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插錯卡
2011/10/04 17:10:07瀏覽319|回應0|推薦0
有一天把廠商寄來的型錄及部份文件資料,依各地辦公室的編制分配好等待寄出。適逢平日幫忙的同事剛好休假,想說這是小事就自行處理。我用便條紙在分配好的數量上註記收件人及辦公室所在地,親手放在總務部收發處,同時不忘留言請小妹協助裝箱寄出,也沒忘記註明內容物為印刷品。

不久接到小妹的電話要我走一趟總務部,行進中不禁臆測到底是什麼狀況?小妹見到我便客氣的說,幫忙包裝及寄送沒問題,只是上面寫的註記她只認得台北另一駐點辦公室,其餘各地的辦公室及收件人皆無法判斷!她有點不好意思的請我幫忙改成中文註記,以利辨別寄出。我有些許窘態的致意:「不好意思!剛才忙中有亂插錯卡,不小心變成英文輸出。」小妹有點不好意思問我到底有幾張卡及輸出?我忙著把註記改成中文,覺得有些尷尬並沒立即回應她的問題。

自己目前在職場上常用的操作介面或輸出語是國語及英語。偶遇南部來的同仁,有時為了拉進彼此距離,則隨興轉成台語輸出介面哈拉幾句。平日較少使用的操作介面另有廣東語,除非遇到香港來訪友人才能派上用場,現在多半只有在閒暇時刻啍啍唱唱,或是觀賞原音播出的香港電影才有用武之地。客語操作介面因為年久失修,加上久未更新或做軟體升級,目前約略只能做單向接收,輸出功能確定已損毀多時且無法使用。另外,來自家鄉的官方語言介面則是呈現沈睡狀況,除非回原產地經由原廠還原技術,加上預先重灌軟體才能逐漸恢復原有的操作介面及功能。

有時會聽到一些人用他自己熟悉的語言在諷刺或謾罵別人,或許他以為沒人會聽的懂,其實聽起來非常讓人覺得不舒服。相信他怎麼也沒料到會遇到懂得操作多種語言介面的人,這到底算他倒楣還是我幸運。

後記:介面卡(Interface Card)是電腦和週邊硬體的溝通橋梁,一般如螢幕、鍵盤、印表機、硬碟等,每一樣都是透過介面卡傳輸數據才可運作,一般電腦多半有內建介面卡,除非額外需要才會外加別的介面卡。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onardsim&aid=561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