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9/11 01:44:02瀏覽922|回應0|推薦23 | |
克林姆特在自己的兄弟公司還待了蠻久的 - 從21歲到30歲(1883 – 1892)。 除了前面提到的提到的KHM 迎賓台裝飾之外,他們接了很多如捷克境內(Karlovy Vary, Liberec)的劇院大廳裝飾,義大利、羅馬尼亞等地的豪宅裝飾,還有維也納國家劇院(Burgtheater)等大案子。和同一個年代的許多藝術家比起來,他們絶對算得上才志兼得,名利雙收。 比如這幅維也維李歐伯美術館(Museum Leopold)蒐藏展出的”生命與死亡”,先不論其美學和心理學的層面,光是那死神的長袍,就讓我直接聯想到拜占庭風格(希臘/俄羅斯正教)的聖人肖相畫。而這只是克林姆特很”拜占廷”的舉例之一。 名利雙收的Klimt 卻因為之後的畫風不合維也納上層社會的”古典”要求,而遭否定,甚至打壓。分離 – Secession – 何只是畫風的不同? 分離不也是(細胞)分裂之後的再生嗎? 什麼分離派? 儘管我蠻欣賞Klimt 的創新和執著,但是分離派(和Art Nouveau)等裝飾藝術…嗯! 其實很…pas vraiment de mon gout – 不大合我的胃口。咱們一不高層,二不爆發(les Nouveaux Riches – pour ceux qui comprennent),和分離好像也還有些分離…… 維也納分離派噢! 我的感覺和同一時期,也來自奧地利的畫家 – Albin Egger-Lienz (1868-1926) 對他們的批評一樣 – 裝飾有餘,深度不足! 維也納…嗯,就是醬子打壓藝術家,才打出了那麼多亂子啊...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