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古典「詩詞」入門分享
2005/07/28 15:09:26瀏覽4959|回應7|推薦29

中國詩歌的歷史,淵遠流長,從《詩經》﹑《楚辭》之後,其作品繁多不勝枚舉,詩人亦接踵輩起,遂使中國成為詩的民族。中國的古典詩歌,若從形式上來區分,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即古體詩﹑樂府詩﹑近體詩

古體詩:又稱為古詩,與近體詩相對。「古詩」一詞,最早見於 劉勰所著的《文心雕龍》和蕭統所編的《昭明文選》之中,在《文心雕龍》〈明詩篇〉有云:「古詩佳麗,或曰枚叔。」其文所提的「古詩」,便是指《古詩十九首》;而《昭明文選》的選文共分三十七類,其「詩」一類的「雜詩」裡,則收錄有《古詩十九首》,古詩之名,始於此也。

古詩大多分為五言(五言古詩:簡稱「五古」)或七言(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古詩的作法,不受句子的多寡限制,其長短主要依內容來決定,古詩的字句也完全不受平仄的約束,古詩雖有對稱句,但其限制並不嚴格。古詩的用韻較寬,可以通押,亦可換韻,讓人能夠自由抒寫。

此外,古體詩和樂府詩是同時產生的。

樂府詩:樂府詩之名,起源於代,惠帝曾命夏侯寬任「樂府令」,而武帝時更設立了「樂府」官署,由李延年任協律都尉,因此,「樂府」即為「音樂的官府」簡稱,也是代朝廷的行政機關。它的執掌是大量採集民間的各地歌謠(其範圍遍及黃河﹑長江流域一帶),或取自文人雅士所寫的詩加以配樂,做為朝廷典禮或宗廟祭祀,乃至於君臣宴會時所使用的詩歌。樂府是合樂的詩歌,也就是音樂和詩各占一半的「音樂文學」。所以,後代人稱民歌為樂府。(樂府也成為民歌的代稱)

樂府詩的範圍:舉凡可以合樂的詩,可以歌,都稱為樂府,其範圍之廣還可擴大到代長短句的詞或代的散曲小令。例如: 蘇軾的詞集稱為《東坡樂府》,而 張可久的散曲集子則稱為《小山樂府》。 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題上常留有合樂入樂的痕跡,大多會出現有如下列所述:「歌」﹑「行」﹑「吟」﹑「弄」﹑「曲」﹑「調」﹑「章」﹑「引」等的名稱。

兩漢樂府的內容及特色:兩漢的樂府民歌,大多為〈清商曲〉﹑〈鼓吹曲〉﹑〈相和曲〉和〈鐃歌〉,以寫實為主,不僅極富詩趣,又具有諷諭或勸化的作用,因此常發展成為敘事詩的型態,足以反映漢代地方的民情風俗。亦即「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敘事特點。其中,最長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內容便是描寫焦仲卿和劉蘭芝夫婦倆的感人肺腑之愛情故事,由於婆婆不喜歡媳婦,加上當時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性格及命運種種因素驅使下,導致後來造成焦﹑劉兩家的倫理悲劇,這故事多少也具備些教化﹑勸導或警世的效果,並能顯示出人的思想與一般生活模式。

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也是代所開創的新體詩,包括了「絕句」和「律詩」。絕句共四句,有每句五個字的五言絕句(簡稱「五絕」)和每句七個字的七言絕句(簡稱「七絕」)。律詩分為八句的「今律」和八句以上的「排律」兩種。(排律較不流行)

近體詩的由來:從詩歌的發展來看,應該是先有絕句,後有律詩。代稱四句的短詩為「斷句」﹑「截句」,其後又有「短句」﹑「絕句」等說法。然而,短詩的作法,其字數雖少(僅二十字或二十八字),卻能將人的情意完全涵蓋於內,以臻於「言有盡而意無窮」文學表達之最高意境。

近體詩在形式及結構上有嚴格的規定。其句子的多寡有一定限制(絕句四句,律詩八句),近體詩每字平仄的用法,也皆有約束,用韻較嚴且只限一韻,不能通押或換韻。尤其是,近體詩的律詩,規定二三兩聯務必對仗,非但內容需要對偶外,就連上下聯的平仄都得相反,不能讓人隨意抒寫。 舉例說明:五言仄起格的絕句,其格律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因此,近體詩在中國古典詩歌中,不論在形式結構上或內容上,都已到達最完美的境界。

(此文筆者參考並改寫自《國學常識》)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xie&aid=35232

 回應文章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參考【李墨白的虛擬境界】網誌
2006/05/16 19:02
無意間我搜尋到城邦文友李墨白的網誌,看到他有多篇關於「詩詞」入門捷徑的文章,他寫的相當精闢,若對中國古典詩詞﹑韻腳相關資訊有興趣的文友,可以前去該網誌瀏覽,應有許多收穫。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宋代的詞
2005/08/08 16:42

