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我們遇到他們
2007/01/15 19:31:08瀏覽460|回應0|推薦3

2007.01.13  中國時報  康庭瑜

    教育部長杜正勝十日晚間於倫敦政經學院發表演說,受到場內中國學生以「文化台獨部長」等言詞抨擊。當晚在場的台灣學生與中國學生動態的互動過程,實在是長期以泛藍認同的台灣人與中國大陸社群,糾結的互動態樣的縮影。

    杜正勝身為大力推動台灣本土化教育的部長,在島內向來有正反兩極的評價。當晚,泛藍傾向的台灣學生社群,原本懷抱著敵意,以及犀利的多元文化提問,打算質疑杜正勝部長過去在台灣推行的多項「河洛化」政策。然而,在中國大陸群眾--一個更可辨識的「他者」--出現時,不一樣的中文腔調,不一樣的時裝及身體文化,高舉台灣所未曾聽聞的論述標語,這些強烈可辨識的「他者」符號的存在,使得原本台灣內部的「他者」--本土派社群--相對地被弱化、消解了。

     當杜正勝部長受到中國大陸學生社群銳利地提問,這些更強大的「他者」的存在,迫使台灣泛藍學生社群轉而認同「台灣」,群起發表維護部長政策的言論,並制止場內中國學生不合宜的噓聲。

    國族主義學者班奈狄安德森在「想像的共同體」一書中,將國家認同描述為經常性變動的情感,建立在共享但虛構的歷史上。我們這一代的台灣泛藍族群所持有的中國認同,建立在沒有身體、空間、感官經驗的歷史教科書,父祖輩悠悠的口述,幼年看了又看的八百壯士軍教片之上。我們這一代泛藍族群眼中的中國,是一個想像的圖像。

    這種漂移的想像,肇致了杜正勝部長訪英當晚,那種游移的認同態樣:在遭逢真正的身體的、感官的、空間的中國大陸經驗的時候,現實中國與想像中的鄉愁中國的差異,使得台灣泛藍族群與中國大陸的交流的後果,不是「趨同」,而往往是「得異」。從解嚴後老兵回鄉,冗長的分隔的歷史將對岸文化攪拌成為另一種態樣,昔日親友的舉措使得返鄉榮民大嘆「這不是我的家」,到近日台商研究指出,台灣商人的中國經驗常常是一個心中的祖國的幻滅過程

    這個透過交流才能發現差異的過程,或許可能給當代台灣政府的兩岸交流政策,帶來新的想像。在民進黨政府憂心同文同種文化交流所可能帶來的「趨同」「求統」效應之下,高壓的交流管理政策,自緊縮的觀光產業自幾近不人道的兩岸通婚管理政策,對國家經濟發展以及人權治國理念多有損傷。然而,實則唯有在真正廣泛地經驗了中國之後,才能經驗當代中國與鄉愁中中國的差異,進而將「中國」閱讀為較「台獨派台灣」差異更大的強大「他者」,消解島內對立。

    (作者為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研究生)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ct2k&aid=65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