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16 00:08:56瀏覽1209|回應2|推薦28 | |
近幾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諮商室湧現許多中年失業的來談者。 面對中年失業的來談者,一般諮商師會採取環境決定論的角度,我們必須關注的層面很多,其中便包括來談者的成長背景、社經地位等等,以瞭解他在過去成長的環境中所塑造出來的人格類型。 藉由來談者──個體的人格類型──來與職業的類型進行對應,這裡可以運用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Holland教授發展出來的RIASEC量表,來確認來談者他所適合的工作類型可能有哪些。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反過來看,到底一份工作的內容,以及從事這份工作所要付出的努力。並且,有些工作光有付出還不夠,還得先具備這項工作的專業能力,以及實踐的責任感等等。 所以我們發現,「職業建構」的歷程不能單單只是從來談者的個體角度出發,還得從工作的角度出發,來尋找兩者之間的交集。用學術語言來說,就是所謂的「符合說」。 符合說談的是對於真理的檢證,可以從思想法則的第一原因原理推得,即「同一律」(A=A),「一物是他自身,且只能是他自身。」如果有反例,則矛盾;並且沒有處於是A,又不是A的中間模糊地帶,具有排中性。 因此,所謂真就是一物自身之存在與本質,與我們對該物之存在與本質的認識相符合,即「名實相符」。 推至生涯諮商的「職業建構」理論,則一個工作者(P)與工作(E)之間要能符合,這才是一個適當的職業選擇。如果工作者對於工作有所誤解,或是選擇了一個不適合自己能力、價值觀與期望的工作,那麼可能會導致工作的不適應;相反地,若一個工作訂立出來的標準很高、內容很嚴苛,也有可能會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者來從事這項工作。 儘管一個工作者對於一份工作能夠靠著內在想法而有不同的適應,但是否自我認知(self-concept)與對於工作的認知能夠相符?而不是在短期做出自己可以接受這份工作的判斷,但實際操作卻發現不是如此。在筆者以為這對諮商師是件困難,卻又得面對的工作。 所以諮商師必須對來談者有充分的瞭解,而這個瞭解必須跳脫於那些量化的測驗與冰冷的表格之外。
生命是一條長河,不同階段要考量不同的因素,然後又要跟一個人的特質相匹配。不同生命階段會遭遇不同的問題,但從小養成的各種能力,以及個性會反應在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問題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諮商師要進一步瞭解來談者所關注的生涯不只是職業生涯,而是從人生的歷程發展,進而與現在所進行的生涯諮商進行接軌,來釐清來談者真正適合的工作。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得有幾個前提 ── 第一就是來談者必須能夠誠實以對; 第二就是諮商師必須對於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都有研究,才能應用。 像是有學者提出了四個C給諮商師作為參考以幫助瞭解,以及改善或增進來談者的職涯選擇與發展。讀者們亦可以拿來施行在自己身上,用來檢視自身的困境: 1. 從一個工作者的觀點來思量一份工作; 2. 增加個人對於工作選擇的權力與責任; 3. 多方涉獵關於工作的實際情況與未來發展好滿足好奇心; 4. 加強對於達成志向的信心。 從心靈諮商的角度來看,都是從一個整全人的角度出發,將職涯視為生涯的一部分,且此部份對於生涯的其他部份具有不可分割的整體性。 諮商師並非提供建議,而是幫助來談者具備自我瞭解、思考與選擇的能力與心理準備,好做出一個符合自我期望,且符合自我能力的工作。而這個工作反應他生活的內容與人生觀,並且整體的發展,藉由職涯持續的朝向善的方向前進。 回到我個人的生活經驗,其中Csikszentmihalyi和Beattie等學者提到,生命主題(life theme)的建構來自於問題,以期解決問題,從解決問題中自我成長。我對於這個解釋蠻有感觸的,因為過往遇到的師長、前輩,他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價值觀表達表達他們的意見、看法,甚至是直接用態度來告訴你他們的想法。 可當我們看蘇格拉底對話法,哲學家(諮商師)的對話大多都是疑問句,於諮商初期用以引導來談者自我陳述,好讓諮商師對來談者有更充分的瞭解。於諮商過程,則是繼續透過有方向的問句來幫助來談者自我認知,並適時提供參考資料,最終使來談者能夠在自我充分與理解的情況下解決問題。 加拿大心靈諮商學者Peter Raabe曾表示,他認為,「諮商如果做到極致,便是讓諮商師都失業。」 因為透過諮商,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己,並且懂得自我思考反省,並讓思維實踐於行動中。這當然是非常理想的一種說法,但也確實反應了一個現實,畢竟來談者自己必須擁有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然諮商師怎麼做效果都不可能太大。 §不跳進海裡,你又怎麼知道你會游泳。不開始游泳,你又怎麼知道你是一條魚。 你該怎麼「準備」面對失業、減薪、無薪假呢? ─ 認識自己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