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尖的神話世界 許瑞良八十年的捏麵人生
文/葉佳慧;攝影/盧大中
|
|
許瑞良一輩子只從事過一份工作,從六歲開始就?發了他的捏麵職人生涯。 |
|
用著食指、中指、大拇指三根手指頭, 這裡捏一捏、那裡搓一搓,不消幾句話的光景, 許瑞良阿公的手中已經出現了一隻「黃色小鴨」。 「只要給阿公看圖,他沒有做不出來的!」 西勢社區發展協會的吳麗芬這麼說道。
還記得小時候和家人一起去臺中公園踏青時,最羨慕的,就是其他孩子手上拿著的那一枝枝栩栩如生的捏麵人。那捏麵人的造型好生動,色彩好繽紛,人物表情、髮型、服飾都好精巧,而那捏麵的阿公們,是小朋友心目中的超級大偶像,看著他們才幾根手指動一動,怎麼就可以立刻變出那樣千變萬化的人偶、動物。而當我們得到父母的首肯,買下這『又不能吃,看好看的而已』的奢侈品時,那種歡樂的感覺,豈是現在要什麼有什麼、手指在平板電腦上滑來滑去,卻眼神越來越空洞無聊的孩子們,可以想像的巨大滿足呢!
|
|
許瑞良的捏麵人使用米糰製作,不但透明顯色度較好,也更講究製作技巧。 |
|
「其實,捏麵人以前是可以吃的,只是後來大家生活越來越富足,漸漸的,捏麵人真的就變成『純欣賞』的童玩啦!」從小就跟著父親到處去捏麵賣藝的許瑞良小兒子,最是清楚父親在捏麵人這門傳統技藝所投注的熱誠,而許瑞良改良捏麵技法的過程,也如同一部臺灣國民生活簡史,記錄了臺灣人民生活由匱乏走向富足的過程。
獨門絕活 父子兩代相承
今年已年屆九十高齡的許瑞良阿公,六歲起便向父親學習捏麵人技術,在經濟尚未起飛的年代,擁有一門能養家活口的技術,就是生存下去的必備條件,而許瑞良靠著父親傳承給他的技術,加上天生對色彩、線條、形貌的精確掌握,不但收入比去工廠當小工、學徒的收入好,甚至,他還靠著捏麵人養活了一家八口。這是人人喊苦、喊窮,卻精品名牌滿街跑、慾望橫流的現代人,無法體會的那不富裕、卻單純的美好年代。
|
|
三藏取經、八仙過海等中國傳統民間故事,是許瑞良擅長表現的捏塑題材。 |
|
許瑞良阿公的捏麵人,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捏麵人大不相同,不用紙粘土或樹脂土,阿公可是道道地地用「麵糰」來製作,說得更精確一點,那是「捏米人」。捏米人主要的麵糰材料是用「在來米粉」所製作:在來米經過浸泡、磨成米漿之後,裝入粿袋封口綁緊,上方以重物擠壓把水份瀝乾,取出的在來米粉糰先分出一小部分放入開水內煮熟,成為「粿粹」,接著再將其他的在來米粉糰混入揉勻,使表面呈現光滑,就完成了捏麵人的材料準備了。「這不就跟做湯圓的過程很類似嗎?」許瑞良阿公聽了,笑著說:「是啊!但是我有獨家配方,例如米粉和水的拿捏就關係到手感好不好掌握,而且以前捏麵人是可以吃的,所以米糰裡面會加糖,除了比較好吃之外,還有防腐劑的效果喔!」許瑞良阿公笑談,以前生活困苦、物資缺乏,所以能吃的東西一定不可以浪費,所以以前的捏麵人,除了會在米糰裡放糖之外,有時候還會包一點餡料,例如花生、紅豆等,很受小朋友歡迎,但是後來吃的東西越來越富足,捏麵人就真的變成純賞玩之用,所以他也將混入米糰裡的糖換成鹽,因為鹽巴的防腐效果更好,捏麵人保存的時間也就更長了。
|
|
已經年屆九十高齡的許瑞良,做起捏麵人來依舊手眼協調,完全不顫不抖。 |
|
一般而言,捏麵人裡面如果沒有包餡料,單純做出樣貌形態而已,至少可以存放半年之久,但如果有插上竹籤,方便拿著賞玩之用,則會因為竹籤與米糰的物理性質不同、環境溼度的改變、兩者冷縮熱脹的程度不等,最後就會造成捏麵人產生裂痕、甚至破裂,因此保存的效期大約就只能維持二至三個禮拜了。
捏捏塑塑 白米也成神話
吳麗芬續談,許瑞良阿公不但是他們社區的文化瑰寶,也可以說是臺灣的國寶,雖然沒有經過正式調查,但就他們所知,全臺灣會做這種傳統捏麵人的,恐怕僅存許瑞良阿公一個了。現在大家在園遊會上所看到的捏麵人,幾乎都是以樹脂土、紙粘土等材料製作,而且若仔細拆解來看,現在的捏麵人大多是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來組合,雖然乍看之下也很可愛、有趣,但技術上可就差了十萬八千里囉!
