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4/19 10:25:58瀏覽6801|回應5|推薦1 | |
防雷線,未觀賞劇者勿入!! -----------------------------------------------------------------------------------------------------
不知道有沒有人觀察到片頭和片尾都出現同樣的符號,讓我不禁靈光一現,有可能是代表微波或電磁波的波長、振動頻率和動能(還請專家不吝指教....這讓我想起許久以前學過的物理,如果能力再強一點,後天機緣再好一些,我應該會走理科這條路或當上科學家才是),這點就顯示這部日劇劇組的用心,搞不好之後每一集都會有關鍵的物理學符號和公式,如果是的話那就太棒了!! (這麼短的片尾,導演還特地給這公式特寫...) 專業心得文時間(原文詳此): 在此非常感謝PTT Victory2大的補充解釋,果然導演是有用意的(突然覺得他應該頒個榮譽獎給我,因為我看這麼認真仔細....XD),列示轉貼其對於公式的說明如下~~ 物理背景的人來幫忙說明一下物理: 其實那條公式是用來計算微波進入物質時,微波能量減半的穿透深度。 可以參考這個網頁。 這網頁中的Equation 4就是片中引用的公式。 D:微波能量減半的穿透深度 f:微波的頻率 Epsilon_r(希臘字母):物質的相對電容率(也叫介電常數),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tan(delta):耗散因子,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所以如果以水為例(反正人體組成很大一部分是水),就可以算出微波大概可以穿入 人體一公分左右能量才減半(請參考上述網頁的Figure 8)。 所以只要起始能量夠大,把眼球和皮膚煮熟不是問題,但比較難達到內臟。 (話說回來,有用過微波爐的人從經驗就可以感覺到這件事了。XD) 物理是很有趣的,歡迎大家和湯川教授一起來享受物理。XD 感想:這一季反將艱澀的物理簡化,引用生活中的常例,個人是覺得可以更貼近一般人,反而是很大的進步。 Eureka 2: 請拿本季和前季的片尾曲片段做比較,前者幾乎公式是暗的不發光,代表岸谷還需要時間繼續跟著湯川走,才能理解湯川和調整自我,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當然得不到湯川好臉色,這點吉高詮釋很到位,這裡很明顯預告後續發展的走勢,到最後公式才會真正發光,期待後續發展;後者很明示內海就是湯川的知心人,湯川走過的路和留下的公式只有她發現,而且從頭到尾閃閃發亮,兩個人簡直是絕配,表面上湯川吃定內海,但實際是內海吃定湯川,兩人互動實在很妙!! P.S. ◎跟我一樣略懂數學或喜歡數學的人一定會發現到一點,為何本季片尾後段岸谷踢起來的數字是X,而不是其它公式或符號呢?這是代表函數的變數,很另類的幽默,對湯川這個人物來講,可把他比喻成一種既定的函數,當XYZ等變數投進去,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岸谷對他而言就像是一個變數,讓我太期待後續兩人的互動了!! ◎首播當日(2013.4.15),正好是對函數F(X)有重大貢獻的數學界莎士比亞尤拉大師(Leonhard Euler) 306歲誕辰,他同樣也是物理學家,當日Google還特製首頁動畫紀念(詳此),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精心安排呢?
這一集湯薰的收尾堪稱一絕,讓我一想起自動在心中repeat無數遍,而且會心一笑,以湯川的個性做到這樣,應該是算告白了,後面還很認真解釋這鍺對健康有療效,離開時自以為得意的笑容,讓我整個捧腹大笑,這段非常突顯湯川這個人物的特質,又巧妙用鍺和主題相互輝映,都是健康磁波的相關物品,這是我最喜歡這集的地方。 P.S........ ◎湯川桑,你送這麼大塊的鍺應該已經比鑽石還貴了....XD ◎點圖可見此段影片....
