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28 05:00:00瀏覽1401|回應0|推薦0 | |
在〈102年想做的事〉一文中,寫到「之前幫準備國考的好友查了許多國文考題有關成語的意思,發現每一個成語都是一個故事,有點查上癮了,因為故事太有趣了。所以,計畫把這些故事寫成一篇篇文章,與大家分享。」這是第四篇文章。 102年的初等考國文出了兩題: 「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荊人之敗,其原因類似: (A)以蠡測海 (B)盲人摸象 (C)刻舟求劍 (D)陣前換將 「一人如廁,適旁廁先有人,偶乏淨紙,云願出一文買之。此人偶有餘紙,遂得一文,以為有利甚。明日,抱淨紙一束往廁旁候買。」下列何者最符合故事中人物的行徑? (A)守株待兔 (B)揠苗助長 (C)刻舟求劍 (D)畫蛇添足 101年的初等考國文出了一題: 下列各組詞語,意思相反的選項是: (A)童頭齒豁/老態龍鍾 (B)膠柱鼓瑟/刻舟求劍 (C)陽春白雪/下里巴人 (D)龍蛇雜處/牛驥同皁 100年的鐵路特考,佐級的國文出了兩題: 下列選項中,那一組詞的意思不同? (A)禍棗災梨/苛捐雜稅 (B)夙夜匪懈/夙興夜寐 (C)伐毛洗髓/洗心革面 (D)膠柱鼓瑟/刻舟求劍 下列各組詞語,何者意思相反? (A)臨淵履薄/戒慎恐懼 (B)井底之蛙/夜郎自大 (C)膠柱鼓瑟/食古不化 (D)胸無點墨/滿腹珠璣 從上述試題發現,「刻舟求劍」常與「膠柱鼓瑟」搭配,上網google資料,發現兩者是相似詞。 其中,「刻舟求劍」的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話說有個楚國人,坐船渡江,不小心把劍掉到水裡,他卻立刻在船身上刻了一個記號,說:「這個記號就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之後,楚人從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他的劍。可是,船已經移動到達岸邊,但楚人的劍仍留在掉落水裡的地方,以這種方法找劍,不是很奇怪嗎?這就像以舊法治理國家一樣,不去考量時代已經改變了,仍用舊法治理新時代的國家,也是很奇怪的! 丹麥也有一個「刻舟求劍」的故事。丹麥有個地方叫摩斯,住在當地的人被稱為摩斯人。在戰爭時期,摩斯人害怕敵人來襲,並搶走珍貴的東西,特別是他們最喜歡的教堂鐘,因此,大家想了個辦法將它藏起來──沉到海底。 於是,摩斯人合力將教堂鐘取下,運到船上,把船開到深海處,將鐘沉到海底。但,大家卻開始感到不安,深怕戰爭結束後,找不回教堂鐘。 突然,有人說道:「這還不簡單,只要我們在剛剛教堂鐘被拋出去的地方做個記號就可以了。」因此,有人就拿出刀子在船身上刻了一個記號──當做是教堂鐘被拋出去的位置。然後,大家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至於「膠柱鼓瑟」,係指「將瑟的弦柱黏住,鼓瑟時就不能調節音調的高低。」[1] 「刻舟求劍」與「膠柱鼓瑟」,都在形容或比喻頑固拘泥,不知變通。 在國考科目中,國文與英文總讓人不知如何下手,一方面是因為語言科目本來就不好準備,且難以速成;另一方面,就國文來說,就算做了好幾年的考古題,也幾乎少見到重複的題目。 但,本文上述的考古題,吾人可以看到,還是會出現重複的內容。因此,只要你夠認真,辛苦一定不會白費,不管收穫是多是少,總是會有收穫的。再者,本文的主題也可以與時事連結:時代在變,社會也在變,政府若不變,難保不會再次發生類似學運事件,治理失靈已是政府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不要再「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 參考資料: 1.<文化課教材(高級):刻舟求劍(成語故事)>,大紀元,2006年12月16日,http://big5.zhengjian.org/node/41379。 2.<摩斯人文化及丹麥版「刻舟求劍」>,大紀元,2011年3月1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11/3/1/n3183682.htm。 3.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http://dict.revised.moe.edu.tw/),有關「刻舟求劍」及「膠柱鼓瑟」。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