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代臣民如何廢黜國王 by 摩羅
2006/10/12 22:16:14瀏覽441|回應0|推薦2
這是我幾年前負責編輯出版《因幸福而哭泣》一本書的內容,這幾天這些文章的內容忽地在腦海中浮現,貼幾篇出來與大家分享。作者是大陸人,當時在大陸出版時被列為禁書,其中部分內容頗值得我們玩味。

作者:摩羅  (簡介:http://www.info-cul.com/molo/writer.htm)


古代臣民如何廢黜國王


古代臣民不光是遇上災害或者國王年老體衰才殺死國王,平時也可以根據國王履行職責的情況決定是繼續擁戴他還是及時廢黜他。當臣民覺得有必要及時廢黜國王時,他們就按照習俗的程式將這樣的意願通知給國王。國王得到這樣的通知之後,幾乎沒有任何辯解的餘地,他惟一的選擇就是及時執行臣民所希望他執行的舉措:自殺。
埃塞俄比亞的國王雖然位尊如神,可是,如果祭司們對他的執政感到失望,他們就會派人到國王那裡去通知說:你可以自殺了,這是神的旨意。這位國王收到這樣的通知後,必須儘快自殺。尼日利亞北部的三個土著王國中,國王一旦出現衰病現象,就有一個號稱「殺象者」的官員前來給他們執行死刑:扼住國王的嚥喉,將他掐死。在埃俄王國,如果老百姓對國王的統治不滿意,他們就派一個民眾代表團前去王宮交涉。代表團帶一些鸚鵡蛋作為禮物送給國王。這些禮物的含義是:國王您肩負執政的重任一定很累了,現在是應該考慮擺脫繁重憂勞、輕鬆地休息睡眠的時候了。國王收到這份禮物,知道老百姓已經不滿意他了。他恭敬地向代表團致辭,感謝臣民為他的健康舒適著想,然後退回自己的內室去歇息。表面上看好像是去睡覺,實際上他一進房就必須吩咐他的女人將自己勒死。整個過程很快就會完成。國王死後,他的兒子就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一樣,安安靜靜地上臺執政。這樣的習俗一直延續到十八世紀末期。
非洲埃格巴人和約魯巴人的類似做法延續得時間更長。他們直到十九世紀末期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埃格巴的國王如果沒有忠實執行好自己的職責,或者超越了自己權利的範圍,引起了人民的不滿,他的大臣就會要求他去「睡一會兒」,意思就是讓他服毒而死。約魯巴人的國王生兒子時,人們會泥塑嬰兒右腳的模型,安放在長老的屋子裡。如果國王執政不力,或者不遵守國家的風俗和法律,不尊重臣民的尊嚴和利益,一個使者就會拿著這個右腳模型一言不發地送給國王。國王知道這是要他退位並自殺,他就立即服毒睡覺,進入天國。尼日爾河流域的朱庫人辦法比較含蓄,他們如果覺得國王統治已經太久,希望國王下臺,就傳出話說:「國王病了」。他們一邊將這話傳給國王,一邊選好新一任國王。他們將選舉結果通知給國王,然後召開一個盛大的宴會。等到國王在宴會上喝得大醉,人們就用矛刺殺國王,並立即擁戴新的國王上任。
安哥拉的國王死得更加獨特。這個國家的一位酋長卡拉曾經向葡萄牙探險家詳細介紹了他參與處死國王的經過。「我們覺得應該把這位國王殺死時,就請他去與我們的敵人作戰。這時我們都跟隨他和他的家屬去打仗。如果他沒有戰死也沒有受傷,我們就一仗接一仗打下去。打了三四天,我們就突然撤退,把國王和他的家屬留給敵人。他見自己被拋棄了,就設法立起禦座,把家屬叫到周圍。他命令母親走上前去,跪在他腳邊。他先是砍掉母親的頭,接著殺掉他的兒子、他的許多妻子和其他家屬,最後殺掉他最心愛的妻子安娜庫羅。接著,國王就穿起豪華的衣服,等待自己的死亡。一個由酋長派來的軍官來到國王的宮殿,他先從關節處砍下國王的腿和胳膊,最後砍掉他的頭。隨後,這位軍官也要被斬首。」在砍殺國王時,所有的重要官員都退場,只留下這位卡拉酋長監督和見證國王的死亡。給自己的國王安排這樣殘酷的末日,看來是古代許多民族的共同愛好。
在蘇門答臘北岸的帕西爾王國,大家都不願意做國王,因為國王需要履行的職責很多,很難滿足老百姓的願望。而老百姓隨時可以要求國王退位自殺。臣民只要對國王不滿,他們就到街道上游行,高喊著「國王該死!」的口號。國王一聽到這樣的喊叫,就知道自己死期已到,於是安排王室的人將自己殺死。王位通常由親手殺死國王的人繼承。曾經有兩位歐洲探險家岡恩和賈莫裡在南太平洋地區落到了土著手裡。他們設法殺死了國王和王後並及時逃跑。那些追趕的土著在後面對他們喊話,要求他們回來代替剛剛被他們殺死的國王。這兩位文明人以為土著是以此引誘他們回去送死,可是近代以來人類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誰殺死國王誰就繼承王位,這是遠古人類社會普遍一般的的遊戲規則。在許多部落,由繼任的當選者親手殺死國王或者祭司,殺君的儀式通常就是新國王新祭司即位的儀式。所謂弒君犯上之罪,不過是中古時期中國皇帝所強加給篡位者的罪名。
由以上介紹的古代習俗可以看出,古代國王實際上是在非常嚴格的監督下履行他的王者職責的。古代的臣民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對於自己的國家和國王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相反,他們廢黜不稱職的國王比起現代人來可能更加方便。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uishuang&aid=48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