編劇降低解題難度突顯連崎和湯川的對手戲是瑕不掩瑜,只是有些可惜了大澤的好演技.... 然而在重點關鍵處還是有發揮出來,例如後半段連崎對正在商量要如何應對湯川和岸谷的妻子和教團幹部們說的一句話:「那就用強大的送念讓他們感受吧....」,這時的表情和語氣就已經很明顯表現出他早在懷疑這些人在搞甚麼鬼了,其中還夾雜著「就讓這件事情就此解決」的複雜心態。除此之外,還有時常有的沉思表情,大澤的演技確實把這個角色的無奈和孤寂感詮釋地很透徹。
我一直在思索為何不將聖女的救贖原著改編成電影的可能性,雖然還沒有時間看完這本書,但也略知這是眾所注目之所在,原先是假設基於電視劇男主角的立場較鮮明,若以這本書草薙出場機率大幅提升的情況,於收視率的考量上,是否會模糊掉男主角的角色定位,仍是一個問題,直到看了這一篇網友中肯所言,才領略到箇中原因,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 P.S.個人覺得此篇版主相當有遠見,早在三年前就已預見現今第二季電視劇的走向,內海的確被調去美國,現在的岸谷能否撐起以後每一集仍是個問號,我想我一定會再找時間好好拜讀這本書..... 當我在看解題的那一段的時候,身為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會突然覺得很奇怪,怎麼突然伽利略手上就有可以寫出文字的東西,這或許已經是過去第一季大家習以為常的慣例,但對照寫出的字跡實在像極了用白色粉筆寫出來的結果(當然,如果我是負責做劇組道具的人,一定會做其它不只是用螺絲釘的安排,讓畫面顯示地更流暢)。後來體會到這是劇組的一個巧思設計,如果懂基本物理常識,會知道這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固體互相磨擦後,都有留有磨擦痕跡,甚至還依不同金屬和硬度而有不同種顏色,如果以自己是像伽利略這樣的一個人物,理所當然會認為隨手拿起螺絲釘,劃在任何一個地方上都會有痕跡,這樣的動作就非常像是伽利略會做的沒有錯。然而,如果要替劇組自圓其說的話,又或者,他只是剛好拿比乾掉油漆還硬的螺絲釘去割劃,就能夠寫的相當順罷了。 Eureka 7: 如果有看過這海報的人應該會有疑問:「為何四月伽利略是怪人,到六月映畫版是天才?」,看完第一集的感想是,可以預見之後湯川會繼續保持他有別於以往的冷面吐嘈的搞笑形象(看來會陸陸續續被岸谷給激出來...),這種偶爾天外飛來一筆,時而連珠砲似的吐槽風格,放在怪人伽利略身上,出乎意料地合適,簡直是火力全開,過癮!!!(請詳此處)到了映畫版,或許就會回歸完全的論理理性,一本正經地推理了。
關於這一季湯川的造型,個人是覺得是福山花心思之後的結果,由年輕時的花俏改為中規中矩,但絲毫不影響他的帥氣,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不如以往,但試想六年之後的湯川教授,該是要成熟一些了吧!從他應對岸谷的淡定,看起來都像是多了六年的歷練,若還跟以往相同,那就一點意思都沒有了,連內海薰都變得更加成熟老練有魅力,男主角沒改變也不太自然,不是嗎? Eureka 9: 這是後來我又再反思的一點,補在這裡,這一季展現了比上一季還更人性的伽利略角色,其實只從頭看一遍的我,可能觀察還不夠深入,很多時候要靠回想才能發現更多東西,要認真探討起來,其實很多點可以說,我一直很介意這一集的一幕,那就是湯川第一次體驗送念之後,回到KEK,把實驗儀器關掉,回想真的感受到微波熱,而沉思的那一瞬間,為甚麼怪人伽利略會有這樣的舉動呢?依我的感覺,因這一季開始有陸續改編東野圭吾的"伽利略的苦惱",這意味這個伽利略會比上一季還來得更像一般人,他會開始面對內心那一塊非理智的部份,相較於電影版嫌疑犯X的獻身的過於理智殘酷,他會開始內心交戰,審視他過於理智的思維模式,我不敢說這是否是好的改變,但起碼會顯露出不同的湯川學,尤其是面對跟他近乎一樣自我的岸谷,從這角度來看,是不是又可以符合他被岸谷說服要實證假設時的那句話:「我現在明白草薙為何把你推給我的原因了。」了呢? Eureka 10: 接續Eureka9,個人認為岸谷說服湯川要對於他的實證做假設的那一段,是很有意思,值得玩味的一段,在那之前湯川有直接丟報告要岸谷去找科搜研解釋,仔細再想深一點,這不就透過這段代替觀眾詢問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而這是這部伽利略系列日劇的重點,也是區分其它本格推理劇的最大差異點,甚至還和後面湯川吐槽岸谷的那段料理師和營養師分工合作論,相互前後呼應,到現在我才想出來,真的是有點太遲...那就是:「刑事科案件若碰到要以科學解釋可疑之處的,不是可以找科搜研就好,那還需要像湯川這樣的人作甚麼?」,我想答案是很明顯了,透過岸谷說服湯川的那段話,當然是「以物理原理對超自然現象加以假設,並進一步實際驗證」,難怪內海會被調去美國專門研究這塊.....XD 所以湯川先生自然只要專注處理這塊才是王道,就看觀眾們有沒有發現到這弦外之音了。
破功看了這一集,等我熬完這不到四個月的地獄後,再來追看後面幾集,會一下湯川學。 P.S.「Q.E.D.」代表「證明完畢」的意思,有興趣可看這裡WiKi的解說,另外也補充阿基米德的名言「Eureka」,也就是「我發現了!!」。
(在此非常感謝就是愛福山雅治的分享,造福了沒第四台可看的我~~) 另外,補充緯來日本台播出時間如下: 自4/20起每周六(晚) PM 10:00 首播, 隔日(早)AM 8:00、(晚) PM 7:00重播,有興趣者可準時收看。 還請引用此篇的網友們註明出處,感謝配合!!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