效果的狀態「二無」──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此為第三層)因此,一言出口,傳滿天下,可是沒有人檢出他的錯誤,那自然無口過(禮法之言,焉有口過),一事做出,遍及天下,可是沒有人檢出他的不法行為,那自然無怒惡(道德之行,自無怨惡。以上孔子這一段話說理巧妙,意蘊深邃)。 服飾、言語、行為三者都能謹慎實行,全備無缺,那自然德高功碩,得到首長的信任,不但祿位可保,宗廟祭祀之禮自然照常奉行。這大致就是卿大夫應盡的孝道。 《詩經‧大雅.烝民篇》第四章說:『為人部屬的,要日夜勤奮地工作,用來服務君王一人,盡他應盡的責任』正是卿大夫早晚不惰,敬事其君的寫照。(引詩證明卿大夫之孝,以擁護領袖為第一要義。此首詩主題是周宣王派仲山甫到齊國去築城、治理齊地,尹吉父贈詩送別,一是讚美仲山甫才高德美,二是讚美周宣王能任賢使能,使周王室再次興盛。典源收錄的是這首詩的第四章,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這段話大意是說:「仲山甫是個明達事理、能洞見時勢的人,從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總是日夜勤奮不懈地謹慎工作,以服侍君王一人。」孔子引此詩句來說明卿大夫的孝道,不但身份吻合,內容也符合,但是又創新地生發為對卿大夫行孝道的闡述。這又是孔子巧妙地移花接木之引《詩》藝術) 補註:古代有公卿、三公六卿、三公九卿之說: (一)三公:是太師、太傅,太保,論道經邦,燮(調和、和諧)理陰陽。講明治道,管理國家,調和陰陽。又有三孤,即是少師、少傅、少保,是協助三公來弘揚教化。他們都是直接輔助天子的。 (二)六卿:指天官塚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尚書‧周書.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治理、統治民眾),阜(大)成兆民。這是說,六卿分管職事,各自率領他們的屬下,以倡導九州島治民,大力安定兆民。 1.天官塚宰:掌邦治,統百官,均四海。此卿的職責是掌管國家的治理,統帥百官,四海內加以協調。 2.地官司徒,掌邦教,敷(佈施)五典,擾(安定)兆民。此卿的職責是掌管國家的教育,傳佈五典的教化,安順兆民。五典,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種常法,又稱為五常、五教。 3.春官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此卿的職責是掌管國家的典禮,管理神和人溝通、調和上下卑尊的關係。 4.夏官司馬,掌邦政,統六師,平(治理)邦國。此卿的職責是掌管國家的軍政,統率六軍,治理邦國。 5.秋官司寇,掌邦禁,詰(治理)奸慝(,邪惡不正),刑暴亂。此卿的職責是掌管國家的法禁,治理邪惡,刑禁暴亂。 6.冬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此卿的職責是掌管國家的土地,安置士農工商這四民,按照時節獲取地利。 (三)關於九卿之說:《周禮·考工記·匠人》:外有九室,九卿居焉。鄭玄註:「六卿三孤為九卿。三孤佐三公論道,六卿治六官之屬。」歷代多設九卿,周以少師、少傅、少保、塚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 (四)關於大夫之說,周代國君以下設卿、大夫、士三等,大夫,就是介於中間一等的官員。不過大夫中的上大夫,就是卿,爵位與公爵、侯爵相同;中大夫,其爵位相當於子爵與男爵;下大夫,雖有祿,但無爵位。大夫也泛指一般官吏。大夫,其寓意就是大扶的意思,扶進人者也。卿與大夫有差異,但是連言卿大夫,又因為他們是同行,比較接近。到宋代大夫又成了稱呼醫官的別設的官階,後來稱醫生為大夫了。
〈士章〉第五(相對於今之基層公務人員)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章旨:說明初級公務員士的孝道:要盡忠職守,要尊敬長上。對母親要愛,對父親要又愛又敬;把家中的孝移用為對長輩的順從,把家中的孝移用為對君主的盡忠;要能保其祿位、守其祭祀。 ※周代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說文》:「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孔子說的意思是,能夠從十推演歸納為一,即從眾多事務中能歸結出一個簡要的道理來者就是士。當然這裡孔子的話,也不一定真是孔子說的,而是出於漢人的緯書,乃是假託之言。先秦的士,若從卿、大夫、士這一官制的角度來看,士主要就是指那些具體操辦事情的基層官員。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移孝作忠的誠心之所本。 二段:說明父兼愛敬之義。 三段:說明忠順二字的道理;士的孝道以保持忠順為主要條件。 四段:說明不要懶惰而有傷父母的面子。 析譯:(士人的孝道,包括愛敬)就是要將愛敬父親的愛戴之心取來奉事母親,那親愛的心思是一樣的(士要將對父親對母親的愛戴等同起來);再將愛敬父親的崇敬之心,取來奉事長官,那恭敬的態度是一樣的(說明移孝作忠的誠心之所本)。奉事父親的那種敬重取來奉事君主(指卿大夫),而敬重父親與敬重君主就相同(士還要將對父親對君主的敬重等同起來)。 所以愛敬的這個孝道,是相關聯的,不過對母親方面,偏重在愛,就取其愛。對長官方面,偏重在敬,就取其敬。愛敬並重的,還算是父親(說明父兼愛敬之義)。(所以奉事母親取愛戴之心,而奉事 所以,士人拿奉事父親的孝心來奉事 《詩經‧小雅.小宛篇》說:『要早起晚睡,勤謹工作,不要遲到早退,怠於職務,遺羞辱於生養你的父母(勸戒士勿因不忠不順而遭致懲處,不要懶惰而傷父母的面子。詩的本義是:時世混亂,懷念先人,並告誡兄弟,要小心免禍消災)。』 補註:《周禮‧天官塚宰》:「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這裡官位最高的是大(太)宰之官,相當於後世的宰相,爵位屬於卿,也是上大夫,只有一人。他下麵所屬的官員和辦事人員:(一)小宰層面官員,為中大夫級別,有2人。(二)宰夫層面官員:有下大夫4人,上士8人,中士16人,旅(眾多的意思)下士32人。(三)其他還有府(保管文書、器物)、史(主管文書)、胥(服徭役者)、徒(服徭役者)等。於此可清晰地看到:卿(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旅下士等等層次。士是次於下大夫之下,又分為上、中、下士三檔。士這一層面的人也有其特殊性,他們是這一官僚系統中的下層,數量不少,分佈的面很廣,應該怎樣來行孝呢? 啟示:士之孝道在於盡忠職守,善處同事,因為他是初入社會作事者,什麼公事都不懂,安應虛心靜氣的練習。一面服從長官的命令做事,一面要對年長位高的同事恭敬順從,多多請教。如果做事不負責任,那便是不忠;對同事不大恭敬,那便是不順。不忠不順,那便得不到長官的信任,和同事的好感。一個人所處環境,如果是如此的惡劣,那他還能保持祿位、守其祭祀嗎?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章旨:孔子專對一般庶民百姓而說的孝道。平民,為國家社會組織的基本。《書》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因此列為五孝之末章。能按照天時、地理的規律勤勉地耕種,自己又能謹慎,節約用度,以此來贍養父母。 ※說到庶人的孝道,在表達上有兩處不同,一是以上四章都用上蓋字,二是都引用文獻《尚書》或《詩經》,來深化旨意,而獨本章卻無。何故?《疏》云:「案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皆言蓋,而庶人獨言此。註釋言此之意也,謂天子至士,孝行廣大,其章略述宏綱,所以言蓋也;庶人用天、分地、謹身、節用,其孝行已盡,故曰此。言惟此而已。庶人不引《詩》者,義盡於此,無贊諸也。」因為既然是眾人、普通人,所以能做到這些,就是很好地盡行孝道了。但是既然不是一般人,而是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那麼職位越高,孝道就越是宏大,所以文中用蓋,表示大略而已,而還不足以全部囊括之。