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08 18:36:37瀏覽206|回應0|推薦7 | |||||||||||||||||||||||||||||||||||||||
當作品素燒後便進行施釉,與第二次燒製,釉料的濃薄,影響成品的外觀,釉料過濃,在高溫裡容易形成釉的淚痕或堆脂狀,釉匯流至陶瓷器的底部。釉料過稀,則容易形成露胎等缺點,在宋徽宗的時代裡,發展出胎體薄與釉融為一體的精緻磁器,以手敲擊磁碗,聲音有如玉石般清脆。 唐英以徽州祁門縣的石材為例子,說明土人憑藉溪流「設輪作碓,舂細淘淨,製如土罇,使之土堅硬,再用水缸浸泥,置入雙層絹袋」,「始分注過泥匣鉢」各種胚胎之土,不外如此步驟。接著配釉、製鉢及修模,模型須尺寸相似,「一尺之坏只七八寸,伸縮之理然也。」此外還有就輪車拉圓器之坏,「用一竹杖撥(潑)車走輪,雙手按泥,隨其手法之屈伸收放,以定圓器款式。」等粗坏乾後,「仍就輪車刀鏇定樣」將圓坏修得接近更細緻的成品,接著即吹釉或是畫釉上色,其釉料略分為植物或礦物質,設有料戶專司其事,在「製畫琢器」部分,「隨宜而施」,有的畫寫意山水花鳥人物,有的以青綠渲染,一般來說分工極細,「畫者學畫不學染,學染不學畫,分類聚一室,以成畫一之功」,參見考工記畫繢之事。有的圖案以「四時遠近之景,規摹名家,各有元本」,仿傚當代其他有名技工之圖案,例如陸子剛(冶玉)、呂愛山(冶金)、朱碧山(冶銀)、鮑天成(冶犀)、趙良璧(冶錫)、王小溪(冶瑪瑙)、蔣抱雲(冶銅)、濮仲謙(冶竹)、姜千里(冶螺甸)、楊塤倭(冶漆)等,皆在陶器上找得到這些工匠作品之風格,按西風東漸的乾隆時期,其圖案則比明代更為多元豐富,清朱琰寫道「今瓷畫樣十分之,則洋彩得四,寫生得三,仿古二,錦段一」,圖案的比重變化與社會流行樣式有關。 至於吹釉法相當於今日之「噴釉法」,「截徑寸竹筒,長七寸,口蒙細紗,蘸釉以吹,吹之遍數,視坏大小與釉之等類,為多寡之差,多至十七八遍,少亦三四遍。」入窯分行列,窯內中間疏以通火路,形成窯內火候有別,「前火烈,中火緩,後火微,量器之宜稱配合窯位」,磚塞窯門,留一方口投木柴不得停,直到溫度上昇。器物小者,「口門向外,周圍炭火,器置鐵輪,用鐵鉤旋轉其輪,以勻火氣,采色光亮為度。」稱為明鑪,器物大者,「鑪內周圍夾層貯炭火,鑪頂蓋板,黃泥固封。」稱為暗鑪。官窯與民窯的差別在於,官窯以燒小器件為主,且器一色,窯門講究密實且窯火氣足。反之,民窯燒的器物雜多,若官窯一次燒三百餘件,則民窯以千件計。陶瓷作品的施釉法很多種,可以自由發揮,常見的五種施釉法,如下: 表七、常見的五種施釉法:
有時施釉過重,例如黏性過大的灰白釉或石灰鹼釉,窯燒之前溫度昇得太快,加上坯體在塑型過程或注漿時,可能包容了空氣,或是坯體吸水度飽滿,釉料中含有過多高溫下易於分解的有機物氣體,如碳酸鹽、磷酸鹽、三氧化二鐵等有機物,這些有機物的氣體,不能及時釋出,在燒製冷卻後,釉層內氣泡收縮,導致產生釉面如橘皮狀,稱為「橘皮釉」。這些在坯體內的有機物氣體,窯內溫度昇高使之衝破釉層,而釉料流動性不大,無法及時回填釉料內有機物氣體的空隙,因此產生許多針狀的小孔,稱為「鬃眼」。由於釉料與坯體在受熱、冷卻的過程裡,收縮的時間與性質不同,產生釉色有結晶或裂紋的變化,稱為「結晶釉」或「開片」。 釉色的色彩與變化已增加陶瓷器的美觀與可看性。此外,民間喜愛瓶身刻畫上一些圖案,以增加陶瓷器的裝飾效果。技法如下: 陶瓷的圖案技法
這些富於變化的技法,在繪畫的基礎上增加了雕與塑的立體效果,使圖案更為突出且立體。單色釉的變化效果是文人喜愛的質樸美感,而這些劃花、印花的技巧,則具有濃厚的民間色彩。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