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求心不求佛
2007/08/01 12:14:33瀏覽2027|回應0|推薦21

 

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這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這首是達摩的禪詩,也是禪宗修行的宗旨。禪就是專注在己內心中下淨心的功夫而達到正定,求心不求佛。

人的心千變萬化,因為念頭念念不住,無法攝念,心就定不下,心定不下來,人就容易胡思亂想,想來想去就成了憂愁與煩惱,愁入心腸,人的心就容易生病,為何而病?萬般皆是『求不得苦』。

心經很通俗許多人念,心經的全名是『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在六祖壇經中的般若品第二,就是在解釋這經名的含義,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言,此言是大智慧到彼岸。

六祖曰:『摩訶是大,心量廣大』。『般若無行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波羅蜜,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心經是一部禪經,禪簡單的說是一種『心法』,諸佛及十二部經都在人的『性』中,本自具有,懂得運轉自性中的心經,以大智慧心,使心從著境起生滅,如波浪般起起伏伏不定的心,所生出煩惱的此岸,轉識成智,離境無生滅,心不受諸相所影響,色不亦空,空不亦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並一無所得,無所得故,連得失之心也不可有,才能到達離苦得樂的彼岸,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含義。

修行的目地無非是要你學會『清心寡欲』,才不會因欲望無窮,求不得苦,而叢生種種的煩惱產生痛苦,用智慧學會苦中作樂,才能離苦得樂,到達極樂的彼岸,極樂就淨土,心淨佛土淨,無憂無愁,快樂逍遙如佛仙。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ck3999&aid=1128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