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取法於天,獲利於地,謹慎自身,節儉用費,才算是盡了孝道。 二段:總結以上的五孝,乃各本天性,各盡所能。 析譯:我國古來就是一個農業國家,庶民一般是農耕者,其孝道就是要會(根據地球天文學、物理學)配合春溫(生)、夏熱(長)、秋涼(收)、冬寒(藏)季節氣候變化的自然規律來做事(耕耘收穫),以順應天道。(孔子抓住庶民的特點來論說孝道的,當時,因此孝道的重要內容便是順因天之道,做好自己本分的耕種收穫等),分辨土地的性質,依土質的肥瘠和地勢的高低以及當地的氣候,因地制宜,來種植莊稼(說明取法於天,獲利於地。《周禮‧大司徒》有分辨五土之說,分別是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分別五土,視其高下,因時因地,各盡所宜),以生產獲益,分享土地的利益,從而獲取最大收成。此外,還要行為舉動謹慎小心,保重身體,愛護名譽,不要使之有絲毫的損傷敗壞。節省用度,不要使有用的金錢作無謂的消耗(富不奢泰。度財為費,父母不乏也),使財物充裕,食用不缺,以此來贍養父母,那父母一定是很喜悅的(這樣不但可以孝養父母,就是子女的教養費,社會的應酬,也足以應付),這便是庶人的孝道(庶人為孝,唯此而已。)。 所以說:上自國家元首,下至一般平民百姓,孝道雖然有五種類別,但都本於每一個人的天性,來孝順父母,所以這個孝道是沒有終始的。若果有人說恐怕盡不了孝道的話,那是絕對沒有的事(總結以上的五孝,各本天性,各盡所能。孝道本無高下之分,也無終始之別。凡是為人之子女的,都應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其應盡的責任,大而為國為民,小而保全自身,都算是盡了孝道)。」 啟示:孝道這種道德規範,不是越對下越嚴求,而是越對上越嚴肅莊重;對那些越是有社會職權的人物,如士、卿大夫、諸侯、君王的要求更為整肅,並逐級加重加大。讀完這五孝,我們會感悟到孝的內容是那樣豐富,一般所謂的贍養父母、孝敬親人、悌友兄弟,這些僅僅是行孝的基本層面的內容。孔子則進一步把這些基本層面的孝道加以推演,延伸到社會的每一層次人的崗位職責中。在這一孝的系統的層次中,孔子認為越是高位,那麼孝道的內容越是重要,意義與價值越是重大,要求也越高,越是要做出表率來。孔子不僅對前人孝的理念作出繼承,而且用自己的智慧加以總結與發展,這就是《孝經》之經的價值。我們也可以學習孔子的思考方法,即某一理念在系統中分層解讀,並賦予了不同的內涵、要求與目標。 對於社會上的普通人來說,孝就是養父母。這似乎很簡單,但是就在高度發展的21世紀,還有很多人做不到贍養父母,更不要說達到古人所說的那種高層次的贍養了。養父母,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呂氏春秋‧孝行覽》中的五養:一是養體,即是修宮室,安床笫(蓆子),節飲食,養體之道也。二是養目,即是樹五色,施五彩,列文章,養目之道也。三是養耳,即是正六律,和五聲,雜八音,養耳之道也。四是養口,即是熟五穀,烹六畜,和煎調,養口之道也。五是養志,即是和顏色,說(悅)言語,敬進退,養志之道也。這就是古人贍養父母的境界,完美地高層次地盡到了孝行。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章旨:曾子聆聽了孔子以上關於五等之孝的闡述,上自於天子,下至於庶民都當行孝,始知孝道之重大,不自禁發出感歎讚美。於是孔子更進一步給他說明孝是孝道的本源,是取法於天地,立為政教,可以對人們進行教化,因此本章名為〈三才章〉。三才,就是天、地、人;天地謂之兩儀,兼之人,便是三才。 分段大意: 首段:參聞行孝無限高卑,始知孝之為大也。 二段:孔子為曾子講述孝道的本原是:順乎天地經義,應乎民眾心理。 三段:以孝道作為元首教化民眾的準則,不但教化易於推行,對於政治也有絕大的幫助。 四段:說明因孝道有如此的妙用,故先王以身作則,率先倡導。 五段:引《詩經》文句證明,政府的大員只要身體力行,都會被民眾景慕瞻仰,況一國之元首? 析譯:曾子(原以為保全身體,善養父母,就算盡了孝道)聽了孔子的話以後,不由得驚歎讚美說:「噯呀!孝道就有這樣大的關係!」(參聞行孝無限高卑,始知孝之為大也。高至於天子,卑至於庶民,孝道展現了無比廣闊的空間。不由得讚歎,也引發孔子再度循循善誘,為他深入地講述孝道之廣大、博大、重大) 孔子聽見曾子讚歎,知道曾子對於他所講的五孝,已有領悟。所以又說:「說到孝,就像天上日月星辰遵循一定軌跡運行那樣照耀著寰宇,形成四季,是恆常不變又合宜公正的(略喻兼互文:省略喻詞,言若三辰運天而有常);像大地五土那樣利於萬物生長,是合宜公正又恆常不變的(略喻兼互文:省略喻詞,言若五土分地而為義。五土,指山林、川澤、丘陵、水邊平地、低窪之地,《孔子家語‧相魯》:乃別五土之性,而物各得所生之宜);是民眾恆常不變又合宜公正的行為規範(孔子把孝道的本原講給曾子聽,以見其是順乎天地的經義,應乎民眾的心理。孝為百行之首、之本,人之恆德,代代相承,也是合宜公正又經常恆久的。孔子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來說明孝的重大意義。人秉承天地之氣而生長,也效法天地而存在,孝就是像天經地義一樣,永遠地施行流傳,永恆地具有「利天地萬物」之意義,孝貫通了天地人「三才」)。天與地的經常法則,而人生於天地之間,是應該去肯定效法天經地義以為常道,而實踐力行。(但是愛親之心,人人都有,其中的道理,知者甚少。惟有聖明的領導者,)傚法天之明,教民出作入息,夙興夜寐。利用地之宜,教民耕種五穀,生產孝養。以上法則,都是順乎天地自然之理,以治理天下。這種教化,既合乎民眾的心理,自然民眾都樂意聽從,所以那些教化不待嚴肅說教而自成道理,政治不待嚴厲而自治。」(言把孝道,作為元首教化民眾的準則,不但教化易於推行,就是對於政治也有絕大的幫助。這裡包含有五等之孝的人們,而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統治者,越是高層次的尤其要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這才能收取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的績效)。(孔子又引歷史不便做進一層解讀) 先代聖王見到順因天地之教化可以輔助政治,化民成俗,因此,先以身作則(揭示出五條法則:)一、倡導博愛,使民眾傚法他的博愛精神先愛其親,社會上就不會有遺棄其親的人。二、陳說道德和仁義作用之美好,民眾受感化而欣然嚮慕,自然會興起力行。三、用謙敬禮讓作表率,那麼民眾自會傚法他的敬讓,就不會有紛爭。四、用禮樂來引導民眾,那麼民眾就會(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用樂來端正自己的心志),相親相敬,和睦相處。五、用好惡之分辨來明示民眾,那麼民眾自然曉得禁令的嚴重性而不敢違犯法紀(示好以引之,示惡以止之,使得民眾向善而不趨惡,走正道而不走邪路。說明孝道有如此的妙用,故先王以身作則,率先倡導)。 《詩經‧小雅.節南山》篇說:『聲勢顯赫的太師尹氏,民眾正警惕地觀察著這位作惡多端的太師的一舉一動!(政府一個大員,只要身體力行,都會被民眾景慕瞻仰,何況是一國的元首呢?君臣應該同體、相須,互相推行天經地義的孝道,以孝治國。案此《詩》本來主旨是:周朝之大夫中有位叫家父者,嚴厲斥責大臣尹氏在執政中的為政不公、任用小人等種種錯誤,因而導致政治昏暗,國家危機四伏。因此這裡的引《詩》就和他章有別,他章是從正面來讚美的,此處是用反面典型的師尹來警示世人的,那就是:身居高位者,在孝治天下中本應相輔而行,也做出表率來,然而相反的卻在那裡為非作歹,因此遭到民眾反感、警惕地注視著)。』」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章旨:說明以孝治理天下的道理。天子、諸侯、大夫,若能用孝道治理天下國家,那便能得到人民的歡心,能得到人民的歡心,那才是孝治的本意,也就是不敢惡於人,不敢慢於人的實在表現。英 ★古人對於孝道,並不限於愛敬他自己父母,而要推其愛敬之心於最疏遠的人群中去,使人人都能得到歡心,像這樣的孝德感召,人人盡孝,化民成俗,國家何患不能強盛?假若不以孝道治理天下,那愛敬之道,不出門庭,家不能保,國不能治,天下萬國,皆視如仇敵,雖科學昌明,武器犀利,都不是長治久安之道。