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25 15:59:21瀏覽3146|回應0|推薦8 | |
『磺窟戰俘營大事記』新店磺窟文史者蔣曉風先生提供。 『1945年初,日軍在太平洋戰區失利,朝著本土節節敗退;台灣對外交通遭盟軍封鎖;銅礦無法輸日提煉,持續開採無用處,決定暫時關閉礦場,戰俘因而閒置。但因金瓜石靠海,日軍擔心盟軍若採登陸戰,戰俘可能會提供協助;所以決定疏散閒置戰俘。但戰俘經長期折磨,有些已不堪再折磨;所以將一百多名體弱戰俘遷移至白河;其餘三百多名遷移到新店南郊山區。 1945,5,16,首批戰俘抵達磺窟。日軍指揮官以「要住自己建,要吃自己種」的原則對待戰俘,所以戰俘們必須完全自力更生。因為當時台灣已遭封鎖,茶無法外銷,茶樹遭棄養;所以戰俘得以在戰俘營鄰近山區的茶園開墾種地。但是茶樹在貧瘠的山地生存,早已盤根錯節,增加開墾的艱辛;但是戰俘們還是克服困難,種下地瓜、花生、玉米等耐旱且生長期短的作物。 1945,8,15,日本宣佈投降,8,24磺窟戰俘營關閉;戰俘們遷移到松山機場附近,等待返回家鄉,所播種的作物,自然也沒來得及收成。 1997,5,19,加拿大商務辦事處主任Hugh Stephens、金瓜石紀念協會會長Michael Hurst、以及Jack and Polly Edwards等四名外籍人士,由台籍司機駕駛,前往磺窟山區,試圖尋找戰俘營遺址。 尋訪團沿著新潭路上行,先抵達僅有一戶人家的山頂,在狗吠聲中,主人張銘宗現身詢問。經司機說明來意後,張銘宗回答曾聽過他父親提過戰俘營的事,但他也指著山下的紅瓦屋說,真正知道詳情的是山下那戶人家的王阿涼。(現太原堂紅瓦屋後方那棟也是紅瓦屋的建築) 尋訪團隨即到紅瓦屋拜訪王阿凉;王阿凉帶著尋訪團到戰俘營舊址指認,並大略說明位置及戰俘們當時的活動狀況;戰俘營的遺址算是初步浮現。 消息見報後某報記者林雲閣主動聯繫尋訪團,願意提供協助。 1998,10,17(?),何麥克與林雲閣、司機三人到磺窟山區拜訪里長辦公處,與里長夫人游月裡女士碰面。並央請月裡進一步協助查訪戰俘營事宜,月裡同意在一個月時間內詢問里民。 隨後游月裡即開始在里內走訪里民,尋訪還記得戰俘營狀況的人。 1. 新潭路一段居民張阿房,記得戰俘在搬東西經過,還曾直接摘取田中的稻穗充飢。 2. 磺窟城蔡德生,記得去年有外國人與長頭髮記者來訪,也是詢問戰俘營事宜;可能就是何麥克與林雲閣等人。 3. 江張金,記得戰俘的印象是戰俘在現秀岡地區茶樹園工作;那時他家就在當地,戰俘每天都會經過他家門口。一位彭姓鄰居曾告訴日軍戰俘偷他家的絲瓜,日軍即罰偷瓜的戰俘在大太陽底下站一天。江張金的大兒子江張勇當時約8-9歲,每天上學都會經過戰俘耕種的田地,也記得戰俘笨手笨腳的趕牛犁田,牛不聽話,還高喊看馬!看馬! 4. 游月裡,記得父親對戰俘的印象是戰俘搬運糧食,給居家後方原本是茶場建築改成的疏開所,所內住有日本傷兵(含殘廢)及難民,還有照護的醫護兵。1945年(昭和20年)5月31日美軍轟炸台北市,死傷慘重。有可能在山區建立疏開所。 5. 王財慶,回憶當時父親王萬山,被日人派去指導這群戰俘耕田、墾地、種地瓜,所以小小年紀的他,每天都穿梭於戰俘營內外,對當時戰俘的生活狀況留下印象。每天清早,日兵押著一百多名戰俘到獅仔頭山下工作,每人一天只給一粒飯團,到天黑才能下山回營區休息。且該地地權經輾轉已屬他所有。 月裡認為王財慶的資訊充份,隨即通知尋訪團。 1998,11(?),游月裡帶領尋訪團與王財慶碰面,王財慶為尋訪團說明當時營舍、廚房、廁所等的配置與確實地點;還指認僅存的廁所石塊。 隨後又與江張金碰面,從現秀岡後門的路到當年戰俘在秀岡耕種的區域;指認戰俘營生活範圍。 兩週後三位曾經囚禁在磺窟戰俘營的老兵親臨遺址憑弔;並協調土地所有權人王財慶同意立碑。何麥克先生隨即進行製碑作業。 1999,3月,立碑儀式,相關人等與記者、戰俘等多人到場,還按傳統吹奏蘇格蘭風笛。但所謂立碑,也只是將刻字的紀念碑放置於幾塊大石中的凹洞內,並沒有固定的底座。 1999,11,20,三位曾經囚禁在磺窟戰俘營的老兵親臨,參加國際退伍軍人協會訂於每年十一月的紀念儀式。 (????)颱風豪雨造成遺址旁通往秀岡山徑附近的土石崩坍滑落,土地所有權人大台北華城鳩工,建新檔土牆護坡,怪手逕將棄土從紀念碑上方往下棄置。 