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6 08:25:26瀏覽1014|回應1|推薦34 | |
老梅石槽 盛夏的七月,清晨五點多,天色已透亮,星期天一大早,太座臨時起意,望能至北海岸一遊,於是在匆匆吃完早餐後,便上建國高架橋,由重慶北路交流道下,經承德路一直向北開,經北投、關渡,在未進入淡水前,就轉登 輝大道行去,時逢清晨,太陽才剛要露臉,也不覺得特別熱,路上行人稀少,一路開來也很順暢,心情是愉快與期待的。 車行一段時間後,來到白沙灣,下得車來,太陽已升,晨曦耀眼,已不能直視,溫度也隨之升高,但因海風陣陣,倒不覺得悶熱,只是一路行來,空無一人,遊客中心,室外桌椅未整,有點殘敗、荒涼之感,沿小路往下走,來到海邊,總算看見幾位散客,與茫茫大海相比,卻是清寥,沙灘倒是柔軟,但不是白色,不知因何得名,閒逛一會兒,便轉往下一個目標了。 車行一陣,〝老梅公園〞路標映入眼簾,東彎西轉,才看到入口處,迎接我們的是,沿山坡而建的長長木梯,和已然炙熱的艷陽,前方是大片的沙灘,似乎延綿無盡到山腳,一片青黑的岩盤 ,就鑲嵌在旁,在陽光下,閃動著透亮的光,岩盤前,則是大海,也非平靜,長浪之下,在石槽前留下波的白潮,遠天則是湛藍異常,白雲團團朵朵,整各老梅石槽在海天之間,放出吸睛的景。 下階梯後,首先接觸到的是沙灘,質地柔細,呈黃或黑色,一排排、長條狀的石槽,就在沙灘盡頭的右邊,佔地頗大,石槽表面顏色各異,有青黑色,有半帶黃色,有些區塊因有藻類滋生呈綠色,形狀雖是長條狀,但曲度也不同,有寬有窄,岩石間夾以深淺不一的溝槽,應是海水浸蝕與海吹襲的自然傑作。 舉目四望,居然無一遊客,僅有一釣客正拋竿、繃線,之後就坐在冰箱上,等待魚兒上鉤,甚為悠閒,先請太座隨處踏沙逐浪,便開始取景照相,其時即將漲潮,浪花時而由槽溝間竄起,約莫半個小時後,浪潮變大,時而驚濤拍石,捲起千堆雪,時而一瀉千里,留下白沫如潑乳,來去之間,時而高潮迭起,時而風平浪靜,人生如潮汐,有起有落,亦正是如此。 石槽本身形狀變化多端,有些表面平整,如講台一般,有些崎嶇不平,如月球表面,中間還有大大小小的凹陷,如火山爆發後的噴口,岩石塊也是大小不一,無形無狀,有長條形,也有些彎彎曲曲,像是火山爆發後的熔岩,甚至像是蠕動的蛔蟲,也成就了老梅的獨特,倒是有一點與東北角岩石不同的是,它的高度卻是一致。 這天的天氣是炙熱的,天空是湛藍的,白雲是多樣的,海風是輕柔的,浪潮是多變的,老梅石槽卻靜靜地陳列了許多年,能在七月的早晨,造訪此地,也算是一種體驗。
藍天白雲,老梅石槽,在早晨的陽光下,攤曬一身的碧綠, 迎接將臨的白浪洗禮。
早上的陽光,擋不住釣魚的熱忱,且先奮力一拋魚竿,再坐上小冰箱, 靜待魚兒上鈎,那管身旁的綠石槽,和纖細的沙紋 漸起的浪花,湧向石槽,是潮汐,推出長波,拍打風岩,留下道道白痕 急湧的海水,奔竄在狹窄的溝槽,擠出浪淘,如噴濺的清泉,撒下熱鬧的白潮 潮湧潮退,浪花離岸,白雪成堆,洗不盡黑蒼,掩不住青苔, 在七月的早晨,起起落落,反反覆覆
浪淘進,石槽間,激起潮水千顏,如白雪,落下時,似波乳,洗岩石, 留下霜雪銀河間 潮湧潮退,來時驚濤拍案,去時白浪滾滾,千年洗禮,依然傲骨一身, 且讓麥芒飛雲,伴我崎嶇條痕 沙灘長條拖曳到山邊,石漕橫列鋪陳至岸邊,潮退顯溝紋,艷陽依然高掛天。 藏青的石槽,條條排列,乳白的浪潮,團團蠢動,是海與岩的對峙, 還是自然的互動?
在千年的石條上,為奇岩,佈上青色的藻衣,免受烈陽的曝曬,和浪潮的浸潤, 也成就了一身的綠
我將岩石彩粧,管他是何形狀,且讓潮水淨身,不意留下情傷 將離,潮退,艷陽,高照,石槽,溝痕,水漥,白浪,皆在心頭。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