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元首應如何盡孝。 二段:說明諸侯應如何盡孝。 三段:說明卿大夫及士庶人應應該如何盡孝。 四段:說明明王以孝治天下的最大效驗。 五段:引《詩經》文句證明:天子有了大德,四方萬國,沒不順從。 析譯:孔子說:「古昔的明哲聖王以孝道治理天下時,(推其愛敬之心以愛敬他人,)連那些附庸小國派來的使臣都不敢失禮忘敬,何況是自己直屬的封疆大吏如具有公、侯、伯、子、男爵位的諸侯呢?(那自然更不敢輕視怠慢。因對萬國的諸侯不敢失禮,)所以萬國的諸侯也對他欣然服從擁護;依照這樣的態度奉事其先王,那孝道就算盡到極點了(說明元首應該如何盡孝)。 古昔治理封國的諸侯,效法天子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方法(以愛敬治其國),連那些孤苦無依的鰥夫寡婦都不敢侮慢,何況一般的士人和老百姓呢?所以就能得到全國百姓的歡心擁戴;照這樣的態度奉事其先君,豈不是盡到了孝道嗎?(說明諸侯應該如何盡孝) 古昔公卿大夫等的治理鄉邑者(推其愛敬之情,下達於臣妾),對於服賤役的男僕女婢都不敢失禮,何況是妻子兒女呢?所以能得到眾人的歡心愛戴;照這樣的態度奉事其父母親,那自然夫妻相愛,兄弟和睦,兒女歡樂,主僕愉快。以此孝道治家,那豈不是達到理想的家庭嗎?(說明卿大夫及士庶人應該如何盡孝)。 果能如此,那麼父母在世的時候,能安心接受子女的孝養;去世之後,成為鬼神,也樂意享受子孫的祭祀。因此,天下和樂太平,災害與禍亂不會發生(說明明王以孝治天下的最大效驗)。所以,英明的帝王以孝道來治理天下,就能有這樣的效果。 《詩經‧大雅‧抑篇》上說:『天子有偉大的德行,四方各國的人都被感化得心悅誠服,沒有不順從他的。』」(引詩明元首有了大德,四方萬國,沒不順從) 〈聖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章旨:本章的聖治,重在德威並重。曾子聽到孔子講說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天下很容易實現和平以後,再問聖人之德,有更大於孝的沒有?孔子因問而說明聖人以德治天下,沒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聖人之治天下,以出自人類天性的孝道,感化人民,所以德教能夠成功,政令能夠順利推行。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人之行,莫大於孝。 次段:說明尊父配天的創始和聖治盡孝的隆重。 三段:說明政教推行之易的原因。 四段:說明父子關係之重大。 五段:說明若悖德悖禮,雖得高官顯職,君子不以為貴。 六段:說 析譯:曾子說:「很冒昧地請教老師:聖人的德行有大過孝道的嗎?」孔子說:「天地萬物得之於自然的稟賦本性,其中以人所稟受的最為尊貴(人與物均得天地之氣以成形,稟天地之理以成性。但人得氣之全,其質靈。因此人能全其性,盡其情,與天地相參,而物不能);以人的行為來講,再沒有大過孝的德行了,而孝道沒有比尊敬父親更為重要(萬物出於天,人倫始於父,因此孝行之大,莫過於尊嚴其父)。 尊嚴其父,如能尊到祭天時,配天享受祭禮,那就尊到極點了(配,配享。以他神附於主神,一同祭祀。如天子為崇揚他的先祖,使與天同享)。這事自古以來,只有周公做到這一點(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攝政。周代的禮樂制度相傳都是周公所制訂。所以配天之禮,是他創作的)。從前武王逝世,周公代成王攝理國政。他為了報本追遠的孝道,創制在都城郊外祭天的禮儀,以他的始祖后稷之神靈依附於天帝主神,一同祭祀;又另制定宗廟,祭祀天帝於明堂,以其父文王配享祀。(周公這樣追尊他的祖與父,乃是以德教倡率,而示範於四海。)因此天下的諸侯,咸各帶官職,以其職分所當然來助祭(敬供郊廟。光先耀祖,何大於此)。孝德感人知此之深,由此可知,這聖人的德行,又那有比孝道更重大的呢? (聖人教人以孝,是順人性之自然,非有所勉強。)因為一個人的親愛之心,於父母膝下(指父母身邊)玩耍之嬰孩時就開始茲生出來的;因為父母把他養育漸漸長大,他便對父母一日一日的更加尊敬起來(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良知良能的表現。嚴:尊敬)。聖人因見他對父母日加尊敬,就教以敬的道理;見他對父母日加親愛,就教以愛的道理(本來愛敬出於自然,而聖人不過啟發人之良心,因人之本性教敬教愛,並非有所勉強)。所以聖人的教化,無須用嚴肅的態度而自會成功;聖人的施政,也無須用嚴厲的手段而自會治埋,這都是因為聖人所憑藉的就是人固有的本性(因:憑藉)。 天下做父親的,一定慈愛他們的兒子,天下做兒子的,一定敬愛他們的父親,父子之愛,是天生的,不待勉強的;這個父子之愛的裡邊還含著敬意,父如 所以(愛敬當由自己的父母起始)假如做兒子的不親愛自己的父母,而去愛別人,那叫做違背仁德;不敬自己的父母而去敬別人,那就違背禮義。(愛親敬親,是順道而行的善行,不愛不敬,就是逆道而行的凶德。君主推行政教,應當順從人類的天性,敬愛父母,以德化民)若是倒行逆施,自行悖德悖禮,民將怎樣取法呢?今不站在順的善行(指愛敬父母)上邊去作,反而站在惡的凶德(指不愛敬其親而愛敬他人之親)方面去行,即使得了崇高官職,有道德觀念的君子,他絕不會以那個官職為貴重的。 有道德的君子,卻不是那樣的作法:講出話來,必定思量可以使人稱道他才講;凡有所作為,必定思量可以快慰於人心他才行;立德行義,必定為人尊敬他才做;所作所為,必可使人民效法;他的容貌和舉止,必可使人民仰望觀看;一進一退,都是合乎禮儀,可為法度。照這樣的方式來治理人民,人民敬服而愛戴之,並以他為模範而彷效實行,所以能夠很順利的完成其德教,順利推行他的政令。《詩經‧曹風‧鳲鳩篇》上說:『一個負責管轄百姓的善良君子,他的威儀禮節端正而沒有差錯,才能夠為人之模範,而為老百姓所取法。』」 〈紀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章旨:敘述有孝心的子女們要孝敬他的父母,有五項當行的──居敬、養樂、病憂、喪哀、祭嚴,有三項必當除去的──會招致亡、刑、兵的驕、亂、爭,以勉學者。 分段大意: 首段:孔子指出順的道理有五項:居致敬、養致樂、病致憂、喪致哀、祭致嚴。由順德上邊去作,就是最完全的孝子。這是光明正大的道路,可以行得通而暢達無阻。 次段:孔子指出逆的道理有三項:居上驕、為下亂、在醜(儔)爭。由逆道上邊去行,自然受到社會法律的制裁,和不幸的結果。這是崎嶇險徑,絕崖窮途,萬萬走不得。聖人教人力行孝道,免除刑罰,其用心之苦,至為深切了。 析譯:孔子說:「有孝心的子女們要奉事父母,第一件事是居敬:平時家居必竭盡全力獻出其恭敬謹慎之心(致:獻出、盡。冬溫夏凊,昏定晨省,食衣起居,多方面注意。有意思的是,《二十四孝》的作者,其名字就叫郭居敬);第二件事是養樂:奉養時必竭盡全力獻出其和樂之心,現出和悅之色,使得他們心情高興愉悅(真誠的關愛溝通、感情的慰藉交流,笑容承歡,而不敢使父母感到有點不安的樣子);第三件事是病憂:父母有病時,必竭盡全力獻出其憂慮之心,為父母治病和撫慰,盡量減少其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疾甚曰病:色不滿容,行不正履急。請名醫診治,親奉湯藥,早晚服侍,父母的疾病一日不愈,即一日不能安心);第四件事是喪哀:萬一父母不幸病故,治辦喪事要竭盡哀戚之情,表達悼念(不但穿的、蓋的和棺材等物,盡力配備,還要捶胸頓足,擗踴哭泣,盡其哀痛);第五件事是祭嚴:去世以後,祭祀父母必盡其思慕之心,莊嚴肅敬的祭奠(齋戒沐浴,明發不寐,通宵達旦地懷念親人)。以上此五項孝道如果都具備了,然後才能說是盡心地侍奉雙親了(五者闕一,則未為能。行的時候,必定出於至誠。不然,徒具形式,失去孝道的意義)。 要孝敬父母(不但要有以上的五致,)還要有以下三不:一、官位較高的人,當莊敬以待其部屬,不可有一點驕傲自大之氣(當莊敬以臨下,不可做驕縱之事);二、為人部屬,當恭敬以事其長官,不可有絲毫悖亂不法的行為(當恭謹以奉上,不要作擾亂之事);三、處在群眾當中,當和順以從眾,不可與他人有紛爭(醜,本字是是「儔」,同儕也,即是眾、眾人之意。爭,競也)。為長官的人若驕傲自大,那麼必招來危亡之禍;為部屬的人若悖亂不法,那麼必招來刑罰的處分;在群眾中若與他人紛爭,那麼就難免會遭遇到凶險的禍害。以上三項逆理行為(驕、亂、爭三事,每一樁之後果都有使自身招致危險、毀壞,給父母帶來煩憂、災殃的可能)若不戒除,即使每天用牛、羊、豬三牲的肉(這是特別講究、隆重的肉食)來奉養父母,也無法得到父母歡心,仍然不得謂之孝子(因父母常在為其安全煩憂痛苦,可見孝養父母,不在口腹之養,而貴在於保重自己的身體)。」
