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紙博物館-圖像記錄與心得
2012/03/23 20:13:08瀏覽1837|回應0|推薦7

許至皓  B9907081

這次之所以選紙博物館是因為紙跟我們是息息相關,但我卻不了解紙的歷史,所以想藉這次之行來了解我們所用的紙。這間博物館名字叫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取名為樹火是因為陳樹火夫婦他們本身製作紙,在一場空難事件中不幸死亡,他們的小孩從小就看爸爸做紙的樣子,想把這項作紙技術傳承下去,就開了這間紙博物館。雖然陳樹火夫婦去世了,但他們做紙的精神卻隨著紙博物館的誕生而不滅。這座紙博物館室內設計也很不錯,跟其他博物館不一樣,不在土地很大的位置蓋,而是在街道上的某個樓房翻修,博物館的生命在於開放、互動的展示手法,所以他們在建的同時也要開始思考整體空間設計,要讓參觀的人覺得不會太狹小,因此他們在樓層中央打空來貫穿個空間,讓人不會覺得空間很小,間接放大了空間的感覺。進去時我就注意到後面的DIY區,解說員說那是做紙的機器,不過由於空間不夠大,這些機具都是原始的縮小版,可想像原來的大小會是多大,之後解說員再跟我們解釋為何取名樹火的由來。二樓是展覽區,這次是一名英國女婿的剪紙作品,我們那天來剛好是展期的最後一天,真是幸運,他剪的都是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看法,有些作品還蠻有意思。三樓是介紹紙的歷史,有許多東西都是用紙來製成的,像是喇叭紙、吸油面紙、防火紙及包覆電線的紙,四樓就是自己動手做紙,時間沒花多少就做好一張屬於我的紙,這場紙之旅就這樣畫下完美的句點。

 

中文二、田于庭

 

    我成長至今從未看過手工造紙過程,也沒有參觀過有關於紙這個主題的博物館。從學校下山至樹火紙博物館的過程中,天氣雖不太好,微冷!但在微微雨絲與冷意下漫步在松江南京的街頭別有一番風味,這附近也特別多小型的博物館與藝術有關於的藝廊存在。

  紙博物館佔地雖然不大,但它所蘊藏的文化價制卻是遠大於它占地的大小。由於是下午兩點才有人員導覽,我與同學便利用時間將一樓至四樓的參展物全部看完,對於一樓縮小版的長春造紙廠用具,感到很新奇!那些設備就像是電視裡才會出現的東西,雖然縮小版的機器只是在那裡擺著,但可以從中一窺造紙廠的規模大小,由於很寫實我總覺得好像隨時會有人從裡面的房間走出,用那些機器來手工造紙。當展覽人員開始示範手工造紙時,我不由得佩服起她來了。工匠要造出一張差不多厚薄的紙,要花很多時間與努力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才能做出不錯的紙,能在參觀民眾前不緊張、從容的示範,想必她一定下過很多工夫。而手工造紙的過程讓人非常驚訝,而紙的原料也有許多種,造出的紙的材質也有所不同。

  經過導覽人員的介紹,使我更能了解紙博物館裡所設展事物的意義。也有去摸摸、感受看不同材質的紙,它們各有所不同之處,所應用的地方也有所不同。

在手工DIY的部份,唯有自己親自體會過手工造紙的過程,才能了解手工紙的可貴之處!不只是因為每一張手工紙的獨一無二性,更是因為手工造紙的文化背景,這一項行業傳承許久,但卻在現代社會中卻碰到機器紙與它競爭,眼看著手工造紙這行業沒落或許很快便會亡佚、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或許後代的子孫們都無法親眼所見這項行業、技能,這都是相當可惜的事。紙博物館不單單是保存了傳統手工造紙這項技能,也體醒了我們去重視「紙」的存在。

  在等待手工紙烘乾的過程中,在一樓中觀賞了有關“蓪草”的影片,看完後不禁感嘆,想當初蓪草心對於台灣手工紙有多麼的重要,但在時間的流逝中,蓪草這植物漸漸消失在荒煙蔓草中,而削紙師父也退休不做這行業,可說是真的亡佚、消失了,我們也對這植物無比的陌生,這或許就是這項行業最後的歸處吧!

