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言文和白話文不小心打了一架
2017/09/13 07:49:10瀏覽4869|回應28|推薦13
引用文章名家論壇》唐湘龍/文白之辯:不恨中國 如何台獨

  關於唐湘龍先生大作,小老兒一向景仰的很,常常看到脖子酸。脖子酸是有原因的,因為小老兒膝蓋有傷,實在跪不得,於是乎只能"仰讀",從此就得了脖子酸的症頭,真害!

  唐先生的政治見解一向精闢,不同於其他的政治觀察者,只是這篇大作,真的讓小老兒"跪"的一塌糊塗,兩腿發軟,傷腳啊!沒想到連唐先生也有迂腐不堪的一面,文白之爭枱面下的角力,或許如唐先生所言,沒有置喙的餘地,但是對於文言文的功能,則是不敢苟同。

  中國的古典文學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他是全世界的非常非常重要文化資產,世界上有幾個民族能像我們擁有三千多年的文學著作積累,而且至今仍然有人可以直接閱讀,不多,真的不多。然而這種重要的文化資產卻因為時間和文化推演的關係,實際上文言文早已死亡,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再使用文言文,而且也沒有文學家使用這種文學模式創作,要不然唐先生可以考慮用文言文的方式來撰寫他的專欄,那麼讀者會認為唐先生學問淵博,還是不知所云,結果將會證明一切。在現實生活裡,其實我們早已抛棄文言文,改而擁抱白話文,或者是使用現代語文(現代語文這個名詞其實比「白話文」更加貼切明瞭),只是多數人不願意面對這個問題。

  閱讀文言文實際上非常非常困難,困難到一般人根本無法想像,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三十幾年前柏楊翻譯資治通鑑時,有幸能夠和柏楊一起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活在古文裡,那時才驚覺文言文的艱澀難懂,「稍加訓練即可閱讀上千年古籍」,這是一句騙的話,如果有人有興趣體驗的一下,我可以提供方法,就是我們相約在誠品,從書架任選一本書,翻開一篇文章,看看誰能完整無誤的閱讀解釋出來,咱們可以看看全台灣有幾位「高手」,可以辦得到。千萬不要以為隨便找一位「國文老師」就可以辦到,當年師範大學的教授群們,不知有幾位博士和碩士,結果翻譯出來的資治通鑑大伙可以去翻翻看。當年和柏楊一起工作時,常常都在討論資治通鑑的艱深難懂,柏楊就感嘆說:哪天你再和別人討論文言文時,如果有人再提出「稍加訓練即可閱讀上千年支古籍」這種說法時,你可以拿我當例子,說柏楊讀了一輩子的文言文(當時柏楊已經七十歲),翻譯資治通鑑時還不是錯誤百出。

  更嚴重的錯誤:閱讀文言文,有助白話文的讀寫能力。至今仍然沒有人提出科學論證,證明閱讀古文,和使用白話文能力的相關研究,都是「想當然而」的一廂情願說法。希望有人可提出實證的研究證明,小老兒不懂的是,台灣滿坑滿谷的「古文專家」,為什麼沒有一個肯花精神做個研究,告訴我們閱讀多少的古文可以幫助我們白話文的使用。是我們不認真看待這個問題,還是沒人搞懂這件事,如同古人認為地根本就不是顆「球」,而我們現在都知道地其實是顆球,我們也稱他為地球,這不就是個美麗的錯誤嗎!?

  我們應該悲哀的是,中國人運用白話文近百年的歷史,經過許多文化衝擊,知道要翻譯其他語言的著作,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加知識、學習更多的民俗風情,可以我們有用同樣的方式和角度看待自己民族的作品嗎?其實是沒有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前些日子重讀封神榜,說實在的,故事真的充滿奇幻的神秘色彩,可是原著讀起來無趣難懂(看倌可以笑我語文能力太差沒關係),滿地的:有詩為證,讀了幾段,實在是痛苦,只好一見就跳……,要不然真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讀完,三國演義也有同樣的問題,在這裡請教大家,還有幾個人有讀過下例四大名著的原著:西遊記、封神榜、三國演義、水滸傳。多數人可能都是看漫畫、電視劇、電影、動畫,為什麼?因為易懂有趣,不斷的有人重拍這四大名著,為什麼沒有人翻譯或完整的改寫這些名著,刪去沒意義的部份,用現代化的小說結構,將這些書推向另一個高峰。這是我們這個民族一直都無法突破困境,至今我們仍然死抱四書五經,沒有人有能力把他們推向更高的文化高峰,讓我們的民族精髓再進化,只能永遠的待在山峰下,告訴仰望山峰的世世代代子孫:我們曾經擁有多麼厲害的祖先,他們的文學造詣橫掃全世界,無人能敵,但是曾經都只是曾經。後代子孫不肖,幾十億的中國人有幾本傲視世界的現代著作,有誰能給個答案,中國人發生什麼事,如同高行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請問有幾個人讀過,我們真的有正視自己民族文化嗎?

