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08 01:22:36瀏覽31052|回應2|推薦22 | |
夏日炎熱,老台中人家裡最常作的就是麻薏羹湯,至於要加小魚乾或是地瓜,全依各家喜好而定,也可三種一起加入,這種煮法用小魚乾與地瓜調和麻薏的苦味,是非常適合炎夏的湯品。 小時候並不鍾情麻薏,總覺苦味不討喜,隨著年紀漸長,不知不覺竟戀上這消暑湯品,夏日炎炎中午吃不下飯,卻可以咕嚕咕嚕的連喝好幾碗翡翠色的麻薏,晚上來個麻薏湯泡飯,開胃又爽口,若再搭配脆瓜或蘿蔔乾,兩三碗下肚都不成問題。 近日又來到了麻薏品嘗季節,剛好看到阿嬤從菜市場提了一大束,小時幫忙挑麻薏的回憶又湧了上來,三兩斤的綠色植物要挑揀好至少也得一個早上,沒吃過也對麻薏沒概念的人一定認為我說話太誇張,這回為了取信大家,我回頭拿數位相機將挑揀麻薏的步驟與過程公諸於世: 1.買回整把麻薏(以一家五口人都吃為計算基礎,一早上三斤麻薏挑完煮好羹湯,僅午晚兩餐夠食用) 2.慣用右手者伸出大姆指與食指,一葉一葉將嫩葉脈與葉梗分離,你沒看錯,一葉一葉的,有耐心的,全家一起動員更好,既省時間又聯絡家人情感。 3.將挑好嫩葉與葉中粗梗分離(上半部綠葉可食),一葉一葉乖乖挑好,才能煮滑嫩的麻薏湯
看起來不難,是個培養耐心的手工活,給你一張麻薏屍骨無存照,sorry,是嫩葉挑完後 將拋棄的莖梗。 這是幫忙挑揀嫩葉的證據,有沒有看到,我的大拇指和食指沾染了麻薏的綠色汁液 不知我是不是CSI看太多,若被我發現命案現場有綠色汁液,本探員一定馬上知道他是台中人,而且會幫忙挑麻薏,本性不壞,應該不是預謀殺人......(唉呦,我在胡扯什麼?)我是強調若被麻薏的綠色汁液沾粘很難擦掉,一定要加點洗碗精才洗得掉啦!
麻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挑揀好之後,就換阿嬤表演了(阿嬷說她沒化妝拒絕入鏡) 1.將所有麻薏裝入白色棉布袋,不斷的用水搓、揉,洗去麻葉的苦味,需重覆多次 2.煮的時候準備一鍋水,加入吻仔魚 (由於阿嬤吃素,我們家只加地瓜,呵呵,一樣好喝) 下圖是一整鍋翡翠麻薏羹湯 地瓜沉在湯下,得用勺子撈起共食,夏日放涼再喝,風味一極棒! 晚上就盛碗白飯,淋上一大瓢麻薏地瓜羹湯,搭配脆瓜或菜脯,簡單又養生的一餐! 看倌们在炎炎夏日,想吃又不想費工夫挑揀或不下廚,那就隨意逛逛台中市吧,有的清粥小菜店.黃昏市場的熟食攤.或清粥小菜及自助餐店也賣二三十元煮好的麻薏。 麻薏小常識:麻薏是台中市南屯的特產 南屯農會輔導員陳秀容指出,百年來南屯人種麻薏,早期六月取麻薏心煮粥,植株八月採收,取麻薏皮做麻繩與麻布袋,這是麻薏最重要的經濟價值。 老一輩的中部人,每到夏季家家戶戶拿著竹編的畚箕撿麻薏,(麻薏的葉子要去掉纖維吃起來才順口),農婦們捧著畚箕在清澈的溪流裡不斷的搓、揉,洗去麻葉的苦味,也洗出濃濃的鄉情,回家用滾燙的水加地瓜塊煮出一鍋清涼退火的「麻薏」。下田回家的農夫,汗流浹背,一喝就是好幾碗,還可以拌飯吃,有一個年輕人說:「從小跟著家人喝麻薏,已經喝了數十年了,每年都好盼望夏天趕快來到,可以大碗大碗的喝著滑嫩的麻薏。」 每年約三月播種,九月收成,人們採下黃麻的嫩葉,經撿、搓、揉、洗四步驟去除苦味,煮出特有的消暑麻薏。(節錄自台中 劉美雲)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王進崑最近研究發現,中部地區盛產的麻芛可阻擋致癌物質自由基生成,效果是維生素E的五倍、維生素C的七倍,王進崑將進一步研究怎麼吃麻芛最好,並計畫和農委會合作,希望未來能以麻芛開發保健食品。 據東海大學教授洪敏麟考據,「芛」是草木初生,麻芛是黃麻的嫩芽,盛產於夏季,彰化以南、豐原以北少有栽種,是台中地區特產。(聯合報 第9版 2002.12.12)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