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自稱是波西米亞人
2009/10/02 19:59:18瀏覽836|回應0|推薦2

圖片來源:http://www.trekearth.com/gallery/photo1130214.htm

 

我自稱是波西米亞人

李常生  10/2/2009

 

余光中生於南京,母與妻均屬常州人,喜歡寫詩、寫散文,自稱為江南人。抗日戰爭時在四川讀中學,感情上亦自覺為蜀人。曾自言:「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他從大陸故鄉來到台灣,仍帶著故鄉的記憶;他曾涵泳在中國古典文學之中,讀過許多強調中國美的作品,加深他對故鄉的美感;他從舊大陸漂流到台灣,成長後,又飄到新大陸的異域去。以至於經常會流露出對中國纏綿的情感,有時是直接的頌揚,有時卻對其他文化表現出相對的非正面敘述來烘托出明顯的中國意識。(註一)

龍應台比我小四歲,生於台灣高雄縣大寮鄉眷村,父親原籍湖南衡山,母親來自浙江淳安1949移居台灣。1974,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系,獲英美文學博士。畢業後,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中央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等。1984中國時報撰寫「野火集」專欄,引起熱烈回響,其夫為德國人,育有兩子。1986龍應台舉家旅居瑞士1988遷居德國。於海德堡大學漢學系開設台灣文學課程。1999,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為期3年,期間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之後客居香港,先後任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的客座教授,龍應台比較偏向於社會批判。(註二)

李常生祖籍河北省滄州,1949年內戰逃難時生於常州,當年十月由母懷抱自廈門移至台灣。父為軍人,在廈門為共軍所俘,北送時死在濟南火車站前。李常生在台灣長大,1972年畢業於政治大學(1927年借中央大學校舍建校)企業管理系,畢業後大半時間都在從事建築及規劃業,喜好文學自娛。經商失敗後重新向學,2004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系碩士班,2008年再於南京東南大學(原中央大學)獲城市規劃專業博士。長期從事建築、規劃,但亦長期與文學為伍,喜歡寫詩、寫散文,喜歡悠遊四海,看盡天下。

余光中自稱是江南人,與南京、常州脫不了關係,我生在常州,在南京住了四年,也應該可以稱的上是江南人;龍應台比我年紀小,喜歡批判,批判台灣、新加坡、中國大陸,像是龍捲風一樣到處惹事生非。我因自小家貧,讀大學的學費還是母親在紡織廠當女工一點一滴賺來的,因此比起前三位,吃的苦較多,雖然最後也唸完博士,但是也錯過了為社會貢獻的時機。

我們三個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屬大陸外省來台居住的第二代,這群人現在居住在台灣的人估計有三百萬人。在台灣,我們被稱為「外省人」,也就是自外地來此暫居之人,在大陸,我們被稱為「台胞」也就是台灣同胞。我們三個人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算是某種程度的廣義的藝術家,但是在心態上,或者被排擠的壓力下,不論在台灣或在大陸,我們都屬於「異鄉人」,我稱我們三個人比較像是歐洲早期流浪在法國的波西米亞人(註三),或者說是長期流散在歐洲各處的吉普賽人(註四)。身上流著藝術家的血,到處宣揚藝術,但是回頭找不到自己的根,或者自己的故鄉,在心態上是十足的像是「流浪者」;在實質上也都是到處被當成是外來人。

基於此緣故,我將自己在心態上提升到世界公民、地球村的村民等角色,這在宗教上是說得通的,原本應該不分族群,只講博愛,不要被偏狹的「民粹主義」所限制,不要被鼓動人心的「政治」給欺騙了。因此,我漸漸失去國家與政府的觀念(國家與政府原本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造物,刻意區隔人類,造成對立),而將自己的心態悠遊於地球之上,再重新檢討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包括應該關心的對象,不論人種人群,不論生態自然,再來就是永續生存的地球環境等。由於幾年下來的矜持,自己不再有「異鄉人」的恐懼,因為原本整個地球就是我家鄉,宇宙是我生存的大地,何有故鄉之詞?何必固執的要去將自己的意識中添加某種地域性,或者附合別人的說法。也許我的想法過於烏托邦(註五),但是自己的處事風格已定,何須拘泥於小節及別人的異樣眼光。

我喜歡范仲淹的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也喜歡東坡的:「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天下之大,悲歡離合盡在眼前,惟能在心態上勿喜勿憂,無來無去,方可見性,並能概知生死矣。

我大學的同學將近半數居於國外,子女許多都與外族通婚,再過幾代以後已經很難抓到型態上的中國人(或台灣人)的基因,這些新的移民,其中必然也會有許多擁有藝術細胞,像是先前提到的波西米亞人,但最終,人類的族群意識會像語言一樣的是會趨向一致化;而宗教的意識觀也是會讓大眾視世界各民族如一己,沒有什麼好隔閡的。

余光中用文學創作出思「鄉」的道路,龍應台用批判來表示政府與國家的幼稚,我則寄望用寬恕、容忍、體諒在文學中來表達對未知世界的讚美,或者期望「烏托邦」的到來,也許來的晚,又來的慢,但是最終必然會看得到曙光。也許這些思想並不那麼成熟,更何況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不知名的市井小民,能發揮的力量有限,但欣喜於別人能有機會感覺到我對世界所拋出去的善意。

欣喜您能有耐心看完這篇文章!

 

註一:參考源自維基百科,余光中傳。

註二:參考源自維基百科,龍應台傳。

註三:波希米亞人的第二個涵義是出現於19世紀初期的法國。這個名詞被用來稱呼希望過著非傳統生活風格的一群藝術家與作家。請參見波希米亞主義15世紀時,波希米亞的茲克姆德國王(King Zikmund)將所有波希米亞境內的拉瑪人Roma)逐了出去,他們逃到了法國,在那裡有時他們就被稱為波希米亞人。

註四:吉普赛人也叫茨冈人。以过游荡生活为特点的一个民族。原住印度西北部,10世纪前后开始外移,遍布世界各洲。

註五:《乌托邦》(Utopia)是托马斯·摩尔拉丁语写成的一部书,该书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约于1516出版。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另一个说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的意思,是一种理想国,并非一个真实的国家,而是一个虚构的国度,有着至美的一切,没有纠纷。

 

圖片來源:http://www.trekearth.com/gallery/photo1129928.htm

圖片來源:http://www.trekearth.com/gallery/photo1129918.htm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changsheng4444&aid=3371924