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年時代●
爬樓梯 好運動
防跌跤 最重要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 2010.06.10
高齡94歲的彭宏年老先生,今年第6度參加台北101國際登高賽,他以38分5秒成績爬完91層樓、共2,046階梯,讓許多後生晚輩瞋目結舌。富邦集團董事長蔡萬才也透露,他平常以爬樓梯健身,一次爬14層樓,而且臉不紅氣不喘。
隨建築物不斷往天空發展,不論身處都市叢林的公寓大廈 ,或居家透天厝,爬樓梯成為許多人每天要做的事。國泰醫院資深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爬樓梯是最不花錢的健身運動,也是很好的有氧運動,有助強化心肺功能、改善肌力、耐力,又可避免骨質疏鬆,以及減肥。
書田泌尿科診所院長陳明村也每天把爬樓梯當運動,他說,泌尿道結石患者利用爬樓梯時的重力及上下振動原理,配合大量喝水,也許能讓小結石順利排出!
有關節炎 不要爬樓梯
爬樓梯雖然好處多多,許多人仍有不慎跌跤的情況,而且對中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上下樓梯也可能暗藏危機,稍一閃神或雙腳一軟就有踩空或滑倒,而有關節炎毛病者也不宜以爬樓梯當運動。
簡文仁說,人體膝蓋的半月軟骨,如同汽車來令片,具有剎車緩衝作用,一旦關節退化或病變,爬樓梯的動作容易傷害膝關節及軟骨組織,更不要逞強。
簡文仁表示,如果住家在二樓以上的公寓,且缺乏電梯設備,這類長者平常在上、下樓梯時,要格外留意自己腳步 ,務必記得抓穩扶手,尤其是老人家可能有青光眼、白內障,上下階梯時難免因視線沒有抓穩,這時候如果手能適時握住扶手,比較能穩住身體。
簡文仁說,有的老人家下樓害怕跌倒,採背對著下樓方向逐一踩階梯,這種作法並不建議,因為此舉會遮住視線,挪移腳步時反而增加跌倒風險。
病人爬梯 要如何攙扶?
至於在捷運、百貨公司等公共場所常見的電扶梯,簡文仁提醒,電扶梯有一定速度,對於行動不便者,除非有旁人攙扶,否則建議改搭電梯為宜。即使是行動自如的長者,下電扶梯時也要小心,在踩踏板時要步伐穩健,寧可慢,不要急,並記得隨時抓住扶手。
家有中風或腳部受傷的長者,上下樓梯時旁人如何攙扶?簡文仁表示,行動不便者若要上下樓梯,一定要有人協助攙扶,但切忌強加施力,而是提供患者支撐與平衡的力量 。
在上樓時,可讓長者一手扶著扶手,攙扶者站在側後方的低一層階梯,並以手攙扶長者腋窩下,或扶著長者的腰帶 ,以協助上樓。
長者要下樓時,攙扶者則需走下一層階梯,站在長者側前方,同樣以手攙扶在長者的腋窩下,然後逐層下階梯。簡文仁說,這種攙扶方式,也適用於上下公車的情況。
長者爬樓梯注意事項
1.建議穿平底鞋,每個腳步都要踩穩踏階,並隨時抓住扶手。
2.上樓時,身體重心略前傾;下樓時,身體重心略後傾。
3.除非膝關節良好,可利用上下樓梯健身,為避免膝關節過度承受壓力,建議上樓用爬的,下樓不妨改搭電梯。
4.膝關節退化、受傷者,建議少爬樓梯。
5.爬樓梯時喘不過氣,或呼吸不順,應及早就醫。
資料來源:國泰醫院資深物理治療師簡文仁、
台北長庚醫院副院長謝燦堂
上文↑《熟年時代/爬樓梯好運動 防跌跤最重要》源自【20100610聯合報d2健康】
不窄不陡 安全樓梯這樣做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 2010.06.10
避免走樓梯時跌倒,首應注意樓梯走道設計,台東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羅凱凡指出,特別是家有長者或行動不便患者,樓梯不宜過窄、過陡,如果因中風導致單側無力,為方便上下階梯,建議樓梯兩側都加裝扶手。
羅凱凡表示,老年人體力、平衡感、視力、聽力已逐漸退化,雖然不少人在購屋時,多半會體貼長者住在一樓的孝親房,但仍有許多老人家需要每天爬樓梯,有關樓梯的安全設計,就格外重要。
首先,樓梯不可缺的是扶手,階梯踏面應大於一個成人腳掌長度,也就是大於30公分,以增加踩踏時的穩定度,免得梯面過小,上樓時腳後跟必須懸空,下樓梯時又須踮腳 ;每一階梯高度應小於16公分,以免長輩需抬腳加大步幅 ,多費力氣。而且每一階梯高度應相同,以便步伐協調順暢。
羅凱凡說,若樓梯走道過窄,不僅會有壓迫感且容易擦撞肢體,造成重心不穩而跌倒,建議樓梯寬度最好大於90公分以上,以方便行走,而且每一梯面前緣應加裝止滑溝或止滑條。有的家庭往往在上、下樓梯走道鋪一塊腳踏墊,他說,有的腳踏墊不具防滑功能,反而會增加絆倒的機會 。
另外,在樓梯轉角處最好有一完整的緩衝平台,羅凱凡說,有的家庭樓梯的轉角處還多一層三角型的階梯,形同縮小站立的空間,若有平整的緩衝平台,比較適合老人家行走。
當然,樓梯走道應避免堆置雜物,以及加裝照明設備,也是必要的安全措施。
上文↑《不窄不陡 安全樓梯這樣做》源自【20100610聯合報d2健康】
以下↓是書生我的『自訂文章分類』歡迎點選閱覽…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 Have a Nice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