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開始寫字,字寫的好不好?不記得了,只記的經常沒寫作業遭打手心。迷迷糊糊免試升國中,國中週記要寫毛筆字,因為字體老寫不正,深以為苦,也短暫描帖練字,但還是寫不滿意,幸好毛筆國二就取消了。此後,寫字的字體一直不固定,不是東歪就是西斜,總之就是自己都嫌醜,剛上班時有一陣子開會資料要刻鋼板(很快改為影印),資料油印出來自己看了都難為情。退休後,某次抄寫雜記,感覺怎麼突然寫的字體看起來很順眼很滿意,怪怪,怎麼來的?想了想,大概是專注在摘錄的內容,不在乎字體,所以才寫的自然、順眼,以前太在乎反而憋扭寫不好。 前文<拜師學藝>提過網球球技進步有限主要原因是沒正式學習打好基本功,不過歷來不時向高手請教或模仿,該知道的技巧不缺,也常自我練習體驗,但進步非常有限穩居後段班,去年聯想到打球應該與寫字類同,肇因都是患得患失扭扭捏捏。 前球后莎莉絲,「標誌性特徵是雙正雙反握拍方式,以及貫穿全場的震天喊聲,通常認為她是當今女子網壇吼叫派風格泛濫的起源點。」莎莉絲為何全場吶喊?據稱在她轉入職業之前經常輸給球技不如已的對手,該贏未贏的原因是過於小心放不開,因此教練教她擊球時用吼叫來消除緊張釋放能量,果然克服了心理障礙。現在自己打球出手時偶而也來個鬼叫,感覺效果還不錯,有一絲絲的進步。
不僅寫字打球,生活上有些行為,常見當你越在乎結果越是表現不好,譬如友人說打小白球怕掉進水坑,偏偏就會進水坑,自己寫文章越想寫的精采,腦筋常常就打結。反之,若抱著好玩的態度不計得失,往往能表現的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