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亜在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普魯士躍居中興之主,建立統一的北德聯邦(不包括奧地利)之後就不再嚷嚷 "德國/巴伐利亞 – 一邊一國"了 。政治和經濟本來就是團結才力量大,但是優質的民族印記(identity),還是來自深厚而又能創新的文化 ! 文化特質精美,就能傳世,也必得認同。在這方面,巴伐利亞從來就没讓"德國"給統掉,甚至以小博大,硬是把巴伐利亞的生活和工藝傳統,變成了整個德國文化的象徵。
巴伐利亞除了觀光客所熟悉的 "浪漫之路"和 "阿爾卑斯之路"以外,慕尼黑啤酒(Bier),慕尼黑 藍騎士 (Blauer Reiter)畫家,和慕尼黑BMW新展示中心這 3B ,都已成為Deutschland最重要的文化象徵。 « 3B »是我簡化的說法,要找出巴伐利亞的3C、3D的文化符號,肯定也還有!有待我多喝几杯啤酒,再來探討。現在想到的是上個月我們到慕尼黑時,歌劇院上演的是我不很會欣賞的李察-斯特勞斯的 [沙樂美],大伙就在Augustiner的千人啤酒屋裏混了一晚,所以還可以加個S,Strauss的S,也可以彰顯慕尼黑多元的都會文化。
不到慕尼黑不知道什麼叫不分午晚,全民皆啤的啤酒文化,也不知道"尚青"其實並不一定對每一個台灣人的味。在台灣戒酒半年的阿公,滴啤不沾的美眉,到了慕尼黑也禁不住黃啤、白啤、黑啤、腳踏車啤的誘惑,跟著巴伐利亞的酒肉朋友,一起豪邁起來....und wehn dass so weiter geht, bis Morgen frueh ja frue....一個慕尼黑的晚上,3杯尚不清的啤酒,上層發酵和下層發酵的口感,加不加蛇麻花的香味差別,通通一次得道升天 !
這是慕尼黑3B之最 !
我不知道Kandinsky 畫他的Composition 系列時有没有灌巴伐利亞啤酒,但是我可以確定他和Franz Marc、Alexei Jawlensky 和 August Macke創組藍騎士畫派時,巴伐利亞傳統手工藝 -彩鑲玻璃(verre églomisé) – 豐富和艷麗的色彩,對他們有直接的影響。就像 野獸派 和 立體派 從原民藝術取得靈感一樣,現代藝術的佳作,往往還是來自傳統生活體驗的累積 !
少了啤酒,我寫不下去....大家有机會到慕尼黑呀,除了啤酒、新美術館(Neue Pinakoteck)之外,要多認識現代美術,就不要放過就在國王廣場旁邊,有義大利庭園建築雅趣,又有藍騎士傑作驚艷的Lenbachhaus 美術館(目前整修中,預定2013年才重新開放)。
Bier、Blauer Reiter的 雙B 之後,慕尼黑最傳世的,當然就是由維也納建築設計師Wolf Prix 設計,2008年再整修開幕的BMW Welt 新車展示中心! 不以啤酒、皮短褲和巴代利亞山歌的傳統形象為依據,甚至也不和汽車展示場的功能為考量,整棟建築所創造的公共空間視覺美學,已足以成為巴伐利亞的新地標 ! 這是大企業大氣魄的展現,也是巴伐利亞不必嚷嚷和德國一邊一國的本事!
想到台灣的長榮企業大樓,那麼直接,那麼堅持,那麼相看兩都綠......唉! 我就說嘛! 光是有錢,真的不一定就搞的出文化!
可我這根小葱,卻還是既要art美術,又要art吃喝,安排2008年十月賞秋的那一團在BMW Welt 的美食餐裏吃頓飯,讓一小把台灣的小葱從一股股德國Sekt(香檳)泡泡裏,去捕捉那個既能守住傳統,又能超越自我,不斷創新的巴伐利亞....
Prost! 美麗的巴伐利亞! Geld ist keine Kunst, aber Bier auch ni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