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3 10:22:39瀏覽2676|回應0|推薦272 | |
忘己˙忘言˙忘憂 一般人把人生的目標放在權力、財富、名聲的追求以及感官的享受時,也許可以暫時得到某種程度的快樂和滿足,但不可能填滿來自慾望的貪念,且會讓人增加忌妒、驕傲與執念,這是對「自我意識」的過分保護,因一時無法認清執著的「自我」並非屬於真實本質的存在,而造成了痛苦的種因。 當「自我意識」過強時,就無法從功名與利己的意念之中解脫,而達到非生非死的空性自在。只要能認清「自我」的不存在的事實,就沒有理由擔心慾望落空的煩惱事,所以顏回才去請教孔子如何「心齋與坐忘」。 摒棄智欲,心念清凈,專一定靜叫做「齋」。擺脫過去的記憶和一些陳腐的思慮,無為自然,無慾恬淡,以清靜悲憫的心去包容有情萬物,其虛心坦蕩的修養功夫即是「心齋」。 至於「坐忘」的原意,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解釋為「心忘」;中國哲學史家馮友蘭詮釋為「忘了一切」;思想家吳經熊認為包括「忘己和忘物」;月溪法師則認為是「入於無始無明、無好無壞的境界」。 把心中已知的思想結構、邏輯思考和對事物的成見放下,沒有妄念、沒有抗拒、沒有控制與壓抑的意志力從中干擾,且能隨時抖落一身的習氣、束身的浮名,就能擺脫頑固不敏的知見。當自己能夠完全的接納所有的焦慮、苦惱、恐懼以及任何其他的壓力,不去評斷、抗拒、逃避,並允許這些負面情緒在內在裡自由活動,沒有因它的存在或消失而在內心裡起了任何一絲的漣漪,這就已經放下一切執著,深入「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坐忘境界了,有如道元禪師所說: 遺忘自我就是與萬物合一,被萬物所解脫。 德國神秘主義學者愛柯哈特(Meister Eckhart)把這種沒有自我也沒有分離,千狀萬態難以擬議的精神世界稱之為「沒有困惑的混沌。」(英文是Ecstasy)意指到達忘形入神、周流無滯的「無我」(nonegoistic)之空寂境地,也就是不再受限於社會一般活動所預設之主客分裂狀態的暫時超越。
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師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曾以大理石與青銅等複合材料爲羅馬的維多利亞聖母堂創作一件「德勒莎的忘神」(Ecstasy of S. Theresa),就非常傳神的捕捉住這種超越戒律而較符合俗世的精神面貌,甚至還有藝評家暗指含有「性高潮」的心靈狀態。
所以重點不在「坐」,或「在」與「不在」,而在了於「心」與沉於「忘」,有如陶淵明的「欲辨已忘言」,與李白的「陶然已忘機」的兩心默契、淡泊寧靜的「雙忘」境界;也有蘇東坡的「長恨此身非我身,何時忘卻營營」的「放」的意念;最高境界就屬弘一法師的「問余何適,廓爾忘言」了,連「我思故我在」,或「我在故我思」的冥想(meditation)與思索(cogitation)也全都拋諸腦後了。 是以,想達到忘懷萬慮、體盡無窮,如白雲清風飄然無跡的境界,必須在「精、氣、神」皆處於健康、飽滿、和諧的狀態,一個沒有病痛的人,就容易在某種入神的時刻忘記身體的存在;一個快樂的人就容易在某種歡愉的時刻忘掉痛苦的折磨;一個自足的人就容易在放懷的時刻自然忘了自尊的纏縛,所以何時才能忘卻此身營營?答案在於 ── 何時能放下自我。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