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療癒》認識自己—我有優點,也有缺點,和所有人一樣
2012/10/15 00:02:46瀏覽1706|回應1|推薦78

「諮商」是一門廣結善緣的學問,一次在個會議場合,一位事業上頗有成就的青年創業人同與會貴賓座談。座談結束後,我和他閒聊,下台後,他的眉宇間沒有台上那般充滿自信的光芒。果不其然,是內心的陰霾使得他悶悶不樂。他對我說:「我的女朋友有天告訴我,『我看得到你的成就,但看不到你的靈魂。』,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只知道聽了之後,我沒有一時半刻開心得起來。老師,你知道我女朋友為什麼要跟我說這個嗎?」

我著實思考了一會兒,但沒有很久的時間,因為我清楚這一點,他的內在很敏銳的察覺到自身的缺憾,頗令我意外,也很驚喜。

我跟那位青年創業人說,我曾讀到一篇文章如此說:

 以前認識朋友,都先把對方想成80分,對對方掏心掏肺的說了很多真話,沒有什麼保留,結果慢慢發現對方並非當初以為的那個樣子,開始扣分,但往往這時候傷害已經造成了。譬如可能對方是個喜歡加油添醋的廣播電台,你對他說關於自己的一些私事,很可能早就被他宣傳的面目全非。

後來學過許多教訓後,我認識朋友都從50分開始算,感覺越來越好,慢慢往上加,見到很差的部份就扣分,到了一個底線就不會再跟這個人交朋友了。

 我在研究所見過一些研究生,有的人是真的為了學術研究的熱誠念研究所,有的是為了逃避兵役,還有的是不知道出社會該做些什麼。我是出社會後,又回學校攻讀博士,我在社會上學到很重要的一件事,「學校裡頭比社會單純。」

回歸校園生活,但學校有比較好嗎?有的,但我認識人就變得很保留了,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彼此適合交朋友。

有些事情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但有時候為了生活還是得裝得跟平常一樣,這也是沒辦法的。

就是這樣,我們在人生中會發現跟許多人雖然算認識,但還算不上是朋友。交朋友一點勉強不來的,一切順其自然。但敞開心胸,以至於能見到彼此靈魂的路,同樣也只能順其自然。

也許我跟某個人永遠話不投機,但只要自然而沒有勉強彼此的情況,那也很好。

當我們發現一個人於人際相處方面保留太多自我,很有可能是因為過往不好的經驗造就他在心的邊緣築起一道道高牆。可能他發現曾經尊敬的老師,其實跟販夫走卒無異,甚至更糟!可以在沒有查證的情況下,對其他人講學生的八卦,並且因為教師本身的權威性而造成一種似是而非的印象,最終造成對學生的傷害而不自知,並且那傷害是長久的,以年計算。

表面上,人人都是戲子,得在社會保持一切安好的假象,儘管內心早已燃起熊熊怒火。為了未來,為了所謂的「大局為重」,和在社會上討生活的其他人一樣,咬牙忍著。

因而人的靈魂並非對所有人敞開,因為傻一次是天真,傻兩次是下不為例,傻三次就只能怪自己愚蠢。

§ 過去的舊經驗,是人面對未來最好的老師。

 我們都得隨時檢視自己的價值觀,想清楚自己是不是能夠承擔那個代價,包括孤獨、義無反顧、捨棄與自我封閉。有些代價當下覺得沒問題,也許未來就不見得了。

我記得一位在科大應用外語系任教的老師,他年輕的時候有段時間吃太多泡麵,把胃吃壞了。但那時候他是因為在重考班每天拼命唸書,懶得找吃的,所以經常吃泡麵,最後他考上台大外文。試問,為了一個理想賠上健康,值得嗎?

 從柏拉圖開始,哲學家將精神與肉體加以區分。作為整體的部份,精神與肉體的差異影響了人存在的方式與價值。

所以肉體比較低層次?精神比較高層次?

這不是我用以區分兩者的方式,但就形上學的角度,對觀念論與唯心論者而言確實如此。

你在忙碌一天後,試著在疲憊時好好感受,你會發現以下之間的差異:「體力趕不上腦力,腦力趕不上意志。」

想做的事情很多,真正在執行的事情也很多,可是肉體先疲憊了,但意志還是堅持著。然後連腦子也開始發燒,這才瞭解所謂的疲憊確實存在。

疲憊是一層一層的,體力可以靠休息來恢復,腦力也可以依靠休息來恢復,但意志呢?

意志卻是沉淪下去,可能縱使擁有完善的肉體與大腦,卻再也沒有辦法發揮其潛能。

可是當意志過度的驅動肉體運轉,肉體沒有辦法超越肉體限制,這時候我們發現肉體可能就走向盡頭。

盡頭的另一端是不可逆的,一旦踏進就回不來。

有人踏進去了,成為永恆的神秘。

但若我們不想成為永恆的神秘,我們又如何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當極限來臨之前,其時我們對自己的潛力一無所知。

故沙特說人不能瞭解死亡,因為當死亡來襲,我們也不再是人了。

 § 認清自己的極限,為所當為,擇善固執。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6943410

 回應文章

Sunny Tsai(催眠諮商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10/15 08:23

諮商真的是一門廣結善緣的工作。

謝謝你的小故事,

在美好的秋日午後變的很清明。


Sunny Tsai,Certified Consulting Hypnotist執照催眠諮商師
Sage Hypno:3000 Hwy7, Suite 202,Markham, Ontario, Canada
Tel:(905)910-9859 website:www.sagehypno.com
高浩容(linengreen) 於 2012-10-15 21:47 回覆:
與人有關的工作總是複雜中又帶有相當的責任,啟蒙運動的人道主義者深信知識可以促進人道,而現代的諮商師們,可以說是透過諮商、心理學等相關知識,促進人和其自身與生活和諧相處的人道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