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27 03:03:20瀏覽559|回應0|推薦0 | |
一直以來,筆耕的目的就是期望給予不熟悉對岸市場的政務官以及事務官們,在台灣倉卒開放大陸市場之時,能夠得到比較正確的市場觀念,從而運籌帷幄,施政得當。 如果把整個行政事務體制想像成一家跨國際台商集團,就會清楚很多,過去許多台商對於消費者的不同文化市場,卻用經營台灣消費者的市場模式,鎩羽而歸的失敗個案層出不窮。以台灣這家跨國際集團而言,可分為科技部、民生用品部、旅遊部等海外市場部門,一般的集團公司在面對市場銷售成績,以及市場份額佔有率,都會要求提出年度檢討以及對策因應,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市場銷售以及份額。 台灣的陸客旅遊市場,在這一年以來,市場銷售以及份額佔有率上,很明顯出現了成效不足預期的問題,通常一般的集團公司會開始深入了解原因,改變市場投入的策略運用,但是我們似乎沒有打算這麼做。 前兩天,某單位的大陸朋友給了我一份數據資料,大陸的婚慶市場正如同房地產開發一樣,正成為市場需求性急速改變與發展的產業之一,88.4%新人有婚紗拍攝需求,49.14%的新人,計畫請婚慶公司規劃婚禮,78.74%的新人準備到酒樓舉辦婚宴,67.66%的新人計畫蜜月旅遊。2008年共有1800萬對新人,婚慶消費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高端消費族群300萬對,直接消費3000億人民幣。而這樣龐大的市場商機,朋友也不諱言的告訴我,發展太快所產生的副作用,就是市場良莠不齊,誠信缺失,導致新人失去信心,但是台灣自問,這是我們曾經揚名國際的婚慶產業,市場再建全不過,既然陸客的旅遊市場出現銷售與市場份額佔有率不足的問題,何不從新的市場趨勢切入佔據。 台灣的陸客旅遊市場份額並不是壟斷性業務,馮小剛紅了一部電影《非誠勿擾》,就讓日本瓜分了陸客的市場份額,大陸各城市舉辦的國際旅展也並非台灣的壟斷性商機,大陸各城市甚至東南亞、歐美也都會參展,同質性太高的參展因素,結論就是銷售數字與市場份額受到威脅,同時帶動市場價格殺聲一片的血流成河。 不久前,通過朋友介紹與交通部一位官員聊起這樣的一個現象,他甚至不清楚大陸有舉辦婚博會這樣的市場銷售媒介活動,更甭提上海婚博會3天湧進6.5萬人次,成交金額達1.1億的市場成效。可歎的是,我們的公務員大多數不求改變,也極容易滿足於現狀,再次偶遇時聊起,竟然認為那不是台灣的陸客旅遊市場趨勢,也並不看好這樣的一塊市場力量。(好笑的是,在陳水扁執政期間,台商的婚慶公司早就已經進駐對岸大城市開疆闢土,難道!這些商人都是《北七》?) 最近與朋友閒聊此事,竟然發現老百姓比公務員資訊更為發達,他們甚至知道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婚慶消費比台灣高出將近一倍。以台灣如此有競爭力的Meda in Taiwan,竟被收藏在倉庫裡,而不知善加運用,難怪民間對於小馬的陸客來台政見快要失去信心。 熟悉台灣的人都看過每年地方政府都會舉辦集團婚禮這類的活動,少則數十對,多達百對新人之眾,如果把這股陸客新人市場引水入台,Double的經濟效益《馬上就有》,何須讓旅遊業者殺聲震天,削弱品牌力量。 儘管如此,有些民間業者在台灣的市場發展上,同樣也存在某些區域市場的經營策略盲點。不久前,一位深耕離島與中部地區的創意民宿業者,與我聊起此事,我自問,從硬體或是軟體的設計檔次來說,鮮少有人能與他並駕齊驅,但卻在市場分析上,同樣也產生經營盲點。 陸客旅遊的個人素質現階段讓人難以恭維,在大飯店的集團經營模式下,尚能接受其可能帶來的破壞力,然而對於走精緻與生活路線的民宿業者來說,卻是畏之如虎,他們甚至比較希望能對港澳旅客市場產生吸引力,這樣的市場觀念又是一大錯誤。 首先,港澳市場自1997年回歸,屆今已過10年有餘,媒體早已產生相互影響的作用,例如香港文匯報、明報也會轉載中新社、新華社等主流媒體的新聞行銷,台灣的陸客行銷自然也能延伸出港澳地區的能見度。 其次,陸客旅遊市場的個人素質固然參差不齊,然而分類縮小旅客需求後,以主題式的市場素質而言,未必會給民宿帶來蝗蟲過境的破壞力,這群人來的重點是完成終身大事,而非單純的旅遊,自然而然產生出一股素質過濾的力量,何懼之有。 過去,由於台灣生育率逐年下滑,台灣婚慶市場需求度的轉弱以及人力的高昂成本,使得揚名國際的台灣業者紛紛轉往大陸發展,台灣其實可以很好的發揮現階段的開放優勢,把婚慶業者寄望的市場消費引回台灣,同時也能帶動一波業者回流潮,一舉數得,何樂不為。別忘了我們的中央交通部政策已開放到陸客人數降到5人成行的階段,這樣的人數限制恰好是大陸新人赴台的編制,同時也符合中央內閣曾經強調過的陸客主題式深度遊的期望。 台灣政策!加油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