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3 05:06:40瀏覽2810|回應13|推薦114 | |
湖口老街的黑白風情 這條與省台一線平行的老湖口舊街 ,二十幾年來,每隔幾年總會在旅途中特意彎進來回味。 也即此, 它的景貌一直在變化, 我的印像跟著重新洗刷。幸虧建物未像三峽老街是整個地徹底翻新,僅是在通渠與街道間做了新磚的引接鋪設,兩旁的建物因為保存甚好 ,所以未見突兀的破壞 。老街的步調仍舊悠緩,老街的外來營業行為多了許多, 然老街仍是老街, 遊人再多,這裡的老戶只管維持著古典的風情味。 一架古董型的載貨單車, 這會兒載的是與老街無涉的攬客海報, 海報裡頭是與老街歷史無涉的上海十里洋場模樣的美女; 大概就是阮玲玉那樣年代的嚼味, 不過街坊間似未感覺它的內裡意涵, 只當作是點綴物件。 從三元宮這側的街口走入老街 ,約莫三十公尺, 見一老者兜售手工饅頭。 說兜售似乎積極了些, 應說老者靜坐街旁看著人來人往發愣, 面上掛著黑膠框的老花鏡, 嘴角偶而帶點淺淺的微笑。 我注視良久, 竟想起已過世多年的外公, 眼前的老者竟與他有著數分神似哩。 心裡一顫, 趨前細看老者前頭公開擺設的媒體圖文剪報, 接著端詳老者與饅頭良久, 與其攀談, 問這饅頭來由與價錢, 然後得老人首肯, 將其攝入影像。 這桔醬是客家族群的佐餐聖品 ,尤其三層肉或土雞肉沾點兒桔醬同食, 酸酸甜甜, 氣味芳香, 開胃順喉, 令全台饕客難忘。 而一旁的老菜脯, 經年醃漬, 歷久陳香,取其一二與雞隻熬燉成湯, 是着人垂涎的經典客家美味。 不到客家庄, 難見真傢伙, 這罎老菜脯難得一見哩。 即使老街的生機已逐年衍變熱絡, 然非每戶人家都向生意經看齊。 概算下來, 約有一半左右的住戶寧願將店面當作停車位, 也不想改變已習以為常的生活作息; 遊人再多 ,恐怕在其眼裡只是恬淡幽居的侵入者而已吧。 桔醬、 老菜脯、 右邊是幾罐豬油蔥, 典型的客家特產。 攤子一擺上, 雖如此, 幾位鄰人一吆喝便開始話起家常, 一派閑適, 生意在當地住戶的情境裡僅是擺設吧? 在一家鋪子的廊道瞧見客家花布, 精神為之抖擻。 花布鮮紅豔彩不失樸拙端莊,真是好看! 頭一回見到有人將其置於廊上, 除了新奇, 也為店家的獨到創意喝采 。心想老街如果能以花布貫通, 應是重大特色一件, 有賴當地鄉親群策群力, 團結合作了。 一戶老先生悠閒坐於藤椅讀報, 無視遊人干擾。 一戶老太太在店門口賣力整切菜蔬, 口中尚不忘向往來食客推攬店中美味。 客家母親果真讓人動容, 老婦辛勤且跔僂的身影, 令人深刻難忘。 前幾回來訪老街 ,竟從未注意這處老戲院遺址, 仔細觀察復興戲院與售票口這幾個大小字體, 應是近期才重新補上 ,所以未在記憶裡存檔便不意外了。 戲院建築造型特殊, 渾然像似庫房或廠房的模樣, 如果沒有這些新補文字, 的確難測其意旨。 粄條 、湯圓、 米苔目、 米粉、 菜包.. 這些客族群象徵的美味, 在湖口老街屢屢得見。 再細看, 花布燈籠井然有序排列在廊道住戶間, 儼然又是一番風情, 拱廊因之憑添顏色 。 三元宮是古蹟, 也是老街的信仰中心。 這幾年座落在幾條客家知名老街的廟宇都經過一翻新修, 譬如北埔的慈天宮與湖口的這座三元宮。 復興戲院的對面有幾家食鋪,其中又以此鋪顯眼鬧熱, 食客者眾。 一行老少三人點了三碗客家麵食, 切了盤攤主十足信心的黃澄土雞, 不吃則已,這雞肉沾上附送的桔醬食之 ,果然滋味非凡 ,滑嫩可口 ,甘甜爽勁 ;我娘說, 這真是近年少見的好吃, 仿仔雞與飼料雞真是難比, 甚至大餐廳裡的也比它不上。 米粉與粄條的湯頭飲來自然甜香, 不是味精佐料的造作僵味, 上頭鋪著許多油蔥 、青韮、 蝦米, 然後是典型的幾葉白切肉片, 簡單的組合, 卻十足好食。 此番遇著不錯的好日頭,簡單散步老街,完成任務一件。 離別 ( 取材自單元劇"Ohaeva哥哥"配樂,僅供參考賞析,並祝八八災民儘速脫離苦難 )
|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