  在館中雖然不能拍照,但用眼睛看、用心體會也就足以,我在此行中也感受到了,文化的傳承要有如薪火般代代傳承,才能留給後代的子孫,我們也要逐漸重視有關於傳統文化要如何保存、要如何行文化創意這方面,唯有這樣才不至於讓更多有特色的傳統文化、傳統行業技能亡佚。

 

班級:中文二   學號:B9906047  姓名:顏廷珈

  3/24日下午兩點我們來到全台為一一家的樹火紙博物館,參觀了解有關紙的一切應用與悠遠的文化背景,一進門就充滿了"紙的氛圍"看到了許多紙的應用成品,有精美的手工書、摺扇、各式特殊奇異的紙藝術品等,最特別的是還有一個區塊專門放置類似古代的造紙機器。導覽開始,導覽員先介紹創立人-陳樹火先生原先是經營造紙工廠隨後意識到紙與中華文化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創立紙博物館保存這項傳統技術。

  隨後導覽員講解造紙的過程,並示範使用那些古色古香的儀器,其中我發現別看紙薄薄的一張不具什麼份量,造紙的每個程序都有學問在裡頭,首先收集一堆樹皮、竹子之類的,最常用的就是楮樹皮,因為楮樹皮造出來的紙較為堅韌,不易撕碎,之後再把樹皮拿去煮取其纖維,在從水槽撈起纖維汁液使之具備紙的雛型……最後在頂樓還給大家造紙的機會,雖然當天天氣寒冷又颳風,讓我對要把手放到冰涼的水裡頗為躊躇,但我還是親手造出一張屬於自己的紙,特別的是因為導覽員把咖啡豆倒入紙漿,所以造出來的紙還有咖啡香呢!

  結束了一天的參觀後,我了解到紙的貢獻及它跟中華文化的緊密性,從古至今,人們用紙來簽訂契約、如廁後擦拭、記錄書寫等,中國聖賢孔子孟子老莊等的思想靠紙傳播,不論時代如何改變,紙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B9906011 中文系二年級   何安妮參觀心得

  第一次來到一間外表看起來不太起眼的,但裡面卻是讓我驚艷不已的博物館!在這種以樓房改建的博物館其實很難讓人跟其他博物館比較,但裡面的東西是非常具有意義。剛走進去時我就被那些紀念品所吸引到,那些紀念品完全都是用紙做的,有碗、盤子、手工紙、小卡片、手工書、蓪草紙以及一些可以自己做紙的器具。讓我最有興趣的就是蓪草紙因為蓪草紙具有遇水恢復張力特性,所以你只要沾水在上面畫圖就可明顯看見凸起的圖案,壓得愈薄,凸起也就愈明顯。只是聽解說的人說蓪草在台灣已經很少見大部分的工廠都移到大陸去了。聽了之後覺得真的很可惜。

  到了博物館二樓看到一些剪紙作品,這些剪紙作品都是一個住在台灣的外國女婿做的作品,他的作品真的會讓人感嘆不已!!因為他的作品剪得很細緻而且所呈現的人事物都剪的很像,所以也不禁讓我佩服。最好玩的活動還是自己親手做紙,完全仿造古時候的人是怎麼造紙,所以讓我感覺很新鮮又好玩,雖然當天的天氣有點冷整隻手泡浸水裡,我的手冷到沒知覺,但是做出來的手工紙讓我覺得一切都值得

  這類型的博物館真的越來越少,所以能來到紙博物館參觀是很不錯的事情,而且也讓我了解到一些有關紙張而我所不知道的常識,所以有時參觀這些博物館增加一些知識也是不錯的行程。尤其這種有關傳統產業的博物館我們應該更加要利用一些時間去多多了解,而我們也要好好保護這些傳統產業,要不然之後漸漸消失的話太可惜了!所以很感謝老師介紹這間博物館讓我有機會能多了解做紙的辛苦。

 

 

中文系二年級 B9906061 楊凱婷

當天氣溫頗為寒冷,我們一行人在台北市南京東路附近繞了許久,目的就是為了一間透天厝大小的博物館,它真的不大,甚至對一間博物館來說實在小得誇張。

  不過那並不影響它的歷史、專業以及精彩,雖然我們為了找出它切確地點而折騰得又餓又累,幸好它並沒有讓我們失望,否則我想我們大概會受心情影響而對這一次參訪感到無聊。 

  在訴說我的心得之前,首先必須聲明的是它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好找。

那麼就讓我開始吧… 

  這間 紙博物館設計相當現代,和一般我對傳統以及有歷史的博物館的印象不同,它在空間運用上動了點巧思,因此當我們推開它的玻璃門時,並沒感受到小空間的限制,它有溫暖的照明與開放式的空間裝置。走在一樓,我們能看見所有與紙相關的製作產品,那讓我們瞭解紙所能的一切可能,但不是全部,它有所保留,儘管如此還是令我們大開眼界,好比說用紙做成的餐盤、背包、裝飾…等等,當然,它們身上都貼著價錢,那些都是商品,價格參差不齊,當天我花了10元買下我的母親節賀卡,手工製紙與黑色英文字體印刷,上頭還有可愛的押花,希望老媽會喜歡。 