|
|
米糰、齒梳、剪刀與塑膠棒幾個簡單工具,就能讓許瑞良腦海裡的異想世界幻化成真。 |
|
用在來米糰製作的捏麵人,由於必須控制米糰的溼度、柔韌度,因此在手勁的拿捏上格外需要經驗累積,而許瑞良阿公的捏麵人大多以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為範典,例如三藏取經、八仙過海……等。而為了生動地塑造出這些人物的鮮明個性與獨特外形,製作時不僅需要揉捏出人物的五官特色,還必須透過衣飾、配件的搭配,才更能活靈活現地表達角色人物與故事背景。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唐三藏的袈裟與法杖、豬八戒的九尺釘耙,或者呂洞賓的飄颯衣袖……從細節透露出主角人物的身世與故事,許瑞良阿公透過巧手傳達巧思,把他腦海裡的異想世界一一如實傳達出來。
|
|
經年累月製作捏麵人造成手指碩壯,但九十高齡的許瑞良卻依舊十指靈活。 |
|
單一素材 巧思變化萬千
過去,捏麵人是可食用的,因此我們看到捏麵人上頭的繽紛色彩,當然也都是用食用色素來調色;許瑞良阿公雖從未受過色彩學的專業訓練,但他那九十歲高齡的腦袋就像是個運轉不停的色票、色卡,光是使用紅、黃、藍三原色,就可以搭配出綠色、橙色、紫色……等,有淺、有淡,明度、彩度變化萬千,再加上米糰包覆米糰的技巧變化,色彩的堆疊也更有裡外與層次的分別,看著許瑞良阿公白色米糰包著綠色米糰,綠色米糰裡再包著紅色米糰,而紅色裡再包著黃色米糰,當剪刀一刀剪下,將米糰剝開時,白裡透紅,還有黃色花蕊點綴其中的花朵,就這樣鮮明地在眼前綻放開來,要不是外頭沙鹿海線的寒風呼呼直吹,簡直就要讓人忘了現在可是嚴寒的冬令時節呢!
|
|
利用色彩調配呈現出人物的動作與動態,是許瑞良的絕活之一。 |
|
過去,除了在人潮匯聚的地方,可以看見許瑞良阿公製作、販售捏麵人的身影,每逢農曆七月普渡或者婚喪等大型祭祀的場合,阿公也會受業主委託,製做各式魚蝦水族之類的「看桌」,使供神祭品看起來豐盛。然而,隨著風氣的改變,加上許瑞良阿公因年邁而退休,現在想要看到他活靈活現的手藝,只有在學校單位或者社會團體的請託之下,才會看到阿公重出江湖的神技。「去年十一月,臺中安養中心請阿公去安養院教老人做捏麵人,阿公可是現場年紀最大的老人,但他還是耳聰目明,手腳俐落得很呢!」吳麗芬笑著說。不過,由於阿公實在年邁,加上先前因不慎滑倒而置換人工髖關節,家人不想讓阿公太過勞累,所以若有教學上的需要,便會請邀請單位協助製作米糰,如此不但能夠傳承阿公的技術,也讓大家實際體會捏麵人可不是只有手指動一動這麼簡單,它更是一門必須兼具體力、腦力,以及美感的傳統技藝。
職人小檔案
許瑞良 地址:臺中市沙鹿區西勢里中航路ㄧ段550巷85號 電話:04-26151806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