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俗節日用香
2017/02/08 12:12:40瀏覽10|回應0|推薦0

民俗節日用香

古代香道文化.jpg - 香文化

     香雖是形而上的高雅之物,上品之香價逾黃金,但燒香、用香在尋常百姓家也是日常之事,民間通常在節日以祭祀燒香達到祈願福祉、尋求平安的目的——大概從一年的臘八開始,“臘日祭”或佛祖成道日,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等主要祭祀儀式開始的時間,這一天人們還要祛疫,祈求健康;臘八之後,臘月二十三日,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更是需要燒香;除夕之夜、正月初五路神生日、正月十五上元節、二月二日春龍節(龍抬頭),還有寒食節、清明節、立夏節、天貺節、翻經節、七夕、盂蘭盆節、中元節、鬼節、地藏節、中秋節、重陽節、祭祖節等等眾多節日,都是祈福燒香的日子。
     除了特殊節日,人們在遇有紅白喜事、孩子初生、建房淘井、科舉得中、合同立約、義結金蘭、天災人禍、發財豐收等,是一定要舉行相應儀式的,燒香則是儀式上必行的程序之一。當然有些人家或商戶供尊財神或是其它神位也是要燒香的。
 
     中國人對燒香的態度是雙重的。一方面是對宗教的敬畏,不敢隨意衝撞;另一方面,求拜燒香是為了請神保佑。燒香,在香港台灣地區常稱為拜拜,是最常見的敬神方式。點起香燭,向神拜上幾拜,更虔誠的,則跪下叩頭幾響,同時心中默默祝禱。
      民間的燒香有許多習俗,其中一個是所謂燒頭香。頭香就是第一爐香,尤其是新年的第一爐香。老百姓認為頭香,效力最大,可以獲福最多,所以常常爭燒第一爐香。如果是新年(農曆正月初一)燒頭香,虔誠的香客常常在除夕的午夜就開始早早等候了。
     除了燒頭香,某些地方的民眾還有燒十廟香的習俗。就是在初一早晨,提著香籃,連續燒滿周圍十座廟。其用意與燒頭香相近。
     民間燒香的另一個比較特殊的做法是燒拜香。所謂燒拜香,是指向著某一寺觀神廟等地方,一步或幾步一拜。比如湖南衡陽一帶就有上南嶽衡山燒拜香的習俗,一般是香客攜一張小凳,上設香案,幾步一拜,漸次上山。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