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09 08:40:18瀏覽373|回應0|推薦2 | |
日前媒體報導,對岸在福建省修建更多針對台灣的短程飛彈發射坪,此一消息在馬總統連任後的兩岸「和平紅利」發酵之際披露,引起了國內政壇與學者的議論與撻伐。 台灣對於解放軍飛彈威脅的反感由來已久,無論是愛國者改良二型(PAC-2+)、愛國者三型(PAC-3),甚至於樂山長程預警雷達的籌獲皆起因於此;而對岸卻總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加強自己的國防力量」迴避國際質疑,近年來唯一的正面回應,是去年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應當時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ke Mullen)上將之邀訪問美國時,在聯合記者會中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所抛出的「沒有『作戰部署』,更沒有『導彈部署』」的說法。 以去年陳炳德的說法對照近日衛星偵照的結果,沒有「導彈部署」的說法似乎不攻自破,但解放軍何以無視於兩岸當前的和緩氛圍而繼續提升飛彈部署的數量,實令人難以費解!但若由冷戰期間「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的思維中,摸索「預警發射」模式及「攻擊下發射」模式間之關係,則對解放軍增建飛彈發射坪之作為或許可得合理之解釋。 以往兩岸關係緊張時,解放軍對台飛彈部署屬於預警時間趨近於零之「預警發射」模式,故其飛彈皆已進駐陣地,為確保其生存能力而採行嚴密之隱蔽偽裝措施,以致於透過衛星偵照所獲情資有限;而近年來兩岸情勢趨緩,解放軍在飛彈射程有效提升、鐵公路交通的布建與運能亦已不可同日而語,且由「汶川大地震」及利比亞撤僑所累積之兵力投射經驗,使其飛彈部署得以改採預警時間相對較長之「攻擊下發射」模式,並將原先所部署於東南沿海地區的「導彈部署」移往內陸。但為了保留一定程度的「威懾」(deterrence)效果,撤除原本隱蔽偽裝,因而造成衛星發現更多飛彈發射坪的「假象」。 近年來對岸挾其龐大的經濟動能,國防預算年年以兩位數成長,軍事作為在「反介入」(anti-access)戰略指導下,無論是在戰具、戰技或是戰術上的進步都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美國在心驚之餘不得不草草結束伊拉克及阿富汗戰爭,重返亞洲。 反觀國軍當前為了國防部及所屬機關組織法的立法延宕,導致「精粹案」及「募兵制」順延,而在稅收不如預期的情況之下,國防預算更形左支右絀,經年無法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其窘境由武器研發單位淪落至鎮日埋首於功能複雜、價格昂貴而難以商品化的香雞排油炸鍋,與漢光演習想定的一成不變即可見一斑。 對岸的飛彈發射坪從隱蔽森嚴到空無一物的轉變或許是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預行鋪陳,然和平協議的基礎究竟是建構在堅實的國防實力之上,而不僅是對方「別有用心」的善意而已!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