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01 09:46:26瀏覽458|回應0|推薦0 | |
5. 進入減法經濟時,先進區域的基礎建設產生鎖定效應,無法改用新資源;後進區域的能源收益/投資比降低遠較先進區域為快,後進區域有更強的動機脫離現有經濟體系,開發新資源。 經濟體成長,仰賴基礎建設開採與輸送特定資源;然而基礎建設的維護與擴充也受該種資源所驅動。此一正回饋循環會使得經濟體越來越依賴某種特定資源,無法改用別種資源,此即”鎖定效應”。在加法經濟時期,鎖定效應有助於占有資源,擴大功率輸出。到了減法經濟時期,節約現有資源及探尋新資源為經濟體生存所需。然而基礎建設的功能已經鎖定成擴充使用現有資源的狀態,使得轉換到新功能或是新資源的成本過高,而無法改變。 當經濟體擴張到邊陲(後進)區域時,通常已進入減速成長期。如前所述,後進區域的利益(掌握資源流量)與維護成本的比例降低遠較先進區域為快,因此有更強的動機脫離現有經濟體系,開發新資源。不僅如此,後進區域的資源利用基礎建設擴張緩慢,因此有足夠的未開發空間,可以避免鎖定效應,採用更合適的資源與新技術,這就是所謂的”後進者優勢”。 例如,美國的基礎建設是以擴張石油使用為目標,因此以環狀高速路網覆蓋市中心與郊區,以州際高速公路聯結城市,公路網在二次大戰以後持續擴張。另一方面,盡量普及私有汽車使用,甚至廢棄公共運輸系統,並廣設郊區住宅區及衛星城市,使一般人通勤、購物等完全仰賴汽車,遠距離旅行則仰賴國內班機及租車服務。這些發展使得美國人掌握世界最高的石油功率,促進了旅行與消費能力。 在石油成本高漲的今日,以私有汽車、擴張消費而推動的城市生活體系已經不符合經濟效益。然而美國的大部分地方的都市設計、住商區域規劃上都是以有一輛以上汽車的小家庭為基礎,城鎮的預算更完全被”汽車式”城市生活所需的道路維修、物資運輸網、城郊水電網、廢棄物清理等占據,沒有多餘的能力發展大眾運輸系統、改用節能系統、遠距工作的網路系統等新功能。反而是新興經濟體,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可以新的觀念與科技建設新市鎮(後進者優勢)。 6. 以美國為中心的石油驅動經濟體系已經顯現出減法經濟時代的徵兆。 工業革命以後,美國經濟逐漸由農業及手工業轉向由煤炭驅動的工業生產。國內基礎建設以擴展煤炭為資源、蒸汽機及煉鋼科技為動力的系統為主,例如鐵路網、運河網,發電廠等;所提供的能源、材料與動力推動橡膠、汽車、家用電器等製造業。這些基礎建設使美國由一個農業國家轉變為工業國家,城市人口比例在1870年至1920年四十年之間,由20%增加到50%,煤炭提供的能量由微不足道一直上昇到1.5x1015 BTU(圖六上方)。但是城市人口增加大多發生在東北岸原有的城市化區域,而新興城市幾乎是從東岸沿著水運線擴展到大湖區(圖六下方;1870-1920)。從1920年左右起,由煤炭產生的能量達到飽和,甚至開始下降;城市人口比例增加速度開始減緩。所有的跡象都顯示煤礦-蒸汽機-鐵路體系所產生的能量已經不足以支撐城市人口擴張。最主要原因在於城市的人口,是製造業的勞力來源,同時也是產品的主要消費者。當城市擴張限制於可由鐵路及水運網聯接至煤鐵產地的區域(利基區域),城鎮化就有其上限,市場就會隨城鎮化趨緩而飽和,但是生產力仍然上昇,於是產能過剩,消費降低,導致資產炒作盛行,吹起二十世紀最大的股市氣泡,最後1929年股市崩盤,經濟泡沫化,造成大蕭條。 與此同時,石油經濟萌芽,開始取代煤鐵經濟。石油一開始是照明及暖爐用,內燃機與汽車的發明將石油轉變為動力能量來源,使城市面積可以擴大。石油可以油管長途運送,使城市設立不受水運及鐵路網限制。這二個石油科技大大促進了美國城市人口增加以及製造業發展。