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09 00:08:27瀏覽1784|回應15|推薦112 | |
這西部鐵道上的車站原本是個小站,那是兒時去外婆家的停靠站,人口不多,僅停靠普通與平快之類的車種。前站除了一條縱貫線的省道,僅剩一條與省道平行,看來不甚起眼的興農路,以及路口一帶的菜市與國民小學校,此外談不上商業發展,零星的商店做的是一般小買賣。街上人車稀少,入夜一片寧靜,偶而經過的腳踏車聲清楚聽聞,左鄰右舍的交談或開門聲,同樣聲聲入耳,雖隸屬隔壁大城的行政區域,但十足農業社會的作息氛圍。
前站當年是如此,後站更顯得四野蕭蕭,星寥月落,僅星佈幾家紡織工廠,幾處民宅,幾片眷村之類,步調悠緩,市容佇滯,平日 小站經過數十年的演變,竟有了驚人的發展。某近來以污染河川聞名的科技大廠,早已在前站的省道旁設廠,遠近是一龐然大物。後站的紡織廠原址蛻變成一所綜合大學,學生人數號稱萬人以上。後站的自立眷村改建成一長列數十幢住宅大樓,移入的人口想必是不少。當然,新設國高中數所,為因應人口的快速成長。
此後,小站已難負荷沉重的業務量,除了通勤電聯之外,在尖峰時段另停駐數班莒光列車,但顯然成效有限。 是了,疏散是個大問題。月台旅客的疏散,進出站旅客的疏散。小站在幾年間多了龐大學生群與上班族的載客量,心有餘而力不足吧 ? 有限的空間是侷促的,周圍的土地是昂貴的,窮則變,變則通,竟有人發想設計了一條美麗的天橋連接前站與後站,而且在幾年前付諸實現,可謂德政。 於是這條曲繞有致的美麗長龍成了小站、乃至鐵道的特殊地景,外型亮眼,穿透感十足,與四周景物巧妙結為一體,顛覆傳統天橋的刻板印記。尤其光影的透析與建物的解構自然融合,恰如其分,形成一處攝影行旅的小小秘境。
Carol Kidd - Over The Rainbow
|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