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3 23:13:41瀏覽2170|回應0|推薦4 | |
2011年 盧人仰個展 — 蜃遊完形記 今年的個展「2011蜃遊完形記」裏,我除了承繼著去年的展覽「海市幻宇」中,所要呈現的時空轉折之「神遊」及賦予的新內涵之外(關於這方面的探討內容不在此贅述,詳見 海市幻宇 — 一場遼闊的現代神遊 一文),在新的系列裏,我將探討的內容延伸至心理治療學派裏所提出來的「完形治療」(Gestalt therepy)理論,雖然在造型藝術的領域,亦早已有相關的運用,但我在這次的展覽中試圖以此為重要的著眼點,再開拓新的領域以及新的提問。
在新系列的表現手法上,有別於海市幻宇 中幾件長篇幅的作品是以一般繪圖軟體將數張照片處理整合為全景圖像,這一批新作皆以連作方式展開,照片中的海平線貫穿著整個橫向視野,照片的走向卻大多以階梯式或斜角式的漸升或漸降之,它們是以轉動或移動的方式拍攝的,每一張的視點相同但方向或角度皆異。另外,在呈現的手法上,每張照片的排列都以一定的間距,或特定的間距拉開,前者所依據的是風景影像上遺缺位置的補遺距離;後者則是提出關於一種特定中介 (médiation spéciale),就是介於我們的視覺能與不能將一些分離的造型給予重組之間的位置(site)。 完形(Gestalt)的理論與意義: 首先,無論是在中文的「完形」或英文裏的Gestalt的釋義中,其實都並不能完整傳達原來德文所含納的微妙意義,依其原來字義,有: a. 形式、形態、外形 b. 造型、賦予適當之形態、最佳化 c. 演變 d. 成形 之意,而德文裏的語意,其實就有包含 : 一個整體的意思,更確切言之,這個「整體的存在先於部分,以及整體永遠多於且不同於部份之總和的意涵」【1】 基於此,在德國的完形心理學家們,會運用完形形象與背景的原理,來解釋人們是如何組織其知覺,以形成他們可以賦予意義的完整形體的過程,著名的例子是 白色的杯子在黑色的背景,它們的邊緣卻勾勒出兩個側面的剪影頭形。還有一個例子,如圖1.便是由於我們的先驗而會去組織這些片段圖形來「完成」對我們有意義的圖像,這些例子都能視為整體感的統合優勢是大於局部和局部之間的相加印象。 「完形」在「蜃遊」裏的意涵: 從上述對所謂的「完形」意涵,再引申到我這一系列作品的手法,在連作的風景照片之間的間距(或可稱之為留白),由於圖象的排列是順著結構發展,因此便會產生如下的幾層意義: 1.補遺與聯繫 — 連作的安排是順著合乎邏輯的「序」(ordre)與「構」(construction),營造出我們的視覺能將之串連,甚至能形成填補空缺去建構想像的景物及山水。 2.空缺不空缺,留白不留白 — 正因為我們的整體視覺會將這些實質上是分離,但卻能將之統合,以致這些如同留白的隔離空間,變得具有特殊的意義,每張照片與牆面的空間皆變得更密切,甚至,它們轉換了這個承載介面而使之更具積極的意義。 3.無盡的延伸 — 一旦這些留白的隔離空間具有特殊的意義時,因而使得形的內與外之界線變得模糊,也因此這批連作作品在空間上,是具有擴張及無限延伸之意義的,換言之,除了可視的這些風景之外,也包含不可視的風景的無限延伸部份。 4.雙重的賓與主 — 原本居於連作中具有「蜃景」反射的模型,應該是其中之主要核心,但也由於上述的擴張及無限延伸的空間意義,使得可視的連作與以外的不可視部分,亦有賓主之分。 5.多重的位置(site)與非位置(non site) — 若以追溯文本的角度而言,連作中皆會出現的經反射之立體造型融合體,它是經過多層次的轉換的,也猶如我在製作過程中,是經歷不同時空切換時的投射,它可以是想像重遊的馳騁,或者,是一種心嚮往之的悠遊意義,這些皆可視為心理層次的交換,也呼應我在上回個展中提到這種一來一去之間的「神遊」,於此,都是所牽涉到的位置與非位置的切換問題。 