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骨質疏鬆症》年紀+不良生活習慣…
2009/06/12 21:33:21瀏覽1148|回應0|推薦20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喝咖啡,很容易就讓人
聯想到「浪漫優雅、閒情逸致」。

尤其是假日的午後,少了咖啡的下午茶,
整個氣氛…好像缺了點啥,不對味兒了。


然而世間萬物的道理大抵如此,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過猶不及適可而止

  少了咖啡,生活不對味兒;
  喝得太多,對身體也不好。

一天一杯咖啡,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可望降低。

但是一天超過五杯,就算過量了。
以前就聽聞「咖啡喝多了,會得骨質疏鬆症」。


  如今報載年輕女子因長期熬夜酗咖啡
竟然提早罹患骨質疏鬆症

若有抽菸、喝酒、喝過量咖啡、長期熬夜、
缺乏運動
…等不良生活習慣
便是骨質疏鬆症高危險群

最好抽空到醫院做個檢查,提早發現,早期治療。


造成骨質疏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年紀,根據統計,
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約有兩成罹患骨質疏鬆症

因此步入中年的族群,更應該適時補充維生素D

也要常到戶外走動、活絡筋骨喔!





熬夜酗咖啡32歲女跌斷手

生活不正常 骨鬆找上身

抽菸、喝酒、不運動 也是高危險群

【20090610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記者蘇健忠/攝影【20090610聯合報d2健康版】


台南市一名32歲女子長期熬夜,又「酗咖啡」,上個月走路摔倒,她用右手撐地,手腕的橈骨卻應聲
碎裂。


醫師表示,患者應該是生活不正常造成的骨質疏鬆症,如不及早補充骨質,年紀愈大困擾愈多。


這名女子從事設計工作,經常熬夜畫設計稿,為了提振精神只好喝咖啡,一個晚上得喝上好幾杯,不喝就沒精神。


而且因為工作很忙碌,常常在椅子上一坐就好幾個小時,很少曬太陽,也機會到戶外運動


上個月她與家人外出,在斜坡上不慎跌倒,整個身體向前趴倒在地,她直覺反應用右手撐地,右手腕卻應聲發出聲響,她感到劇痛不已,到醫院急診才發現手腕的橈骨因為撐地的動作而碎裂骨折,經過手術釘鋼釘,目前仍在復原中。


郭綜合醫院家醫科主任吳俊鋒表示,女性在停經後,因荷爾蒙的影響,骨質會快速流失,年輕女性除非有特殊疾病,例如甲狀腺問題、風溼免疫疾病等,否則不應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


經檢驗,這名患者骨質密度比正常年輕女性低很多,才會用手撐地就骨折,一般年輕女性不可能發生,但患者過去並沒有特殊疾病,認為應該是長期的生活不正常造成。


吳俊鋒說,造成骨質疏鬆,年紀是最主要的原因,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約有兩成罹患骨質疏鬆症


年輕人也可能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骨鬆,包括抽菸、喝酒、過度飲用咖啡、熬夜、缺乏運動等。


但年紀輕及早發現補充鈣質等,仍有機會恢復骨本,如果不注意,到年紀大骨質情況會更糟糕。


上文↑《熬夜酗咖啡32歲女跌斷手》
取自【20090610聯合報d2健康版】



骨折渾不知 17萬個她當腰痠

【20090610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家裡的婆婆、媽媽,會不會一摔跤就骨頭斷了?她們可能有骨質疏鬆症,醫師提醒,骨鬆高危險群應特別注意。


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魏志定指出,台灣一年有1萬名65歲以上婦女發生髖骨骨折,而她們發生脊椎骨折機率為20%,總數約25萬人。


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也指出,僅有1/3脊椎骨折患者被診斷出來,這代表台灣約有17萬婦女,發生脊椎骨折渾然不知以為只是腰痠背痛


魏志定表示,骨折可以開刀治療,但年長婦女,卻可能引發後續問題;例如,短期臥床造成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後來演變成長期臥床,或痰液卡在喉部,甚至需要氣管插管治療。


骨鬆的高危險族群,魏志定說,包括有骨鬆骨折家族病史、體重過輕(身體質量指數 BMI小於20者)、40歲以前停經婦女,最好提前用藥。


而長期使用類固醇、甲狀腺或副甲腺機能亢進、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易因疾病關係導致骨鬆。


骨鬆引起的骨折,過去有口服骨鬆用藥,健保從本月起有條件給付治療骨鬆注射液,有脊椎或髖骨骨折的停經後骨鬆婦女(BMD T score<-2.5)可給付,一年打一針,一針1萬2千多元。


上文↑《骨折渾不知 17萬個她當腰痠》
取自【20090610聯合報d2健康版】



骨鬆 莫忘天天鈣+D

【20090610聯合報╱朱唯廉/振興醫院骨科部醫師】


骨質疏鬆沒有明顯徵兆,民眾常因而缺乏警覺,很多病患因外力或跌倒骨折,才發現骨質已嚴重疏鬆,因此骨鬆也常被稱為健康「隱形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便將骨質疏鬆症列為全球第二大重要流行病,需藥物治療與追蹤。


治療骨鬆,以口服藥最普遍,也是台灣第一線用藥,可預防脊椎及髖骨骨折,且男女適用。


患者只要合併有骨質疏鬆症引起的脊椎壓迫性或髖骨骨折,即可透過健保給付使用。


骨質疏鬆病患使用口服藥所產生的副作用,通常較輕微且大部份是暫時性的,最常見副作用為噁心、嘔吐、食道灼熱。


而針劑類藥物為了拉長使用間隔,改以一次投與大劑量,這樣的治療方式在臨床上較常發生急性期反應,類似感冒、發燒或骨骼、肌肉疼痛持續好幾天的
狀況。


有報告指出發生的比率高達三成,對於年紀較大的骨鬆病患會是較大的負擔;有些醫師為了避免患者因為施打針劑所產生的疼痛,會建議病患打針前先服用止痛藥以減緩不適感。


骨鬆是慢性病,所以沒有所謂一劑注射就一勞永逸,即使使用長效型的針劑,病患還是要記得每天定期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如此才能使骨鬆治療達到最佳的效果。


藥物的補充和每日鈣質攝取是相輔相成,很多病患認為只要擇一服用即可,這是不對的。


另外,維生素D也對骨骼肌肉系統功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一旦維生素D不足,對肌肉及神經系統功能都有影響。


近來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人體內維生素D都明顯不足,這結果也可能與現代人癌症罹患率越來越高有關。


因為有研究顯示,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較低者,罹患癌症的比率明顯提高。


另外,孕婦缺乏維生素D也容易有子癇症,屬致命性的孕期高血壓,專家呼籲現代人每天應該補充800-1000IU的維生素D


骨鬆患者不論選擇什麼藥物或劑型治療,千萬記得要定期每日補充鈣片及維生素D;而且一旦開始治療,更重要的是要聽從醫師指示,持續用藥物治療,不可自行停藥,才能預防再次骨折。


※延伸閱讀》
      ‧骨鬆患擅停藥!骨折風險增

      ‧用藥預防骨鬆 礦化反易骨折


上文↑《骨鬆 莫忘天天鈣+D》
取自【20090610聯合報d2健康版】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Have a Nice Day!!


( 知識學習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os802&aid=3037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