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檢 應選全大腸鏡
將腸道看個徹底 及早發現大腸息肉 預防大腸癌
2012/11/01【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 從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到盲腸,整個大腸全長120到130公分。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只伸進腸道約60公分,全大腸鏡檢查才能涵蓋整個大腸。/圖片源自【20121101thu.聯合報d2健康】 |
| 有家族史、不多吃蔬果、不愛運動的人,是大腸癌高危險群,建議40歲以上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聯合報資料照片 |
| 藝人甄珍的母親因大腸腫瘤擴散病逝,她質疑醫師未安排全大腸鏡檢查,全案鬧上法院。醫師提醒,若要做大腸鏡篩檢,最好選擇全大腸鏡,才能將腸道看個徹底。
我們的腸道,由小腸負責消化、吸收食物營養,之後殘渣進入大腸,由大腸吸收水分,並暫時存放小腸送來的廢物,然後排出。
但不少人飲食偏向高油脂、多肉類、少蔬果,使得大腸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新增超過1萬人。但大腸癌和許多癌症一樣,早期並無症狀,現今民眾也大多知道定期篩檢的重要。
一般建議,可先做糞便潛血篩檢大腸有無息肉或癌症病灶,因為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可能造成出血,因此糞便可驗出微量的血。不過,若受檢者有痔瘡,平常就有出血現象,可能使檢驗結果產生誤差;不少民眾直接做大腸鏡檢查。
60多歲的王伯伯,選擇一般大腸鏡檢查大腸狀況。他說,過程還算好,但「檢查管子伸到腸子轉彎的地方,會感覺痛痛的。」
整個大腸,從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到盲腸,全長約120到130公分。拉直後,等於一名小學生的身高。一般的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只伸進腸道檢查約60公分,未涵蓋整個大腸。
媒體報導,因為醫師未替甄珍母親安排全大腸鏡檢查,使後三分之一大腸沒有被檢查,而未發現癌細胞,所以被病家控告。
大腸癌原因之一,是大腸裡的腺瘤息肉癌化所致,特別是大於2公分的息肉,含有惡性細胞機率高;若切除大腸息肉,可以預防大腸癌。
「最好還是選擇全大腸鏡!」書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胡煒明說,大腸息肉約歷經5到7年發展,尤其是絨毛樣腺瘤,將來癌化可能性較高,息肉能越早切除越好,以免夜長夢多。而全大腸鏡,才能了解全部大腸狀態。
早年因為病人怕痛,有些醫院未替病人做全大腸鏡,只做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這次甄珍母親的醫療糾紛,可能癥結即在此。
所以現在不少醫院推出無痛大腸鏡,透過靜脈注射鎮靜劑,讓患者睡著,減少病人怕痛的現象。
不過,醫療院所的健檢中心或門診並非對所有要求做無痛大腸鏡者都來者不拒,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者,必須先做事前評估。
上文↑《大腸癌篩檢 應選全大腸鏡》源自【20121101thu.聯合報d2健康】
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 40歲就該定檢
2012/11/01【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為了找出大腸直腸癌病變,衛生署免費提供50歲到69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不過,隨著大腸直腸癌患者年齡愈來愈輕,醫師建議,必要時,不到50歲就應做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
46歲的上班族陳先生,只有痔瘡,但幾乎不會因此出血;而且排便正常,每天總是在固定時間上大號。陳先生不久前參加公司安排的健康檢查,竟然發現有幾顆大腸息肉,「這時候發現,是幸、也是不幸!」醫師這麼跟陳先生說。
不幸,就是息肉是良性管狀腺瘤,未來有可能癌變;幸運的是,只要切除,就能大大減低息肉癌變的發生,日後只要定期追蹤,息肉有無再長出來即可。
自99年起,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開始推動50歲以上民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只要一根採便管,可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到三成。
「這樣還是不夠。」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說,有家族史、不多吃蔬果、不愛運動的人,都是大腸直腸癌高危險族群;最好40歲以上就定期檢查,選擇大腸鏡檢查,以便及早發現息肉。
一些大腸癌雖然和基因有關,但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少吃紅肉、避免菸酒,仍是預防大腸癌的基本功。
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平常生活要記得「蔬果彩虹579」原則,每天至少吃5份蔬果、最好女性能攝取7份、男性9份蔬菜、水果,多運動促進腸道蠕動,才是保腸之道。
上文↑《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 40歲就該定檢》源自【20121101thu.聯合報d2健康】
肚悶、頻尿… 當心大腸憩室炎
2012/11/01【聯合報╱麥振銘/彰化秀傳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 大腸憩室指大腸表層凹陷造成囊狀結構,主要是腸壁肌肉層弱化,壓力增加,於是大腸壁突出,造成憩室。圖/麥振銘醫師提供 |
| 47歲的林先生近幾個月常常覺得腹部悶悶不舒服、小便解不乾淨及頻尿,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但到附近的診所就醫,吃了幾天藥之後,症狀並未改善,並開始腹痛及發燒,最後只好到醫院掛急診。
院方安排他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他的乙狀結腸靠近膀胱處,有嚴重的大腸憩室炎合併化膿,其頻尿原來是嚴重發炎刺激膀胱導致,於是留他住院接受靜脈營養支持及抗生素治療,病情才獲得改善。
所謂大腸憩室,是指大腸表層凹陷造成囊狀之結構,主要是腸壁肌肉層弱化,再加上年紀漸增,大腸壁變厚,相對地大腸容量減少,所以大腸內壓力增加,於是在大腸壁突出,造成憩室。
舉例來說,就像柏油路經過多次重力擠壓,開始出現坑坑洞洞,大腸憩室就類似柏油路面上的坑洞。而憩室炎發生的原因,可能是糞便卡在憩室內,進而對憩室內粘膜產生慢性發炎,久之造成穿孔,甚至出血等問題。
如果發炎或合併化膿,初期有可能出現小便解不乾淨、頻尿等問題,容易讓患者誤為泌尿道感染,跑錯科看錯醫師。
一般而言,大腸憩室症患者年齡都大於40歲,40歲以上約5%有大腸憩室,但85歲時,幾乎65%都有大腸憩室,發生原因以老化、缺乏高纖飲食、缺乏運動及經常便秘有關,男女比率差不多。
大部分大腸憩室症患者平時無症狀或僅是輕微症狀,如間歇性腹痛、腹脹、食欲不佳、排便習慣不規則;若發生急性腹痛、發燒、頻尿或解大量血便,可能局部發炎擴散,嚴重者產生廣泛腹膜炎及敗血症,有生命危險。
憩室炎治療,主要以靜脈注射抗生素及營養支持,讓腸道休息及提供體液及電解質。但急性的憩室炎合併腹膜炎時,就要懷疑是否有膿瘍產生或造成腸穿孔,這時必須考慮外科引流或手術切除。
大腸憩室一般並不會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建議民眾增加纖維質攝取、多喝水、有排便感時立即行動,一旦有出血或嚴重發炎症狀出現時,一定要盡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上文↑《肚悶、頻尿…當心大腸憩室炎》源自【20121101thu.聯合報d2健康】
以下↓是書生我的『自訂文章分類』歡迎點選閱覽…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 Have a Nice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