啟示:孔子指出了古人行孝道應做的五事,雖然數千年過去了,若細細一想,其實與現代人行孝的距離很接近,並沒有很深的代溝。比如今天的孝子平時奉事父母也必定是致其敬的,奉養父母也必定是致其樂的,父母生病也必定是致其憂的,父母去世也必定是致其哀的,這四事幾乎古今是一樣的。不過古人那種繁瑣的講究,比如晨昏定省,再如古人一整套的枝枝節節的喪禮,早已經不適用,若再要去這樣做,那就是愚孝了。當然第五事,今人已經不再搞古人的那套祭祀了,但是清明節之掃墓、墓祭還有,因此孝子祭則致其嚴還部分地相同。孔子概括孝子的五事是如此的精當有智慧!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章旨:接續上章〈紀孝行〉第十所講的道理再告訴曾子,說明走到驕、亂、爭的道路,與孝行背道而馳者,應受法律制裁,使人知所警惕,而不敢犯法。這裡所講的五刑之罪,莫大於不孝,就是說明刑罰之森嚴可怕,也說明刑罰可以輔弼教育,輔導世人走上孝道的正途。聖人愛人之深,而警告之切,於此可見。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刑罰制裁不孝之罪。 二段:盼世人不要走到要君、詆毀聖人、非孝的歧途去,否則不但為國家造出亂源,其個人的生命,也將要受到制裁。 析譯:孔子又對曾子提醒說:「(國有常刑,來制裁人的罪行,使人向善去惡。)五刑(墨、劓、刖、宮、大辟五種刑罰)的條文,約有三千之多;詳加研究,會發現其中沒有比不孝的罪行更重大的(蓋用刑罰以糾正不孝之人,自然的民眾皆畏威,走上孝行的正道)。 找到長官的弱點而加以要脅逼迫,以達成其計謀的人,是目中無長官的存在(君者臣下所稟命而恭敬以從之者也,乃敢要挾之);對於制禮作樂、立憲垂世的聖人鄙視誹謗的人,是目中沒有法紀的存在(非,非議,誹謗。聖人制禮作樂,傳之萬世而共遵者也,乃敢非毀之);譏笑鄙視孝道、孝行的人,是眼中沒有父母的存在(為人子者當行孝道以事二親,天理人倫之極則也,而敢非毀之)。(像這樣地要脅長官、無法無天,無父無母的行為就和禽獸一樣,橫行於天下,天下還能不大亂嗎?所以說:)這三種人都是招致大亂的根源。」 解析:歷代帝王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也做出許多宣揚孝道孝行的措施。除了用一些非強制性手段外,統治者還運用了強制性手段來推行孝道,那就是將儒家「孝」的倫理思想滲透到刑律中,制訂了對「不孝」作出懲罰的法律條文。秦代便繼承先秦「懲治不孝」的傳統,專有懲罰不孝的規定。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就記載:某甲控告其子不孝,要求官府懲治,官府按其所告查辦,「將其子斷足,遷蜀邊縣,令終身毋得去遷所論之」。其後歷朝都有對「不孝」作出懲治的法律條文,而且更加繁密嚴厲。歷代帝王推崇「孝道孝行」,其終極目的是為了穩定其統治。但不可否認這一行為在客觀上對社會也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五刑:五刑最早源於有苗氏部落,另有一說源於上古時代蚩尤領導的九黎族。有苗氏亡於夏啟後,夏啟將有苗氏推行的刖、劓、琢、黥等刑加以損益,形成了墨、劓、刖、宮、大辟五種刑罰,並使之成為主要的刑罰體系。自夏以後、商、周及春秋之際,五刑一直被作為主體刑而廣泛使用。奴隸制五刑在漢文帝時期因為緹縈上書而被廢除,被封建制五刑取代。 ◆奴隸制五刑:除大闢為死刑,其餘四種皆為肉刑,並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是不可復原的。五刑是由五行相剋而產生的。《逸周書逸文》:「火能變金色,故墨以變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節;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宮以斷其淫;水能滅火,故大辟以絕其生命。」 1.墨:又稱黥,在受刑者面上或額頭刺字,並染上墨。 2.劓:割去受刑者的鼻子。 3.刖:夏稱臏,周稱刖,秦稱斬趾。斬掉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有另一說稱臏是去掉膝蓋骨。 4.宮:又稱淫刑、腐刑、蠶室刑,割去受罰者的生殖器。 5.大辟:即死刑,分為戮、烹、車裂、梟首、棄市、絞、凌遲等。 ◆封建制五刑:從漢初的文景帝廢除肉刑開始,以自由刑為主的封建五刑產生,一直到清末才被廢除。 1.笞:用小荊條擰成的刑具抽打受刑者臀部,清朝時刑具改為竹板。分五等: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2.杖:用粗荊條擰成的刑具抽搭受刑者的背、臀和腿。也分五等: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和一百。 3.徒:強制犯人勞役。分五等:一年,一年半,兩年,兩年半,三年。 4.流:將犯人流放到邊遠地區,不准回鄉。 5.死:隋唐之後,死刑一般為兩種:絞和斬。宋後加凌遲。明清加梟首。 ★除主要的五刑之外還有磔(俗稱凌遲)、髡(既剃髮)、髕(也作臏,割膝骨)、炮格(也作炮烙)、刵(割耳朵),膊(赤身肢解),辜(肢解),醢(剁成肉醬),脯(曬成肉乾),剖心,梟首,棄市,族誅,車裂等。黥(在臉上刺字),劓(割掉鼻子),斬左右指,梟首,菹其骨肉於市(誹謗詈詛者,又先斷其舌) 〈廣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章旨:遙承首章,就「要道」二字之意蘊引申演繹之,不僅是對於首章的闡發,還有推廣、發揚、光大之意。使天下後世的為首長者,確知要道的法則可貴,實行以後,有多大的效果──孝道,人民相親相愛,天下和樂。並說明致敬可以悅民。 ※首章曾標出了要道之目,但未作具體闡明,本章深入引申發揮和演繹解說要道的意義,《孝經》的三廣:《廣要道章》、《廣至德章》、《廣揚名章》,均可作如是觀。 ※要道先於至德者,謂以要道施化,化行而後德彰,亦明道德相成,所以互為先後也。 分段大意: 首段:指出要道的具體內容:孝、悌、樂、禮四項,都是教化民眾的最好方法。 二段:說明要道守約施博的實行效驗:致敬可以悅民。 析譯:孔子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應以教化為優先)欲教化民眾親於君而愛之,又能彼此親愛精誠(團結一心),沒有比自身先力行孝道更好的了(君能行孝,則民效之,皆親愛其君又能相親相愛)。欲教化民眾禮敬和順,沒有比自身先力行悌道更好的了(人君行悌,則人效之,皆以禮順從其長。特別提出了 (以上所講的孝、悌、樂、禮四項,都是教化民眾的最好方法。但孝是根本,禮是外表)禮的本質,就是一個敬字(再深入一層開掘禮的核心含義)。所以上禮敬其父,那麼天下之為子者皆悅以事其父,而自己也將獲得了內心的喜悅;上自敬順其兄長,那麼天下之為弟者皆悅以事其兄,而自己也將獲得了內心的喜悅;上自禮敬其君,那麼天下之為臣者皆悅以事其君,而自己也獲得了內心的喜悅(因為能尊禮,而能有敬;因為有敬,便能有悅。這裡出現這樣的序列:禮‧敬‧悅)。禮敬止一人(指人君先做出表率,禮敬其親),而帶來的喜悅竟是千萬人(所帶來的影響和效果是非常巨大的)。所禮敬的人很少,但因此獲得喜悅的人卻是很多,這就是所謂「要道」的意義呀(要道,就在於使家庭因禮敬與喜悅而和諧,社會因禮敬與喜悅而和諧,國家因禮敬與喜悅而和諧,在人人內心的喜悅之中融合為和諧)!」 啟示:每個時代也都有自己的音樂,它是時代的節奏的反映,也是人們心靈的映現。音樂就在我們身邊、耳畔、心裡,每個人都有幾首自己喜歡的歌曲與舞樂,我們都在默默地接受著音樂的教化,這就是樂教。如何教化民眾,移風易俗,使社會臻於和諧?這是任何時代、社會都會遇到的問題,這一章讓我們看到2500多年前孔子的智慧。孔子所提倡的孝、悌、樂、禮中確實飽含有寶貴的東西在,抽繹其合理的內核,而加於時代的形式與內涵,照樣可以轉換為生氣勃勃的現代式的智慧。 〈廣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章旨:本章是說明如何教民致敬。