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還有多少中國人
2011-12-28 01:24 旺報 【(王炳忠/政治大學外交系碩士生)】
海協會二十年,中共首次明確談及「九二共識」的內涵,指其為兩岸在1992年時,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雖然大陸堅持「各表一中」,此或可解釋為中共已接受執政黨堅稱的「一中各表」。
筆者認為,除「一中各表」外,王毅「以人為本」的提法亦值得重視。
王毅稱,建立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的兩岸會談,是兩岸中國人之間的平等協商,不同於國與國的談判,也不是錙銖必較的討價還價。
準此,曾一度困擾兩岸的彼此定位問題,或可用「中國人」的概念解套。
事實上,「國統綱領」早有此觀念。
1995年,李登輝在國統會致詞稱:「中國人幫助中國人」。
當時,我們自認政經水平都比大陸高,提出要以台灣經驗幫助大陸發展。
我們也曾以大哥之尊,要向大陸小弟讓利。
然而,如今的李登輝,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
或者,進一步想,今天的台灣,還有多少「中國人」?
這個問題,可分作客觀事實及主觀認同。
客觀事實上,無論就「法理/國家」或「文化/民族」的層面,台灣人都是中國人。
按憲法,中華民國代表中國,中華民國國民當然是中國人;
從文化上論,台灣人承襲中華文化,更是不折不扣的中國人。
但是,在主觀認同上,台灣的「中國人」卻不斷減少,主要的原因還是群體的政治氣氛所致。
七月蔡英文推出競選廣告,自稱「我是台灣人,我是蔡英文」,
新黨主席郁慕明即以「我是郁慕明,我是中國人」回應。
隔日,馬英九透過臉書提出「三段論」,
自稱「血統上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
身份上認同台灣、是台灣人;
國籍上,是中華民國國民」。
兩大黨的領導人都未回答自己是不是中國人。
到底台灣還有多少「中國人」?
審視台灣各政治團體的黨章及政策綱領,明確認同「中國人」者,似乎只有新黨、勞動黨、中國統一聯盟、中華統一促進黨等所謂的「統派」
按現行立委「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規定,只有在政黨票得票過百分之五,才能分得不分區席次。
準此,中華民國的國會沒有半個「中國人」的代表!
一個可玆參照的數字是,新黨在上屆立委選舉得到38萬多張政黨票,因而可以確定,在台灣至少還有38萬多位「中國人」。
郁慕明說,問題是統一。
其實,還有比「統一」更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台灣人對「中國人」的認同。
大陸稱「兩岸會談是兩岸中國人之間的平等協商」,
但是在台灣,究竟還有多少「中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