月裡發現後要求建商將紀念碑移至路旁,建商即用怪手將紀念碑挖起,移到路旁。月裡並通知何麥克將紀念碑搬走;但何麥克抵達時,紀念碑已失蹤。後經月裡協調建商賠償一萬元,並同意另外尋覓可永久立碑的地點。 2003(?),決定紀念碑新位置後,月裡即請張銘宗父子砌製固定底座。但因找不到恰當石頭,新碑一直都未完成。 (?),隨後一名戰俘來此憑弔;該名戰俘在戰俘營遺址重現後,就希望能來台憑弔,但因老妻病重需照顧,無法分身;當老妻病逝後也發現自己罹患肺癌。但是仍按計畫在鄰居陪同下來台,返家後不久即病逝。 2003,12(?),居民王桂珠發現,紀念碑於原建商怪手放置地點重現,隨即通知月裡。月裡到現場後,先請簡堯鵬用推車搬回紅瓦屋寄放,並通知何麥克。決定重新安座儀式的日期。 2004元月(?),紀念碑由簡堯鵬用水泥固定在新建的底座上。【聽說此事即前往現場拍照】 2004,5,16,舉行再樹碑儀式,台北縣文化局副局長及記者、戰俘等多人到場,仍按傳統吹奏蘇格蘭風笛及小喇叭。【這是我們參與戰俘營活動的開始,所以有照相】 2004,11,13,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與戰俘家屬舉行年度紀念儀式。【有照相】 2005,11,19,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與戰俘家屬舉行年度紀念儀式。【有照相】 2006.11.11下午3點,地方人士自行舉行年度紀念儀式。由紅瓦屋簡堯鵬阿伯、王財慶小朋友、塗潭里長夫人游月裡獻花環,平潭社區發展協會二胡班演奏將軍令、台灣民謠、梁山伯。沒有相關的戰俘家屬來台,因此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並未參加;但事後將照片送給何麥克。【有照相】 2007.04.15.下午2點,何麥克先生陪同美國戰俘姪子至戰俘營憑弔。POW is Capt. Ted Kern.MD. Visiting were Teds nephew Nick Dodich of Colorado and grand nephew Shcne Boyd of Minnesota. skboyd@comcast.net nadodich@comcast.net。憑弔結束後至驛馬園園午茶,並參觀驛馬設施,何麥克表示未來戰俘家屬來台,可投宿於此。家常晚餐每人都很喜歡,特別是香煎黃魚,啤酒。【有照相】 2007,11,17,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鑒於去年在地居民自行舉辦紀念儀式,今年主動要求合辦年度紀念儀式。為了能讓在地居民也能參與活動,以及了解儀式的意義;透過關係找到兩位義務翻譯,使活動過程語言雖然中英夾雜,但是參加人員都能相互了解。新店市公所派市長機要秘書參加。【有照相】 2007,11,18,金瓜石戰俘營紀念儀式。【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金瓜石的儀式,有照相】 2008,11,15,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再度與在地居民合辦年度紀念儀式。【有照相】 2009年間當年戰俘營所在地,因買賣關係易主;新主人整修步道並建房屋,不再是荒煙蔓草,但是裝設大門管制,無法自由進出。 2009,11,14,有六位老戰俘親臨台灣參加紀念儀式,其中兩位當年曾拘禁在磺窟戰俘營。塗潭里在地居民出動南胡及北管樂團迎接並參加活動;儀式完成後,還安排在地耆老與來賓對談;同樣也找到一位義務翻譯,協助儀式的進行。新店市公所由觀光課課長及市長機要秘書參加。【有照相很多】 2009,11,15,金瓜石戰俘營紀念儀式。【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金瓜石的儀式,有照相】 2010,11,13,因為選舉在即,沒有計畫辦理紀念活動;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帶領戰俘家屬自行舉行紀念儀式。』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