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1/26 17:19:40瀏覽1204|回應2|推薦35 | |
1945年,瑪麗亞卡拉絲回到紐約,準備在美國闖一番大事業, 那時候她跟父親住在西157街一幢小公寓裡, 沒事時,就愛一個人逛街,一會兒買個漢堡,一會兒又吃塊皮薩...... 顯然她的腰圍日漸增大,但是她全然不顧! 即便她不願意以這樣的身材,去大都會演“蝴蝶夫人”,也無所謂....... 《在“卡拉絲的傳奇 從拒演大都會開始”已經提到, http://blog.udn.com/lillianyi/123462945 》 在街頭看到像從時裝雜誌走出來的,穿著時髦舉止優雅的女子, 她自然很羨慕,但認為自己永遠辦不到,就死了心,繼續大膽的吃。 於是惡性循環,她越來越胖,越不優雅....... 真正想減肥,是從1952年在倫敦成功演出“諾瑪”開始, 整個倫敦為她瘋狂,柯芬園首演之夜, Arianna Stassinopoulos 在她的傳記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1952年11月8日首演之夜,瑪麗亞讓觀眾大開眼界。 她激起觀眾從未有過的感情反應, 她激起他們最深最強烈的感覺,是他們從未經歷過的。 她讓全體觀眾感到更有活力、更生動、更有反應。 在柯芬園的舞台上,歌劇不再是陳列在博物館的一種藝術, 而是一種前程似錦的藝術.....” “盡管有人批評她有刺耳的鼻音,但觀眾明白的表示, 他們知道,歌劇的新時代降臨了。” “在義大利,歌劇是不能破壞傳統的,但在倫敦或其他歐洲地方, 歌劇並未受到如此重視,而現在,在漠不重視的大海, 冒出一片陸地,而且被視為金銀島。” 倫敦樂壇認為,瑪麗亞卡拉絲,是那個時代的新的諾瑪。 柯芬園將她捧在手心,給她一個家,當孩子呵護...... 而她也用最好的作品,呈現回饋觀眾, 同時以國際性的豪華光彩,帶給侷限一隅的柯芬園: “ 柯芬園向新的諾瑪、新的歌劇超級巨星、新的開始歡呼”! 但是,她的塊頭怎麼那麼大呢? 這個問題,是她在倫敦停留期間,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也是她自己開始慎重思考的問題........ 記得當年,她第一次在維洛納演“阿伊達”時, 曾有一個評論家說,瑪麗亞卡拉絲站在舞台上唱“阿伊達”, “她的腿,和大象的腿沒啥差別....” 這個報導在她去世前不久,還記憶猶新的說, “太殘忍了”,“我看到那篇文章時哭得半死”....... 不過,哭歸哭,並沒有想過要怎麼設法去改變。 可是,這次在倫敦不同, 因為她常常頭痛,也開始有暈車、頭暈等等毛病, 她覺得這都是因為她的體重超重的關係。 於是,她決定改變自己,而且是做一次震驚世界的改變! 這計畫沒有公開,是秘密的,除了米奈吉尼之外,誰也不知道....... 至於她的模特兒~奧黛麗赫本也是最高機密,連丈夫也不說; 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她的減肥食譜,對吧? 可是很抱歉,能找到的記錄幾乎是零! 不過,有一段文字,是如此說的: “她一直讓自己忙碌不堪,只靠吃沙拉過活,加上電動按摩, 不過奧黛麗赫本的形象,距她仍然遙遠。” 她為了有唱作俱佳的表情,不止需要有小蠻腰,她還要有消瘦的下巴,以及如奧黛麗赫本一樣纖細修長的脖子..... 總之,她想要變成窈窕淑女的決心,既然已定, 她必然會全力以赴、使命必達! 她果然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的徹底、非常的成功! ~~其實,相信稍稍有經驗的女子都知道, 最有效的減肥藥是意志力、而談一場戀愛,就是意志力的最佳保護傘? 