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及資料來源:網路 (意思就是不素我寫的啦......小甲蟲注)
所謂“和刻本”(Japanese Edition of Chinese Classics)即指日本明治維新以前,主要是江戶時代(1603~1866年)大批翻刻的中國漢文書籍而言。中國古時稱“日本”為“倭”,日語則用發音與之相同的“和”字代替,日本人自稱是“大和民族”,因此日本人翻刻的漢籍,稱為“和刻本”。和刻本的特徵之一是江戶時代的和刻本多數已經附加了日式讀法的“訓點”。特徵之二是多附有日本學者之序跋。
沙漠、駝隊,西方,夕陽西下,背負的是鮮豔的絲綢,這是古代的絲綢之路;大海、船隊、東方,旭日東昇,運載的是飄香的書籍,這是古代的書籍之路。九日,浙江寧波天一閣博物館珍藏的五十餘種和刻本珍貴古籍首次展出,第一次以實物的形式向公眾揭開了持續十五個世紀之久的中日“海上書籍之路”之謎。同時也以新的證據表明,寧波作為這條文化傳播線上的起點站,對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據介紹,和刻本是指日本翻刻的中國書籍和日人編撰刊刻的書籍的統稱。天一閣目前藏有各類和刻本百餘種,以距今三百多年的江戶時代中期以後翻印、刊刻出版的書籍為主。這些珍貴書籍分別由別宥齋、蝸寄廬、伏跗室及樵齋等甬上藏書樓後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捐贈,以前一直珍藏在書庫中,從未對公眾展示過。這些和刻本包含了大量的歷史資訊,為研究中日“海上書籍之路”提供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實物依據。
天一閣所藏和刻本中,除傳統的經、史、子、集和文學類的作品外,還有介紹日本的地理、地圖、人文歷史、醫學、語言學類的書籍。這些書籍曾在歷史上對日本文化和現代化進程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其中有專家研究發現,一八五六年由寧波華花聖經書房出版的《地球說略》一書傳到日本後,在明治初年一度成為日本學校的世界地理教科書。
第一位提出“海上書籍之路”概念的浙江大學王勇教授認為,和刻本是中日之間存在“海上書籍之路”的直接物質證據,從南朝到近代之間的一千五百多年的時間裏,中日“海上書籍之路”從未間斷過。
據統計,僅一八四0年至一八五五年的十六年時間裏,通過“海上書籍之路”運往日本的書籍就達三千四百零七種。寧波港是中國書籍向日本、朝鮮及其他東亞國家輸出的主要始發港口,客商從中國各地搜羅來的書籍都集中寧波港後,起航運往日本長崎、大阪等地。
不少專家也指出,在宋代以前至日本江戶前期,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主要從中國輸向日本。中國書籍大規模的、持續的向日本輸入,並且在日本迅速翻刻流傳,這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少有的。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年代初,近代中國開始向日本學習交流,傳播的主流發生了變化。(小甲蟲: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