首章曾標出了至德之目,但未作具體闡明,本章深入闡發首章「至德」的意義,使執政的人,知道至德是怎樣去實行。君子如果能夠利用民眾自然之天性,施行至德的教化──孝行,以孝道、悌道和臣道三德教人,能使民心順從,感化百姓最深;不但人民愛之如父母,一切的政教設施都容易推行。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廣至德的本義和如何教民致敬。 二段:引詩證明施行至德的教化,能使民心順從,感化百姓最深。 析譯:孔子為曾子特別解釋說:「執政的君子教民行孝道,並非是親自挨家挨戶地到人家家裡去教,也並非天天見面、耳提面命去教誨(因為君子只要行孝於內,其化自流於外,這就是榜樣的力量、表率的作用、典範的魅力)。君子以孝道來教民,使天下之為人子者皆知盡事父之道,那就等於敬愛天下之做父親的人了(舉孝道以為教,則天下之為人子者,無不敬其父也)。以悌道來教人,使凡為人弟者皆知盡事兄之道,那就等於用來敬順天下之做人兄長的人了(舉悌道以為教,則天下之為人弟者,無不敬其兄長也)。以為臣之道(做部屬的道理)來教人,使凡為人臣者皆知盡事君之道,那是用來敬重天下之做長官的人了(舉臣道以為教,則天下之為人臣者,無不敬其君也)。 《詩經‧大雅‧泂酌篇》說:『一個執政的君子,以和平快樂、平易近人之道化民成俗(愷,樂也。悌,易也),故宜為天下蒼生之父母也。』(詩旨在歌頌統治者愛護人民,能得到民心。引《詩》讚美並深化)如果不是孝這種至高無上(而效果如此的巨大呢)?」 啟示:現代人要如何行教化才得法?孔子給予我們的一種智慧:在內容上抓住孝道、悌道、臣道,即是著眼於父子、兄弟、君臣之間的關係的融洽,因為這是最高的德行,能夠順應民心,且能由此層層推廣出去。我們現代教化也應該從至德入手,從人心自然存有的德性因勢而導之,這樣做才能順應民心,收到實效。孔子給予我們另一種智慧,那就是教化不必走家串戶,不必唇焦舌敝,不必家到戶至日見,不必每家每戶每日地宣傳說教,而是要自己做出榜樣來,每家做出榜樣來,上位的人做出榜樣來,然後就會由內而流行於外,教化至於全社會。
〈廣揚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章旨:遙承首章,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別講解得清清楚楚,又把移孝作忠,揚名顯親的辦法具體的提出來告訴曾子,引申演繹「揚名於後世」的旨意。君子能由家內的三事:事親孝、事兄悌、居家理,再由內而外,由家庭而至於社會,那麼就會變移,移用為另種三事,即忠君、順長、治官。這便立身於世,且廣揚名聲。 析譯:孔子說:「君子侍奉父母能盡心行孝,必具愛敬之誠,以愛敬之誠奉事君王,那麼也就會忠誠,因此這種忠誠是可以轉移到君王身上。奉事兄長能恭順,必具和悅態度,以和悅態度奉事尊長,那麼也就會順從,因此這種恭順是可以轉移到長官身上。能孝悌則居處家中必能治理好家事,必具治事之才幹,以治事之才幹去治理官府的事務,那麼也就會處理得有條有理,因此這種治事之才幹是轉移到官府事務上(君子居家能夠治理而化成之,以此做官也能治理而化成)(孝子三事是:事親、事兄、家理,這是從切身的環境、從一個家庭的範圍說起)。因此,一個人的行為能成功於家庭之內(在家裡能把孝悌的德行表現得很完善、把家事治理好;再由內到外,替國家辦事)而且忠孝之名聲也就樹立,不但顯耀於一時,且必可留傳於後世。」 啟示:孔子設計人生成功的理想線路,是由內而外,由家庭之內而推廣到家庭之外,由家社會國天下,其根本在孝,其效果在和。因為孝悌,然後由子與父母和諧、弟與兄長和諧,而至於家庭和諧,再至於社會和諧,然後是一國的和諧。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我們往往局限於一家來理解,其實每一個社會的家庭細胞都能這樣,那麼推演出去,就是一個廣闊的社會、國家、天下的和與興了。這就是大視野下的萬事興了。 廣揚名,就是廣泛地播揚名聲、名望。孔子指出由內而外的途徑與方法,那就是由行成於內而至於外的名立於後世。其中的智慧,就是必須先有內在的品德、修養、素質、能力、本領、智慧,然後才能轉化為外在的事業,最後臻於人生的成功,而名立於後世。這內在的素養,不要忘記事親孝、事兄悌、居家理;外在的奮鬥也不妨嘗試一下忠可移於君、順可移於長、治可移於官。 〈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章旨:按前數章所講的,儘是愛敬及安親之事。對於規勸之道,未曾提及,本章孔子因曾子之問,特別就諫諍一事專題論列,闡發諫諍之重要性,是說孝道中的為臣、為子之道又一方面,即是:如果遇到君親做事違反義理,有過失,為臣子者不可不即時委婉地正言勸告,盡諫諍之義,使之改正,以免陷君親於不義,才是真正的孝順和忠誠。因為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有人就誤認為孝順是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肯定父母的權威,遵從父母的指點、命令和意願行事。事實上,順的真義應是順從義理、禮義。諍諫:正直爽快地說出人的過錯,勸人改正。 此章有雙重意義,一面警告被諫諍的君父及朋友:接受諫諍,不但對於本身的過失有所改正,且對於天下國家,將有重大的影響,使知警惕。一面啟示諫諍者的臣子及友人:無論父子、君臣或朋友,都是休戚相關、福禍與共的。既要事君盡忠、事父盡孝、對朋友盡信義,若見善不勸,見過不規,則陷君父朋友於不義,以至於遭受不測的後果,那忠孝信義,就化歸烏有了。 分段大意: 首段:因曾子之發問,引起孔子的驚歎。 二段:孔子舉例說明諫諍之重要性:無論君臣與父子,都是休戚相關的。諫諍不但對於君父朋友的道德行為有關,且對於天下國家社會人心之影響亦大。 三段:重複慨歎:「從父之令又焉得謂孝乎!?」以提醒世人勿輕視本章諫諍之意。 析譯:曾子因聽過孔子講過各種孝道,就是沒有聽過父親有過,應該怎樣辦?所以問說:「像從前講的那些慈愛(子孝親,亦曰慈)、恭敬、安定父母、立身揚名的孝道,那麼我都已經聽懂了。還有一樁事我是不大明白的,因此大膽冒昧地請問:為人子的做到聽從父親的命令而無所違逆,可以說是盡孝嗎?(事父有隱無犯,又敬不違,故疑而問之也。這就是曾子所知的孝道,然而這是片面的,曾子其實也有了懷疑,因此向孔子討教)」孔子聽了曾子的這一問題,就驚歎地說道:「這是甚麼話呢!這是甚麼話呢!(有非而從,成父不義,理所不可,故再言之。足見孔子對曾子的問題很有感觸,面對這種理念時的情緒色彩很濃,也許覺得人們的誤解太深了。在孔子看來,父之令,是不能籠統地一概而論的。其中或善或惡,或對或錯,或道義或不道義,均要分而析之,區而別之,不可籠統對待,不可盲目聽從。因此孔子感慨系之,覺得曾子疑之深、惑之大,而有必要再為之解惑、釐清。孔子接著從五個層面來談這個問題,先從最貴最高的天子說起) (孔子給曾子詳加解釋說:父親的命令,非但不能隨便聽從,而且還要斟酌是否可行。例如:)上古的時候,天子為一國的元首(如有善行,則億兆人民蒙福;元首如有過失,則全民受禍),假若有七位敢於以正言諍諫的部屬(則讜議日聞,忠言時獻,即有闕失,不憚再三陳告,斯救正之益甚多),即使偶有差錯,跡近無道,但還是不會失去天下(賢臣諫諍,時進忠言,勇於匡救,諍諫之臣在起作用,而且還不是 所以面對不合道義、不應當做的事(則天下國家所關至大),那麼為子女的不可以不即時向父親婉言諍諫(父親不從,為子女的,應當婉言幾諫,即如觸怒被打,亦不怨恨)(為人子者至情不能自已,必起敬起孝,積誠以感動之。見志不從,又敬不違。三諫不聽,則號泣而隨之,必至於從而後已。非謂一言即止,毫無關切之意也),為臣下部屬的不可以不即 啟示:把孝當成是子女對父母百依百順是錯誤的理解,是對孔孟觀點的曲解。此章讓現代人再次領略到孔子論孝的深刻與智慧的風采。孔子非方而不圓的聖人,而是一個能方能圓的聖之時者。孔子說過: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雖然師道尊嚴,但是他莊嚴地宣稱,面對著仁,就是對老師也不必謙讓。這就是孔子的辯證師道觀。同樣雖然要謹守孝敬孝順,但是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這是孔子的辯證的孝道觀。同時在採用怎樣的諫諍方法上,孔子也教人須靈性十足。 讀此章我們不僅進入孝的又一個側面,且又深入一層地瞭解了孝道。孝,不是盲目地愚孝,是有義、不義的問題在的,有是與非的原則在。