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2 20:39:25瀏覽3050|回應0|推薦1 | |
7.申論題: ※申論題寫作要領[1] (一)基本架構 1.申論題 (1)前言 (2)論述主軸(核心內容) (3)結論 1.名詞解釋 (1)前言 (2)名詞核心意涵 ((3)舉例、相關名詞比較) (二)步驟 1.一覽無遺 如果你身在考場,那麼,鐘響開始考試之後,一拿到試題,即刻將所有題目看過一遍,讓自己心中有個底:平時的練習是否有效果、這次試題的難易度如何、自己大概會寫百分之多少(亦即大概會得幾分)。看完之後,也大概知道這次的勝算如何,惟不論勝算多或少,還是要專心將這份卷子寫完,所以要繼續以下的步驟。 2.審題 不論平時練習考古題或進到考場,看完所有題目之後,第一個動作不是立即答題,而是審題。審題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明確知道題目在問什麼,也就是它要考你什麼。看到題目,也知道題目在問什麼之後,此時,你的心中必然已經出現一些與這個題目相關的資訊,接著立即將這些資訊先寫在草稿區。別小看這幾秒的動作,它可能決定你的未來─上榜或落榜。 根據研究,每天努力念書、背書、記書,不論用圖表、口訣或圖畫,都會在腦中形成記憶,並加以儲存,且大腦若知道有相關的資料也會加以歸類儲存,如此,再經過一連串的複習或練習寫考古題,這時與該記憶有關的神經元突觸會發展出緊密的連結。因此,當你再次看到相同的題目或相關的題目時,便會觸動該神經元向大腦傳達一些訊息,這些是你苦讀之後,立即反映出來的資料,相當珍貴,必須馬上記下來,否則,等你再回頭看這個題目時,可能已經忘記先前出現在腦中的訊息,或者回想時,訊息變少了。 如同在《每天早上只要30分鐘》[2]一書中提到,念一本好書或對自己有用的書,必須不斷的重複看,一遍又一遍的看,才能真正吸收書中的知識,亦即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當自己再遇到問題時,當下不是回憶該書說要怎麼做,而是大腦、身體能夠立即反映,知道要馬上如何解決該問題。例如:一位優秀的棒球選手,每天須花很長的時間做基本動作:伸展操、跑步、揮棒、投球、跑壘。要的就是:當比賽時,看到投手投球,在那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只能靠自己的身體決定是否揮棒,若還先用眼睛看,傳回大腦判斷是否為好球,再對雙手傳達揮棒指令,球早已飛進捕手的手套中了。 再者,審題的第三步是從記下來的資料中,回憶或導出該問題的核心內容,並將各標題(包括英文)先寫下來,一定要先寫下來,若等回頭再想,有可能會缺一個想不起來。 接著,若還有想到如前言或結論怎麼下筆,無妨先簡略記下來,這些都是相當珍貴的決勝資料,千萬別想著:等一下再說──有可能會等到明年再說。 完成審題之後,也就完成了這一題的答題大綱,接著繼續下一題的審題,或許有些考生會審一題,寫一題,之後,再審下一題,寫一題。個人不建議這樣做,因為當你從第一步驟(一覽無遺)開始之後,腦中會陸陸續續浮現各題的一些資訊,此時此刻應立即把握這段黃金時間,將這些腦中反映出來的寶貴資料記下來,並迅速建構大綱,做為答題的重要素材,且這麼做也最能防止因個人緊張,而破壞記憶內容的完整性或缺漏,總之,讓自己平時的努力能夠比較完整的呈現出來,進而提高上榜機率。 以上是整個審題的詳細過程,看似很多、很細,但實際上,只有幾分鐘的時間就必須結束,因為將答案完整的寫下來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以下就97年外交特考題目舉例說明:試就所知,說明治理(Governance)的基本意涵為何?根據學者B. Guy Peters的觀點,治理轉型模式可分為那幾類,其各自特點為何?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