  讀幾篇古文不會提升什麼文化素質的,少讀幾篇古文也不會有損你的語文能力,如何讓我們的語文可以更精確的表達和敘述才是重點!

  今天我們希望學生讀袁枚的祭妹文,希望學生學到什麼,古文的優美嗎?還是袁枚的悲,和他想念妹妹的真摯感情,前者真的那麼重要嗎?後者則是大家一起挨板子,為什麼沒有人把這麼好的文章翻譯成現代語文,是我們遺傳基因變差了,還是我們根本沒有搞清楚究竟讀祭妹文的重點是什麼!?

  至於把文白大戰指向「去中國化」,則是議題模糊的起始點,於是這個問題再也不是個單純的問題,可悲!大家一起迷失方向吧!

  文白大戰,一句話形容:嗚呼哀哉!不知所云!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ster&aid=108564043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4 10:13
那是文字勘誤訛脫衍倒之類吧,糾正注釋錯誤不是標校本的工作。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4 10:06

西遊記—讀過,

三國演義—讀過,

水滸傳—讀了一點,不喜,

封神榜—讀了一點。

三國演義乃是以淺顯的文言文寫成,其他三部都是白話文。三國演義這種文言文,讀來應該沒問題吧?

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濛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

上面這段採自西遊記,需要翻譯嗎?或許有人會問:何謂祖脈?何謂來龍?何謂鴻濛?我以為這是注釋問題,同一事物,隨時間流轉,有不同稱謂,古時曰柰,今曰蘋果,古曰荏菽,今曰大豆。這似不能怪罪文言文。

至於有詩證曰云云,我也很少,蓋我急著要看故事,詩什麼的,管它形容得天花亂墜,也是跳過。

至於讀白話文,我想請教:讀白話文可以學到什麼?
老譚(loster) 於 2017-09-14 10:14 回覆:
你讀的課本都是用白話文寫的, 請問你學到了什麼?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4 09:54
胡三省《通鑑釋文辯誤》十二卷,糾正當時流行的史炤、偽司馬康二
家《通鑑釋文》。陳景雲《通鑑胡注舉正》雖然僅有一卷,但可以證
明胡三省《資治通鑑音註》的錯誤並非無人糾正。

真奇怪啊,版主不是和柏楊一起翻譯過《資治通鑑》,怎會連《資治
通鑑》注釋的歷史都不知道?講出「就算有人發現註解有錯, 往往也
是將錯就錯, 沒人敢動」如此無知的話?
老譚(loster) 於 2017-09-14 09:58 回覆:
當時胡三省的勘誤都已經整合到中華書局的校標本內, 但是錯誤還是很多, 如果你不翻譯, 根本就不知道註錯了, 因為我個人閱讀時, 自認為懂的, 就會略過註解, 事後發其實自己根本會錯意.
老譚(loster) 於 2017-09-14 10:11 回覆:
這也是為什麼柏楊和我為此感概萬千, 翻譯過程中, 不斷有讀者指出翻譯錯誤, 但是讀原著時就是會誤判其中的含意, 有時是行文太艱澀, 有些傳抄時前後語意連貫的問題, 尤其是古文, 常常沒有主詞, 造成非常多的誤判.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多數的古文著作必須翻譯, 和注入新血的最重要因素, 古文不是不好, 而是距離我們太遙遠, 文字太過簡略, 造成解讀的困難.
能夠流傳至今的古文, 都是萬中選一的好文章, 我們如何讓更多人了解這些好作品, 最直接的方法, 就是翻譯, 別無他法, 不然終會被時間淹沒.
沒想到, 救人的被誤會成凶手, 真是嗚呼哀哉!

Andylove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4 09:19

古文就留給喜歡的看, 不用所有的中國人都讀, 實在沒必要.

-----------------------------------------------------------------

老譚先生,你说的有道理,但每个中國学生都必须通过这道训练手续,让他们聪明点。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4 09:18
>>就算有人發現註解有錯, 往往也是將錯就錯, 沒人敢動,

又在說笑了。王弼、杜預、郭璞等人的經注,都是前無所承,
突然冒出來的嗎?還是為了糾正前人注解,而作的新注呢?
老譚(loster) 於 2017-09-14 09:27 回覆:
別的書我不知道, 資治通鑑的註解就錯誤很多, 舉個例子: 楊玉環(楊貴妃)生病, 必須吃莬絲子, 你可以去查一下, 書中是如何註解.