孔子告訴人們歷史的經驗是:忠臣需要明諫而不能死諫,死諫則陷君於不義,不諫也會陷君於不義,只有明諫才是大孝。 一、對當權者的諫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越往高層越是需要眾多的人來進諫,這是一種必需的監督機制。 二、當權者可能會無道,但對於一個天下、國家來說,那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沒有諫諍之臣。 三、諫諍之臣的重大價值,在於可以挽救無道當權者的將要被傾覆、失去的其天下、其國、其家。再降層而言之,有爭友,則使士身不離於令名。有爭子,則使父身不陷於不義。 四、在臣、在子這一方,固然要當不義則爭之;而在當權者這一方,如天子、諸侯、卿大夫,也要接受諫諍,認識到諫諍的重要意義與價值,這是關係到天下、諸侯國、卿大夫之家的存亡大問題。 延伸閱讀: 一、《荀子‧子道第廿九》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 孔子趨出,以語子貢曰:「鄉者,君問丘也,曰,子從父命,孝乎?臣 子貢曰:「子從父命,孝矣;臣 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毀。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為不義。故子從父,奚子孝?臣 語譯:魯哀公問孔子:兒子聽從父命,是否就是孝?臣子聽 連問了三次,孔子沒有回答。從宮廷出來後,孔子用這個問題來問子貢。子貢認為,這就是孝和忠貞。 孔子就批評他:「小人啊!你不懂啊!國家一定要有敢於諫勸的大臣,才不會有危險。父親一定要有敢於規勸的兒子,才不會做出無禮的事情來。兒子一味聽從父親、大臣一味聽 二、《論語‧里仁》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就是說對父母不同的意見,可以婉轉地批評,不要鬧翻了,還是恭敬地操勞,不怨恨。這也是一種進諫的智慧。 三、《孔子家語‧辨政》 孔子曰:「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風諫。唯度主而行之,吾從其風諫。」譎諫,是婉轉地進諫。戇諫,是沒有文飾的進諫。降諫,是和顏悅色、平心靜氣地進諫。直諫,是直截了當進諫。風諫,態度與言辭委婉,並用擬喻、暗示、旁敲側擊的方法進諫。孔子還說在進諫的時候,要揣摩君主的心態,選擇進諫方法,他自己遵從風諫。 四、儒家孝道也有時代局限性的陳舊觀念,夾雜封建性的糟粕──比如西漢經學大師董仲舒提出的「父爲子綱」(指父親對子女有絕對權威)於今已絕對不適合我們這個人人平等的民主社會 五、人們對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卻有著好多誤解:古時的老百姓很少讀正史、子書和經學著作,就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句在舊戲裏,說書人口中出現率極爲頻繁的根本違仁而悖義的邪說當做是孔孟思想,而且居然流傳至今,這根本不是孔孟儒學的本來面目。 「曾子受杖」:《韓詩外傳》、《說苑》、《孔子家語‧六本》均有記載此故事: 《孔子家語‧六本第十五》: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皙曰:「向也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皙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析譯:雄雞三唱,太陽從山林冉冉升起,農夫們紛紛荷鋤下地。曾參的父親曾皙荷鋤走出大門,曾參緊跟在後面,來到山腳下瓜地裡。眼看他父親曾皙從吳國覓來的瓜種幼苗一片蔥綠,十分茁壯,迎風搖擺著,愉快無比。曾皙以教誨地口吻對曾參說:「參兒,鋤地下鋤要穩,拉鋤要勻,切勿忙手忙腳。」說著便做起示範。曾參用心學習,小心翼翼地耘瓜。曾皙老當亦壯,遙遙領先。曾參初學乍練,手腳生疏,遠遠落在後面,但他不甘落後,奮力追趕。稍一不慎,一棵肥壯的瓜苗被鋤掉了,於是大驚失色。曾皙回頭一看,十分生氣,聲色俱厲地順手拿起木杖就打兒子。曾參沒有逃避,反而順從地趴倒在地,任憑父親責打。曾皙一怒,不小心用鋤柄將曾子打昏了。曾子蘇醒後問父親:「剛才我犯了過錯,您老教訓我,沒累著您吧?」曾母聽說兒了挨打,急忙跑到田間,抱住兒子痛哭:「參兒受苦了!參兒受苦了!」曾參忍住疼痛,勸說母親:「請母親不要難過,爹爹是在對我教訓。惹爹爹生氣了。」曾皙漸漸息怒,回家之後,擔心打傷了兒子,便悄悄到書房門窺視。曾參知道父親走過來了,忍住肉體劇痛,撫琴而歌,好讓父親聽見,表示他挨打後沒有不適。曾皙看後,才放下心來,緩步又走回屋去。魯國的人認為曾子的做法是孝子,就把這件事告訴給孔子。孔子聽後對門人說:曾參如果來了,不要讓他進來!曾參認為自己沒有錯誤,就請人轉告孔子。孔子卻說了一番道理:曾參,你沒有聽說過舜的事嗎?舜的父親用小竹鞭子輕輕打他,他就忍受著。如果用大枴杖打他,他就逃跑。經常叫他做什麼,他隨時都在;如果要加害於他,就找不著他。今天你讓父親暴怒鞭打,拱手站著不逃走。你想,你不是一個百姓嗎?如果殺死一個百姓,那給你父親留下什麼罪啊?這就是成語小受大走、小杖則受,大杖則走(輕打就受,重打就逃開)的來歷。儒家認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抱的態度。《孔子家語‧六本》: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這個故事很深刻,不要愚孝,而要學舜的至孝、大孝,這是孔子孝的智慧,又是從舜那裡得到啟發的。再說,一點小事,曾皙不該暴怒杖罰,如果曾子被父親打死了,死得沒有道理,人們就會指責曾皙的不義,那麼其父就有罪,辱沒了父親,曾子也就是不孝之子了。孔子的這種逆向思維也很有意趣。 曾子,名參,字子輿,是春秋時期魯國南武城人,從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稱鄉里。這些傳說,可以明白一點:曾子是個大孝子。孔子鎖定曾子為傳授《孝經》的對象,是得其所哉,慧眼識人!孔子評論: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論語‧先進篇》)挑出一個魯字來評曾參,真是一字千金!曾子上面的孝行故事不就是一個魯字嗎?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此言不亦魯乎!程子說:參也,竟以魯得之!誠者斯言! 解說:一天,曾參與父親曾晰一同在瓜地裡勞作,曾參稍不留神,斬斷了瓜苗的根,曾晰看到孩子不知愛惜物力,做事不謹慎,舉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參的背部打去。 曾參見父親因自己做錯事而生氣,心裡很慚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罰,可身體承受不住,便暈倒在地,不省人事,過了很久才慢慢甦醒過來。 曾參剛睜開眼睛,就想到了父親。為讓父親安心,他歡歡喜喜地爬了起來,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親面前行禮,向父親問道:「父親大人,剛才孩兒犯了大錯,使得父親費了很大的力氣來教育我,不知您的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吧?」 聽到的人都很敬佩曾參對父親的孝順,可當孔子聽說了此事後,反而不高興,對門下的弟子們說:「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來。」 弟子們有些奇怪。曾參知道後,內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師如此生氣,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細檢點反省,卻又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過錯。於是,就請了其他同學去 孔夫子此時便向前來請教的弟子說道:「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從前,有一位瞽瞍,他有一個孩子名叫舜。舜在侍奉他父親的時候非常盡心,每當瞽瞍需要舜時,舜都能及時地侍奉在側;但當瞽瞍要殺他的時候,卻沒有一次能找到他。當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著受罰;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時,就應該先避開。這樣,瞽瞍就沒有犯下為父不慈的罪過,既保全了父親的名聲,舜也極盡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參侍奉他的父親,卻不知愛惜自己的身體,輕棄生命直接去承受父親的暴怒,就算死也不迴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親於不義麼?哪有比這更不孝的呢?你難道不是天子的子民嗎?殺了天子子民的人,他的罪該又怎麼樣呢?」 弟子們聽了老師的開導後恍然大悟,當曾參聽到了夫子這些話後,也一下子醒悟過來,感歎地說:「我犯的錯,真是太大了啊!」於是就很誠懇地去向孔夫子拜謝並悔過。