二次大戰期間的軍事科技發展將石油的用途擴展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戰爭結束以後,美國建立州際高速公路網。廉價石油所帶來的動力,也降低了其他資源開採與輸送的成本,因此1960年代以後,煤炭與天然氣的消耗量也不斷上昇,大部分用於發電與暖氣供應。以汽車代步,不斷延伸的公路網、電網及天然氣管,提高農業生產力,將廣大的郊區納入大都會區,也將人口推向都市,成為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勞力來源,也一步步擴大了工業產品的市場。城鎮化比例由1950年的55%在二十年之間,迅速擴張到1970年的75%。城市人口帶來的市場,與石油開採提供的能量,相互刺激,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年代。 然而美國本土石油產量到1970年達到最高峰,以後逐年下降。在此之前,美國已經逐漸依賴進口石油了。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只是印證了這個事實。二次大戰以後,美國為了擴大貿易市場,在歐洲及東亞推動經濟石油化:以美國軍事力量為後盾,由中東為主的國家供應廉價原油,一律以美金交易。美金等於有石油作擔保,成為全球通用貨幣,使美國實際壟斷境外石油供應。隨著這個開採境外石油的”基礎建設”逐漸擴張,冷戰時期美國集團諸國迅速工業化及城鎮化 (圖七左),加入美國主導的經濟體系。由開採境內石油,到仰賴境外石油,其過程正如圖三所描述。
第一次石油危機(第三次以阿戰爭)對美國的時由消費只帶來輕微震盪。第二次石油危機(伊朗革命) 不僅使油價暴增,而且證明了美國產油盟邦無法再以增產來填補伊朗石油禁運的缺口。換言之,石油生產成長速度減緩,已經是不可逆的現象。由圖七右可看出,1950-1978年,美國能源消耗量隨經濟規模(GDP)成長而快速增加。此年代為廉價石油時期,以能源替代勞力,個人所得也隨之迅速成長。1980年以後,美國能源消耗量隨經濟規模(GDP)成長而緩慢增加,此年代為高價石油時期,以勞力替代能源,個人所得成長緩慢下來。第二次石油危機(1978)以後,美國經濟進入蕭條期,城鎮化也停止成長(圖七左)。1989年蘇聯崩潰,中國與東歐釋放出大量高素質勞力,進入世界貿易體系。美國經濟倚靠製造業外包,以境外廉價勞力替代能源,造成九零年代經濟榮景,城鎮化也擺脫八零年代的停滯,重新成長(圖七左)。由境內勞力轉換為境外勞力,這與境內石油轉換到境外石油如出一輒。自此以降,能源消耗量逐漸停滯,生產量成長也減緩。進入二十一世紀之際,隨著前共產集團國家快速工業化及城鎮化,勞力不再廉價,油價持續上漲,效率的增進使產力仍然上昇,於是產能過剩,消費降低,導致資產炒作盛行,最後2008年房市崩盤,經濟泡沫化,造成大衰退。
從1950年到2010年,能源消耗量相對於經濟規模的變化(圖七右),與圖二右的階段1、2非常相似。對照於目前廉價石油及勞力的耗竭狀況,以美國為首的石油經濟體系顯然已經從加法經濟進入到減法經濟時代。 圖六:上圖- 1790-2000美國都市化人口比例(深藍線)與各類能源消耗量(各色細線)變化圖。注意個能源時代與都市化階段的密切重合。下圖- 美國自1790至1920都市擴張三階段地圖。注意大城市(人口大於10000人以上)數目及分布從第二到第三階段幾乎沒有改變。 圖七:左圖- 1950-2010各大洲都市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變化。右圖- 1960-2010全美國能源消耗量(縱軸)相對於經濟規模(GDP,橫軸)的變化。紅色虛線為依據圖二右的模式所預測的未來走向。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