Andylove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4 09:09
老譚先生,你生气了,是吧?!消消气,老哥哥。
学习因兴趣而效果不同。
我很喜欢文言文,很喜欢背古文,所以資治通鑑难不倒我。
你很可能不喜欢文言文,记不住文言文,所以每一篇文言文对你来说都是新的,資治通鑑让你艱澀難懂。
在学校学习各种不同的科目是为了让学生更聪明,不是为了将来能否使用。
老譚(loster) 於 2017-09-14 09:24 回覆:
可惜你當年沒能參加翻譯資治通鑑的工作, 否則將會使得翻譯的工作簡單許多.
其實我不是生氣, 而是感到難過, 為什麼那麼多人堅持要學生讀那麼多古文, 真的有必要嗎? 其實大多數的古文都不適合孩子讀, 教了也只是硬塞給學生, 一點意義都沒有, 舉個例子: 陋室銘, 根本就不適合孩子讀, 要真的懂, 人生不經幾個風霜, 沒有一點年紀, 怎麼會了解其中的深層含意, 當年孩子的老師要求孩子背書, 孩子哭著背不出來, 因為背誦記憶能力不好, 我當時立即背出這篇文章, 然後告訴孩子, 背不起來沒有關係, 爸爸當年就是全班最後一個背完的, 這篇文章就太深奧, 背會了, 你的國語不會變得比較好, 爸爸背下來了, 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Andylove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4 08:0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老譚先生,这首诗艱澀難懂吗?它可是标准的文言文!
老譚(loster) 於 2017-09-14 08:57 回覆:
唐詩宋詞幾乎無法翻譯, 這是中文非常特殊的地, 但是不代表其他的文章不需要翻譯, 如果哪一天出現一位天才可以翻唐詩, 那時又有什麼不可以.
只因為這樣我們就要永遠把自己鎖起來嗎? 有必要嗎? 我前陣子才看完李清照的詞選, 那麼你覺得我看不看古文呢?
不要誤把馮京當馬涼, 我的看法一是讀古文和書寫讀白話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 二是很多古文需要翻譯注入新血, 我們的文化才會有更高的高度, 第三古文就留給喜歡的看, 不用所有的中國人都讀, 實在沒必要.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4 08:05
陳澧《東塾讀書記》說:「地遠則有翻譯,時遠則有訓詁。」
第一本白話翻譯《四書本義官話》強調先明白書上的意思而後才能背誦,是
給兒童啟蒙用的。清末的傳教士仍然強調背誦經典的必要。
版主您的意思卻是說,翻譯成白話文以後,文言文就可以束之高閣了?


為什麼中國人一直不肯將那麼重要的古籍翻譯成白話文?
版主有多少年沒逛圖書館和書局了?現在的古籍今譯多到令人眼花撩亂的地
步。說真的,我認為單純的古籍今譯都是一堆廢紙,重點在注解、解說。
老譚(loster) 於 2017-09-14 08:49 回覆:
近年來逛的少, 因為越老越懶, 不過讀過幾本, 感覺現今的翻譯仍然相當死板, 文字沒有感情.
其實古文裡有許多的註解根本就是錯的, 就算有人發現註解有錯, 往往也是將錯就錯, 沒人敢動, 這就是我們奴化基因, 大文學家的註解誰敢改......

Andylove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4 07:57
中学学古文时,我觉得文言文很容易理解,資治通鑑也很容易阅读,为什么这个老譚认为文言文艱澀難懂?
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都是文言文的精华,四字成语就是标准的文言文。
这个老譚很让人费解!
老譚(loster) 於 2017-09-14 08:45 回覆:
你認為簡單, 那可能是你有語文的天份, 更或許你只是一知半解, 不知道自己其實根本沒有讀通, 標準不同沒有什麼可辯解的.
但是偏偏老譚又老又笨, 讀古文總覺得艱澀難懂.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4 06:35
只翻譯過一次以後,中國人就再也不敢翻譯第二次?一大早起來就看版主在說笑話
佛经为何须要重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4e57b010095um.html
老譚(loster) 於 2017-09-14 06:48 回覆:
謝謝你的指導, 經略為拜讀閣下引述的文章, 這才發現自己對於佛教的了解太少, 胡亂舉例, 真是亂扯一通, 不過仍要感謝閣下的提醒, 藉此增長知識. 感謝再三.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