〈感應章〉第十六(或作〈應感章〉)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章旨:上一章論諫諍之事,說君主若能從諫諍之善,必能修身慎行。此章接著說,如能做到這樣,也必定能致感應之福分。能至誠盡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通天地神明,使天下安寧。天子以孝事父母,祭祀天地,那麼神明感其至誠,而降福庇佑,天下人也都心悅誠服。 ※感應,本指陰陽二氣相互感動影響。中國古代哲學是天人合一,故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人為父母所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說有感即有應。以證明孝悌之道無所不通的意思。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孝悌能感通天地。 二段:說明孝悌能感通鬼神。 三段:說明孝悌之至,遠近幽明無所不通。 四段:引詩證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之大,無所往而不通。 析譯:孔子說:「歷史上的聖 所以即使是至貴的天子地位已經很高了,但是必定還有比他更崇高的人,這就是說他還有父輩;天子是全民的領袖,誰能先於他呢?但是必定還有先於他出生的人,這就是說他還有兄長(孔子要天子行尊父先兄之道。禮,君王在宴請族人的時候,均以卑賤與父兄列齒也,那就是說儘 由以上的觀點看來,孝悌之道若做到了至極的程度(能敬宗廟親族、順長幼),那麼至性自然可通徹於天地鬼神(天人成了一體,互為感應),德教光輝自然照耀於天下,遠近幽明,無所不通達了。 《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說:『(天下雖大,四海雖廣,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樣的,所以文王的教化,廣被四海,受到文王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東西南北,沒有誰不不心悅誠服周王朝的,這可以證明盛德感化之深無所不通的盛況(引《詩經》深化旨意:取德教流行,天下莫不服從明王,從明王而化之。此詩原作「鎬京辟雍,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皇王哉!」原意是:在讚美當初武王在鎬京建成了太學辟雍,諸侯從東西南北都來瞻仰,誰敢不服從周王朝。周武王真是個好君王!周文王遷豐、周武王遷鎬,對周王朝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啟示:五四至今的人們,總是對古代的「割股療親」、「目連救母」的「愚孝」念念不忘,肆意菲薄。其實我們應知:孝子再愚,也還知道要去孝順父母,其過程雖有差池,其動機仍需褒揚。《二十四孝》所選孝行,事蹟十分突出,故事情節生動感人,使人閱讀或聽講後容易留下深刻印象,而産生強烈的教育效果。該書在流傳過程中,曾經過許多無名氏作家的加工;這些作家各自從自己的價值觀、道德觀、歷史觀來塑造他們自己心中的孝子形象,因此一些孝行確實蒙上迷信色彩和荒誕成分,這是因爲由於人們非常熱愛和同情孝子,希望如〈二十四孝題辭序〉裏所說「所求無不遂,所願無不得」,孝子的孝心能夠得到有益的回報和完滿的結果。如能認識到這一點,那麽這樣的孝行何錯之有?本章所謂孝感就是孝行的感應,正史上也多有記載,如《晉書‧王祥傳》記敘孝子王祥臥冰得魚、黃雀入帷就是其例子。關於孝感,有四點可說: 一、把孝感描寫成一種超自然的、神話的或迷信的色彩,往往不可取。但是,雖失去可信度,而其目的是對孝行感染力的渲染和誇大,其深層邏輯是:行孝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二、有時候大眾心理也接受這種渲染,明知不現實,但是有其審美享受在。 三、孝感從對人的感應來說,那是千百年來都存在的,就像21世紀的人讀千百年前那些孝子的故事還會被深深打動,這就是一種真正的穿越時空的孝感。 四、如果現代人悟通了孝道感應的問題,那麼也可以在進行現代社會的孝道教化的時候,充分利用其能感應的道理,來感化人們,和諧社會。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章旨:遙接首章說明「中於事君」的道理。為人子女者,始於事親,是孝的小部份;中於事君,就是在於能為國家辦事,為全民服務,這是孝的大部份。賢人君子在朝為官,應當忠誠事上,圖謀國事,如此,君臣上下方纔能夠親愛精誠。 分段大意: 首段:說 二段:引詩句證明為臣者敬愛其君,雖遙處異地,亦不忘懷。 析譯:孔子說:「有德位的君子侍奉長官,有特別的優點:進前見君,在朝為官,必思竭其忠誠之心,致身受命,盡其職守,計劃方略,圖謀國事;既見而退在家,則思己之職務是否有未盡,言行是否有了過失,必思殫思竭慮來彌補他的過錯,計無過差,而後能自安(互文:即進思盡忠補過,退思補過盡忠)。至於長官,有美好的創意善事,則將順而承之,唯恐不及;長官有未善之處,在事前預為匡正;既成事實,就設法補救,唯恐其彰著,忠愛全出於至誠,(同心同德如父子之一氣,元首股肱之一體,君享其安樂,臣獲得尊榮,)是以君臣上下自然相親也。 《詩經‧小雅‧隰桑篇》說:『只要為臣者一心敬愛其君,雖地處邊陲,還不覺距離遙遠;這是由於他的敬愛發自內心、藏於內心,故無日遺忘。君臣到了這種程度,可謂同心同德,上下一心,政治還能不好、社會還能不和樂嗎?』」 〈喪親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 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章旨:記孔子對曾子講慎終追遠之事,說明親喪時孝子應盡的禮法,以教化世人,使知有所取法蓋父母在世之日,孝子盡其愛敬之心時可以親眼看見雙親;一旦去世,孝子不能再見雙親,無法再盡敬愛之情的那種心懷,當是何等的哀痛。而為人子女者,「生事愛敬,死事哀戚」,這是孝道,也是《孝經》全書的結論。 分段大意: 首段:說明孝子喪親後哀戚之情狀。 二段:說明哀戚之情,必須有所節制,以免傷生。 三段:說明慎終追遠之具體做法。 四段:說明孝道之完成。 析譯:孔子說:「一個善於孝養父母的子女,如果一旦喪失了父母,那他的哀痛之情,無以復加,悲傷痛哭,氣竭力衰而盡,不再有委曲婉轉的餘音;對於禮節也不暇講究,無法保持平時端莊之儀容;講話的時候,也沒有平時的那樣文雅修飾;就是有美觀的衣服,也不安心穿了(故服縗麻);聽到好聽的音樂,並不覺得快樂;吃了美味食物也不覺得香甜好吃了;這樣的言行動作,都是因為失去父母親以後內心哀戚,神不自主之真情之流露(並非有所勉強而為之也)。 喪禮上說,人子於其父母剛殂逝之時,水漿不入口者三日(《禮記‧問喪》:『親始死,雞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惻怛之心,痛疾之意,傷腎乾肝焦肺,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故鄰里為之糜粥以飲食之),教民三日而食粥,就是說,教導民眾了解:哀戚之情,本發於天性,但不可因而過度哀慟,毀傷了身身心之健康,傷害到活著的人,身體瘦削但不能至於滅絕天性(求生存),這是聖人制禮施教的法則(此所以為生民立命也)。