尋找「完形」裏的特定中介位置: 著名的完形心理學家波爾斯 (Fritz Perls 1893-1970),曾經用一個由三片木頭所組成的三角形,若將它們分開,則三角形隨之消失,這個特定的完形也被瓦解。當然,在這裏我們應該追述的是關於案例本身的基本定義,以及是否有其他外力介入的因素,不過,特別引起我的注意與提問的是,也有相關於完形問題的卡尼札三角形 (Kanizsa triangle) 由於人的眼睛能夠把許多分散的造型給予重組,或將分散開的各元素組合成一整體,這是一種自發性的視覺心理現象。但是我曾經做個實驗,將卡尼札三角形的三個角,以逐步位移的方式拉開彼此的間距,那麼,人們的視覺會在何種距離下無法加它們組合?是在何種的距離內一定能夠給予重組?若將之置放在關鍵的邊緣界線,那麼這樣的視覺現象會是如何?這便是我一直深感興趣的特定中介位置 旅法期間,在唸巴黎第一大學造型藝術系的博士先修班時(DEA),我就曾經製作過以攝影手法的卡尼札式之光影三角形:作品編號: HT-A030-1(圖2.)以及作品編號: HT- A030-3-3(圖3.),當時所作的實驗,亦是著眼於成形與否的中介位置的尋找。 在這次的個展中,我亦選擇幾件作品 (例如: 作品編號: R 3857-66 和 作品編號: P 3617-26),拉開連作中照片與照片之間較大的間距,試著尋找游離於成形與否的中間點;連結與中斷的分界線;銜接與分離的關鍵點。這個重要的實驗,也關係到上述5項意義之立基點的存在與否。 當這項手法運用在這些移動視點的風景照片時,那麼,個別的照片與整體的連作,便會在多張獨立風景與全面風景的切換中來回,亦即在「演變」與「成形」中,自局部到整體,從小點到大點,由分離到整合,多點到單點之間的相互聲援。 多年來的創作題材,依然圍繞在有關重複的真實影像與重複的潛在影像間之 「形」 的融合問題作探討,這兩年納入關於風景的題材,其實是銜接20年前未竟的意圖。約略估計這個系列的連作已製作近百件 (基於對會場空間的經營理念,特別是留白的概念,也就是照片之間的空缺間隔所延伸出去的空間意義。11月份在台藝的個展,我計劃只提8件展出,12月份將在華梵的個展則僅展出11件),對我而言,墜入風景,除了與個人常與山水(還有海)打交道之生活經驗外,也是一種返璞歸真,也許,風景這樣的題材,在當代藝術中,並非甚麼新鮮或尖銳的議題,但馬克吐溫曾說過:「歷史是不重複的,但卻是押韻的」,看待藝術史亦然,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承繼傳統中,開拓出新的思維與表現手法,且能押出韻味來。 後記 — 在製作這一系列作品的前置拍攝過程中,暑假的某一天,我站在綠島某處的海堤邊,遙望著對岸的台灣本島,燈塔、藍天、山海一色中點綴著一些浮潛客,正當我操作著腳架進行拍攝時,一位應該是來觀光的老先生來到我身邊,指著對面的大片山脈問我:「那究竟是甚麼島啊?」我回答後他便快閃離開,留下有些錯愕的我,不過我心裡也在想,也許很多久居於此的人,並不算真正了解或熟悉我們的生長地(相對的,各個離島亦復如此),我相信有時我們需要跳脫一種慣性,或者說,換一種觀點、視點來重新省視「本土」,這個過程也許就能開拓出新的視野或新思維,正如這次個展中,在手法與看法上,所揭櫫的一種「新視點」。 【註釋】 1.波爾斯 — 完形治療之父,Petrūska Clarkson & Jennifer Mackewn 著,張嘉莉 譯,台北,生命潛能文化,2000年12月,p.55
|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