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格統整與靈性整合-個人內在整合單元心得
2009/04/15 11:14:16瀏覽344|回應0|推薦0
很享受寶貴老師一開始帶領的靜心活動。真得如同老師所說的:當我們意識到身體時,紛亂的腦就停下來,靈也就輕鬆了。
多年前我看過:一個獨自完成「霞喀羅古道」行的奇女子:陳怡岑的網站,(後稱雪山飛狐,殉山於13年前)我與她有相似的靈魂。只是她勇敢的做了很多我只敢想不敢做的事。陳怡岑的網站留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文中寫著「……獨處是相當好的精神治療我們一生花太多的時間和別人交際(透過語言)很少能靜下心來審視自己的內心……」她的這段話,也是我的心聲。
活在這個各項生活指標,都充滿變動與混亂的世界中,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就像一隻口裏再也擠不出一滴水的旱塘魚,連“相濡以沫”的能力都沒有,遑論給予甘泉?每當遇到這種情境,我都需要大量的時間獨處。我深深的了解寶貴老師所說的靈修探索由外到內的歷程。我盼望離開情緒之海,情感之境,期待能夠進入靈的深處,重回生命之源;回歸坦率、返樸歸真。
2008年暑假,因緣際會下,我參加了一次為期12天的靜修課程。在12天課程中扣除頭尾,整整有10天,規定要無語、無視線接觸、長時間靜坐。活動的最後一天,容許大家講話後,很多人都表示對禁語這件事難以忍受。可是,我卻愛死了那10天不用說話、不用交際的生活。同梯有幾位老師,也與我有相同的感受。事後想來,可能是因為這個時代的老師,承擔了太多不得不然,卻又無能以為的教化壓力。所以,對於能夠不必講話這件事,都深覺放鬆。這個世界,希冀身為人師者成為“聖人”。學生不認真學習:老師有責任,不管他憤不憤、悱不悱,老師都得想盡辦法,吸引學生認真。學生行為表現有問題:老師有責任,老師應該用耶穌基督或佛佗的愛與包容感化、轉變學生。可惜,人非聖人,人非神佛。難怪許多認真負責;對學生、對自我都要求很高的老師,會越教心理越鬱卒,越教個性越憂鬱。
倫理學中強調「應然以能夠為前提」。當社會不再強調尊師重道,老師動輒得咎的同時,社會必需面對一個事實:既然現代社會賦與老師的地位其實只是一般;所以,理應也以一般“人”能力所及,合理、持平的來看待老師的工作。同時,身為老師也不要給自己太崇高的“聖人”感,切莫自認為在各方面都有責任、有能力指導學生,認為學生非聽自己的不可。應以開放心、平常心、祝福心來處理學生的問題。孔子說的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要給學生足夠的時空自我覺醒。要相信生命自會找到出路。
唯有維持自己是個身、心、靈整合健全的人,才能以健全的態度面對周遭的人、事、物。不要忘了:「我躬不閱,遑恤我後。」只有對的人,才有能力做對的事。謝謝寶貴老師的課程,助我更加認清:每日關照自己的身心靈這件事,絕對該位居以愛為名所有行為中的首位。因為,唯有自我完整才有能力自然而然的感染他人也進入完整。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2008&aid=285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