她原來不相信有人會真正愛她, 別人愛的都是她的音樂、歌喉、藝術、甚至是她穿戴的珠寶。 1954年她的“米迪亞”每場演出都座無虛席, 米迪亞的製作人華曼曾說:“我相信她從歌唱中發洩她的性挫折, 她從歌唱和表演中,釋放她未實現的熱情。” 不過書中作者倒沒有認同:“這種擬佛洛伊德式的詮釋”, “似乎太狹隘而無法涵蓋瑪麗亞的現象”。 因為“她不僅由唱作中抒發自己的熱情,也讓觀眾抒發了他們的熱情。” 瑪麗亞終其一生,她都讓觀眾抒發內心的衝突, 即是:一個正常、理性的自我與一個陰暗、原始的本我之間的交戰。 她與歐納西斯在一起時,他曾讓她在兩者中找到平衡, 但是當愛情不再,她內在的衝突又開始浮現。 所以,如果說她不該愛上歐納西斯,好像也是不完全正確的, 因為她那幾年的生活,是從未有過的幸福, 若真有何不對,那應該是她沒有斷然放下吧? 瑪麗亞越來越有名,但她的名聲與音樂越來越無關聯....... 她的體重穩定下降,每少掉一磅,她的自信便增加一些, 當卡拉絲變成窈窕淑女之後,她開始注意到身邊的人; 她也開始放鬆自己,敢於冒險去愛人。 她瘦下來之後,整個人脫胎換骨,變得十分優雅動人! 尤其是,她遇上米蘭的首席服裝設計師畢奇夫人; 這位畢奇夫人,出身歌劇樂壇名門,是普契尼的孫女。 而介紹她們相識的是托斯卡尼尼的女兒華莉, 華莉後來跟瑪麗亞走得很近,她一直想從中牽線, 讓他父親與瑪麗亞合作“馬克白”,可惜沒有成功; 因為她父親自始至終就是另一個女高音泰巴爾第的有力支持者。 不過,她介紹畢奇夫人負責瑪麗亞的服裝設計, 卻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重塑了歌劇女王形象的大功臣。 畢奇夫人為她的脫胎換骨的身材,所設計的服裝, 把瑪麗亞烘托得高雅至極! 瑪麗亞卡拉絲,一下成了氣派兼笨拙的最奇怪的混合體。 她晚年最親密的朋友法蘭考斯‧凡拉瑞說: “她有時美得出奇,有時她又醜得出奇。” 瑪麗亞在舞台上在生活中,將自己成功轉化成她扮演的戲劇人物。 “阿爾賽斯特”的指揮朱里尼,看到她的轉變,他的評價如下: “在舞台下,瑪麗亞是個出身卑微的簡單女人, 但阿爾賽斯特是一個偉大的皇后,高貴的人物; 然而卡拉絲可以把所有阿爾賽斯特的氣質轉化為他自己的!” 朱里尼的答案是:“這是一種天份。” 她一向懷疑自己,憂心忡忡,害怕失敗....... 她永遠無法休息,因為她覺得自己責任重大; 當她在拉斯卡拉唱“卡洛斯先生”,當她灌錄“諾瑪”唱片時, 她有機會幫助那些曾經幫助過她的人了, 她可以影響排出的演員表,可以選擇她要的指揮; 她替羅西拉梅尼爭取演出機會, 讓塞拉芬指揮她大多數的演出歌劇與灌錄的唱片。 她一生都被挫折感左右,當然這也是人人都難以逃避與克服的問題, 不過,瑪麗亞卡拉絲在別人眼裡,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偶像, 自然是有更強烈的、無法面對挫折與打擊的問題; 隨著她聲音日漸走下坡,無法再唱高音時, 劇院給她次女高音的角色,她拒絕了;除了“卡門”之外....... 不過,“卡門”也只肯在灌錄唱片時唱! 好像唱次女高音,是承認自己走下坡,是承認自己失敗。 而瑪麗亞卡拉絲,絕對無法允許自己做不了超人! 如果她肯接受事實,她的藝術生命應該會更長久吧? 如果,她有了另一個事業的高峰, 她在晚年,會不會活得更快樂與滿足呢? 有一次,她在接受美國“高度傳真”雜誌時,談到她的藝術哲學: 她說:“我每年要唱得比去年更好,否則我就退休!” “我現在不需要錢,我為藝術工作。” 是的,當她無法超越以前的自己,她是無法忍受的, 她只有退休一途了。 這就是瑪麗亞卡拉絲,一個永遠追求完美的歌劇女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