北宋前期的詞,大多延續《花間集》﹑《尊前集》的遺風,仍屬於小令之類的歌者之詞。一般的小令,泰半多為女性化的詞,也是青樓的豔歌,保有豔麗婉約的特色。北宋晏殊﹑晏幾道父子二人,首開風氣之先,《珠玉集》﹑《小山集》從詞集名就可知為小令豔詞。而後,范仲淹﹑歐陽修的詞崛起,范仲淹的詞雖傳世不多,但他的【蘇幕遮】及【漁家傲】卻有幾分邊塞的風情;而歐陽修雖是古文大家,但寫起詞來,亦十分嫵媚動人,妙韻無窮,就以下方的一闕為例: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之【生查子】)

詞發展到張先﹑柳永時代,即由小令轉變為慢詞。張先有「張三影」之稱號,他的佳句:「雲破月來化弄影」﹑「柳徑無人,墜輕絮無影」﹑「嬌柔嬾起,簾幙捲花影」,曾傳誦一時;而柳永的詞,更加膾炙人口,當時還盛傳有:「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一說。

北宋蘇軾的詞,也多是慢詞,他拓展詞的題材,由歌者之詞轉為文人之詞。他的詞中,抒寫自己的遭遇,無論是懷舊記遊﹑說理詠史,均能入詞,堪稱詞詩化的第一人,不僅是給詞作子題的第一人,例如:〈念奴嬌〉,子題則是「赤壁懷古」,還是開豪邁詞風的第一人。

南宋詞的發展,可分為樂府詞派與白話詞派兩大類:樂府詞派,是繼周邦彥後重音律的詞家,如姜燮﹑張炎﹑蔣捷﹑周密﹑史達祖等,他們不但能填詞,亦能創調作曲。白話詞派則自李清照開始,用白描的手法,敘述真摯的情感,反映大眾的心聲,開創詞的另一新境界。其他還有陸游﹑辛棄疾﹑劉克莊﹑朱敦儒等。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詞的發展
2005/08/08 15:28

一般來說,中唐期間的詞家漸多,如:白居易的〈花非花〉﹑〈長相思〉﹑〈憶江南〉,劉禹錫的〈憶江南〉﹑〈楊柳枝〉,張志和的〈漁歌子〉,韋應物的〈調孝令〉…等詞,全都表明了當時文人大量模仿民歌的詞,已蔚為風氣。

始於民間的曲子﹑曲子詞,之後發展為歌樓茶館所傳唱的伶工之詞。凡是在58字以內的詞,稱作「小令」,小令就是從酒令中演變而來的小曲﹑小調;而59~90字的詞,便稱作「中調」;91字以上的詞,則稱作「長調」。此外,中調和長調又可稱為「慢詞」。

晚唐的詞,便是小令。由於當時的社會風氣較為浮華奢迷,因此豔風大盛。其中《花間集》收錄了晚唐五代詞家凡十八人(如:韋莊﹑溫庭筠等),《尊前集》則收錄晚唐五代詞家三十八人(如:李白﹑白居易﹑溫庭筠﹑馮延巳等)。在內容及風格上,以演變成杯觥交錯間的豔情小調,因而有所謂「詩莊詞媚」的說法。

近代王國維所著之《人間詞話》,曾將溫庭筠﹑韋莊及李煜三人的詞做比較,其評溫庭筠的詞乃「句秀」,韋莊的詞為「骨秀」,而李煜的詞是「神秀」。現今傳的有四十七首李後主的詞,舉其中最為世人熟知的兩首為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之【虞美人】)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之【相見歡】)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補充:「詞」的起源及發展
2005/08/08 14:15

「詞」,除了名為「曲子」﹑「曲子詞」及「長短句」外,又有「詩餘」﹑「樂府」﹑「樂章」﹑「琴趣」等別稱。例如:在代的詞集中,便有范仲淹的《范文正公詩餘》,蘇軾的《東坡樂府》,柳永的《樂章集》,歐陽修的《醉翁琴趣外編》。

詞的起源與音樂有密切的關係,詞是配合音樂的歌詞,也是詩與音樂結合的音樂文學。

傳統的說法,中國最早的詞家,應屬李白,故有「詞中三李」之稱,即李白﹑李煜(李後主)﹑李清照三人。李白的〈菩薩蠻〉﹑〈秋風詞〉﹑〈清平調〉﹑〈憶秦娥〉…等,自有它獨特的風貌。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詞」的由來,原來是…
2005/08/08 13:25
人民間素有養伎之風,詩聲不絕於耳;青樓管絃,酒酣而歌,因此便有大量的長短句之興起,形成代另一種新體詩的產生,並將其稱為「曲子」﹑「曲子詞」,也就是所謂的「長短句」,抑或可稱之為「詞」。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項羽本紀〉:【力拔山兮氣蓋世】一詩
2005/08/02 11:58

西漢 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中曾記載

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本詩可對照《史記》〈高祖本紀〉:【大風起兮雲飛揚】來看。

一是:項羽兵困垓下,四面楚歌,僅剩胯下名駒和美人虞姬相伴,英雄氣短之情表露無遺,以致無顏見江東父老,遂自刎而死的情景。

一是:高祖劉邦衣錦還鄉,與家鄉父老兄弟們縱酒高歌的不可一世,得意心情寫照。


尋夢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漢高祖之【大風歌】
2005/08/01 16:10

漢高祖:姓劉名邦,沛豐邑人。 史記:高祖定天下,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