        紙博物館總共有4層樓,在每天下午200的專人導覽下先在一樓後半部的製紙工廠解說一張紙如何形成、以及材料與工具的選用。到了二樓,說說二樓吧,它是個展覽空間,會依展期更換主題內容,我們正好趕上這期的最後一天,主題是一位英國人的剪紙創作,說真的,每張剪紙上都有蟑螂,我在猜想會不會是剪紙的台語跟蟑螂念法很像的緣故?除此之外,他的創作很有故事感,而且可愛,有些還帶有濃厚的英國奇幻風格,一路看下來十分趣味。 

      然後是3樓,那裡介紹了紙張的原料,相較之下這裡實在不怎麼好玩,甚至感受到些些無奈,它提到產業的沒落,還有科技進步後紙張對人們的重要變得越來越薄弱,總之不是很令人開心就是了。 

       接下來就是到4樓體驗動手製紙啦~~ 天氣真的好冷,撈紙作業讓我有點抗拒,但幸好還是咬牙上了!過程輕鬆又愉快,我們幾乎是笑聲不斷,雖然手泡在水裡既冷又痛,但久了就麻木了,我們替自己製作一張富有紀念價值的手工禮物,館內也發給我們一人一張的蔡倫金紙獎表示鼓勵。 

        幾個小時下來我們不僅賺到學分還體驗到造紙的樂趣,其中我想或多或少也啟發少部分人的創作思想,也許甚至有人從中想到艱深的問題並加以探討,不過對我來說,這是一趟關於紙的旅遊,我知道它,然後享受它帶來的樂趣,並且在它身上花了點小錢,我相信這筆錢是值得的,否則找地點找那麼久就失去意義啦。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感想,雖然它是這樣的碎碎念。

 

 

 

小魚助教心得分享

紙博物館位於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會成立紙博物館乃源於館長父親的因素。長春棉紙廠為陳樹火先生草創,陳樹火先生省思紙蘊育於中國文化,卻未能自現代發揚感到遺憾,成立紙博物館一直是陳樹火先生的願望。1995 年他的女兒完成了父親的願望也創立了樹火紀念文化基金會,在館內分層展示了不同有關於紙的展覽,一樓是為商店區與小型的傳統手抄紙工廠展示區,在一樓可以買到各種不同紙的相關產品,並切透過導覽人員的解說重現手抄紙的方式與流程。二樓為特展區每一時段展覽的主題都不相同,這次去看到的是一位外國女婿的剪紙。三樓是常態展展示了生活中的各類用紙,如喇叭紙、吸油面紙、火鍋紙……等等,並且透過顯微鏡的放大與手做的實驗了解不同紙的特性,四樓是活動體驗區可以親自動手做一張紙,在活動區裡我們也親自手抄了一張屬於自己的紙,體驗的時候,導覽的小姐還特別的為我們加上咖啡粉,讓同學的手抄紙帶著一點點的咖啡香味,很特別。 其實樹火紙博物館剛開館沒多久,因為校外教學的關係曾經去參觀過,不過印樣很淺只記得自製手抄紙的部分,但這次重遊紙博物館卻讓我有很多得的感觸與體會,其中讓我回憶起小時後的除了手抄紙體驗之外之外,就是通心草了,還記得很小的時候媽媽有到後車站玩具店買了台灣版的樂高”通心草”來給我玩,通心草可以切可以折,可以利用牙籤或是膠水組裝,或是切薄薄的貼在紙上當畫。一直以為通心草就只能這樣子使用,沒想到這次到樹火紙博物館才又看到不同層面的通心草,一般來說利用植物的纖維所製作出來的稱為紙,而通草紙是把蓪草的心削成薄片加壓,可以以沾上水的筆劃在上面,會有凸起的效果,這和一般的紙是完全不一樣的。而台灣的蓪草事業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產業的轉移已沒落,台灣已經沒有人做這樣一行,而這次是我第一次知道蓪草的另外用圖卻有可能也是最後一次買到蓪草紙使用到蓪草紙了,為此感觸很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g8811&aid=62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