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3 12:43:47瀏覽233|回應0|推薦1 | |
一條從緬甸西部孟加拉灣沿岸的實兌港出發,經緬甸中部交通樞紐曼德勒市,最終到達中國雲南昆明的能源大動脈,開始近距離地把中國和主要石油進口來源地—波斯灣地區連接起來。這條大動脈就是中緬石油管道,它的開工,標誌著中國“四大能源進口通道”大格局的成型。 此前,在中國東北,年輸油量1500萬噸的中俄原油管道已於去年正式開工建設;在中國西北,在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哈天然氣管道的基礎上,中亞天然氣管道單線已於2009年12月14日建成並舉行通氣儀式。加上中緬石油管道和途經馬六甲海峽的“黃金水道”,一個開通東北、西北、西南和東南四條能源進口戰略通道的大格局已然全部奠基。 資深石油戰略專家張抗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從波斯灣到實兌港的航線比到中國東南沿海近1200海裏,不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中緬石油管道開通了一個可以繞開馬六甲海峽的能源進口通道,對於中國能源來源通道的多元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繞開“能源瓶頸” 自1996年成為原油凈進口國以來,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到200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達2.04億噸,占中國原油消費總量的52%。而作為新興能源的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今年前4個月,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從去年的7.7%迅速增加到12.8%。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有關研究顯示,到2020年中國石油需求量將為4.5億噸-6.1億噸,其中進口量將為2.7億噸-4.3億噸,進口依存度將處於60%-70%之間。 目前,中國進口原油的來源地主要是中東地區和非洲的蘇丹、安哥拉等國,從海上運輸就要走霍爾木茲海峽-十度海峽-馬六甲海峽-南海航線以及幾內亞灣-好望角-馬六甲海峽-南海航線,無論如何都繞不過狹窄的馬六甲海峽—這裏的航道最窄處只有大約兩海裏寬,深度僅25米。而隨著中國原油進口量的增長,馬六甲海峽也顯得越來越擁擠,每年從這裏通過船只,從1980年的四千多艘增長到了2009年的超過5萬艘。據說,從馬六甲經過的每十條船中,就有六條是中國船。 而油輪要到達中國東部港口,即使不走馬六甲海峽,也必須走巽他海峽或者望加錫-龍目海峽。而這一帶海域同索馬裏邊上的亞丁灣一起,並列為世界上海盜出沒最頻繁的兩個海域。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運輸規劃研究室主任羅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馬六甲海峽附近海域油輪受到海盜襲擊的事件很多,因為油輪通過海峽時必須降低航速,這給了海盜可乘之機。而中緬輸油管道的修建,將大大提高能源運輸通道的安全。 舒展“能源血脈” 作為石油和天然氣的最主要運輸方式,油氣管道被稱為“能源血脈”。國家能源局《2009中國能源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油氣長輸管道建設正在跨越式發展,全國性骨幹管網框架初步形成。到2007年底,我國累計建成投運原油管道1.7萬公裏、成品油管道1.2萬公裏。截至2008年底,全國天然氣管道總長度達到3.2萬公裏。 不過,在總計不到6萬公裏油氣管道中,屬於幹線的管道只有東西向貫通全國的西氣東輸一線和二線,其中一線已經建成投產,二線工程預計2011年底全線貫通。相比之下,美國的國土面積比中國略小,油氣管道的總長度卻超過100萬公裏,縱橫密布。中國的油氣管道密度顯得較小,並且沒有南北向的幹線。這也被認為是導致2008年底、2009年冬天都發生了“氣荒”的主要原因。 兩次“氣荒”中“受災”最嚴重的西南地區,也是我國油氣管網密度最低的地區之一。而中緬輸油管道的開通就能夠起到直接彌補西南地區的油氣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