喪期則定為三年而不宜超過,這就是教民行孝要有一個終了的期限啊(孝子報親之心雖無限量,而聖人為之訂定中庸的常規)! 父母親去世,要謹慎地準備棺(盛放屍體的)、槨(套在棺外的)、衣、衾(往生者所蓋、墊之被褥),舉行小斂和大斂的禮節;在靈堂前邊,陳設簠簋等禮器,早晚哀戚以盡孝思。出殯之時,先行祖餞,似乎不忍親離去。女子拊心搥胸痛哭,男子頓足號泣,極度悲痛地送葬。至於安葬的墓地必須謹慎選擇,卜吉而安置靈柩,以表愛敬的誠意。三年服喪畢,移親靈於宗廟,使親靈有享祭的處所,以祀鬼神之禮祀之;春秋兩季,供獻祭品,舉行祭祀,於固定之時間追思先人,以示不忘(慎終追遠之禮,孝敬哀戚之義,可謂全備了)。 孝子之事親,於在世之日盡愛敬之心;於其去世以後,盡哀戚之禮。這樣,人生的根本大事就算盡到了(孝為德之本,政教之所由生,故為生民之本),養生送死的禮儀,也算完備了。孝子事親之道,也就完成了。」(孝子之心無窮,身在一日,則思在一日。孝子生盡愛敬,死盡哀戚,生死始終,無所不盡其極。照這樣的孝順雙親,把父母撫育之恩,可謂完滿答報了。但是孝子報恩的心理上,仍是永無盡期的。古者大孝所以有終身之慕也。此云終者,畢之謂也,謂生盡其養,死永其思,然後子職畢盡無遺,非謂從今日後遂不必容心也。)
結語:《孝經》十八章,內容包括尊敬父母,忠於君主,教化民眾等;實踐在家行孝,對國盡忠的德行,貫徹了儒家事親孝就 西安碑林在西安市三學街文廟舊址,陜西省博物館內。北宋(1090年)為保存唐開成年間鐫刻的《十三經》而興建的碑石集中地。現有7個大型陳列室,8個遊廊,8座碑亭,收藏著漢、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碑石共2300餘件,是我國歷史上保存碑石最早的地方,也是我國現今最大的石質書庫。由於碑石如林,故稱「碑林」。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收藏古代碑石墓誌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1962年被公佈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台孝經〉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作序及注並以隸書寫成,李亨篆額 李隆基〈石台孝經碑〉碑下有三層石台階組成,上面是浮雕卷雲瑞獸,此碑由四塊石頭組成,底下有石台,故稱〈石台孝經〉 李隆基〈石台孝經碑〉刻有生動的線刻畫,有蔓草、獅子花等 〈石台孝經碑〉此碑由四塊黑色細石合,每塊高各590厘米,寬各120厘米,方額、蓋石
〈石台孝經〉四塊碑之第一塊 石台孝經 開宗明義章 局部 〈石台孝經〉 〈石台孝經〉刻於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立,此碑由四塊黑色細石合,每塊高各 此碑隸書,豐腴濃妍,波磔挑趯,華美精麗,反映了這位風流天子偏愛整飭豐潤、柔膩姿媚的審美觀,或許這正是他欣賞楊玉環的理由。李隆基的隸書開唐人隸書的風氣,卻完全失去了漢隸的樸拙自然,所以學隸書者很少取法唐代隸書。 西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以兩次兵變,殺伯母韋皇后,誅姑姑太平公主,立父李旦為帝,即唐睿宗,後又黃袍加身,史稱唐玄宗。為避「名不正則言不順」之論,以確保帝位,他宣佈以「孝」治天下。天寶三年(744年),詔令天下家藏《孝經》一部,讓子弟精讀勤學,並於第二年親自書寫《孝經》,刻碑以示天下。 據傳說,當年唐玄宗李隆基愛上親兒子壽王的王妃楊玉環,以致日思夜想,茶飯不思。高力士靈機一動,勸李隆基令各位皇子研讀《孝經》,以啟發壽王以孝道為重,獻出玉環。李隆基欣然採納,並對諸皇子解釋說:「孝之精義乃在於順;順者,以父母之願為己願,以父母之想為己想。」希望壽王有所感悟。同時,高力士進一步謀劃,令楊玉環自薦為道士。免去壽王妃的身份。天寶四年(744年),唐玄宗立孝經碑後,詔玉環還俗,冊封貴妃。(原來,世人對這段歷史誤解……) 唐玄宗《孝經序》 朕聞上古其風樸略,雖因心之孝已萌,而資敬之禮猶簡,及乎仁義既有,親譽益著。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揚名之義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是知孝者,德之本歟? 《經》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朕嘗三復斯言,景行先哲,雖無德教加於百姓,庶幾廣愛刑於四海。嗟乎,夫子沒而微言絕,異端起而大義乖。況泯絕於秦,得之者皆煨燼之末;濫觴於漢,傳之者皆糟粕之餘。故魯史《春秋》,學開五傳;《國風》、《雅》、《頌》,分為四詩。去聖逾遠,源流益別。 近觀《孝經》舊注,蝽駁尤甚。至於跡相祖述,殆且百家。業擅專門,猶將十室。希升堂者,必自開戶牖。攀逸駕者,必騁殊軌轍。是以道隱小成,言隱浮偽。且傳以通經為義,義以必當為主。至當歸一,精義無二,安得不翦其繁蕪,而撮其樞要也。 韋昭、王肅,先儒之領袖。虞翻、劉邵,抑又次焉。劉炫明安國之本,陸澄譏康成之注。在理或當,何必求人?今故特舉六家之異同,會五經之旨趣;約文敷暢,義則昭然;分注錯經,理亦條貫。寫之琬琰,庶有補於將來。 且夫子談經,志取垂訓。雖五孝之用則別,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數句;一句之內,意有兼明;具載則文繁,略之又義闕。今存於疏,用廣發揮。 析譯:我聽說上古時候民風教化是樸質疏略的,雖然因應自然的親愛父母之心的孝已經萌生,但是取其恭敬禮節的猶尚簡少,等到已有了仁義之說,那麼親愛的聲譽日益顯著了。聖人知道孝道是可以用來教化人民的,所以就嚴而教敬,就親而教愛。於此因順移孝為忠之道昭彰,立身揚名之義也彰顯了。孔子說:我的心志在於《春秋》,德行在於《孝經》。此可知道孝是道德的根本。 往昔聖明之王用孝治理天下,尚且不敢遺棄小國之臣,而何況對於那些公、侯、伯、子、男呢?我曾經多次讀思此言,景行先哲;雖沒有德教施加於百姓,但希望博愛能作為四海典型。嗟歎啊,夫子逝世而微言漸絕,異端興起而大義乖離。況且又於秦代被滅絕,後來所得到的皆秦焚書後之微末。《孝經》傳播濫觴於漢,醇粹既沒,則餘下糟粕在流傳。所以魯史《春秋》,此學分為五家之傳;《國風》、《雅》、《頌》,此學分為四家之詩。離開聖人越加遠,源流也日益多別。 近觀《孝經》的舊注,尤其駁雜不堪。至於追隨傚法前人的,約將近百家。業擅專門的,將近有十家。希望升堂入室的,必定自己另闢門戶。想攀上奔逸車駕的,必定馳騁於別的軌轍上。因為這樣的穿鑿附會,也就使得大道隱於小道之所成中,至言隱於浮偽榮華之內了。且傳注以通暢經文為要義,要義必定以得當為主宰。至極得當就是能會歸於一,使得精妙之義無二,怎麼能不翦除那些繁蕪,而撮取那些樞機要道呢? 韋昭、王肅,是先儒的領袖。虞翻、劉邵,則又次於其後。劉炫闡明孔安國的古本,陸澄譏諷鄭康成的註釋。若在理論上或能允當,又何必責怪其人呢?所以如今特舉六家之異同,會合五經的旨趣;省約文字而遍佈通暢,經義則昭然;分注錯雜於經文內,而條理則貫通。寫在琬琰美玉之圭上,庶幾有補於將來。 再說夫子談《孝經》,心志在於能取垂訓今後,雖五孝之所用則有區別,但百行之孝的源頭不殊。因此一章之中,共有數句;一句之內,意有兼相說明的;具載的話則文字繁瑣,省略則又會文義空闕。今留存於疏中,以能廣為發揮。 ★西漢及魏晉,經過宋齊梁陳,註解《孝經》的近百家,至於有唐之初,雖然備存秘府,而簡編多有殘缺,當時流傳的唯孔安國、鄭康成兩家之《孝經》注;另外就是梁代的皇侃《孝經義疏》,然而多紕漏謬誤,理昧精研。因此唐玄宗朝,召集群儒學官,使集議《孝經》的註解。這就有了劉子玄(劉知幾)辨鄭玄的《注》有十謬七惑,司馬貞駁斥孔安國的《注》多鄙俚不經,其餘諸家註解,皆榮華其言,妄生穿鑿。於是唐明皇就在先儒的註釋中採集菁華,刪除煩亂,萃取義理,把允當的用為註解,至於天寶二年(743年)注成,頒布天下,並自己用八分隸書書寫,勒石於石碑,這就是〈石台孝經〉。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