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加法經濟到減法經濟- 3
2014/07/01 09:42:39瀏覽708|回應0|推薦0

4.  經濟體的技術發展,可依資源生產速率區分為加法經濟減法經濟兩大時期。加法經濟時期可擴大公共支出刺激經濟成長。此法到了減法經濟時期已經無效;這時組織進入了資產泡沫、探尋新資源的時代。

經濟發展的五個階段,各有與之對應的科技發展階段: (1)當經濟組織興起之際,特定資源開採量遞增,科技發展的目標為擴張資源運用,使個人及組織可掌握之能源流量一同成長,用更多的資源做更多事;(2) 當資源供應量成長減緩,科技發展的目標為增進資源運用效率,用相同的資源做更多事;(3)當資源供應量停止成長,科技發展的目標為節約資源,用更少的資源做相同的事;(4) 當資源供應量遞減,科技發展的目標為利用其他方式取代現有資源。前二階段為加法經濟-作更多事;前二階段為減法經濟-作更少事。

在簡化的生物物理經濟模型中,基礎建設將資源轉換為能源,推動生產單位產生功率,進而驅動資源開採功能。能源與功率之間的交換,以貨幣信用為媒介:生產單位付費給基礎建設獲得能源,基礎建設付費給生產單位獲得功率(圖四)。加法經濟時期,經濟成長仰賴資源供應的增長。擴大公共支出會增加貨幣信用流量,使生產單位與基礎建設都可預支需求量而擴增,進而刺激資源開採量。資源增產支撐組織規模擴張,二者互相促進產生正回饋作用,使經濟成長。這就是為何當代工業化國家在經濟衰退時,常以增加開支、舉債或減稅為因應政策。

在減法經濟時期,由於資源生產量不斷下降,擴大公共支出已無法刺激經濟成長。此時有三個不確定因素使經濟動盪:(1) 科技發展節約能源或增加能源使用效率,使經濟暫時回昇(通稱為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反而耗用更多資源,於是再度衰退,加速更增能源使用效率的新科技發展;這使得經濟成長與衰退在短期內急速交替循環。(2) 各經濟體積極探勘資源的新蘊藏所在,但找到的幾乎都是偏遠、困難、量少蘊藏。新蘊藏迅速發現、開採、耗竭,會加速反彈效應,增加震盪。(3) 以往沒有經濟效益的其他資源,開始有利用的價值;但開發的高成本及不確定性,會使經濟體回頭去探勘舊資源蘊藏,延遲新資源的探尋與開發,使未來資源供應短缺更加惡化。減法經濟時期的特徵之一,就是能源使用量呈現短期震盪、長期下降的局面(圖五上)。由於資源價格不斷上漲,帶動資產價格上漲;但資源供應與相關的技術開發,卻有極高的不確定性。這使得減法經濟時期成為資產炒作的高峰期。這也是泡沫經濟的本質。

在減法經濟期間,容易開採的資源幾近耗盡,人口結構老化,EROI持續下降,直到輸出功率不足以繼續開採剩餘資源。然而此時經濟組織各項維護成本漸增:基礎建設維修、官僚組織老化、人口結構改變、技術開發系統過時等,導致能源消耗日益擴大,使經濟萎縮甚至崩潰。歷史上當經濟達到飽和狀態,尋找新利潤或是開發新科技的活動就會大量增加,形成不穩定狀態。當新科技發展出來,基礎建設形成之後,起初的開發利用緩慢,直到舊資源使用穩定下降,新資源經濟效應顯現,該種科技的使用就會逐漸擴散開來,直到整個新世代的大眾。使用者數目與基礎建設的擴充互相刺激,形成正回饋,驅動經濟成長。當同一世代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成為該科技的使用者,經濟發展即呈現飽和狀態;這也是成熟經濟體成長率逐漸降低的原因。當現有的經濟組織開始萎縮,新科技、新資源有利可圖,與之配合的基礎建設就會開始形成,新世代人口成為其使用者,展開下一個循環。每一個經濟體系約略與相應世代的活躍時期重合,因此每五十至六十年就有一次經濟循環。這就是Kondratiev wave (K-wave)的由來。近代的例子為十九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後,煤炭-蒸汽機-鐵路經濟擴張。但是到了二十世紀初期成長達到飽和,引起資產投機炒作,泡沫化造成經濟大恐慌。於此同時,石油-內燃機-汽車經濟逐漸擴散,並且受到二戰的推動,為嬰兒潮世代所採用,造成了三十年的成長期。二次經濟循環相距六十年,相當於一個K-wave週期(圖五下)


圖四:包含貨幣信用流量(金色箭頭)的簡化的生物物理經濟模型。

圖五:上圖- 減法經濟時期能源使用量呈現短期震盪,長期下降狀態,如灰色曲線所示。由於經濟組織目標在於擴大功率,因此會傾向於尋找擴大能源使用量的新科技以及新資源。新資源起初的開發利用緩慢,直到舊資源使用穩定下降,新資源經濟效應顯現,使用才會穩定成長,擴散到整個新世代,如綠色曲線所示。二者疊加為能源總消耗量,呈階梯狀變化,如紅色虛線所示。下圖- 1880-2010世界能源總消耗量,也呈階梯狀變化。1910-19501970-2010出現高原期,代表經濟組織成長飽和。二次高原期相距六十年,相當於一個K-wave週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grandbleu&aid=146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